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是兰州人口增长迅速、人口迁徙比较频繁的时期。明初年,蒙古势力不断侵扰西北地区,兰州处于御敌前沿,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为了抵御残敌,巩固新兴政权,朱元璋采取了招集流亡,屯田移民的政策。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到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年)这50年中,兰州有大量移民垦荒屯田。当时屯田的方式主要有民屯、商屯和军屯。军屯由卫所管理,每军受田一份,各地多少不一。为了确保屯田制度的贯彻实施,大明王朝制定了相关法令,由于措施得力,兰州军屯成效显著,至今还留下了许多由军屯转化为乡村的地名,如:陈官营、费家营等,军屯官兵也自然留下成为兰州居民。被称为“黄河文化精髓,甘肃艺术品牌”的兰州太平鼓就是由这些军屯移民创造并一代代传播下来的。
除了屯田,这一时期还有大量移民因为其他原因来到兰州。如安宁孔家崖的王姓,其家谱中对由浙江余姚迁徙金城的时间和原因均有记载。他们是宋代理学家王阳明的后代,为躲避官府压迫剥削,于明正德末或者明嘉靖年间,经过江苏、山西、陕西,最后定居金城,以后“丁极繁盛”,成为兰州大族之一。其后人有知名的桃园诗人、布衣医学家王三祝,他淡泊名利,造福地方,医德高尚,扶困济危,至今仍深受兰州人民敬仰与怀念。皋兰魏姓,其祖先是在洪武年间从南京来兰州经商,当时正是明与残元对峙时期,魏氏参加了卫国御敌的边防战事,后来就定居在皋兰,现分布居住在魏家台、柏木沟、魏家小岔、官川、仕川,有四五万人之多,是皋兰第一大姓。这一时期随军来永登的官兵后定居当地的也很多,主要是随元室后裔脱欢来此,如把氏,原籍陕西,始祖帖木儿;苏氏,祖籍四川眉山县南拐村,始祖苏龙,元末任把总。明灭元后,脱欢投城明朝,洪武三年被封连城世袭土司,后赐姓鲁。还有一些是从政调迁或者为官遭贬来此的。如红城吴氏,其祖先吴俊,嘉靖四十年调任庄浪红城堡百户,由此定居于此;火氏,本元室之后,先祖脱赤,明灭元不降,以死尽忠,洪武十三年由南京谪迁庄浪红城堡。今天兰州八宝川鲁、石、韩、何几个大姓族人,据记载均来自南京朱室巷,是名门贵族的后人。
如果说百姓的迁徙对兰州的社会经济文化影响是一个逐步的、量化积累的、点点滴滴的过程,那么明肃王朱楧的到来,则给兰州的面貌带来了改观,对兰州的社会经济文化均造成了较深的影响。(www.xing528.com)
为确保皇族权益,明朝沿袭旧制,在皇室内部实行封建封藩制。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将14皇子朱楧封为肃庄王,进驻甘州(今甘肃张掖),建文元年(1399年),肃庄王率王府迁到兰县(今兰州)。从此,历代肃王营建王府、修建道观寺院、水渠、桥梁,促进了兰州建设。朱楧命属官编纂第一部兰州地方志书——《金城志》。朱楧对道教文化情有独钟。他兴建了庄严恢弘的金天观。后世肃王修建了白衣寺、崇庆寺、嘛尼寺、武侯祠、大悲殿、地藏寺、卧佛殿等宗教文化场所。
肃王朱楧迁兰,还带来了大批江南官员人士,其后裔有侍读学士黄谏、理学名臣段坚、兵部尚书彭泽等江南移民,对兰州的社会生活影响深远。兰州的地名、沿袭、称谓、方言词汇、饮食等,至今可以从中看出点点滴滴的江南遗风。兰州家喻户晓的“晏公斩蛟”的传说其实就是当时的迁兰移民把江南流传很广的“神灵晏公救驾明太祖”的故事传播并“移植”到兰州的。为了祈祷黄河永不泛滥,兰州的百姓还专门修筑了晏公庙,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铁桥东侧城墙下就有一座不大的晏公庙(后来在拓筑滨河路时拆除)。如今在南京秦淮河下游电视塔附近还有晏公庙东、晏公庙西的地名存在,两地相隔万水千山,却有如此雷同的地名和传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和印证。兰州的方言,吸纳了来自各地移民的语言精华,今天,一些很“土”的兰州方言词,我们仍然可以从外地尤其是江南的方言中寻找到它们的“祖籍”,例如:禽类孵化小雏称抱;乌鸦称老哇(wa);形容小孩好动、调皮称妯(xiu);现世宝比喻没有出息,只会丢人现眼的人;撂,扔掉;咋(zhai),咬,或以牙齿咬住;称语言障碍者为“大舌头”;称姑姑为“娘娘”;姨妈为“姨娘”等。春节兰州社火表演中的“河蚌姑娘”,这些都是江南遗风的再现。
到了清代,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兰州商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乾隆后期,兰州的商号就多达600余家,很快发展成为西北的商埠重地。兴盛的兰州商业吸引了众多的外埠商人云集兰州,各地来兰经商的商家为了长期的经济利益自然而然地结成了以籍贯为纽带的商业集团门户,于此,兰州清代会馆应运而生。兰州清代的会馆部设在繁华市区城关以内,主要客商会馆有:山陕会馆(俗称大会馆)、陕西会馆(俗称小会馆)、浙江会馆、四川会馆、两湖会馆、山东会馆、三晋会馆(山西会馆)等。会馆的出现,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迁入兰州的人口的增长的规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