美国通用电气公司CEO杰克·韦尔奇的一个管理原则是“管理得少”就是“管理得好”,也就是说公司经营管理者只管自己该管的事。反观国内的一些公司经营管理者显然就缺乏这份自信和这种观念。据一份权威的调查分析报告称:“中国公司的每个层次上,80%的时间都是用在管理上,仅有20%的时间是用在工作上。”
习惯于相信自己,放心不下他人,经常粗鲁地干预别人的工作过程,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怪圈:上司喜欢从头管到脚,越管越变得事必躬亲,独断专行,疑神疑鬼;同时,部下就越来越束手束脚,养成依赖、从众和封闭的习惯,不仅会把最为宝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丢得一干二净,而且会严重挫伤员工的自尊心和归属感。时间长了,公司就会得弱智病。相反,如果管理者能够和员工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并能够形成有效的授权和责任机制,那么,无疑会增加员工的使命感和工作动力,从而促进公司业绩的稳步发展。
国内不少公司都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也不缺乏良好的指挥流程。但如果管理者将太多的精力和热情倾注到“管”上,沉溺其中,乐此不疲,回头就会发现,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却莫名其妙地变得很复杂,工作没有进展甚至更加远离目标,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制度和流程也成了摆设。
要“管得少”,又要“管得住”,最理想的管理是不管理。因为人人学会了自我管理,恪尽职守,那些所谓的管理制度、条条框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很多老板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独霸天下”的管理模式,尽管他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但是老板终究是老板,无论怎么民主,都难免有些独断专制。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一味封闭在自己的管理模式上,必定会限制公司的发展。
其实,现代管理有着明显的层次分别。公司中有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各层次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职责和权力:决策层负责公司经营战略、规划和生产任务的布置;管理层负责计划管理和组织生产;执行层负责具体的执行操作。
如果管理者不能正确对待这一管理中存在的客观事实,便会在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层次,否则弄不好就会出现错误的管理。
有一名厂长见到工人迟到就训斥一番,看到服务员的态度不好也要批评一顿。表面上看他是一位挺负责的领导,而实际上他却违背了“无论对哪一件工作来说,一个员工应该接受一个上司的命令”这样一个指挥原则,犯了越权指挥的错误。员工出勤本来是车间主任的管理范围,服务员的态度好坏是办公室主任的管理范围,总经理的任务则是制订公司的经营战略和生产规划,他管理的人员应是各车间及职能科室的负责人。(www.xing528.com)
从销售、生产到物流资金的控制,这是公司管理中的一个浅层次。更深的层次是班子怎么配合好,战略怎么制订得好,如何执行。还有怎么带好队伍,让员工有积极性,有很好的公司文化,这些就是更深层次的管理了。
在一家美国公司的操作间里,一位中国主管看见美国调色师正在调口红的颜色,走过去随便说了一句:“这口红的颜色好看吗?”
调色师听完以后,站起身来直视着他,回答道:“第一,亲爱的黄副总(美国人通常都是叫名字的,叫了头衔就表示心中不太愉快了),这个口红的颜色还没有完全定案,定案以后我会拿给你看,你现在不必那么担心。第二,黄副总,我是一个专业调色师,我有我的专业,如果你觉得你调得比较好,下个礼拜开始你可以调。第三,亲爱的黄副总,我这个口红是给女人擦的,而你是个男人。如果所有的女人都喜欢擦,而你不喜欢没有关系;如果你喜欢,别的女人却不喜欢,完了。”
“Sorry,Sorry……”这位主管此刻才知道自己管得太宽了,不由得脸一红,连声向那位调色师道歉。
如果一位主管太喜欢管事,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下属的创意,束缚他们的行动。这是大家应该吸取的一个教训。
作为经营者,管得过多过细往往会打破正常的管理秩序,使管理处于紊乱状态,影响公司的效益。对于员工来说,一会儿总经理说东,一会儿主任道西,前后指令不统一,令出多门,交叉重复,会让他们无所适从。
所谓“君忙国必乱,君闲国必治”,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一去就是几个月,他的国家也没乱。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公司这里需要管理,那里需要管理,不是说明你的管理本事大,工作忙,更不是高效率,而恰恰说明你的公司没有管理好,好的管理的极限是不再需要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少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