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在北京召开。媒体对十四大以来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热烈宣传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焦点访谈》计划要制作一个十几集的大型特别节目,在《焦点访谈》栏目连续播出。如此大规模的特别报道,在《焦点访谈》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而且这组节目是在十五大召开之前播出,被认为是中央电视台在这次会前宣传的高潮,是重中之重。为此,台里还特别批准,特别节目的长度由《焦点访谈》常规节目的时长13分钟延长至15分钟。
节目主题:总策划钱钢认为,应以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央改革的各项举措为纲,评价五年来的成就。在叙述上依循改革、开放、国企、农村、教育、国防、外交等领域划分的常规思路,但整个设计以各项举措为主线。
节目形态:所有节目都以微观具体的事例进入,并过渡到宏观情况介绍,再列举中央的相关举措及成效,最后是对权威人士的连线采访,发表评论。这是一种既非新闻又非专题,既像政论又像述评的“四不像”表达方式,非常新颖独特且便于操作。
“神仙会”:那时几乎每天都要在一间没有窗户的会议室里开“神仙会”,编导领到自己的报道任务后,要根据总体思路,写出自己那集节目的拍摄提纲,并由特别节目组全体同仁品头论足,彼此启发。
分配给编导孙杰的任务是报道五年来的经济改革情况。但这集的题材太空、内容太广,而且与反映国企、农业等集的节目会有重复。一位朋友告诉孙杰,朱基对这五年宏观经济调控取得的成就非常重视,亲自推荐了一篇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和刘树成写的关于称赞经济“软着陆”的文章,让他们登在《人民日报》上。总策划钱钢听后眼睛一亮,说:对呀,为什么不做这个题目呢?!
钱钢立即把顾问曹远征和另两位经济学者请来,一同商量这期节目的内容。但专家的结论却很令人泄气,他们认为这个题材是所有节目中最好的,但基本不具备电视表现的可能。因为它实际上是要对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央经济工作进行整体展示,政策把握要求高;而宏观调控又涉及财税、金融、投融资等诸多领域的体制改革,理论准备要求也太高,15分钟的电视节目根本说不清楚。
但总策划钱钢和孙杰坚持试一试——任何复杂的问题都可以简化,可以强化结果,虚化过程,这样就能进行电视化表现。
划出一条简单的主线:五年来中国宏观经济环境明显改善的标志是中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而“软着陆”成功的标志,就是在显著地降低物价涨幅的同时,又保持了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
梳理主线的理论根据:当时有关宏观经济环境明显改善的文章不多,质量也不高。亚洲金融危机刚刚爆发,人们对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深刻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并不高。为了弄清楚这次宏观调控的特点,孙杰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关经济工作方面的文献110余篇逐一研读,同时拜访了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经济学家刘国光,向他当面请教。
寻找证明主线的事实论据:电视是感性认知的载体,表达理性思维不是电视的长项。最后,孙杰决定用“账本”作为符号,通过消费物价的降低和经济平稳增长来反映宏观调控这个大话题。对于老百姓(电视观众)来说,“宏观调控”这个概念离他们太远,而物价则是他们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感受,几本家庭流水账无疑成为物价变动的最好载体和见证。这样,一个理论色彩非常浓的经济问题,被化解为普通老百姓可知可感的话题。锦州市一对青年夫妇记了九年的“家庭理财簿”就成为整个节目结构的主线。
节目的叙述原则:“事”与“理”的统一。“事”,要能反映我国(可能也是世界)经济史上顺利实现了一次最为成功的宏观调控;“理”,要能表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同时,还要把“事”理论化了,而把“理”通俗化。“事”与“理”的杂糅,使观众在看“事”的时候,悟到的是“理”,而在悟“理”的时候,看到的又是“事”。这种理性认知与感性表达的统一,使理论问题的电视化不仅变成了可能,而且取得了成功。
节目的叙事结构:任何一件好的作品,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新闻报道,都要有悬念、冲突和起伏。否则就很难让观众看下去。“家庭理财簿”为节目引入了一个很好的悬念,接下来的冲突和起伏便成为节目结构的难点。对于像特别报道这类节目的题材和形态,营造冲突和起伏的最好办法就是用对比的手段。
为了增加对比的丰富性,编导孙杰以说“事”作为横断面,在从微观的“家庭理财簿”到宏观的国家统计账之间,又楔入一个中观意义上的(锦州)城市统计账;同时,又将讲“理”作为纵断面,在从中央发觉经济过热现象到采取措施之间,楔入一段历史的教训(经济上的“大起大落”)。这样,各种各样的对比便有了对应的基础,节目的动态和变化一下子便突出出来。比如,节目中青年夫妇对宏观调控实施前和“软着陆”成功后不同的物价涨幅感受是一种对比,(锦州)城市和国家统计账前后的变化也是一种对比。同时,这三者同期的情况仍然构成一组对比。再如,老百姓对物价的感受与中央领导加强宏观调控的决心是一种对比,而中央政府以前治理经济过热的措施和结果与此次情况又构成了一种对比。对比,不仅增加了这一节目的深度,而且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和可视性。
大量的对比并没有搅乱节目的叙述线索,而是使结构层次更加分明。第一段落是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第二段落是中央所采取的举措;第三段落是“软着陆”的成果和启示。
节目风格:在采访拍摄时使节目显得生活化。节目采访对象虽然不乏高层次的学者、官员,更多的则是普通百姓。其中相当大篇幅是在居民家庭或农贸市场上采访的。对于这类节目,如此做法是冒了一定风险的。但由于所选择的这些点上事实包容度很大,与面上事实能有较为完美的契合,因而这种结构反而为节目增添了不少情趣。如“家庭理财簿”女主人打鸡蛋的场景,男女主人自然交流的对话,小商贩颇具感染力的叫卖,以及国家统计局打印机急促的打印声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节目语言:把比较高深、专业的理论问题形象化。为了通俗,编导还在节目中大量使用比喻。无论是在演播室串场、解说还是在采访中,都运用了各种生动形象的比喻。节目标题中的“软着陆”就是一个比喻,再如,把经济过热比作开快车,把经济的大起大落比作急刹车,把“软着陆”比作点刹车,用电水壶和电子保温壶形容调控机制等。
