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宁纺织产业集群:辽宁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

辽宁纺织产业集群:辽宁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章辽宁纺织产业集群研究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波特率先提出了产业集群理论,此后这一理论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各国政府、各国际组织广泛、深入论证的课题,但对于中国这一迅速崛起的经济力量来说,其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所起的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并不多。纺织工业的高速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增添了动力,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发展,是和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分不开的。

辽宁纺织产业集群:辽宁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

第七章 辽宁纺织产业集群研究

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波特率先提出了产业集群理论,此后这一理论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各国政府、各国际组织广泛、深入论证的课题,但对于中国这一迅速崛起的经济力量来说,其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所起的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并不多。在中国,形成产业集群的标准如何界定?集群的产生都需要哪些条件?集群的主体结构是怎样的?集群内企业之间如何联系?它对集群所在地的地区经济的增长究竟有多大的推动作用?这些问题都是各地区领导和相关学者及企业家关注的焦点。

第一节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纺织产业的经济特性与我国的纺织产业

1.纺织产业的经济特征

自古以来,“衣、食、住、行”就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将衣排在首位,可见其被重视的程度。“十五”规划时期,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世界范围内的纺织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程加快。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逐渐融入世界经济,新的国际分工趋势对纺织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发达国家的纺织产业转移和国际资本竞相进入,知识经济兴起,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使得纺织产品的竞争在更大程度上转向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永久性最惠国待遇国际贸易论坛机制、贸易纠纷调节机制等政策,特别是纺织品出口配额的放宽直至取消,贸易壁垒的减少在有力推进我国纺织服装等产品出口的同时,也为我国纺织产业结构调整与组织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纺织业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效益上都迎来了新的机遇。

目前纺织工业具有五大新的特征:

一是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从原料供应、要素投入到产品销售完全由市场配置,其中所有制结构中非国有经济占80%以上,企业之间往往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兼并、破产和联合;产业布局呈现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向东部演化集中和转移的趋势;政府行政管理“淡出”,行业协会作用凸显。

二是产业配套性越来越强。从行业结构看,纺织工业已拥有纺、织、染、成衣、家用、产业用等12个子行业,上中下游及装备企业都应有尽有,产业链体系比较完整;从产业分布看,大型企业集中于重点城市,而中小型企业密集在县、镇、乡,形成产业集群,基本上形成了相互协调配套的格局。

三是内需拉动为主。按行业估算,2002年,纺织工业全社会口径销售额大约为18500亿元,其中国内销售值占72%,销售量占80%。我国人均年纤维消费量11公斤左右,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国内对纤维产品的消费需求还有较大增长,到2010年至少要达到人均16公斤/年,大量的需求将继续成为拉动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四是外贸关联度越来越强。200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超过780亿美元,占全国商品出口的20%,占全国纺织工业销售总额的28%。进出口综合依存度约为20%。

五是就业贡献率越来越大。按行业估算,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吸纳的从业人口大约有1800万人,其中1200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有1亿农业人口每年为纺织工业提供约600万吨天然纤维原料。

2.我国纺织产业的发展

我国在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量也居世界第一,并占有1/8的国际市场份额。继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迅猛发展,中国已经真正成为当今世界的纺织工业强国。仅以2004年为例,截至11月,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1256.9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纺织业和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分别为884.3亿元和372.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6.2%和20.8%。而1~11月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值累计为1036.36亿美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19.7%,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为884.45亿美元、151.91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2.0%、8.1%。1~11月主要产品产量亦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其中化纤、纱、布、服装累计产量分别达到1304.80万吨、982.49万吨、263.43亿米、1062064万件,同比增长分别为22.28%、16.81%、17.74%、15.46%。在棉价的持续走低以及化纤类产品价格震荡调整的背景下,纺织服装业在2004年11月的利润增幅和利润率均达到全年最高水平。全行业实现利润49.5亿元,同比增长31.6%。其中,纺织业实现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25.1%,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43.7%。纺织工业的高速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增添了动力,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发展,是和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分不开的。

二、区位优势、生产模式与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产生

产业集群是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分布的突出特点是呈集群状分布,在主产区浙江、福建、广东、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围绕着专业市场或出口形成了众多以生产某种产品为主的区域产业集群,如浙江杭州女装宁波男装嵊州领带温州的西服、织里镇的童装枫桥的男衬衫、平湖的服装出口加工、福建省晋江的休闲运动服、广东东莞的服装加工、潮州婚纱晚礼服、中山沙溪的休闲服、盐步的内衣等。根据初步推算,我国服装行业有近7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服装产业聚集地,集群经济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服装业走集约化、专业化道路的重要形式。纺织产业集群形成后主要有以下几大优势:①高度专业化分工。一道工序由单独的工厂完成,每个工厂只生产单一的配件或敷料,这样能把产品做精,且使成本降低。②广泛的市场信息。③相关与支持产业的产业链效益。产业集群的配套产品集聚在一起,形成上、下游相互配套、相互协调的产业链,极大地便利了企业的生产,与专业化市场体系相互促进,生产出的产品有市场,产业发展拉动市场,市场又反过来促进产业发展。④引入竞争机制。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在制定企业发展策略、设置企业结构以及与同业竞争上做出相应调整,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演化。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认为,“产业集群是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以产业链上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辅助产业服务业在空间上的大量集聚。”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钱志新说,产业集群能有效整合资源,深化专业分工,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区域竞争力。

