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收入分配失衡及其复杂影响:张前荣的观点

收入分配失衡及其复杂影响:张前荣的观点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失衡状况1.初次分配中资本回报挤占劳动回报。4.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分配严重不均。

收入分配失衡及其复杂影响:张前荣的观点

● 张前荣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收入分配严重失衡,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消费率持续走低,消费占GDP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下降,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明显不足。需求结构的不均衡发展阻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突出困难。因此,“十二五”期间如何优化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成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失衡状况  

  1.初次分配中资本回报挤占劳动回报。一段时期以来,在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中存在“两个比重”失衡:居民收入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下滑。在初次分配中,不同要素所具有的收益权力是不相同的,资本要素在初次分配中获得收益比劳动力便捷得多,也丰厚得多。而劳动力在初次分配中,只是价格的接受者,无力左右市场价格,也无法凭自己单个的劳动力来保证自己获得相应的收入。

  初步测算,1990年以来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由48.85%下降至44.87%,下降了3.98个百分点。在初次分配中“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已成为制约普通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最大障碍。依据收入法计算,1990年以来,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1.67%上升至14.16%,增加2.49个百分点,企业资本收益由34.91%增至46.10%,增加11.19个百分点;而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由53.42%下降至39.74%,降幅达13.68个百分点。

  2.居民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自1991年以来, GDP增长普遍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步伐的落后却在一片繁荣的经济指数之中稍显尴尬。在1991-2010年的20年中,只有1999年、2001年、2002年和200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分别高于GDP增速1.7、0.2、4.3和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速更是远低于GDP增速,在1991-2010年的20年中,只有2010年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进入新世纪(002280)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54元,2010年升至19109元,而农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则由1999年的2210元升至2010年的5919元。从以上数据不难算出,城镇居民收入12年翻了3.26倍,而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仅翻了不足2.68倍。

  城乡收入差距更由1999年的3644元拉大至2010年的13190元。从城乡居民收入的比值来看,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57,1995年为2.71,2003年为3.23,2009年达到3.33,2010年回落到3.23。而且这仅是城乡间的“名义差别”,如果再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对农村居民来说可望而不可及的各种实物补贴,如公费医疗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救济等计算在内,城乡的“实际差别”更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快发展,保增长”的整体思路下,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扩大,已经明显超过警戒状态。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常用的收入差距测量指标,数值在0-1之间。按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0.6则属于危险状态。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基尼系数”为0.317,这个数值延续10年并未出现大波动,然而,到了2000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警戒水平,并在之后的十年不断攀升,截至2010年已达到0.49。

  4.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分配严重不均。我国的收入分配结构极不合理,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增速严重不协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家收入分配不均是一个自然规律,它既是增长的需要,又是增长的动力,但分配不均的程度过高就制约经济发展和引起社会不公。

  根据统计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最大,财政收入增速次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最小,且其与工业利润和财政收入的增速差距较大。“九五”至“十一五”期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分别为24.6%、26.4%和25.9%,财政收入增速分别为16.5%、18.8%和2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8.0%、10.8%和12.8%

  5.行业收入差距明显。从行业间分析,行业间和行业内部收入差距明显,但最近呈回落态势。200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水平最高的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平均工资为30146元,最低工资水平的农业平均工资为4919元,前者是后者的6.13倍;至2010年,平均工资水平最高的行业变为金融业,平均工资80772元,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平均工资为17345元,最高工资行业平均工资是最低工资行业平均工资的4.66倍。不仅如此,同一行业内部的工资差距也很大,2010年同是制造业的烟草制造业平均是木材加工及木、草、竹、藤制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仅为的4倍。

  从地区看,收入呈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中西部收入差距较小的特征。2010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工资分别为42810元、31594元、33130元和31882元。

  6.不同所有制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明显。非私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明显高于私营企业,且非私营企业的工资绝对增幅高于私营企业。201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与2009年的32736元相比,增加了4411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0759元,与2009年的18199元相比,增加了2560元。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是私营企业职工的1.79倍。  (www.xing528.com)

  收入分配失衡的影响  

  1.收入分配失衡导致需求结构严重失衡。随着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消费率持续走低,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税收收入和企业收入的高速增长导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了需求结构的调整。

  我国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九五”至“十一五”期间,最终消费率呈下降态势,分别为60.2%、57%和48.8%,资本形成率呈上升态势,分别为36.6%,40%和44.7%,净出口率也保持上升态势,分别为3.0%,3.1%和6.5%。

  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也呈现相似的走势,“九五”至“十一五”期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持续下滑,分别为59.2%、41.5%和41%,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呈上升态势,分别为25.3%、51%和56.9%。这表明我国投资与消费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十二五”期间如何优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成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2.收入分配失衡阻碍产业结构升级。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导致需求结构不合理,从而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2010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而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分别超过50%和70%。同时,我国大量制造业企业主要从事低端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制造业整体素质不高。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地区经济发展习惯于将低劳动力成本作为国际竞争优势,有的地方甚至通过法令限制劳动力工资的上升,以保持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但事实上我国已经不再是一个资本匮乏的国家了,我国正处于资本比较优势的形成时期,而一些高消耗、产能低的生产力却迟迟不能完全退出生产领域,这些落后的产能之所以还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就是缘于工业主导的发展模式,服务业没有得到快速发展,政府担忧这些高耗能行业退出后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

  3.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会加重区域经济不平衡。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失衡容易导致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的“马太效应”。由于各地区的区位环境、基础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以及国家曾经实行的一些政策措施等因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地呈现出东、中、西阶梯式发展的格局。加上改革步骤上的差异,有的地区、行业先放开、先搞活、先得到实惠,有的后放开、后搞活、后得到实惠,有的甚至还没有放开,因而没有得到实惠。

  实际上,发达地区改革得早,起步也早,吸引国内外更多的要素流入,步入良性循环。而不发达地区,改革晚,起步晚,越不发达越要承担改革的成本,实际上走入了恶性循环的道路,使得其与发达地区收入的差距越拉越大,逐步形成了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的“马太效应”,若无外力干预,这种“马太效应”会进一步扩大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重社会不公平感。

  “马太效应”不仅会在地区间收入差距上发生,同样会发生在城乡收入差距上,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劳动生产率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提高劳动者身体健康程度和提高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但这两项的提高又要在收入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4.企业负担过重导致其创新能力不足。收入分配更多地向政府倾斜,加之企业税负较重,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制约。“十一五”规划提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要从1.3%增加到2%,提高0.7个百分点,实际提高了0.45个百分点,为1.75%,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尚不理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较弱。2009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全部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的比重仅为23.5%、11.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比重仅为8.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69%。科技创新能力弱制约了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收入分配失衡所带来的问题警示我们,要把调整收入分配问题放在经济发展的全局层面上考虑,推动“两个提高”,促进“两个同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需求,通过需求结构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与此同时,增加科技投入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