节目制作:由于前期准备非常充分,采访时思路又很明确,所以后期编辑很顺利,没费什么力气节目就编了出来。特别报道组在看这期节目时,大家都很兴奋,认为对普通观众而言,这个节目算是比较“好看”的;而就专家学者来说,它又是比较“耐看”的,可以当作样片供其他编导学习。特别节目这时已定名为《中国之路》,共14集,《成功的“软着陆”》,排在开篇之后,成为整个系列报道的第二集。该片经朱基的审查,于8月26日顺利播出。
思考与练习
1.新闻策划的主体是如何确定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新闻策划时,媒体的地位是如何确定的?
2.如何体现策划人在电视深度报道中的地位?
3.为一个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制作一份策划书。
【注释】
(1)〔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2)同上书,第223页。
(3)周玮:《难忘烽火岁月——访新华社老社长朱穆之》,新华网2006年11月7日。毛泽东的原文可见《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259—260页。
(4)参见〔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66—67页。
(5)张巨岩:《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64—65页。
(6)同上书,第44页。
(7)斯德哥尔摩综合征(Stockholm syndrome),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Olsson与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对抗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还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心存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劫匪Olsson,并在他服刑期间与他订婚。
(8)参见〔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9)同上书,第242页。
(10)Bernayas E.,Propaganda,Ner York:H.Livdfight,1928,pp.11-13.
(11)http://www.allok123.com/casus.htm,另见中国酿造网,http://www.niangzao.net/news/690/69063.html。
(12)牛吃草:《负面报道的效应:丑闻曝光对公司治理的正面影响》,2007年8月3日,http://hi.baidu.com/westniu/blog/item/73ae8935d89a441391ef3972.html。
(13)参见〔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14)蔡雯:《中国传媒新闻资源开发现状研究——对我国六省区主要新闻媒介的调查报告》,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http://www.zjol.com.cn/gb/node2/node26108/node30205。
(15)李青黎:《美国的公民新闻事业》,《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1期。
(16)〔美〕威廉·C·盖恩斯:《调查性报道》(第二版),刘波、翁昌寿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17)谢耘耕:《2005年中国电视媒体竞争报告》,《现代传播》2005年第6期。
(18)参见朱涛、袁雷主编:《中国调查报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黎瑞刚序。
(19)同上书,第363页。
(20)孙杰:《〈粮食“满仓”的真相〉之真相》,载梁建增、关海鹰主编:《见证〈焦点访谈〉》,文津出版社2004年版。《粮食“满仓”的真相》参评中国新闻奖。由于这届评奖规定每个参评单位只能得一个一等奖,而中央电视台已经有一条新闻获了消息类的一等奖,所以这个节目只好屈尊评论类二等奖的第一名。不过,其他参评评论类的节目实在无法与《粮食“满仓”的真相》竞争,因此,这届中国新闻奖出现了一个怪现象:电视评论类一等奖空缺。参见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1087981255_jiaodianfangtan/30.shtml。(www.xing528.com)
(21)谢春雷编著:《揭开真相——《南方周末》知名记者报道手册》,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22)子川:《世界报业协会公布全球日报发行量百强(名单)》,《新闻记者》2006年8月25日,http://www.chinadv.com/tech/128086。
(23)《苏州电视台经营与策划的经验》,http://www.meihua.info/today/post/post。
(24)参见〔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25)见《新闻调查》栏目组编著:《“调查”十年——一个电视栏目的生存记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7页。
(26)季宗绍:《论大众媒介品牌竞争力》,《当代传播》2004年第3期。
(27)徐国源:《深度报道:理念与操作》,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页。
(28)参见曾海芳:《管制、放松与整合》,《新闻记者》2007年第10期,第70—71页。
(29)《我们共同见证——CCTV-2成长历程中的关键一役》,http://business.sohu.com/26/47/arti-cle214464726.shtml。
(30)参见吴辉:《浅谈〈南京零距离〉等栏目对电视新闻改革的启示》,原载《新闻记者》,http://www.oursee.com/yew/xinw/2007731/591386579.html。
(31)同上。