区位优势、生产模式特点决定了我国产业集群最先发端于毗邻香港的广东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及珠江三角洲的产业集群借助香港这一自由贸易港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承接国外纺织服装的“三来一补”的加工方式,以低廉的加工成本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而带动当地纺织服装企业的兴建,形成了外向型加工业集群。浙江及长江三角洲一带则是依靠其世代以经商为荣的传统地域文化和企业家精神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都是在市场力量驱动下自发形成的。之后,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纺织集群如内蒙古羊绒纺织集群、河北清河无毛绒加工产业集群、山东青岛针织内衣产业集群等相继出现。由于我国产业集群的最终产品主要是居民消费品,因此,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纺织产业集群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目前,全国有32个市(县)和36个镇由于纺织产业集中度较高、对纺织市场影响力较大、对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贡献较突出,被纺织行业协会分别授予中国纺织基地市(县)和中国纺织产业特色城(镇)(见表7-1、表7-2),这些地区的纺织产值及出口交货值占全行业的1/4左右。

表7-1 2004年中国10大纺织产业基地

注:销售额一栏中括号内数字为工业产值;统计数均为本纺织品的相关数据。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产业集群学习网(www.clusterstudy. com)资料整理而成。

表7-2 2004年中国28个特色纺织专业城(镇)

注:销售额一栏中括号内的数字为工业产值;统计数均为本纺织品的相关数据。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产业集群学习网(www.clusterstudy.com)资料整理而成。

在我国的38个纺织业集群中,除辽宁省、河北省、福建省与山东省各有一个外,其余的集群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广东省与江苏省。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分布在全国各地,在沿海各省市已形成极有活力的纺织集群经济带,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三大经济圈为辐射中心,仅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上海这五省一市就集中了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中76.38%的纺织企业、60.97%的从业人员、79.74%的销售产值、86.04%的出口交货值以及90.08%的外商和港澳台资本。这样的小企业数以十万计,销售总额大约占全行业40%,从业人数约有900万左右,出口交货值约占全行业的37%。仅纺织工业协会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32个县市和36个镇进行试点的产业集群,其总生产规模就约占全国的1/4。这些集群的纺织服装业与中心城市有很强的互补性,大批集群成为中心城市的制造中心。

三、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经济体制改革纵深发展,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等,为民营纺织行业发展创造了机遇,注入了力量。总体上,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发端于农村与小城镇

我国纺织产业集群中的绝大多数兴起于农村与小城镇,企业的初始投资基本上来源于外资或私人投资,因此,集群内的企业多是由非公有制企业组成,而且主要是中小企业。如截止到2001年底,东莞市拥有各类纺织、服装企业7492家,其中“三来一补”企业1210家,三资企业1622家,民营企业4660家;2001年辽宁省海城市的西柳纺织集群中,纺织、服装企业总数达7463家,全部为民营企业。在其他地方的产业集群中,情况大抵如此。

2.民营经济是主导力量

民营经济是引领产业集群的生力军。从中外的实践看,成功的产业集群的微观基础大多是中小企业。我国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而沿海地区民营经济的日益勃兴正好使产业集群在这些区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下,在市场经济发展较快的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集群经济应运而生。

3.政府积极推动

政府的公共服务支持也是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上海,市、区两级政府大力营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包括测试、EDA软件服务、多项目芯片服务等全部实现社会化专业服务。在浙江,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产业集群拓展了宽松的制度氛围和发展空间,即以中心城市、中心镇为依托,以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为重点,打造专业化配套、社会化服务的工业园区,创造更适宜中小企业成长的“经济生态”。

4.文化是集群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运行良好的集群往往存在着共同的文化传统、行为规则和价值观,这种社会文化氛围促使集群内部形成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也使得企业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更加容易,企业之间的深度分工得以执行。

5.规模效益是现有纺织集群的优势

纺织产业具有产业链较长、生产工序烦琐、迂回生产方式复杂的特性,因此,通过集群效应的释放,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本地产业竞争优势。

四、区域品牌: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趋势

尽管我国产业集群发展速度很快,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但总的说来,当前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当一部分是加工型的产业集群,产品档次不高,缺乏创新,缺少知名品牌。与此同时,纺织产业国际市场变化也迫使国内产业集群不断升级。2005年1月1日全球取消纺织品配额后,从1月到8月,欧盟、美国、印度、巴西等国相继以各种理由对我国出口的纺织品设限,致使许多纺织品滞留国外港口,给相关企业造成了很大损失。为此,从纺织产业集群的低端向高端过渡就成为我国许多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趋势。推进区域品牌战略将有助于实现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区域品牌是指产业在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制造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企业和企业所属品牌的商誉总和。区域品牌战略这个概念应该理解为一个地方或区域实施的名牌战略,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以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主体、以区域产业为集体实施的创立名牌从而带动产业发展的战略。区域品牌战略是从产品、品牌渠道、品牌文化、品牌承诺、情感沟通、品牌的法律维护等综合因素来考虑的一套完整、系统的品牌经营活动。在这个战略中,政府和企业是主要的经营主体。

