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宁经济增长路径选择:产业集群理论阐释

辽宁经济增长路径选择:产业集群理论阐释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产业集群的理论阐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发展,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该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程度。作为一种产业成长过程中的新型组织方式,产业集群的兴起、发展、成熟与衰退正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持续与波动高度相关。第一节产业集群概念辨析及研究新特点一、产业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一般而言,产业集群主要是指某一区域的产业集中现象。目前,产业集群研究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

辽宁经济增长路径选择:产业集群理论阐释

第一章 产业集群的理论阐释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发展,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该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程度。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日益密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持续发展,除了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之外,产业组织方式也是一个重要条件。作为一种产业成长过程中的新型组织方式,产业集群的兴起、发展、成熟与衰退正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持续与波动高度相关。美国硅谷的IT产业、意大利北部的皮革加工业、德国南部的汽车制造业等产业集群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竞相模仿的典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一镇一品”、“一县一业”、“块状经济”为特征的高度专业化的产业集群,成为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并显著提高了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在这种状况下,国内外有关产业集群的文献逐渐占据了许多重要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的显著位置。

第一节 产业集群概念辨析及研究新特点

一、产业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

一般而言,产业集群主要是指某一区域的产业集中现象。它是经济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现在创新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竞争经济学等一些“新”理论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到底何谓产业集群,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见表1-1)。在克林斯简明辞典中,集群是“一定数量的紧密生长在一起的同类事物——人或者事物——的聚集”(Collins Concise Dictionary,1990,211)[1]派克(F. G. Pyke)等人虽然也将产业集群视为企业的区域集中现象,但是他们更加强调某一产业内企业的生产集中,并强调了这种集中的地方性。J. A. Rolelandt和Pim den hertog(1998)从产业集群的功能角度对产业集群做出了如下定义:为了获得新的互补技术,从互补资产和知识联盟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取得协作经济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和相互依赖很强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客户通过增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此外,由于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的集群概念和分析重点各不相同(见表1-2)。

表1-1 各国学者对集群本质的理解

资料来源:许庆瑞、毛凯军.试论企业集群形成的条件.科研管理,2003年第1期。

表1-2 产业集群的层次

资料来源:Roelandt等(1997).转引自陈剑锋、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22~27页。

普遍认为,波特对产业集群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根据波特的定义,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例如,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向下游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从侧面还可扩展到辅助性或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以技能技术要素投入的相关产业公司。此外,还包括专业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如大学、标准的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中心、各类中介性组织和贸易联盟等[2]

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和产业集中是分析产业成长过程中区域分布的几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一定区别。产业集中是指国民经济部门中少数几个至关重要的产业所处的经济、社会地位,这种影响可以通过最大的几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产值份额、就业份额等指标来反映,这些指标的数值越大,表明这些产业的地位越重要,影响也越大。通常不平衡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是实现均衡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一定时期,许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是得益于几个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就是通过一定的产业集中实现的。当然,这种集中要通过一定的区域集中,也就是少数几个产业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体现出来。因此,产业集中有两个基本含义:一个是国民经济中的产业集中,另一个是这些产业的区域集中。对于后一个层面的集中,可以视为产业集聚——地理邻近的产业生产单位、服务单元,借助于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和专业化分工,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一种经济现象。随着上述关系与集聚的交互影响,某一区域某一产业的横向、纵向分工将进一步深化,或者以该地该产业为主导力量,在全国、全球范围整合该产业价值链,或者为全国或全球产业中的主导企业提供高度“专业化”的配套产品或服务,并形成一种能够自我循环发展、自我强化发展的区域产业发展模式,这时的产业集聚就是产业集群。产业集中、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之间大体存在着顺次发展的过程,但三者之间的时间继承性可能不十分明显,也可能在同一时间发生。三者的共同点在产生于同一空间区域[3]

二、产业集群研究的新特点

多数产业集群的文献资料都认为,马歇尔的开创性研究构成了现代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Jaffe等,1993;Audretsch和Feldman,1996;Porter,1998;王缉慈,2001;徐康宁,2001)。在马歇尔的研究中,产业集聚是一种专业化的“工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在这样的工业区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关行业的小企业。马歇尔认为,协同创新的环境、辅助性工业的存在、专有劳动技能的供给与需求、劳动需求结构的不平衡、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顾客的便利等因素,促使工业行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王缉慈,2001)。

