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辽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辽宁新型工业化和接受国际先进制造业转移的有效方式。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人力资本优势及城市群的比较优势,辽宁正在迅速形成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地区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是推动辽宁产业升级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研究辽宁中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对构造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章将以沈阳高新区为例,重点分析辽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一般特点。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其形式
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特性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指在高技术领域内具有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聚集,形成上、中、下游机构完整(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充满创新活力的有机体系[1]。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特征的产业,知识和技术是其主要投入要素,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是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大量研究表明,产业区位聚集是任何产业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与传统产业集聚不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本地物质联系带来的成本节约,而更多的是为了获取集聚所产生的技术外部性、丰富并快速流动的知识和信息以及共享的高级劳动市场等。因此,智力密集、信息丰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以及良好的地方环境都被认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诱因。但智力密集、信息丰富、基础设施完备并不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充分条件,因为这些因素只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基础,并不与创新过程发生必然联系。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发展有赖于集聚群内是否形成协同创新的能力和机制,即是否具有促进集聚发展的区域创新环境。创新能力和创新机制的形成也决定了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主要形式。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高知识和高技术水平的产业,创新是决定其兴衰成败的关键,而这种创新通常是通过企业间的动态合作和生产网络的联系来实现的。目前,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2]:一是内生型技术创新,即通过技术创新的外部性、协同性和范围经济等方面引致创新。萨克森宁对美国以硅谷为代表的企业聚集型创新网络研究提供了这一方面的实例。当在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与动机时,依托集群的技术力量与研发活动被认为是一条突破创新困境的可行之路。二是外生型技术创新,即技术范式的变更与引入构成了外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从外生型创新来看,与技术领先者在生产链条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转包与承包关系给技术后进者的组织成员创造了模仿与学习的机会。然而,无论是内生型还是外生型创新能力,其生长机制都是有条件的,即集群内必须有大企业存在。若某地区没有可以依赖的大企业,大量的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利益驱动下,仍然选择走向聚集。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大大缩短,企业不仅要提高内部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要与外部知识和信息源之间建立起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关系网络,以提高企业整合外部资源和技术创新水平的能力。各企业对社会资本的需求客观上会促使企业向技术、信息、人才、资金丰富和充裕的地区集中。
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式
从高新技术产业区位聚集的形式也可以看出追求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主要动因,就目前来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有两种基本形式[3]。
1.与大企业共生的中小企业聚集网络
这种产业聚集区的最大特征就是在某一大企业或核心企业的外围分布着众多具有上下游产业关系链的中小企业,大企业或核心企业与广大中小企业或非核心企业之间可以形成长期稳定的生产或经营协作关系。大企业或核心企业可以更加专注于关键部件或投入品的研制和生产,使之保持持久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由于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也就是价值的创造过程,单个企业的价值链是镶嵌在更大范围的价值系统之中的,整个价值系统包括管理、研发、供应、制造、分销、会计等一系列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其中每一个活动既会增加公司收益,也会增加公司在生产、销售产品过程中的成本。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组织成本,企业控制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将有些环节保留在企业内部,而将多数环节转包、承包给其他企业。第一级承包商又可下包给第二级承包商,以此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多层级小企业承包商构成的聚集网络。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就有多家中小企业与之直接发生外包交易。由于彼此之间相互依赖,共享知识与技能,共同开发与生产,所以既降低了丰田公司业务交易的不确定性因素所导致的风险,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改进了质量,加速了新产品的开发过程。
2.依靠技术合作与创新形成的企业聚集网络
这种合作可以通过企业间的横向、纵向联系来实现。与竞争对手或供应链上的企业的信息交换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最小化风险和最大化的竞争能力。由于高新企业的高投入和高风险的特性,使得企业可以通过相互交换产品和沟通减少不确定性,提高聚集群体的利益。现实中有许多企业采取结盟的形式,共同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间的协同作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防止自发形成的企业集群由于缺乏创新能力而衰落下去,引入外部创新能力与资源就非常重要,其结果就是促成了以大学或科研机构为核心的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在这种合作群体中,大学或科研机构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和科技人才。中小企业则为大学或科研机构提供资金以及实习的场所。这一模式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美国的“硅谷”。它们与著名的斯坦福大学一起构成了从高技术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到风险资本、法律咨询等相互配套的中小企业集群。这一模式也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区位聚集的主要形式。