宁波服装业是国内创新产业集群树立区域品牌的典范。其经验有两点:一是依托产业集群,积极引导企业创名牌。例如,宁波市采取了集团军梯队战略[1]。二是发挥上市公司的带动作用。由于上市公司在产品多元化、技术创新、品牌多元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其在宁波创新产业集群树立区域品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节 辽宁纺织产业发展与集群模式

一、辽宁纺织产业的发展进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省凭借其一定的工业基础成为新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业也得到相应的建立和发展。辽宁纺织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及路径分别为以下几方面:在纺织品方面,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辽宁作为非产棉区,纺织原料缺口大、质量次、价格高,设备老旧,机制不灵活,处于连年下滑状态。但是,通过深化改革、体制和机制创新,“八五”期间,纺织技术改造使设备结构发生变化,增加了新型无梭机和精梳机,减少了一般有梭织机。重点技改项目如丹化粘胶短纤改扩建工程、鞍山凯维腾仿真染整和鞍山合成FDY工程、丹东印染厂印花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效果。同时一批高档次、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出来。

“九五”初期,纺织工业仍在低谷中徘徊,但是“九五”期间,纺织企业继续坚持贯彻纺织行业“三改一加强”方针,棉纺锭开始减少,产品、原料结构的调整加大,反映加工精度的棉纺平均支数逐年提高,初步摆脱了困境,出现转机(见表7-3)。重点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组建了沈阳梅花集团(家用纺织品)、沈阳二纺机集团、本溪纺织集团、朝阳纺衬集团等集团企业。国有企业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非国有纺织业不断发展壮大,已与国有企业平分秋色。纺织行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进行,辽宁开始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寻求与省内外有信誉、产品知名度高、发展后劲强的非国有企业通过并购、入股等形式进行重组,实现国有企业的体制创新[2]

表7-3 “九五”期间辽宁纺织产业基本状况

资料来源:辽宁省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汇编。

“十五”期间,辽宁省化纤行业在品牌结构上扩大差别化、功能化纤维比重;棉纺行业改造了一批骨干企业,实施以生产优质纱、布为重点的清钢联合全自动络筒机、精梳机、无梭布机等改造项目,使保留的105万锭设备中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生产线达到了总设备的1/3,无梭布机的比重由8.7%增加到15%;印染行业强化了软件开发,推广微机调控与设计,使全省出口服装面料自给率达40%~50%。“十五”前三年,辽宁省纺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仅为5.4%,低于全国纺织工业11%的平均增长速度。1998年省纺织工业开展了扭亏解困攻坚战,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对行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了全方位调整,初步形成了以非国有企业为主体,以服装为龙头,染、织、纺和化纤各业协调发展的崭新格局(见表7-4)。

表7-4 2004年辽宁省纺织行业1~12月几个子行业运行情况表

二、辽宁纺织产业集群模式

在辽宁纺织行业取得显著发展的同时,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的雏形也应运而生。下面就以沈阳、大连、营口—海城、丹东现象为例,对辽宁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其对各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1.政府拉动型:沈阳模式

沈阳纺织工业主要是在依托重工业、为重工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沈阳市纺织行业门类齐全,拥有化纤、棉纺织、毛纺织、印染、针织复制、丝绸、服装、纺织机械、器材等十大门类,总占地面积30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1.2亿元。一些重点企业主要由市纺织局转制而成,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享受到了一些特殊待遇,因此其从建设之初就具有一定的规模,每个企业的初始投资都不少于5000万元。近年来,沈阳纺织产业出现了一定的集群趋势,但是这种集群只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产业集中,一些优势企业开始进军附加值高的纺织领域。

纺织行业中,面料的利润率充其量只有5%,而产业用纺织品的利润率则可以达到30%~50%,无纺布的利润率可高达120%。以产业用纺织品为例,其市场空间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它可用于建筑、公路、铁路、水利、汽车、钢铁、造纸等无限多的产业,而且辽宁地区该产品的用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目前,这种产品的供应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或由南方厂家提供,为了抓住这一商机,沈阳华岳纺织集团的汽车产业用布生产加工区正在与韩国第二大汽车零配件公司大义公司磋商,一期投入1000万美元生产汽车内饰,中华及宝马厂商对此也颇感兴趣。印染工业园中,华岳与香港华丰上市公司整体合资,生产符合环保标准的高端产品。在全国十大品牌之一黎富西装的基础上,投资近500万美元、一个三倍于印染工业园的服装加工基地正在孕育之中。韩国贝卡特和美国爱特杰投资140万美元组建的爱特杰制衣洗染有限公司将于今年年底开工生产。沈阳纺织将以服装为龙头,依次拉动染整及面料;以汽车产业用布和纺织机械为两翼,同时建设六大潜力园区: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印染工业园、汽车产业用布生产加工区、毛纺基地、棉纺基地、纺织机械中心。到2010年,沈阳纺织工业生产总值将达到200亿元,固定资产投入累计将完成100亿元,将实现利税20亿元。