目前,产业集群研究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特点是,从传统的外部经济、区位等经济要素转到了非经济要素,例如各种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社会关系网络)。作为工业区位理论的开山鼻祖,阿尔弗雷德·韦伯首先提出了集聚因素的概念,并从工业区位角度研究了产业集聚。他认为集聚因素是一种“优势”,或者是一种生产的廉价,或者是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被带到某一地点所产生的市场化,分散因素是由生产的分散化(生产不在一个地方)产生的生产廉价。“对任一集中化的工业,集聚与分散因素是集中化规模的函数……在一定集中化程度下,成本因工业的集中化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指数比工业完全分散情况下的成本指数要低,也比集中化较低的工业要低。”韦伯指出,技术设备发展、劳动力组织、市场化因素、经常性开支成本四个因素是产业集聚得以产生的主要原因。当纯粹的经济要素无力解释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成长时,研究者将包括各种规则在内的社会因素引入到产业集群分析框架中,使得对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事实上,社会因素的作用一直很大,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方法以及该领域一直是社会学家热衷研究的问题,使得主流经济学家很少顾及这一因素。在硅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社会关系网络起着决定性作用。最近胡刚将企业理论中的利益相关者观点引入到了产业集群环境分析,认为集群企业必须更注重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自己的社会义务,集群内企业比非集群内企业一般都具有更高的经营能力和更好的经营绩效[4]

产业集群研究的另一个新特点是,从单纯的关注空间集中转移到了空间集中区域的内在关系(内部组织),并从侧重于分析集群的起源转到了发展。波特对产业集聚的研究是从竞争经济学的角度展开的。他认为,在全球经济中,持久的竞争优势日益取决于地区性的东西——那些远方竞争对手难以比拟的知识、关系和动力。产业群聚就是特定领域里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这种群聚包括三种类型:一是一系列相联系的产业和其他重要的竞争主体,例如专业化投入品,配件、机器和服务等的供应商,专业化基础结构的供给者;二是向下游延伸到营销网络和顾客,并且平行扩张到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以及通过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品联系起来的业内公司;三是政府和其他机构,如大学、标准评估机构、智囊机构、职业培训以及贸易机构——它们提供专业化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聚集区、意大利的皮具时装聚集区等就是产业集群的典型例子。

在波特看来,产业群聚区代表一种新型的空间组织形式,它介于公开的市场与科层结构之间,是一种组织价值链的替代方式。波特认为,产业集聚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影响竞争:第一,提升以地区为基础的公司的生产率;第二,推动革新的步伐,支持今后的生产率增长;第三,促进新企业的形成,扩大和强化集群本身。新产业空间学派的Scott(1980)、Christopherson和Storper (1986),创新环境学派的GREMI(1997)、Granovetter(1985),区位学派的Bagnasco(1977)等分别从本地化集聚、创新气氛、劳动分工等角度,研究了基于企业集群的产业集聚问题。而克鲁格曼则把产业集聚与国际贸易因素联系起来,拓展了产业集聚的分析视角。我国学者李宁、杨蕙馨(2005)等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产业集群内部的协调机制,他们认为,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相互协调的目标并不是使集群内部单个企业的剩余最大化,而是追求集群剩余的最大化。并且企业集群内部分工协作与相互依赖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在使集群剩余最大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每个企业的剩余最大化[5]

另外,由于创新与经济增长、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的关系更为紧密,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产业集聚中的创新问题。

第二节 国外学者的产业集群分类方法

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划分,这些分类方法对我们认识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与成长动力机制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一、Lynn Mytelka和Fulvia Farinelli的产业集群分类