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1.国外经验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也成为指导部分国家或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中国台北的新竹科技工业园区就是以有意识塑造集群为导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案例。经过短短20年的发展,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已形成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硬件制造基地之一,有计算机硬件企业近200家,产值高达300亿美元,各高科技公司每年的产品推陈出新,多项产品如桌上及掌上影像扫描仪、网络卡、晶圆等产品产量高居世界第一,终端机、集成电路设计等居全球第二,和美国、日本这些领先者分享国际市场。
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地区,诸如主要从事各类软件开发及其他高技术服务的印度班加罗尔,主要从事通信产品、电子产品研究和生产的芬兰赫尔辛基,主要从事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软件研究和生产的以色列特拉维夫,均显现出了产业集群特征。各国在国际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位置更直接地表现为各产业集群实力的强弱,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
2.国内经验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也是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地区的重要经验。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尽管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点或机缘各异,但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或按集群思想指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均是那些成功的区域在特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共同经验。其中,广东和上海两地表现得尤为明显。
广东东莞以计算机元器件及部分整机组装为主体的信息产业集群,是国际资本集聚的直接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莞利用优越的地缘位置与人文环境,抓住国际信息产业转移契机,大力吸引境外IT企业投资设厂,发展外向型硬件制造业的配套加工业,催生出本地一大批生产配套性企业。目前,东莞计算机制造业相关配套元器件齐全,除了核心的集成电路产品,其他PC有关的元器件和产品都可以实现本地采购。通过完善的配套网络体系,维持较低的生产成本,其优势是当前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东莞IT产业相关产品的产值超过了600亿元,许多IT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复印机、台式电脑、光传感器、微型电机约占世界产量的半数以上,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配件制造基地。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是政府按产业集群思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通过“聚焦张江”战略,一方面,集聚壮大上海现有生物医药研发力量,建设生物新药创新体系,构筑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吸引一批中外著名医药集团抢滩张江,并形成两者的互动。目前,张江“药谷”初步形成以“一所七中心”为代表的创新平台,集聚了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上海新药研究开发中心等14家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机构,聚集了350多名高层次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人才。有90多家生物医药科技型企业,其中包括世界医药产业前20强的罗氏、史可必成、勃林格殷格翰等为代表的跨国公司,以微创医疗器械为代表的海外留学生企业。此外,该中心还聚集了注册资金15亿元的近50家风险投资机构,有CRO药物开发临床服务机构、通用GMP生物医药孵化基地等专业服务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及曙光医院提供人才及新药临床试验保障,初步形成了汇聚众多制造、研发、检测、教育、中介服务机构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第二节 辽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以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4]
一、沈阳高新区发展的阶段分析
沈阳高新区的前身是沈阳南湖科技开发区,1988年5月26成立,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探索起步阶段(1988~1990年)
1988年,沈阳南湖科技开发区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开始进入集群发展的探索阶段。在1988~199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的3年间,南湖科技开发区的集群成长模式有两个主要特点:①制定发展战略。其宗旨是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用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改造,为沈阳经济振兴服务,依据“两头在内,中间在外”原则,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首创了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实施“一厂一角”的改造改制试点等。②发展速度较快。1988~1991年,南湖科技开发区聚集的企业由104家增长到275家,从业人员由482人发展到6537人,技工贸总收入由7511万元上升到36467万元。1990年技工贸总收入在全国高新区中列第五位。
这一时期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区域空间狭小、产业单一、产业规模比较小,开发区只限于三好一条街;建设工作主要集中在街区建筑的适应性改造和少量商业设施的新建上。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与技术服务是这一时期产业开发的主要领域。
2.全面快速成长阶段(1991~2001年)
1991年底,沈阳南湖科技开发区被国家科委和国家体改委确定为5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使区域发展与国家总体战略达到了有机整合,沈阳南湖科技开发区步入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时期沈阳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具雏形,主要有三个特点:
(1)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不断完善。沈阳市委、市政府就高新区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包括建设“科技特区”和“北方深圳”的战略决策,出台《关于加快南湖科技开发区发展的若干规定》,给予了更灵活、优惠的政策,颁布实施《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出台了《关于在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的若干意见》,赋予高新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等。1994年3月高新区管委会成立,高新区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管理主体。1996年2月,开发区建立区级财政,自主管理、自主开发格局确立。