沈阳纺织产业集群的显著特点是以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为主体,民营企业为补充。沈阳的纺织工业企业一直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在“九五”以前,沈阳市拥有中直、省属、市直大中型国有、集体纺织企业100多家,有10万纺织产业大军,年创产值15亿元,主要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与南方企业相比都较先进。然而,由于历史原因,退休职工人数增多,企业包袱沉重,大部分企业都处于拖欠银行债务、无流动资金组织生产,甚至生产就赔钱的不良状态。历经“压锭重组”及10年的深化改革之后,沈阳纺织行业的国有企业家底已今非昔比。目前,沈阳市共有100多家纺织工业企业,其中国有企业和含有国有股份的企业只占到企业总数的30%,而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则占70%,但规模较小。以沈阳华岳纺织集团为例,该企业由原沈阳市纺织工业局改组而成,将原有国有企业尽归麾下,拥有沈阳纺织厂、沈阳毛纺厂、沈阳第一、二、三毛纺厂、沈阳毛巾厂等44家企业,组成了六大纺织园区。资产总值30多亿元人民币,年产值12.5亿元。

2.外贸拉动型:大连模式

大连是东北重要的港口城市,在服装制造业领域也具有许多竞争优势,有良好的工业和外贸基础,有一定的品牌基础和展会基础,有一批具有雄厚实力的科研机构和研究设计人员。2000年,大连市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以下简称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与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资本积累加快,企业数量增加,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稳定增长,全行业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全行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服装出口形势较好,创汇额比上年增长了16%;部分服装产品价格稳中有升,销售收入增长了5.3%;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使扭亏增盈取得成效,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49.2%,盈亏相抵后利润额增长43.2%;产品结构调整加快,使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7.4%。到2002年末,大连纺织工业市属国有纺织企业除个别企业外,其余全部退出国有序列。

在全国39个产业集群中的47个城市中,大连市排名第七位。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综合区位商1.51,排第十三位,大连在纺织服装进出口额方面居东三省首位。据大连海关统计,2005年上半年,大连口岸服装出口8.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4%。2005年大连对日、韩纺织品出口一直稳定增长,尤其是5月以来,对日、韩出口急速增长。据大连海关介绍,对日出口的纺织品增长主要集中在男、女成衣,尤其是以单价较高的中高档服装为主,家用纺织品也有一定增幅。

为了进一步发挥大连纺织工业的优势,一方面要进行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有特色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健康成长。

针对大连市服装工业的发展,建议编制一个科学的服装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加以落实,把服装产业作为大连的八大产业集群之一进行认真规划,确定大连服装工业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制定一套针对服装工业的政策,在资金、配套、人才、通关、交通、品牌的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认真办好大连服装节,既要办成大连城市的节日,更要办成业内人士认可的专业服装节;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下力气、投入资金,抓人才培训和设计师队伍建设,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提高大连服装工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3.市场拉动型:海城模式

海城是营口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海城市的“中国北方纺织城”是以市场拉动形成的民营企业产业集群,例如,以西柳镇服装市场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即起源于著名的西柳大集。“西柳自古无集市,农家世代守田庐”,然而,正是海城市西柳镇人创造了全国著名的“服装大集——西柳大市场”。西柳服装业集群地处辽宁南部、辽东半岛的北端,居沈阳、大连、鞍山、营口等城市群的中心,距海城市区10公里。镇域总面积64.12平方公里,总人口4万人,暂住人口5万人。

西柳服装业集群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服装业集群,也是东北唯一上榜的产业集群。西柳服装业集群的核心是占地1平方公里、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拥有1.6万个摊位的西柳服装大市场,该市场辐射国内20多个省区及俄罗斯、韩国、朝鲜、日本、南非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日流动人口10万人,日交易额5000多万元,2002年以186.4亿元的交易额位居全国各大专业批发市场前列。该集群的重要构成单位是以纺织、印染和服装加工为主导的1000多家制造企业,年工业总产值80亿元,占西柳服装大市场销售比例的40%。另外,西柳镇的150多条客货运输线路中每日往返客货班车450多辆,平均月货物吞吐量80万吨,镇内各类饭店、旅馆600多家,还有7家金融机构的56个商业网点等,构成了该集群重要的服务支撑。