根据集群内企业技术水平、集群变化的广泛性以及企业间协作与网络化程度,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1998)将产业集群分为非正式产业集群、有组织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园区和孵化器、出口加工区五种类型。Lynn Mytelka和Fulvia Farinelli(2000)在UNCTAD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自发的产业集群,并把它们分为非正式集群(如加纳库马西Suname Magazine汽车零部件集群)、有组织的集群(如巴基斯坦锡亚尔科特外科手术器械集群)和创新型集群(如丹麦日德兰半岛家具业集群)三种类型,不同类型集群的参与者在特点、创新、信任、技能、技术、关联、合作、竞争、产品创新、出口等方面的表现各不相同(见表1-3)[6]。这种分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影响产业集群的若干因素明确表示出来,便于将这些因素继续细化或者综合,有助于我们剖析产业集群成长的动力机制。通过这种分类我们可以发现,比较成熟的产业集群大多具有如下特点:中小企业高度参与,技能、技术和信任关系至关重要,高度竞争。

表1-3 Lynn Mytelka和Fulvia Farinelli的产业集群分类

资料来源:Lynn Mytelka和Fulvia Farinelli(2000).转引自陈剑锋、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8期,第23页。有改动。

二、Peter Knorringa和Jorg Meyer Stamer的产业集群分类

Peter Knorringa和Jorg Meyer Stamer(1998)借鉴产业区分类法,把产业集群分为“第三意大利式”产业集群、卫星式产业集群、轮轴式产业集群三种类型(见表1-4),并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特征、利弊、发展路线与政府干预等内容。

三、Michael Albu的产业集群分类

英国萨克斯大学的Michael Albu(1997)在分析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学习与创新的过程中,根据市场驱动力量、企业生产协作方法等提出了一个以市场导向和协作方式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分类方法(见图1-1)。

四、Shahid Yusuf的产业集群分类

表1-4 Peter Knorringa和Jorg Meyer Stamer的产业集群分类

资料来源:Peter Knorringa和Jorg Meyer Stamer(1998).转引自陈剑锋、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8期,第23页。有改动。

图1-1 以市场导向和协作方式为基础的产业群分类

资料来源:Michael Albu(1997).转引自盛世豪.基于产业群的区域发展机制.产业集群与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研讨会会议资料,中国科学研究会,2002年11月,第75页。

作为技术进步和创新良性循环的重要载体,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创新与产业高度集中的区域。Shahid Yusuf(2004)认为,产业集群是由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不断进入和成长而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经济聚集效应显著的大城市中。虽然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本地化特点,但是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产业集群的长期成长动力在于“成为全球相关产业集聚网络的一部分,并参与到其人力资本的循环中……产业集聚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本地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能否通过技术工人的流动、观念的交换、技术的转让,进入外国市场,进行技术方面的互动”。为了进一步揭示何种因素导致了产业集群的成长和发展,Shahid Yusuf(2004)将产业集群分为生产性集聚和服务型集聚两种基本类型(见表1-5)。其中,生产性集聚可以分为低技术集聚和高技术集聚,前者数量比较多,后者的成长与壮大依赖于持续的创新,而服务型集群的产生与发展与信息通讯技术的扩散、全球化金融业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发展密切相关。

表1-5 Shahid Yusuf的产业集群分类

资料来源:Shahid Yusuf.东亚创新未来增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182~194页,作者整理。

五、基于创新的分类

依托关键技术、共享知识、技能或产—供关系,企业将形成各种密切关系。研究发现,无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创新绩效如何,它们都难以在所有的产业范围获得卓越表现,更多的是依靠纵横交错产业关联的产业集群来获得宏观层次的竞争力。在不同集群之间以及不同国家不同集群之间,生产—知识流动模式存在很大不同。例如,芬兰的林业集群就是涉及木材、木制品和纸制品、家具、出版和印刷及有关的机械,围绕特定的知识流,形成了一个林业知识创造、利用与分配的网络。挪威的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则是一个水产养殖或渔业养殖部门充分利用光学、声学、电学和信息技术部门的技术溢出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区域生产网络。根据创新公司分类法(taxonomy of innovating firms),产业集群可以划分为以科学为基础的集群、规模集约型集群、供应者支配型集群和专业供应者集群(见表1-6)。这些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动、创新与生产关系等各不相同。

表1-6 基于创新的产业集群分类

资料来源:李正风、曾国屏主编.走向跨国创新系统——创新系统理论与欧盟的实践.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3页,作者改编。