(32)〔英〕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
(33)刘海龙:《议程设置的第二层与媒体政治》,《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2期,第54—60页。
(34)李青黎:《美国的公民新闻事业》,《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1期,第35—38页。
(35)http://www.8000tv.com/html/60/107/99.htm。
(36)《新闻调查》特别节目《十年记忆》,央视国际网站,http://www.sina.com.cn,2006年5月25日。
(37)2001年,中国的网易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开盘之前,CNBC对网易的丁磊进行了电视专访,在几秒之后,关于网易的报道被送到道琼斯通讯社的订户手里,这些订户都是职业投资者,为了获得市场上最及时的投资新闻而愿意出高价。几分钟之后,CNBC商业电视频道播出这条消息,以满足普通观众对及时股票信息的需求。再过几分钟,《华尔街日报》网络版把这条消息放到网上,以满足网上的读者群。此后,《华尔街日报》各个印刷版的编辑也根据各个版面不同的编辑方针,来决定这篇文章放在什么位置。最后,这篇文章被放入道琼斯与路透集团共同经营的一个商业信息查询系统里面,以提供给需要历史资料的研究人员,15年后可以在这个系统中搜查到这条新闻。这样,道琼斯通过7种媒体向7个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同一条新闻,从而创造7种不同的收入。见《第一财经整合跨媒体构架》,《解放日报》2004年10月14日。
(38)〔英〕露茜·金-尚克尔曼:《透视BBC与CNN:媒介组织管理》,彭泰权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39)王利芬:《对话美国电视》,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40)参见王利芬:《对话美国电视》,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129页。
(41)韩瞡:《上海电视新闻制作实现采编播首次自动化控制》,见《解放日报》2006年2月4日,http://press.gapp.gov.cn/news/wen.php?val=news&aid=9613。
(42)杨新敏:《当代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153页。
(43)蔡雯:《中国传媒新闻资源开发现状研究——对我国六省区主要新闻媒介的调查报告》,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http://www.zjol.com.cn/gb/node2/node26108/node30205。
(44)刘畅:《中国舆论监督“晴雨表”〈焦点访谈〉走过十年风雨路》,《中国青年报》2004年3月29日。
(45)朱涛、袁雷主编:《中国调查报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2页。
(46)朱涛、袁雷主编:《中国调查报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1页。
(47)参见〔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48)李涛、唐俊主编:《深度105——让事实浮出水面》,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49)朱涛、袁雷主编:《电视新闻直击:中国调查报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50)陆生:《走进美国电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51)同上书,第34页。
(52)郭镇之、赵丽芳主编:《聚焦〈焦点访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53)参见《新闻调查》栏目组:《“调查”十年——一个电视栏目的生存记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50页。
(54)陆生:《走进美国电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55)参见张建伟:《深呼吸》(下),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213页。
(56)可与本书第十章互为参照。
(57)参见《新闻调查》栏目组编著:《“调查”十年——一个电视栏目的生存记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50页。
(58)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神州电视有限公司编:《中国广播影视法规政策实用手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87页。
(59)袁正明、王旭东:《〈焦点访谈〉的发展概况》,载郭镇之、赵丽芳主编:《聚焦〈焦点访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60)参见〔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这是这个频道在公民新闻运动中进行的初步尝试,管理者面对收视率也是如坐针毡,但事实证明他们的改革是对的,他们晚上10点的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是有史以来最高的。
(61)这是制片人唐·休伊特直接从爱德华·默罗主持的《现在请看》和《面对面》中移植而来的。这两档节目风格、题材迥异,人们分别称为“高级默罗”和“低级默罗”。见陆生:《走进美国电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页。
(62)参见王利芬:《对话美国电视》,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63)根据孙杰的《朱基亲审〈焦点访谈〉》整理,原文载梁建增、关海鹰主编:《见证〈焦点访谈〉》,文津出版社2004年版,可参见新浪读书频道,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1087981255_jiaodianfangtan/25.s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