20世纪90年代西柳服装市场刚起步时,市场内的商家都从广东西樵、浙江绍兴、江苏圣浙等地批发化纤纺织产品到西柳市场上来销售。由于市场贸易额迅速增加,仅靠进货批发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精明的人就开始自己建厂,为经销商做来料加工。例如,在西柳市场上的经销商“唐氏织造有限公司”,从自己在西樵的织布厂拉来布匹,到广源涂层有限公司染布,然后在西柳市场上销售。西柳镇出现这些民营企业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服装大市场的带动。1978年,改革开放使西柳人建立了市场。1994年,在镇政府的帮助下,西柳人又将市场易地重建,形成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的大市场,分16个经营区和一个综合商场,共有摊位1.6万个,经销布匹、服装、针织、小百货、鞋帽、电子音像等20余类两万多种商品,围绕着这个服装大市场,西柳人由从外地进货销售到自主加工,从低层次服装生产到生产科技含量较高的服装。西柳镇的企业能纺、能织、能染、能加工,也能水洗,形成了服装生产完整流程。在西柳镇这块64.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资产上千万元的企业就有四五十家。西柳已形成了自己的本地企业群落,并且产业集群已处于成熟状态。广源涂层有限公司2001年以前生产的产品全部面向西柳市场,而2001年以后,产品已经向国外市场拓展,现在公司的产品有50%~60%用于出口。在西柳镇像广源涂层有限公司这样专业化的民营企业很多,企业之间彼此分工协作。广源牛仔经营公司就是企业集群成熟的标志,它是由广源牛仔公司与西柳镇金利服装厂、运兴织布厂、鑫发织布厂等六个民营织布厂合股的合作体。六家织布厂每家出200万元的股份,染、织合作,统一市场价位,统一品牌,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目前,西柳地区织造行业的市场份额占全国市场的4%,西柳大市场以150亿元的交易额位列全国十大纺织服装市场第三位。

西柳大市场形成的产业集群可以定为低成本型产业集群,这是大量小企业甚至微型企业相互靠近而且生产相似的产品出现在城市郊区的类型。大量相互临近的厂家都生产纺织化纤产品,现在固定资产五六百万的企业还在不断发展。(www.xing528.com)

由于市场的不断发展,产业集群带来了效益,这个常住人口仅4万人的乡镇在2004年工业总产值实现64.7亿元。全镇有1200多家纺织印染和服装加工企业,也带动了周围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现在西柳与相邻的城镇形成了纺织、印染、箱包等生产加工基地。近年来,西柳服装市场的产品行销国内20多个省市区,还通过边贸销往俄罗斯、蒙古、朝鲜等国家和地区,与南非、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商贸关系。

海城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成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①外部经济效应。集群区域内企业数量众多,从单个企业来看,规模也许不大,但集群区内的企业彼此实行高度的分工协作,生产效率极高,产品不断出口到区域外的市场,从而使整个产业集群获得一种外部规模经济。②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空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资讯成本、寻找成本以及和约的谈判成本与执行成本。集群区内企业之间保持着一种充满活力与灵活性的非正式关系。在一个环境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中,这种产业集群现象相对远距离的企业联盟安排而言更加具有效率。③学习与创新效应。企业彼此接近,激烈竞争的压力与顾客的需求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的其他企业。④关键企业的核心示范效应。区域内的市场需求是企业集群的触发因子,而产业集群的核心是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及互补性。正是海城纺织产业集群所发挥出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了海城以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聚集带动了城镇、城市的发展。

4.资源拉动型:丹东模式

柞蚕是人类驯养的经济类昆虫,在中国利用柞蚕丝及驯化饲养柞蚕已有近3000多年的历史。丹东市是世界上著名的“柞蚕之乡”,之所以称为“柞蚕之乡”,不仅是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渊源的养蚕历史和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而且它还具有东方色彩的独特的柞蚕丝绸文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柞树资源十分丰富,构成了理想的天然养蚕环境。全市有柞蚕场面积320万亩,其中人工蚕场面积35万亩,占全市有林面积的24%。适于养蚕的柞树主要树种有蒙古柞、麻柞、辽东柞、锐齿柞、榆柞、柱皮柞等9种。目前,柞蚕生产已成为丹东地区农村经济中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柞蚕业收入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全市现有61个乡(镇)、608个行政村、4024个村民组放养柞蚕,分别占全市乡(镇)村、组总数的81.3%、72.03%和59.2%。正常年放养柞蚕的规模达2.4万把,年产茧量1.5万吨,分别占全省的40%、全国的25%,成为全国最大的柞蚕茧生产基地。柞蚕茧收入约占全市农业总收入的4.2%,其中凤城市、宽甸县的山区重点乡镇蚕业收入最高达20%以上。

丹东纺织业依托化纤和柞蚕丝的资源优势逐步发展起来,占全市工业生产总值的70%以上,在全省的工业生产中同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丹东化纤公司是我国最早的化纤企业之一,被誉为“化纤之摇篮”,先后对粘胶短纤维生产线进行改造,实现了粘纤基地的宏伟设想,四大主导产品的生产能力居国内同行业前列。目前,公司投资1.6亿元建设粘胶长丝二期扩产3300吨差别化纤维技改项目正在筹备建设,并已上报国债项目,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1亿多元。公司还通过合资合作方式,投资2.3亿元兴建二期电厂,预计每年可创造26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通过上述改造,至2005年,丹东化纤已形成年产粘胶纤维10万吨的生产能力,重新树立了行业龙头地位。丹东毛绢纺织厂占地74万平方米,厂区建筑18.8万平方米,现有员工60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169人,中高级工程师25名,固定资产7440万元,拥有设备670台,纺锭2.44万枚,织机125台。可年产长毛绒140万米,粗纺呢绒120万米,柞绢纱600吨,绒线600吨,机织土工布200万平方米;同时拥有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双剑杆织机6台,可生产丝条绒、装饰绒20万米。