实际上,产业内企业的创新活动与不同类型技术特点高度相关(见表1-7)。小企业具有创新的灵活性,但是大企业在有些方面的表现也很突出。Keith Pavitt认为,一些大型创新公司的技术活动领域广泛,并具有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他们的许多关键技术能力来源于研究开发机构(化工、电子产品)或者复杂的生产技术的设计活动(大批量生产和连续流程行业为代表)以及复杂的信息处理技术的设计活动(金融和零售业)。企业要获取来自创新领先优势的利润,离不开其独立的能力,如“当做有用和困难的事时具有比他们的竞争者做得更好的能力”,但是这些能力所涉及的范围、发展速率和方向及其对管理的意义因公司的规模和核心经营活动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7]

表1-7 商业企业基于技术的分类

资料来源:Keith Pavitt.大型创新公司的主要特征. Mark Dodgson and Roy Rothwell.创新聚集——产业创新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19~428页。

第三节 国内学者的产业集群分类方法

为了揭示我国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动力,我国学者很重视对产业集群进行分类(见表1-8),这些分类大都是根据我国产业集群实践进行的。下面主要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

表1-8 我国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分类

*“市场型”集群的特点是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平等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厂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生产;“椎型”集群的特点是以大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为外围而形成的;“混合网络型”集群特点是以信息联系为主而不是以物质联系为主,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仇保兴,1999)。
资料来源: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4~37页;李新春.企业家协调与企业集群.战略管理,2000年,第11期,第49~55页;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14页;朱华友.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理论述评.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第2期,第93~96页;陈佳贵、王钦.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9期,第5~10页。

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

周良洛(2005)从企业聚集形态、产业集聚取向、集聚依赖性等角度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进行了区分(见表1-9)。高新技术的产业性质决定了该类产业“更加需要聚集,更加易于聚集”。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生产组织基础是一种柔性的网络式生产体系,以区域创新体系为成长动力,该类集群对集聚的依赖程度比较大,通常集中在少数几个区域,具有比较强的专有性,可复制性比较差。

表1-9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

资料来源:根据周良洛.打造特色产业链,发展集群经济,提升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能力》.顾强.中国产业集群(第2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第36~45页,改编整理。

二、内源传统型产业集群、内源品牌型产业集群和外商投资型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历史性”或“偶然性”,通过连续的自我强化、自我积累,通常会形成“路径依赖”。陈佳贵、王钦(2005)运用路径依赖理论,从发生机制角度对中国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将中国产业集群分为内源传统型产业集群、内源品牌型产业集群和外商投资型产业集群三种模式,每一种模式的形成诱因、政策环境、价值链、技术创新、竞争优势等各不相同(见表1-10)。三种模式共存共同构成了中国产业集群的特点。这种分类的优点在于运用一种理论框架,尽力模式化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特别是对中国产业集群进行了系统归纳。但是这些众多的因素之间的关系或者作用机理并没有得到重视。对未来产业集群发展方向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大部分是立足当前,前瞻性不够。

表1-10 内源传统型产业集群、内源品牌型产业集群和外商投资型产业集群

资料来源:陈佳贵、王钦.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9期,第5~10页。

三、产业集群的其他分类方法

我国学者何宏伟、刘敏(2005)从产业集群产生角度,将产业集群分为如下五类[8]

1.衍生型

这种产业集群主要从原国有企业剥离或衍生发展而成,如山东青岛海尔、重庆的嘉陵摩托、辽宁营口的东北钢琴等集团附近,都有相关企业繁殖和衍生,这些企业的存在又促进其配套产业发展,并在相关行业及企业的竞争中创新和升级。

2.大企业拆分型

大企业拆分型即将原有的内部交易转化为市场交易,在改制后的公有企业基础上经过企业繁衍和集聚而形成集群。1991年克罗地亚共和国成立后,即着手进行国有特大型造船企业的私有化与重组,把“大而全”的特大型国有造船企业的核心部门保留为国有,而将配套企业、附属单位通过私有化、合资、租赁、支持员工创业等方式分离出去,在当地衍生出众多相关中小型企业,构成了一个造船业集群,使原纵向一体化转化为外部配套,提高了造船能力。

