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传统资源的现代价值的认知差距
在人文精神建设的艰难过程中,如何看待传统资源,发掘传统资源,立足当今,为我所用,人们有着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见解。而正是这种对传统资源的现代价值的认知差距,在客观上给人文精神建设工作提出了时代难题。
首要的而且也是根本的一个分歧,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有无人文精神的问题。讲“人文精神重建”者,当然认为是“有”;反对“人文精神重建”者,一般认为是“无”。主张“重建”——当然是应当而且可以“重建”者,理由十分充足,有关论著相当多,此处不用赘论。反对“重建”者,除了少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不适应现代化要求,甚至是反现代化的,因而不值得“重建”者外,多数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根本没有人文精神,“本来没有,何来重建?”显然,这样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其对传统资源在现代的价值的认知上,可谓大相径庭。既然连对中国文化有无人文精神都成了要讨论的问题,“重建”工程当然就分外艰难。
与上述问题相关的是,即使赞成重建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人,对于重建什么、如何重建,也有明显的认识距离。一种观点认为,重建,就是发掘传统资源,重新光大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甚至按照传统儒家心性之学办事,就可以解决问题。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重建,要对传统资源进行清理,重新诠释,进行创造性转化,或者同情性地了解、批判性地超越、综合性地创新。这仅仅是从方法论和基本准则的方面来考察。如果更进一步,从重建工程可资利用的传统资源的具体内容来说,则分歧更大。你说要见义忘利,见利思义;我却说要“百行利为先”,“无利不成义”。你说“天人合一”是传统思维,不适合现代社会需要,我却说“天人合一”现在可以拯救全人类。你说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需要反思,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存在诸多冲突,我却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复兴儒学”即可解决现代化的问题。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种情况,对于学术文化的研讨而言,本身是正常现象,完全可以各行其是,“道并行而不悖”。问题在于,在实际操作中,意气往往超越理性,宗派情结取代学派意识,意识形态等同学术思想,结果只能给人文精神的建设徒增困扰。(www.xing528.com)
其实,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怎样理解人文精神的重建?为什么要重建?重建什么样的人文精神?
在我看来,所谓重建,是指在现有的思想资源和现实条件下,根据文化中国建设的需要,统贯传统和现代,将全球意识和本根意识相结合,将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相统一,构建符合经济全球化进程要求的,符合国情、民情的人文精神系统,以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重建,并不是回归往古,更不是不顾现实,而是要客观承认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可资利用的思想文化资源,承认五四以来有着经过实践检验的新型人文精神,以及近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长出来的新型人文精神。质言之,只有立足现实,依托传统,面向世界,才能真正合乎理性地重建人文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缩小以至消除在对传统资源的现代价值问题上的分歧,逐渐形成重建人文精神的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