最近,美国及发达国家的家具设计师对柞蚕丝面料情有独钟,将之用于高档家具及装饰上,致使柞蚕丝的国际市场价格飙升,从每公斤几十元涨至上万元。因此,发展柞蚕生产是繁荣丹东农村经济、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生产门路。柞蚕品种主要有青黄、杏黄、银白、水清等农家品种,还有经科学选育的青一、青六、克青、三黑丝、柞早1号、柞杂1~5号等。目前,柞蚕丝绸研究院和辽宁省丝绸纤维检验所都设在丹东。丹东纺专是专门培养丝绸技术后备力量的专科院校。丹东已形成了从养蚕、缫丝、织绸、印染到丝绸机构、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产业化生产体系。现在丹东的柞蚕丝能生产锦、绫、罗、绸等13大类、300多个品种、670个花色。柞蚕丝绸产品在国内外一直享有盛名,产品的90%外销到日本、美国、意大利以及东欧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丹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扩大出口创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几年来,由于开发生物技术,柞蚕的综合利用价值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蚕、蛹、蛾中提炼柞蚕素、白细胞介素、抗菌肽、干扰素等高科技产品以及医疗、保健用品等给传统的柞蚕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第三节 辽宁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辽宁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与基础

纺织产业集群式发展必将对辽宁省的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纺织业是集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一体的重要产业,担负着满足和丰富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责任,是我省轻工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纺织业具有入行门槛较低、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其可以解决大量就业的问题。因此,发展纺织产业集群将会缓解我省特殊群体的就业压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纺织业是我省出口创汇较大的一个行业,2003年我省纺织工业出口交货值82.9亿元,利税总额6.5亿元,利润总额1.6亿元。虽无法同已成熟的江浙一带的产业集群的贡献相比,但纺织工业对我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很大。其中,沈阳、大连的纺织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沈阳服装行业在2004年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用工等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5亿元,同比增长19%;产品销售收入达到了20亿元,同比增长18.9%;出口交货值达到1.29亿美元,同比增长16%,行业新就业人员增加了3000多人。大连市现有服装企业1811户,其中规模以上服装企业154户。2004年,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3.54亿元,同比增长15.5%;出口交货值38.18亿元,同比增长7.4%;有5万多从业人员;拥有“大杨”、“创世”、“桑扶兰”、“思凡”等众多知名品牌。目前大连市服装产业在全省的各项指标均占60%以上,是辽宁省服装产业的龙头。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纺织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现拥有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475户,资产合计259亿元,年销售收入达到了133亿元。企业所有制结构由国有独资的单一形式转向了私有、集体、股份、外商投资等多种经济体制并存,棉纺织、化纤、服装等行业结构更趋于合理,沈大铁路、公路沿线五大城市纺织服装业依托西柳、五爱市场发展迅速。

辽宁的纺织服装业是有基础的,东北地区也存在很大的需求市场和很好的生产发展空间。以营口纺织工业为例,以化纤、棉纺织、印染、针织、服装加工、丝绸等行业为主,在辽宁居上游水平,某些产业和产品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培育了银珠集团、舒爱得集团、中兴公司、熊印公司、华福公司、奔牛公司、中基纺、鸿大集团、暖泉绢纺厂等一批重点纺织工业企业和“银珠”牌锦纶丝,“舒爱得”和“宜而爽”牌高档针织内衣,“北斗”牌印染布,“大福”牌装饰布,“奔牛”牌和“双鳄”牌牛仔系列产品,“俏佳人”、“懒汉”、“三工鸟”牌袜品,“琅诗多”绢纱针织服装等一批知名产品。拥有两个省级以上的技术开发中心,化纤技术开发中心的超细纤维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华福技术开发中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板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辽宁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目标与布局

辽宁省纺织行业一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视产业集群建设,沿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前进;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这一传统产业,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向纺织科技进步倾斜,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科技对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重振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雄风,促进我省经济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1.战略目标与布局

辽宁纺织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在纺织产业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打破行政地区间的条块分割限制,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之间的合理分工,强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吸引新的同类或相关企业的进入,从而发展成为新型的纺织产业集群。如以大连市为纺织服装设计、研究、人员培训基地,将沈阳市、辽阳市、鞍山市、海城市的纺织企业形成空间的产业链。以沈大高速公路为纽带,利用各地拥有的能源、电力、水资源等优势,建立起新的集工业用、民用纺织布织造、印染,服装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辽中、辽南和辽西3个纺织产业集群经济带。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纺织产业集群经济带的重点是中部7座城市现有资源的整合;以大连为中心的辽南经济区,以发展出口加工业和创汇纺织产业集群经济带为重点;以锦州为中心的辽西纺织产业集群经济带则重点发展石油化工以及现代化纺织原材料。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服装面料,提高差别化纤维比例,增加品种,扩大出口,替代进口;其主攻方向是高档服装面料、差别化纤维和新型化学纤维3个方面,共11个项目。