(2)产业基础环境不断改善,开发空间和产业领域迅速扩大。由以前的三好一条街扩展到青年大街、文体路、文萃路、文化路、文艺路“二街四路”,科技门点由小品式建筑拓展到大体量、多楼层商厦建设,数码广场、计算机广场等20多座科技商厦及大型信息产品集散市场相继建成使用。1992年4月,南塔产业实验区破土动工,到1996年末基本建成。1993年6月,浑南产业区建设启动,到2000年底,浑南产业区西区5平方公里面积基本达到饱和,东区开始启动建设。
(3)集群效果较好。一方面,高新区经济规模快速成长。1991年国家批准沈阳高新区为国家级高新区,当年的GDP仅为0.3亿元,技工贸总收入达到3.6亿元。1993年GDP达到6.1亿元,技工贸总收入达到28亿元。到2001年底,GDP已经达到了58.2亿元,技工贸总收入达到315亿元。1993年之后的8年间,GDP和技工贸总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33%和35%,自有财政和利用外资也都从无到有,分别达到3.8亿元和9000多万美元。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逐步优化。1991年,在技工贸总收入中,商品销售占60%以上,1997年以后,工业产值开始稳定超出三产销售额,高新区产品销售基地的特征减弱,生产基地的特征增强,到2001年,商品销售所占比重已下降到22%以下,高新区的产业基地特征确立起来。
虽然这一时期沈阳高新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态势很好,但是与其他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时,沈阳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在国家级高新区中排第四位,1992年、1993年曾上升为第三位,但此后逐渐后移,2001年下降到第十一位,这与沈阳高新区的区位潜能很不相称。
3.高新区与新城区一体化开发建设阶段(2001年至今)
2001年10月,沈阳市浑南新区的建立标志着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到了一个更新的阶段,即产业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浑然一体,体现了产业政策、城市发展的有机协调。
(1)集群环境显著改善。浑南新区成立后,开发空间从原来的不足30平方公里增加到100多平方公里。管委会开始承担行政区管理职能,发展定位转向高新区与新城区共同开发。与此同时,通过新城区和高新区两个品牌互相促进与协调,使沈阳高新区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具有了更加广泛的发展前景,为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规模和档次,吸引人才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集群优势产业初现,区域经济效果较好。经过多年的市场运作和政府引导,IT业和先进制造业两大主导产业的集群发展框架初步形成,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比重达到了80%左右。在两大产业带动下,2004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5亿元、外贸出口9.95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86.5亿元、区本级财政收入达到8.1亿元,分别是建区之初的两倍、3倍、12倍、两倍以上。
(3)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大幅度提高。2002~2004年,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共完成66亿元,一大批道路、桥梁、供电、供水和绿化等项目完工,房地产、现代服务业和社会事业配套等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常住人口开始快速增加。这为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由于沈阳高新区结构调整与升级缓慢以及其他兄弟地区的快速发展,沈阳市高新区的某些指标持续下滑,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开始拉大。例如,沈阳高新区的技工贸总收入在国家级高新区中排位由2001年的第十一位下滑到2003年的第十三位。
二、沈阳高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沈阳高新区在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产生了东软等一批在全国颇具影响的著名企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结构变革和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沈阳高新区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方面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国内发达地区的高新区相比,甚至与东北其他地区的高新区相比,沈阳高新区还存在一些问题。
1.发展缓慢,竞争力弱
按技工贸总值排位,沈阳高新区在1992年、1993年曾达到全国高新区第三位,此后逐步下滑。以2000~2003年为例,技工贸总收入由第十位下降到第十三位,产品销售收入由十二位下降到第二十二位,工业总产值由第十三位下降到第二十四位,工业增加值由第十五位下降到第二十五位,出口创汇由第十位下降到第十六位。根据火炬中心2003年统计报告对高新区2003年经济发展评价,在综合加权上,沈阳高新区列第三十四位,发展规模列二十五位,增长幅度列第三十五位。而增长速度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仅列第四十一位。
2.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发展滞后,核心支撑作用不强
2003年,沈阳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列十三位,但产品销售收入仅列第二十二位。近6年来,产品销售收入增长速度都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35.7%,而沈阳为28.3%。沈阳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仅为17%左右,而全国平均都在30%以上,工业总产值排位从2000年第十三位滑到2003年的第二十四位,只约占苏州的1/3、长春的40%、西安的60%,成都的50%。近两三年,沈阳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维持在11%左右,而5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平均增长速度仍在30%左右。在东北高新区中,长春、哈尔滨更以沈阳3~5倍的速度增长。2003年,沈阳高新区工业增加值仅为长春的37%、武汉的46.2%、西安的51.1%、成都的36.13%,列第二十五位。
此外,沈阳高新区企业间的关联作用弱,产业链条短,“产、学、研”结合度不高,企业技术进步的基础较弱,成长性不强。从整体上看,高新区产业建设的特色也不突出。截止到2003年底,科技部火炬中心共批准了51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沈阳高新区却榜上无名。
3.对区域发展的牵动作用不突出
沈阳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牵动作用不突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近年来,沈阳市的整体经济增长幅度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而沈阳高新区与各副省级城市中的高新区比较,经济增长速度却位居下游,与沈阳当地的总体经济增长速度基本相当,增长极作用很不明显。②就业拉动力不强。2003年,沈阳高新区从业人数仅为6万左右,在全国高新区中排到第二十八位,低于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的平均就业人数。在东北7家国家级高新区中,沈阳高新区也仅列在大庆高新区之前。在就业人数绝对值不高的同时,连年来,就业增长幅度也很低,对沈阳市的就业拉动作用十分有限。③科技牵动作用不强。2003年,沈阳高新区火炬计划项目仅为16项,占沈阳市火炬计划总数的22.86%,5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火炬项目平均占所在城市火炬计划项目总数的28.46%。西安、武汉高新区分别占所在城市火炬计划项目总数的75%、67.74%,东北的哈尔滨、长春、大连高新区则分别达到66.67%、64.29%及37.14%,都明显高于沈阳高新区。