3.战略规划导向型

根据产业集群的战略规模,出台一些鼓励性的政策与措施,吸引投资者前来创办相关企业或直接迁移进一些需要的企业,从而较快地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如印度的软件业。20世纪80年代初,印度软件业还是空白,1984年印度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计算机产业,尤其是软件业。1991年印度政府电子部发起了“软件技术园区计划”,在全国先后建立了10个国家级软件技术园区和10个省级软件园区,利用产业集群的方式发展软件业。到20世纪90年代末,印度约有1000多家专业软件公司,并有2000多家与软件有关业务的公司,成为世界5大软件供应国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

4.自发型

自发型即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和工商业传统,建立在农村或乡镇工业基础上的特色集群。比如,丝绸纺织业是吴江市具有500多年发展历史的传统产业,目前已成为该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全市丝绸纺织业共有1200多家。该市的东方丝绸市场已成为全国化纤薄型织物最大的集散地和价格信息中心,年交易额达到150亿元以上,名列全国十大专业市场。

5.招商引资型

通过吸引国内企业,进入特定区域,形成产业集群。国际经验表明,跨国公司是国际贸易活动的主角,更是促进产业集群的主要动力(见表1-11)。外资的进入不仅带来了技术、管理,也带来了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生产协作方式,例如,借助产业集群,通过相关产业的横向拓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大大提高了当地的产业竞争力。

表1-11 产业集群与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的集中地

资料来源:杜晓燕.产业集群:东道国吸引FDI的特殊优势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80~84页,有改动。

第四节 产业集群的测度方法

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如何衡量产业集群一直是经济学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非常关注的领域之一,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产业集群测度方法。

一、空间基尼系数[9]

经济学文献中过去常见的度量方法是采用空间基尼系数(spatial Gini coefficient),即比较某个地区某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该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以及该地区全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情况,其公式为:

式中,G为基尼系数,x[,i]是i地区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S [,i]是该地区某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该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该方法的价值在于简便直观,系数越高(最大值为1),表明集群值越大,即产业在地理上愈加集中。克鲁格曼、费尔曼等人就用这种方法测算美国制造业的集群程度(克鲁格曼,1991;费尔曼,1996)。但由于基尼系数没有考虑到企业的规模差异也备受指责。但无论如何,这种方法是衡量产业集群比较好的一种工具。

二、产业分布指数(IIL)[10]

根据OECD研究报告,产业分布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

i——合计所有区域;

IIL——产业r的产业分布指数;

Ari——区域i内产业r拥有的公司或员工数;

Ar——产业r拥有的公司或员工数;(www.xing528.com)

Ani——区域中所有产业拥有的公司或员工总数;

An——所有区域内的公司或员工总数。

IIL的数值范围介于0和1之间,如果IIL=0,表明产业等量分布,不存在集群;如果IIL=1,表明产业分布高度集中,即存在集群。一般而言,产业分布指数的增长说明产业的分布过程正趋向集聚,而分布指数的下降则说明产业正在外迁。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4)的一份研究报告根据日本通产省(MITI)提供的数据,对1980~1994年43个辖区的23个产业的IIL进行了分析。它们使用了公司数量指标,结果发现有8个产业正处于发展中,这些产业包括食品、服饰、纸浆与造纸、化工品、制革、金属加工、通用机械、电力机械以及交通机械。其中IIL下降的行业有金属加工、通用机械和电力机械产业,而服饰和交通运输两个产业的IIL显著增长。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各产业的空间移动拥有自己的特点,表现出群居或分散;各产业的空间群聚或分散不仅发生在产业增长期,而且也可能发生在产业下降期;各产业的空间移动可通过产业分布指数量化计算;在增长或下降期间,通过群聚分布的各产业可归类为那些主要技术依赖内隐知识(诸如设计和技能)的产业,分散性产业则不然。这说明产业集群可以通过适当的办法加以测度,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指标的可获性及代表性。另一个重要启示是,产业集群与产业成长周期可能没有明显联系,却与知识类型密切相关。