沈阳要借鉴全国著名的“绍兴纺织城”,借助它们成功的纺织业发展模式和经验发展沈阳的纺织业,建成沈阳自己的纺织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基地,以彻底扭转这种纺织业辽宁占“两头”的发展格局。设计出来的新的格局如下:以服装为龙头,以汽车产业用布和纺织机械为两翼,依次拉动染整及面料生产;加速建设六大潜力园区: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印染工业园、汽车产业用布生产加工区、毛纺基地、棉纺基地、纺织机械中心。预计到2010年,沈阳纺织工业生产总值将达到200亿元,固定资产投入累计完成10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

作为海内外闻名的服装城,大连的服装工业要有新的突破,需将服装工业作为“都市工业”精心发展,针对市场需求和人们的消费结构的变化,服装消费日益求优、求质的突出特点,下大力气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和产品质量,努力培育国内知名品牌,利用“大连国际服装节”这一品牌,拓展销售渠道,力争打造几个国际名牌,进一步提高出口创汇数额。营口纺织工业正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搞好企业改组、改造,以市场定最终产品,以最终产品逆向推进上游改造,积极采用“无锭纺纱、无梭织布、无水印花、无纺织布”新工艺、新技术,提高装备水平。

2.战略重点

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纺织业的纺、织、染、服装一条龙发展,形成四大产业集群。

第一是依托银珠集团公司,发挥其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的作用,发展高效、低能耗、大容量以及直纺技术,完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大力开发细旦、海岛型等差别化纤维和阻燃、抗静电、水溶性、抗菌防臭、远红外等功能纤维,争取到2007年达到能生产锦纶丝6万吨、涤锦复合超细纤维5000吨的生产能力。

第二是以棉纺公司、奔牛公司、中基公司、三纺公司、营黎公司等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通过淘汰更新,发展精梳纱、无接头纱、无梭布等纺织优质产品,重点发展生产60支以上纯棉精梳纱、高支高密织物和服装面料,重点抓好500万米高档休闲面料、700万米高档牛仔布、300万米高尔夫呢纯棉休闲服装面料等项目,经过调整改造,使其成为东北重要的棉纺生产基地,争取到2007年,棉纺锭发展到28万锭,棉布产量达到2亿米。

第三是以熊岳印染公司和辽宁华福公司为依托,强化软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开发,不断提高化纤高仿真和天然纤维织物防缩、抗皱、免烫等功能性整理的技术水平,解决色差、纬斜、缩水等产品质量问题。重点发展中高档室内装饰用品和服装面料,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重点抓好5000万米高档装饰用布及信息化建设等项目建设,经过调整改造,使其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印染布生产基地。到2007年,印染布生产能力将达到3.5亿米,其中室内装饰用品将达到1.5亿米。

第四是以中兴公司、舒爱得公司、雅丽丝公司、腾达公司、鸿大公司、刚进缝制品有限公司、埃睦爱斯缝制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为依托,以创国际、国内名牌产品为主攻方向,采用先进设备,提高名牌优质服务加工技术水平,开发应用服装集成自动化系统,推广应用服装CAD设计系统。重点抓好天然纤维超临界无水染色技术改造、天然彩棉服装等项目,经过调整改造,使其成为东北重要的服装、针织品出口基地。

三、辽宁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配套措施

1.从战略高度认识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

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产业集群不仅对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有着明显的效果,而且对于发展地方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各级政府要从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发展,认真制定产业集群规划,先行试点而后大力发展,将其当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方式。

2.请进来、走出去、深入学,切实掌握产业集群的发展方法

产业集群实践的历史悠久,但国际上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严格说来,产业集群理论的长足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事。在我国,产业集群理论的传播与研究则是刚刚开始。因此,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一要请进来,将一些对产业集群理论比较熟悉的专家学者和那些产业集群的成功实践者请进来,讲授产业集群的知识与指导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二要走出去,去那些发展良好的产业集群中(如西柳服装集群)考察与学习,实地感受与理解产业集群;三要深入学,不断学习有关产业集群的理论与知识。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真正地掌握产业集群的发展方法,并以此来指导实践。

3.深化国有企业改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产业集群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为诱因,鼓励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开展竞争与合作,这对效率并非是最高目标的国有企业来说缺少吸引力。事实上,国内外既有的产业集群中鲜有以国有企业为主体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因此,作为国有企业最为集中的辽宁省,在实施基于产业集群的振兴战略时,必须加大国有企业改革与改制的力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扶持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力促外资、中资企业收购、参股国有企业,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出健康而有活力的微观主体。

4.鼓励与引导中介组织参与集群发展

各类中介组织亦是产业集群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行为主体之一,也是产业集群效应充分发挥的重要基础,因此,政府需要鼓励并引导这些中介组织参与集群的发展。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尤其要引导东北具有优势的众多的科研院校参与产业集群的发展,依托产业集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贡献。

专栏7-1 沈阳产业集群构建与辽宁经济振兴

构建优势产业集群是推进地区产业整合和优化地区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全面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构建优势产业集群的总体设想是:以区域优势骨干企业为依托,以属地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构建轴线,以各种类型开发区为载体,紧紧围绕优势产业及其核心产品,从横向水平看,加快产业整合;从纵向垂直来完善和拉长产业链条,形成簇群式发展。依据沈阳经济区的优势产业构成特点,初步提出构建9大优势产业集群。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集群