4.研发投入不足
2003年,沈阳高新区企业R&D经费支出为4.9亿元,排在全国第二十位。从高新区企业的R&D经费支出占高新区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看,2003年沈阳高新区为1.67%。而同期53个国家高新区企业的R&D经费支出的总和为419.5亿元,占到53个高新区产品销售总收入的2.44%。沈阳高新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在2003年仅为5.19亿元,在53个高新区中列第三十二位,占沈阳高新区当年技工贸总收入的1.04%,与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同期3.74%的平均值相比,低2.7%。
5.对区域科技资源的整合作用不强,创新优势与潜能未得到发挥
沈阳高新区大专以上人才占从业人数的比重高达50.74%,而5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该项平均指标仅为37.31%。沈阳高新区的这一指标仅低于北京(65.47%)等个别高新区,高于武汉(42.45%)、西安(47.21%)等主要高新区,在东北高新区中列首位。根据火炬中心2003年评价报告,沈阳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紧跟上海、北京、南京、无锡、苏州、西安、武汉之后,居第八位,在东北高新区中居第一位,但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综合加权排位仅居第二十一位,远落后于西安、武汉的第七位、第十排,也远落后于创新环境排位不及沈阳的长春、吉林两个高新区的第四位与第八位的排位成绩。这说明沈阳高新区的资源和环境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优势。
6.行政区型管理模式的负面影响比较明显
沈阳高新区与沈阳浑南新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后,开始承担繁重的新城区建设任务和经济增长指标,这在客观上给高新区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社会稳定、社会事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成为高新区管理者的主要职能,高新区建设发展职能有所淡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聚焦程度降低,区域发展定位上出现模糊。
第三节 自主创新[5]立区:沈阳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保障
自主创新是高新区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在于主导产业能否最终形成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立区战略是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目标,以大量引进区外成熟产业项目为主要手段的发展模式,自主创新立区强调以核心竞争力提升为主要目标,通过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内外部科技资源整合,通过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先进高新区的成功经验
总结国内先进高新区的经验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集聚地,创新型中小企业是重要的研发载体之一。当新型的研发与传统的科研方式决裂的时候,就使研发本身成为商品生产的过程,所以创新型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是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簇群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来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通过价值链相连的产业链的形成来促进的,目前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明显地表现在价值链的重组上,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可能在技术上全面地投入。所以只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中小企业就可以成功。这些企业之间的技术可以相互替代和配套,在市场上竞争结盟,互相创造了需求。所以我们这些中小型的科技企业有共同的向高水平迈进的一致性,这样它们就会更好地结盟。从组成要素来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必须形成自主的区域创新网络。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要有自主的创新企业的同时,还要跟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这样才能使创新能力显现,形成一个多层次互动创新的簇群[6]。
进一步考察国内的先进高新区可以看出,建成一流的高新区一般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具备科技与产业基础条件好、对外开放条件好、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带上三个优势或三个优势中的一个。上海高新区同时具备三个优势,得天独厚,快速发展势在必然。深圳高新区明显具备后两个优势,北京高新区则明显具备前两个优势。二是在发展思路上必须扬长避短,大力强化和塑造比较优势,才能在竞争中取胜。西安、成都、武汉、长春等内陆城市只具备科技和产业基础方面的优势,但它们对自己做了良好的自我定位,通过积极发挥当地科技与产业资源的龙头作用,逐渐积累夯实自身发展的基础,培养了核心竞争力。上海虽然同时具备三个优势,但在聚焦张江前,由于分散发展,没有通过发挥高新区的核心功能积极整合三大优势,结果一度落后于发展条件明显不如自己的很多内地高新区,反面教训同样深刻。三是必须积极发挥和塑造高新区的核心功能,在引进、整合科技与人才资源,建设科技高地,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工夫。这是办好高新区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7]。
二、自主创新立区与沈阳高新区优势再造
沈阳高新区位于区域中心城市和沿海省份的省会城市,具备科技与产业基础条件较好和对外开放条件较好两大优势,这也是沈阳高新区起步时期发展势头很好的主要原因。但后来发展速度却逐步下滑,将其与发展势头逐步提升的高新区相比较,我们认为经验和教训主要有两点:一是没有扬长避短。就沈阳高新区的两大比较优势来说,科技与产业基础好比对外开放的条件好要现实和明显得多。因为长期以来,沈阳并没有处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带上,外商投资并不是非常踊跃,在沿海地带比不过南方沿海城市,在省内比不过大连等滨海城市。但一个时期以来,沈阳高新区恰恰高度重视了后者,对前一优势的发挥则不够,扬短避长、发展的成本和代价自然要升高。二是对高新区核心功能发挥不够,没有积极扮演好整合沈阳当地科技与产业资源龙头的角色,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不够,按普通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模式与省市内外的诸多开发区展开竞争,高新区长远发展的基础和应有的特色没有及时建立起来,导致核心竞争力缺失,比较优势逐步下降。这反过来又给高新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带来了不利影响,进而削弱了对外开放条件较好的相对优势。因此,发挥高新区核心功能,加强对本地科技和产业资源的整合,大力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基础正是沈阳高新区扭转劣势、再造优势、加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自主创新立区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从理论上看,技术进步[8]有不同的模式,按技术来源可分为以引进为主的外源型模式和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内生型模式;若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采用的推动技术进步的战略组合看,又可分为自力更生型、引进移植型、模仿创新型、领先创新型、合作研发型。此外还有很多其他分类。不同技术进步模式各有优劣,影响选择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水平。以沈阳市为例,如果按购买力平价,一美元约等于2.5元人民币计算,2005年,沈阳市的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大关。这意味着技术进步模式的加速转换已经有了相当的现实经济基础与需求。
