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开放的中国文化-当代中国文化探讨

多元开放的中国文化-当代中国文化探讨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诚然,民族文化素质作为一个开放的多元系统,其子系统及其要素会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它的总体格局则是相对稳定的。

多元开放的中国文化-当代中国文化探讨

一、民族文化素质是多元开放系统

民族文化素质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显现,是该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国民品性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反映。

民族文化素质中的“文化”,如果从本质上概括,就是“人化”,即人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人类理性精神的外化和普遍化。这种“文化”,当然包括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书本知识的多少,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读书”的多少。但是,从实践的角度看,这仅仅是问题的一方面,而且不能说是根本的方面。因为,我们这里所说“人类理性精神”,本质上是指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发展能力,即对精神、价值、信仰、追求等“形而上”的东西的认知、把握和实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读书”的多少与文化的高低之间,并没有逻辑的必然性。相反,在实际生活中,只要人们运用掌握的知识,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科学地发挥能动作用,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就是有“文化”的表现。因此,人们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的精神、价值、信仰、追求,并为之竭心尽力,便是有“文化”。否则便是“没文化”,甚至是“反文化”。

古代社会,没有条件读书的广大农民工匠、市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正是这个“绝大多数”,构成社会实践的主体,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力量。尽管官修史书像鲁迅先生所批评的那样,没有载有诸如“泥水匠列传”、“木匠列传”之类的内容,但正是无数的工匠和农民、商人——传统的“士、农、工、商”中的后三者——创造了古代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构筑了古代民族文化素质的长城,成为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最为基本的力量。这刚好证明,“读书”的多少,并不等于“文化”的有无,更不单纯决定“文化”的高低。(www.xing528.com)

我们在探讨民族文化素质问题的时候,十分强调广大人民在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实践的作用,并不是要否定知识分子在民族文化创造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要否定间接知识(书本知识)的作用。相反,我们极其重视这种作用,并一贯认为“思想家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知识分子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是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表征,同时,知识分子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力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尤其如此。我们要着力反对的,是那种把民族文化素质简单化地归结于甚至等同于读书多少、学历高低的片面认识而已。而近年有关民族文化素质的讨论,确实存在着单纯强调书本知识和学历学衔的偏向,存在着否定广大群众(特别是缺少或者没有书本知识的群众)在民族文化素质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误区,因而我们这里要详细申论、着力针砭。

从理论思维的角度审视,民族文化素质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一个多层次的开放系统。概略而言,这个系统由知识系统、价值系统和认知系统等子系统构成。其中,知识系统分别由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等要素构成;价值系统分别由灵肉关系、群己关系、心物关系等要素构成;认知系统分别由主客关系、古今关系、中外关系等要素构成。在“文化”即“人化”的规整和提升基础上,这些子系统及其要素以社会心理为依托,以现实的社会运动为基础,通过交相渗透,彼此作用,互为发明,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当然,正如上文所强调的,民族文化素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子系统的构成要素会有所不同,特别是构成要素的内容和性质会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中国古代,自然知识停留于经验直观的水平,局限于天圆地方、天人感应之类的笼统的、非科学的认识;而在现代,自然知识已经包括了生态平衡、宇宙飞行、星球开发等前所未有的内容。就价值系统而言,古代以被动顺应为主导思想的“无以人灭天”的天人关系论,以道德自足为精神追求的天人合一论,在现代则改变为因认识到自然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依赖,而主动创造自然与人类相互协调的宇宙万物整体动态平衡论。古代以农立国,社会政治结构是宗法专制的极权政治,重义轻利的本能性的价值取向居于主导地位;而正在奔向现代化康庄大道的当代中国,以文明、富强、民主为目标,以工业化为功力,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前提,重视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讲究效益,反对空谈道义,义利并举的价值取向占据上风。诚然,民族文化素质作为一个开放的多元系统,其子系统及其要素会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它的总体格局则是相对稳定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比较客观地认识并不断有针对性地提高民族文化的整体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