以沈阳金杯汽车及中顺汽车的研发和组装为依托,以沈阳为中心,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和铁岭六市发展汽车基础部件、零部件——汽车弹簧、曲轴、橡胶制品、内饰、轴承、工业用低板、工程塑料、电子器件等,逐步形成北方规模较大,研发和集成能力较强,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汽车组装、研发及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装备工业是沈阳经济区一大优势产业。装备工业的分布特点是,首先是沈阳分布最为集中,形成多门类、综合化、具有明显优势的装备工业。其门类包括,基础机械装备(机床)、通用机械装备(水泵、阀门、鼓风、重机等)、电工机械装备(电机、输变电装备、高压开关等)、冶金和矿山装备、军工装备(航空器等)。其次是鞍山,具有一定优势的装备工业有冶金矿山装备、工程机械、通用机械装备等。再次是辽阳的专用装备(药机、低机、锻压)等。

——石油化工及深加工产业集群

石油化工原料是沈阳经济区一大资源优势,开发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其未来发展方向是,以抚顺石化总公司的化工原料(乙烯、石蜡、洗涤原料……)为依托,以属地抚顺为中心,以沈阳等六市开发区或产业园区为载体,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合成橡胶、工程塑料、洗涤剂、涂料、染料等深加工产品,全力打造石油化工及深加工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石油化工后加工产业,使其成为沈阳经济区和辽宁省一个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石油化纤原料及深加工产业集群

石油化纤原料是沈阳经济区和辽宁省另一大优势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亟待发展石油化纤精深加工,逐渐拉长石油化纤产业链条,构建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发展方向是,以辽阳化纤公司为依托,以辽阳为中心,加大引进资金和技术的力度,吸引境内外投资者,发展化纤原料精深加工,推进轻纺工业发展,构建和打造石油化纤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石油化纤精深加工产业。

——钢铁产业集群

钢铁工业是国家重要的生产基地。建设现代化精品钢材生产基地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其未来发展方向是,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依靠市场力量,全力推进鞍钢和本钢两大优势企业资源整合,以鞍钢为核心,以本钢及营口新鞍钢(在建)和新抚钢等为支撑,打造沈阳经济区钢铁产业及钢铁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全面提升辽宁省的钢铁工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新型建材产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目前,在沈阳经济区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建材企业有700余户,其中具有很强竞争力以及较大规模和优势的新型建材企业有:盼盼(防盗门、新型墙体材料、结构建材等)、忠旺和东林(铝塑型材为主)、金德(铝塑管材为主)等。其未来发展走向初步确定为,分别以沈阳的远大、金德,营口的盼盼、东林,辽阳的忠旺等优势企业为依托,以“沈大”高速公路为发展轴线,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优势产业整合,大力构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钢、塑、铝和节能环保材料等新型建材——PVC型材、新型墙体材料、防水材料、结构建材、装饰材料、自发光材料等新型建材优势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沈阳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是,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的高新产业布局,以沈阳和鞍山高新区(园区)为主要载体,以抚顺、本溪、营口、辽阳和铁岭的开发区(园区)为重要支撑点,大力构建高新产业集群,沈阳重点发展软件开发、电子信息制造(计算机及外部设备)、通信及网络产品、医学影像设备、工业机器人等;鞍山重点发展软件开发、新材料及电子信息业;抚顺重点发展新型合成材料、新型涂料及洗涤材料、精细化工及耐高温强度合金材料;本溪重点开发名、特、新中药以及高强度新型合金材料;辽阳重点发展新型工程塑料及合成纤维材料等;营口重点发展新型催化剂和新型镁制品材料等。

——农产品深加工优势产业集群

沈阳经济区农牧林果水产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空间,近年来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未来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的总体发展方向是,立足各市农、牧、林、果、水产资源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包括玉米、大豆、林、果、土特产品(山地野果、野菜、林蛙等)、牧(肉、蛋、奶)、菜、水产品等资源的精深加工,全力打造各具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中草药产业集群

充分开发利用本区东部山区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以本溪中药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辽阳等为支撑点,着力开发利用中草药资源,积极构建中药生产与中药材开发种植产业集群。

主要参考文献:

1.钱平凡.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状况、特点与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3年第127期。

2.钱平凡.海城模式、丹东模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3年第128期。

3.辽宁社会科学院.关于沈阳经济区(中部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总体构想. 2005年。

4.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建议稿),2005年。

5.邓燕伟、盛世豪.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6.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

7.厉无畏、王振.中国产业发展前沿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注释】

[1]即以雅戈尔、杉杉、罗蒙为代表的第一梯队,创国际一流服装品牌;太平鸟、培罗成、爱伊美、布利杰等中型企业组成第二梯队,主攻国内一流服装品牌;第三梯队是上千家星光闪烁的个体私营小企业,生产价廉物美的大众化服饰。

[2]2003年,国有企业转制面达40%。全省最大的纺织国有企业——丹东化学纤维总公司成功实现了转制,开创了外省民营企业重组辽宁大型国有企业的先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