四、自主创新立区与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
“中国创造”与“中国制造”只有一字之差,内涵却有很大差别。“中国创造”的核心目标是建立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民族企业,增强本民族的科技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高新区以知识、技术、人才高度集中为标志,“自主创新、本地创新”是其重要特征。高新区不应是“世界工厂”,而应成为“中国创造”的重要基地,成为自主创新的源泉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区,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示范区。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原创性成果相对较少,我国不少产业正面临新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严峻挑战。从外国转移到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大部分核心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仍被外国公司控制,我国一些加工制造能力较强的行业因缺乏知识产权而缺乏竞争力。目前,各地高新区普遍进入“二次创业”的关键阶段。要在国际产业分工和经济格局中占领制高点,获得把握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动权,就必须进一步强化“中国创造”的理念,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关键领域和支柱产业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关键技术创新能力[9]。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在传统的招商引资战略下,很多外资项目是以享受优惠政策、低劳动力成本或打入当地市场为导向的,这样的企业在优惠政策享受完毕、劳动力成本上升或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发生变化时极易搬迁转移,因而属于植根性、带动性、成长性不强的候鸟型企业,这无疑将对高新区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体系的培育。
五、自主创新立区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规律
结合国内高新区近20年发展的实践和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10]在研究国家竞争力时提出的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这一国家竞争力发展的4阶段理论,可以将中国高新区的发展分为4个典型阶段:要素集聚阶段、产业主导阶段、创新突破阶段和财富凝聚阶段。高新区不同发展阶段对应着不同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同时对技术进步模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反过来看,适时推进技术进步模式的转变对促进高新区加速向高级发展阶段转移具有积极作用。根据以上原理,不论从沈阳高新区所处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从自身发展所处的阶段来看,积极推进自主技术创新都有着十分明显的积极意义,应该认清形势,大力推进。
综上所述,就沈阳高新区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而言,今后简单引进发展模式的比较利益将或者说已经在加速下降,机会成本加速上升,潜力越来越小。相反,自主创新的比较利益将快速上升,机会成本加速下降,现实潜力越来越大。如果不适时推动技术进步的转型,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会遭遇“瓶颈”。
第四节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战略转型的基础条件(www.xing528.com)
一、区位条件优势
沈阳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交通发达,是东北最大的交通枢纽,也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连接,以沈阳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立体交叉综合运输网络。沈阳高新区距离东北最大的国际航空港——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仅有7公里,机场高速路穿高新区而过连接母城与航空港,使高新区成为进出沈阳的第一门户。目前,沈阳市大浑南开发战略正在加紧实施,城市重心加速南移。沈阳高新区既是大浑南开发的首期工程,也是大浑南布局中的核心区,其高质量、高水平、生态化和未来沈阳城市中心区的发展远景成为吸引各种投资和人才的最大亮点。从沈阳、辽宁和整个东北地区看,沈阳高新区的地利优势都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
二、技术基础优势
沈阳的技术创新基础条件相对完善,将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战略转型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创造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沈阳作为辽宁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全市共分布着各类高等院校30座,是国内高校最集中的城市之一;科研院所400多家,科技人才55万人。沈阳拥有高档数控、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软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稀土永磁等国家、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个;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利用等33个博士后流动站。此外,高新区企业在2003年年末的从业人员有57657人,大专以上29254人,占51%;中高级职称近万人,占18%,人才集聚度居国家级高新区的前列。其中自然科学领域25万人,居全国大城市前列,并拥有一批在科技领域取得卓著成果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达27名,博士生导师约600人。沈阳每万人拥有中级技术职称463人,在全国233个地级城市中排名第十位。
三、产业基础优势
沈阳是中国最大的装备制造基地之一,拥有技术水平高、工种齐全、配套能力强的百万技术工人队伍,工业门类142个,形成了以机械工业为主,包括汽车、制药、化工、航空、冶金、轻纺、建材、电子工业等门类齐全、基础雄厚、产品丰富的完整工业体系,具有强大的综合加工能力和配套能力。这将为沈阳高新区的自主创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产业支撑。
四、宏观政策优势
中央推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后,极大地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传统工业改造、产业升级和体制创新等全面加速。这些将不仅进一步扩大对高新区先进技术、先进产业和体制创新的需求,促进高新区快速发展,也将极大地优化高新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减少高新区发展的阻力。国家科技部提出了“二次创业”[11]的总体要求,目标是通过实施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使国家级高新区成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科技创新动力和经济实力。辽宁省和沈阳市也都制定了科技振兴计划,要求高新区积极发挥在推动技术进步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的龙头作用,并在政策倾斜和重点工作开展上给予大力支持。