三、网络测度方法

经济发展和合作组织在对芬兰经济各部门网络组件的要素进行分析时,根据Leontief(1986)、Tirole(1988)、Rosenberg(1982)和DeBresson(1996)等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网络测度指标,主要包括向前依存、向后依存、向前集中度和向后集中度四个指标。部门的向后依存指标是指综合要素使用中其国内部门间贸易所占的比例;部门的向前依存指标是指生产总量中其国内部门投入所占的比例。在这两个指标的基础上,构造出向前集中度和向后集中度两个衍生指标(见表1-12)。他们根据1992年和1995年芬兰的投入/产出统计数据,研究了51个部门。根据贸易联系,这些部门可以分为产业集群和非产业集群部门,其中产业集群部门包括林业、信息与通信技术、金属、建筑和食品集群。参照贸易联系(前向和后向),这5个产业集群可以分为需求导向型、供应导向型和混合型三类。需求导向型部门仅拥有集群内部的后向关联,供应导向型部门仅拥有显著的前向关联,而混合型同时具有显著的前向和后向联系[11]。结果发现,部门间依存度与国内贸易群聚度存在显著相关,那些高度依存于国内贸易伙伴的部门同时还有与这些伙伴拥有高度群聚贸易的倾向,这意味着旨在加强部门间协作的集群政策将导致产业间依存度提高,可能存在扭曲市场的危险[12]

表1-12 测度网络组建的主要指标

资料来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创新集群:国家创新体系的推动力.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20页。

四、产业集群综合能力指数

由于产业集群的产生与发展涉及诸多因素,如企业数量、资源禀赋、市场空间等,综合相关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测度一个产业集群的综合能力。

产业集群综合能力指数=(企业指数+资源优势指数+市场成长指数+产业配套指数+公共服务质量指数+经济绩效指数)/ 6

其中,企业指数是指集群内同类企业数量在集群所在区域的企业总数中的比例;资源优势指数为集群内某种主要生产要素在本区域的几种程度,这些资源包括自然资源、资本、技术(R&D经费)等;市场成长指数为集群内主要产品或产业的市场占有率情况;产业配套指数为某一主要产品或产业的关键环节的本地化比率;公共服务质量指数为某一区域交通电力等公共服务价格与全省平均水平之比;经济绩效指数为集群内某一产业某一类经济效果指标占该地区的比例,如增加值、就业、出口等指标。

第五节 产业集群的成长因素:国际经验

一、英国的产业集群及其支撑因素

早在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现象,而在工业化时期,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英国早期的企业集群也就是马歇尔所描述的制造业企业集群,如英国斯塔福德郡的陶器生产、贝德弗德郡的草帽生产、白金汉郡的椅子生产和舍菲尔德的刃具生产等,主要分布在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南部等地区,表现为大量的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和空间集聚。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研究开发力度不够、人才结构不合理、劳资纠纷严重、严格管制的产业政策等,食品加工和皮鞋制造业等产业集群逐渐走向衰退,但是奢侈品、休闲、娱乐等相关领域的产业集群仍然保持着较强的生命力。20世纪末,英国企业集群又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金融、生物技术、IT企业集群蓬勃发展,形成了150多个产业集群[13]

产业集群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补充和依存使得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伦敦附近的金融、高新技术等12个产业集群的就业人数占整个伦敦就业人数的43%。21世纪初,英国生物技术发展及其企业集群正在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英国生物技术处于欧洲领先地位,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英国目前已拥有各种生物技术公司460家,占欧洲生物技术中小企业总量的68.1%,占世界生物技术产品的12.5%。英国生物技术企业大多以集群的形式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安格利尔地区的剑桥、英格兰东南部的牛津郡和萨里以及苏格兰中部地区[14]。英国生物技术企业集群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并取得骄人成绩,是因为本地形成了一种比较好的集群支撑体系,包括发达的基础研究、良好的创新文化、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等(表1-13)。

表1-13 英国牛津、剑桥两地生物技术企业集群的支撑要素

资料来源:池仁勇、王会龙、葛传斌.英国企业集群的演进及分布特征.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2期,第38~42页。作者改编整理。

