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谁主宰深度报道节目-电视深度报道教程

谁主宰深度报道节目-电视深度报道教程

更新时间:2025-01-2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在美国,新闻报道节目的真正主宰是节目主持人。现有的五大电视网的联播类新闻主持人是这样,周播类的深度报道栏目主持人更是如此。当然这只是眼前看得见的,为这期节目服务的还有栏目组之外的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并不专为《会见新闻界》一个栏目服务。王韬、张季鸾、李普曼的评论正是他们所在的报纸的品牌,也因了他们,这些报纸同时成为品牌。

七、谁是深度报道节目的主宰

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在美国,新闻报道节目的真正主宰是节目主持人。这些节目主持人几乎清一色是记者出身,他们甚至认为除了记者不能是别的角色。现有的五大电视网的联播类新闻主持人是这样,周播类的深度报道栏目主持人更是如此。主持人就是节目的中心,其他的制片人、总制片人、外采记者、文稿写手、图像编辑等全部围绕主持人转。比如全国广播公司(NBC)的《会见新闻界》,在总部有六个人为主持人蒂姆·卢瑟特服务:总制片人、两个制片人、三个助理制片人。助理制片人分工找图文资料、调研、进行外部采访、预定卫星、安排嘉宾旅行;总制片人主要负责与主持人研究下周话题,确定嘉宾人选,延请嘉宾;而主持人则阅读主要报纸,与政治家或学者进行电话联系,向他们求教某些与节目相关的问题。在节目播出的前一天,主持人面前是助理制片人为他准备好的两英寸厚文字材料,他只需熟悉这些材料,然后确定自己的提问清单,其他事务都不必操心。当然这只是眼前看得见的,为这期节目服务的还有栏目组之外的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并不专为《会见新闻界》一个栏目服务(62)。蒂姆和《会见新闻界》在美国并不是个例,这种现象在美国具有普遍性。

内地关于主持人的素质、地位、影响及其对媒体的效用问题已经提出20余年,但并未得到主流媒体的呼应,至今谈起来仍然有些奢侈。最关键是这些主持人的阅历和功底。比如凤凰卫视的主持人中,陈文茜、赵少康此前都有从政经历,曹景行、杨锦麟曾经做过报刊的主编,阮次山早就是知名的国际记者,曾子墨主持《财经点对点》则是因为她在华尔街大公司工作的经历。他们云集凤凰旗下,共同塑造了凤凰的品牌。(www.xing528.com)

一个栏目就像个剧团,名角决定剧团的生存,而不是团长。在这里,名角就是品牌。栏目也是如此,固然主持人后面有各种角色在支持,但观众认的是主持人这个品牌,他不管你主持人后面的运作程序。

以媒介品牌为例,假设《循环日报》离开了王韬,假设《大公报》离开了张季鸾,假设“今天与明天”离开了李普曼,那些报纸和专栏将会大大贬值甚至无法存活。我们把那些名角比作“台柱子”就是这个道理。《循环日报》在王韬离开两年后停刊,社评专栏“今天与明天”跟随李普曼先后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和《新闻周刊》闯荡36年,直到它的主人年事已高(78岁)而停步。这些名家和他们的专栏、他们的报纸,其实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王韬、张季鸾、李普曼的评论正是他们所在的报纸的品牌,也因了他们,这些报纸同时成为品牌。也就是说,品牌因人而兴,因人而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