五、科技园区优势
经过近17年的发展,目前,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身已经具备推进战略转变的发展基础。一是高新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具有技术创新投资的经济基础。2004年,工业增加值实现85亿元,同比增长28.94%;GDP实现115亿元,同比增长27.78%;财政收入达8.1亿元,同比增长32.79%。二是具备一定的产业集群基础。新区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为主导,以生物制药、新材料为优势的产业发展框架已初步形成。2003年,有两家企业总收入超过50亿元,3家企业超过20亿元,4家企业超过10亿元,超过亿元的企业达25家。三是研发人才队伍和研发机构力量雄厚。高新区大专以上人才占从业人数的比重达50.74%,远高于全国高新区的平均水平。区内共有大学8所、国家级科研院所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13个)。四是自主创新成果丰富。高新区共有火炬计划项目近200项,其中国家级近50项,占到25%,并且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合计占近60%。科技园区的这些优势标志着沈阳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具有了进入到创新驱动阶段的良好基础。
第五节 正确处理自主创新立区战略中的五种关系
一、自主创新与招商引资的关系
强调产业自主创新立区战略并不是对引进发展模式的简单否定,也不是简单的替代。就引进和自主创新而言,两者之间更多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彼此加强、互相丰富。强调自主创新立区不是要弱化现有的招商引资工作,实际上甚至是要进一步加强,更不用说改进和提高,只不过是与此同时强调更加重视自主创新工作的开展,使高新区的发展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自主创新的轨道上来。因此,在实践中不是采取哪个发展战略的问题,而是对引进与自主创新两者之间关系的如何适时、适当地把握的问题。就沈阳高新区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必须依靠引进和自主创新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但先进园区的经验和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外界发展环境的新变化要求沈阳高新区必须积极推动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是毋庸置疑的。
对产业自主创新立区战略的认识还要避免极端化的问题。很多人往往强调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甚至说日本也没有实现高科技的自主创新立国,因此,在中国,在高新区提自主创新战略是不现实的。实际上,这里涉及一个标准问题,尽管我们目前还没有定量的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标准不是唯一的,肯定还有程度不同的其他标准,因此绝不能非此即彼,否认自主创新立区的可能性。就国内情况看,中关村、西安、成都、武汉、东北的长春等高新区的成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整合当地的产业和科技资源,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立区的道路。借鉴这些高新区的成功经验正是目前我们强调产业自主创新立区战略的本意所在。
二、新城区建设与高新区建设的关系
高新区建设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向新城区方向发展,但是沈阳高新区目前和新城区一体开发的模式与这一自然进化的过程并不完全相符,因而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新区开发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高新区在空间上寓于其中,在功能上是新区第二产业发展的主体。从高新区发展的自身规律看,当产业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后,对服务业的需求也将逐步扩大,必然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内核逐步形成新的城市或城区。结合以往的实践和当前形势对新区发展提出的要求,今后在处理城市化与高新区之间的具体问题时,总体上应坚持以下几方面原则:一是坚持统一规划、分区建设的原则,努力做到既顺应城市化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又满足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导向需要;二是在开发建设的初期,应以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的需要为重点,充分发挥互相促进的作用;三是在城市综合功能的开发上,要以发挥市场作用为主,政府主要实现规划、监管、服务的功能,而在高新区建设上,既尊重市场规律,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作用,通过政府与市场的综合作用,实现高效的城市开发与建设;四是要进一步结合大浑南和沈阳经济圈规划建设的需要,不断重新审视新区的功能规划,对规划范围、空间安排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如采取措施减少新区地理上南北过窄、东西过长带来的不利影响等,通过宏观调整减少高新区与新城区建设之间的矛盾,同时增强新区与老城区之间的功能互补;五是在首期开发的35平方公里内和新区开发的前半时段,应多从加速高新区建设的角度安排新城区的规划和开发领域,在高新区建设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则应该更多地考虑城市功能的整体协调发展问题。例如,随着沈阳城市重心南移的加速,三环内的产业区可以考虑适当地缩减和外移,为城市综合功能配套让出更多的空间。
三、促进科技进步与加速经济增长的关系
浑南新区又是国家级高新区,在推动区域科技进步中必须扮演重要角色。新区成立后,区位重心有很大变化,开发领域和空间大大扩展,肩负的任务更加繁重多样。因此,如何认识和把握推进技术进步与促进经济增长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成为首先面临的问题。技术进步不仅能极大地促进经济增长,也是经济结构提升、经济效益提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其意义要超出单一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直接相联系。由于所处阶段、资源供给和体制性矛盾等因素影响,在局部和短时期里,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就新区而言,存在以下的矛盾:是以确保当期GDP增长为主,还是以强化技术进步基础为主;是以自身发展速度最大化为主,还是以提升区域创新孵化功能、发挥科技与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主;是以新城区建设为主线,还是以高新区建设为核心、系统建设高科技产业城为主线;是以建设生产型的产业区、增长极为主,还是以建设研发、孵化、生产三位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创新区为主;等等。总体上看,在新区开发的前3年里,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对以上各关系中的后者重视不够,目前有调整的必要。应该学习借鉴重庆、西安、武汉、成都、长春等先进高新区的经验和做法。它们的区位条件、发展历程与沈阳高新区基本类似,经过一定时期的建设发展,都完成了从科技一条街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进而向科技新城区的转变。但在重视当地科技与产业资源整合,不断强化自主研发与孵化能力,建设研发、孵化、生产三位一体高新区,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他们逐渐走到了前面,其经验和做法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
四、高新区建设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系