二、意大利的产业集群及其支撑因素

意大利是一个资源匮乏、企业规模小的国家,经济总量却排名世界第七,这主要归功于其特有的产业集群优势。意大利中小企业的特色是地域同业中小企业集群,被称之为“第三意大利”现象。根据意大利统计局的评判标准,全意大利专业集群地有199个,分布在15个州,集群地的产品主要是日用品。其中,纺织品集群地有69个,占34.7%;皮鞋和鞋27个,占27.3%;家具39个,占19.6%;机械32个,占16.5%;食品17个,占8.6%。此外,还有金属制品集群地1个,化学制品集群地4个,造纸与印刷集群地6个,首饰集群地4个。意大利的经济实力和国家竞争力是由这些企业集群所支撑起来的。例如,意大利的纺织品出口主要来自产业集群地区;意大利瓷砖产品的80%(世界产量的18%)产于萨索洛和斐瑞那两个地区,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0%,出口量占全球总出口量的60%[15]

表1-14 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的支撑要素

资料来源:李平.意大利的产业集群状况及启示. http://www.cass.net.cn.作者整理改编。

三、印度的产业集群及其支撑因素[16]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在印度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大约有350个城市和2000个村落产业集群,生产领域涉及最终消费品、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等8000个门类。目前比较典型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主要有汽车及配件集群,纺织集群,泵业、发动机和铸造业集群等。拉贾斯坦邦的手工印花纺织、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针织、朋扎的毛织业和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的成长主要得益于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持。Dhawal,Mehta,V. P. Kharbanda和Dietrich Brandt(1999)在对印度与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产业集群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认为印度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分不开,政府的系统支持首先对这些集群都经过了仔细的筛选,并针对不同的产业集群有不同的具体的远景规划要求(表1-15)。

表1-15 印度产业集群中的政府支持系统

资料来源:佘明龙、任选锋.中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制度分析.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第3期,第13~17页。作者改编整理。

第六节 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化

一、“中心—边缘理论”

弗里德曼的《区域发展政策》提出了“中心—边缘理论”,用以分析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一般地,出于多种原因,在若干区域之间会有个别区域首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他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边缘”。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不平衡的发展关系:中心居于统治地位,外围处于从属地位。依据经济权力、技术创新、生产活动等集中优势,中心不断从外围获取剩余价值,从而使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强化。其中,中心的发展与创新具有很强关系,中心的创新需求往往较大,创新反过来又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外围的扩散中强化了中心的主导地位。这一过程的产生与六个自我强化、反馈的效应密切相关,包括主导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17]。包卿、陈雄、朱华友(2005)利用弗里德曼的“中心—边缘理论”对“高端道路”、“低端道路”两类产业集群及其演变做了分析(表1-16)。

表1-16 动态演化的产业集群

资料来源:包卿、陈雄、朱华友.核心—边缘理论在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分析中的应用初探,顾强.中国产业集群(第2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第104~110页。有较大改动。

发达国家因为创新、快速的市场反应等优势处于“中心”地位的“高端道路”,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外围”的“低端道路”。如果地方性的“外围”产业集群能够依托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学习,并从纵向产业分工逐步转向横向分工或者在某一环节深化分工,均有可能成为有竞争力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中心”[18]。在“中心—边缘”的动态演进过程中,前两个阶段的“中心”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仍然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居于主导地位,两者基本以纵向分工为主,边缘处于从属、模仿地位。第3个阶段是过渡阶段,“中心—边缘”既合作又竞争,是新一轮“中心—边缘”力量的平衡过程甚至替代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和能否顺利过渡为第4阶段,取决于“中心”资源要素聚集与专有知识的优势持续时间以及“边缘”专有知识形成与扩散的时间之间的比较。两种力量究竟是“此消彼长”还是“和平共处”,除了一些基本要素的影响外,地方化知识基础以及地方政府也起着延缓或加速的作用。

二、产业集群动态演化的特点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产业集群一般要顺次经过初始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见表1-17),不同国家的产业集群在不同发展阶段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与产业集群的不同构成要素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互动关系。表1-17中所列的各种关系与归类只是代表了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由于产业集群的类型或者分类不尽相同,其内部关系以及各种要素的作用程度将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作用的关键要素也在交替变化,从简单生产要素转向复杂生产要素,从自然资源、劳动力、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这些要素变化的重要特点(见表1-18)。关于这些因素的具体作用机理,请参见本书其他章节。