高新区是以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为特色,以持续的技术创新为支撑,以现代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文化为基础,对外部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发展先导区,在产业、技术、机制、文化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因此,高新区能够也必须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发挥辐射、示范和先导作用。另外,老工业基地的加速振兴也为高新区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基础保障。中央给予老工业基地的扶持政策及其引发的关注效应也将惠及高新区。老工业基地加速振兴,可以优化高新区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扩大对先进技术、先进产业和体制创新的需求,使高新区发展的阻力降低、动力增强。沈阳高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实行高新区与新城区共同开发之后,发展空间和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这既为扩大高新区的影响力提供了条件,也对高新区在沈阳振兴中的龙头作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新区不能仅把眼光局限在自身的增长和开发规模扩张上,更要关注在全市发展大格局中应肩负的职责,根据总体要求不断调整工作的重点,在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对外开放等领域更多地发挥先导作用。
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关系
高新技术产业能够通过提供先进装备、改进生产工艺、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信息化改造、变革生产组织方式等途径改造传统产业。另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离不开传统产业,需要传统产业为其提供装备、人才、资金和市场等基础条件,这种相互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高新区与周边区域之间关系的内在规定性。因此,处理好自身发展与带动传统产业改造之间的关系对新区的发展来说既是使命,又是机遇;既是实现特色发展的前提条件,又是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途径所在。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良性互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积极发展IT、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在更大的区域里规划高新技术产业链布局,使新区的产业联系加速向新区外延伸,逐步与周边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差别竞争、特色发展、一体联动的双赢互动关系。二是把提高对区外产业、企业、科研院所的服务水平作为高新区加快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三是积极探索实践高新区带动传统产业改造的具体方式和途径。如大力扶持嵌入式软件产业发展;鼓励区内企业实行“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经营组织方式;积极发挥行政导向作用,组织建立区内外产业衔接的技术平台、体制平台、组织平台等。
第六节 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发展的对策选择[12]
一、战略转变
根据国内外经验,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沈阳高新区的产业自主创新立区战略要求积极推动以下几方面的转变:①在发展思路上,要从注重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的外延式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转变;②在区域发展定位上,要由新城区和高新区建设并行推进向以高新区建设为主,围绕服务高新区建设需要建设新城区方向转变;③在高新区建设上,要由片面重视产业基地建设转向产业基地、研发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复合建设,不断强化向高新区科技创新这一核心功能方向转变;④在指标考核上,要由确保GDP、基本建设投资和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增长指标为主向以创新能力指标考核为主,兼顾经济增长指标考核的方向转变;⑤在工作重心的把握上,要由主要围绕项目和资金引进开展工作向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区域科技资源整合、优秀人才引进和培养、知识产权培育和保护等有利于区域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工作方向转变;⑥在区域发展的角色定位上,由以拉动GDP增长任务为主的经济增长极角色向建设区域创新核心区为主要任务方向转变。
二、地方政府在引入外部创新源中应扮演重要的角色
由于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群形成和成长的关键,当集群中缺乏技术先进的大企业或跨国公司、内(外)生型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在引入外部创新源中应扮演重要的角色。第一,进一步促进地方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构建协同创新的区域创新环境,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和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第二,积极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支持,政府应在收入分配、税收、投资、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鼓励和吸引科技人员来本地区创业。第三,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吸引跨国公司前来投资。跨国公司往往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其知识和技术的外溢给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模仿和学习的机会,营造出一种创新的环境。
三、积极改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位的基础设施环境
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与发展有赖于政府对城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进。如北京市政府近年来投巨资加快城市环线快速路系统已全部开通的四环路以及部分开通的公路一环和市地铁与轻轨建设,极大地改进了科技园区对外的交通环境。同时政府利用宽带技术加速城市通讯网络设施建设,为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交流提供信息平台。广州参照新加坡裕廊工业区的标准,进行区域规划建设。该市还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在以往土地开发“七通一平”,在通水、通电、通气、排水、排污、通路、通讯、平整土地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通”,即通网。
四、构筑多元化核心技术聚集创新平台