表1-17 传统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基本特征与关键要素

资料来源:朱华晟.浙江传统产业集群成长的社会网络机制.经济经纬,2004年第3期,第43页。

表1-18 产业集群动态演进的支撑要素

续表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主要参考文献:

1.聂鸣、李俊、骆静. OECD国家产业集群政策分析和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第1期。

2.迈克·E.波特(郑海燕译).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2期。

3.徐康宁.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3期。

4.胡刚.产业集群环境下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分析.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第6期。

5.李宁、杨蕙馨.集群剩余与企业集群内部协调机制.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第2期。

6.隋映辉.产业集群:成长、竞争与战略.青岛出版社,2005年。

7. Mark Dodgson and Roy Rothwell.创新聚集——产业创新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8.何宏伟、刘敏.产业集群的成因、特点与路径选择.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创新集群:国家创新体系的推动力.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

10.池仁勇、王会龙、葛传斌.英国企业集群的演进及分布特征.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2期。

11.李平.意大利的产业集群状况及启示,http://www.cass.net.cn.

12.佘明龙、任选锋.中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制度分析.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第3期,第13~17页。

13.李小建.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3页。

14.中国产业集群编写组.中国产业集群(第2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15.许庆瑞、毛凯军.试论企业集群形成的条件.科研管理,2003年第1期。

16.陈剑锋、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

17.盛世豪.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发展机制.产业集群与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研讨会·会议资料.中国软科学研究会,2002年11月。

18. Shahid Yusuf .东亚创新未来增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19.李正风、曾国屏主编.走向跨国创新系统——创新系统理论与欧盟的实践.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20.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21.李新春.企业家协调与企业集群.战略管理,2000年第11期。

22.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3.朱华友.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理论述评.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第2期。

24.陈佳贵、王钦.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9期。

25.杜晓燕.产业集群:东道国吸引FDI的特殊优势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6.朱华晟.浙江传统产业集群成长的社会网络机制.经济经纬. 2004年第3期。

【注释】

[1]转引自聂鸣、李俊、骆静. OECD国家产业集群政策分析和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第40~43页。

[2]迈克·E.波特(郑海燕译).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2期。

[3]多数学者认为,产业集群与集聚经济在概念上并无多大的区别。参见徐康宁.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3期,第70~74页。在本书中,如果不特别说明,产业集聚、产业集群的意义大体相同,而产业集中则是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的一种突出表现。

[4]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产业集群环境要求企业不仅要加强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联系,也要处理好并跳出由所有者、员工及顾客所组成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圈子,建立起扩展的利益相关者观念。因为相对于一般环境下的企业而言,位于产业集群环境下的企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制度文化具有紧密联系性,企业活动的每一方面实际上都与“关系”密切相连。参见胡刚.产业集群环境下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分析.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第6期,第3~9页。

[5]参见李宁、杨蕙馨.集群剩余与企业集群内部协调机制.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第2期,第60~64页。

[6]参见隋映辉.产业集群:成长、竞争与战略.青岛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7]参见Keith Pavitt.大型创新公司的主要特征. Mark Dodgson,Roy Rothwell.创新聚集——产业创新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21页。

[8]何宏伟、刘敏.产业集群的成因、特点与路径选择.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81~83页,略有改动。

[9]徐康宁.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经济学动态. 2003年第3期,第70~74页。

[1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创新集群:国家创新体系的推动力.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13~215页。

[1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创新集群:国家创新体系的推动力.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32页。

[1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创新集群:国家创新体系的推动力.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35页。

[13]池仁勇、王会龙、葛传斌.英国企业集群的演进及分布特征.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2期,第38~42页。

[14]池仁勇、王会龙、葛传斌.英国企业集群的演进及分布特征.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2期,第38~42页。

[15]李平.意大利的产业集群状况及启示. http://www.cass.net.cn.

[16]佘明龙、任选锋.中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制度分析.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第3期,第13~17页。

[17]李小建.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3页。

[18]参见包卿、陈雄、朱华友.核心—边缘理论在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分析中的应用初探.顾强.中国产业集群(第2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第104~1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