首先,建构高新区自身管理的核心技术研发中心。这是高新区内进行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最具权威的机构。这个机构至少要有几个有影响、有理论、有实践的专家来领导,有能力根据高新区自身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提出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成为高新区企业第三方技术供给主体,并进行技术专利的输出输入,增加研发盈利收入,以创新养创新。创造条件大力吸纳跨国研发机构、学研机构、民间研发机构入驻,为提升高新区的核心竞争力做贡献。发动园内企业与国内外制造商和供应商联手创建核心技术产出链,利用网络信息的力量,提升高新区的整体核心竞争力。其次,推进孵化器建设,构筑地方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支撑体系。孵化器为新创的企业提供试验的场地,并附设中试和小批量生产所需的设备以及企业运作所必备的融资、技术指导与咨询以及市场开拓、国际合作等综合服务机构。孵化器对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和创业者提供各方面的资助和协助,使其在短期内具备参与市场竞争、按商业程序独立运作的能力。最后,构建高新区高层客户研发交互平台。高新区通过这个平台实行高层客户价值最大化,从而提升园区企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互联网将园区研发活动与高层客户和供应商联结起来,进行研发前期、中期三维动态设计模型的交流和沟通,可以提升后期研发成果的竞争力,大大降低研发的风险损失和相对成本。
五、不断进行园区制度创新
深化高新区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由政府牵头、大学科研机构和国内外企业集群兴办高新区的基本制度。加大政府对高新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扶持力度和政策体制性的辅助支持措施。充分发挥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高新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积极性及国际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建立高新区吸引外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不断创造持续吸引外资、留住外资和留住国内外高新技术人才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扩大高新区的高科技教育和高技术职业教育。增强外资持续投资的信心,努力创建投资软硬环境兼优的现代高新区。高新区要建立诚信、有序、高效、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高新区吸引外资的平安环境、信用体系和市场规则;开放高技术人才市场;整顿、优化高新区的商会、行业协会、律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提升这些环境要素的运行水平是高新区提升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高新区金融支撑体制,探索建立高新区自身的投融资控股公司,实现国家级高新区投资主体由政府为主向企业集群为主的根本性转变。建立诚信、安全、低风险、高回报的金融运行机制,以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公司加盟,为高新区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充足的创新创业资本。提升高新区进入资本市场的竞争力,能否公开上市是衡量高新区国际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高新区创新创业的范式和经验。要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园区企业集群的偿债能力,优化高新区的债权结构,推进高新区及其企业尽早公开上市,以赢得更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创业资本。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志彪.现代产业经济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伍佳华.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3.顾海.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
4.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
5.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6.彭中文.知识员工流动、技术溢出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财经研究,2005年第4期。
7.范方志.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的分析.深圳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8.谢圣赞.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天府新论,2004年第5期。
9.赵涛、高永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4期。
10.赵宗更.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河北工业科技,2005年第3期。
11.马颂德.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科技日报,2003年9 月16日。
12.国家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2月27日。
13.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钟学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14.周谦.高新区主任谈创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8月24日。
15.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
16.任冉齐.中关村的集群经济.中国高新区集群经济论坛.北京海淀,2005年4月。
17.厉以宁主编.中国高新区论坛之一:地位作用与开发经验——中国高新区论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18.李立辉等.区域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反梯度推移.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19.张凤、何传启.国家创新系统——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注释】
[1]李立辉等.区域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反梯度推移.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2]张凤、何传启.国家创新系统——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苏晓艳、范兆斌.高新技术产业区位聚集的动因及对策选择.经济论坛,2004年23期。
[4]资料来源:沈阳市高新区政研室。
[5]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自主创新有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增加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或者产业;三是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
[6]任冉齐.中关村的集群经济.中国高新区集群经济论坛.北京海淀,2005年4月。
[7]参见厉以宁主编.中国高新区论坛之一:地位作用与开发经验——中国高新区论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8]参见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钟学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9]周谦.高新区主任谈创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8月24日。
[10]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
[11]国家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2月27日。
[12]马颂德.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科技日报,2003年9月1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