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8 质效兼备,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要服从不要敷衍
对一个团队、一个组织来说,服从是黏合剂,一旦丧失,运营情况不堪想象。没有服从精神的组织,只能称之为“乌合之众”。
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废弃的海军陆战队营地,每周都会有大批的人员来到这里。他们是美国一家公司的员工,来这里的目的并非是参观旅游,而是来接受海军陆战队式的训练。他们要学会像海军陆战队队员一样接收指令,像海军陆战队队员一样服从,像海军陆战队队员一样对任务用心领悟。
他们一进入营区,士官长的吼声就震耳欲聋:“从现在开始,你们都归我管。不管我说什么,你们都得立刻照做,不准有任何疑问,明白吗?”“是!长官!”
模拟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要学习的第一课就是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用心领悟任务,从不怀疑,更不会讨价还价。长官一声令下,队员就要立即无条件执行。如,滂沱大雨中,队员照常训练,执行口令不得有丝毫懈怠;第一次跳伞训练,每个队员在机舱口都不得有一丝犹豫;没有长官的命令,行进路上的水洼沟壑好像根本就不存在等等。
为什么美国海军陆战队要求“毫无保留地服从”?因为没有服从的精神,就没有纪律,没有纪律的军队就没有战斗力,就无法有效地完成任务。同样,在工作中,我们同样需要无条件地服从,对上级命令的服从,对下达任务的服从,对公司利益的服从。服从意味着不逃避责任、热情投入以及牺牲精神。它不仅是对上级命令的贯彻,更多地表现为对工作积极接受的态度。因此,常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它经常以另一种姿态出现,那就是“敬业”。
林启雯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她是大区仅有的5个顶级销售员之一。当别人问起她的成功经验时,她说:“我曾是一名军人,对我来说,客户的需求就是命令。服从命令是我的习惯,对于每一项命令,我都会全力以赴,不计代价地完成。”
对于任何团体和组织,服从精神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服从的习惯不仅能让个人变得敬业,还能强化整个团队的工作能力。整个团队有如一部联动机,只有当所有的部件都能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整个机器才能运转自如;而当各个部件都有超常表现时,整个机器的性能才会数倍地提高。相反的,各自为战的个人主义不但会毁掉个人的前途,也会腐蚀掉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一个对本职工作百般敷衍的员工,只会令老板徒增烦恼,不可能被委以重任。
某公司老板即将赴国外公干,要在一个国际性的商务会议上发表演说。他身边的几名工作人员因此忙得头晕眼花,要把他所需的各种物件,包括演讲稿在内都准备妥当。
在该老板出发的那天早晨,各部门主管都去送机。老板秘书问其中一个部门主管:“你负责的文件打印好了吗?”
这位主管睁着惺忪睡眼道:“没有。我昨晚只睡了4个小时,实在熬不住了。反正我负责的文件是以英文撰写的,老板看不懂英文,不可能在飞机上审读一遍。待他上飞机后,我回公司去把文件打印好,再以电讯传去就可以了。”
谁知,老板抵达后,第一件事就是问这位主管:“你负责准备的那份文件和数据呢?”
这位主管按他的想法回答了老板。老板闻言,顿时脸色大变,说:“怎么会这样?我已计划好了利用飞机上的时间与同行的外籍顾问研究一下报告和数据,你这是白白浪费我的时间呀!”
闻言,这位主管的脸色也是一片惨白。没过多久,他就丢掉了主管的职务。
在公司中,只有每个成员都能坚决服从工作指令,并完美去执行,才能保证公司整体正常运转。我们在执行工作任务时,对命令的尊重与服从是至关重要的,敷衍只能让我们有暂时的喘息,坚决地执行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这一点,每一个公司老板都很清楚,作为公司的员工更应清楚。
坚持要事第一的原则
每个人都有实在不想工作的时候,每当这时,资深的职业经理人小叶会让自己在三分钟之内着手去做最重要的工作。她说,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儿:开始是最难的部分。一旦你行动起来,并投入地工作几分钟,那么接着干下去就容易多了。
时间最公平,每人每天只有24小时。成功者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得比别人多,做得比别人好。做到这一点需要你遵循“要事第一”的原则。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有一堆纷繁的事情要做,怎么办呢,先给它们排排顺序吧。
很多年前,当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还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时,老板查理斯·舒瓦普曾向效率专家艾维·利请教,如何才能更高效地执行计划。
艾维·利闻言递了一张纸给他,对他说:“写下你明天必须做的各项重要工作,并按重要性的次序加以编排。明天早上,当你走进办公室后,先从最重要的那一项工作做起,并持续地做下去,直到完成它为止。然后重新检查你的办事次序,着手进行第二项重要的工作。就算其中一项着手进行的工作要花掉你整天的时间,也不用担心。只要手中的工作是最重要的,就要坚持做下去。假如按这种方法,你都无法完成所有的重要工作,那么即使运用其他任何方法,你也同样无法完成它们。而且,若不借助于优先次序,你甚至连哪一项工作最为重要都弄不清楚。请将上述的一切变成你的日常工作习惯,等这个建议对你生效时,把它提供给你的部下采用。这个试验你想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你认为值多少钱就给我多少钱,直接寄支票给我吧。”
一个月后,查理斯·舒瓦普寄给艾维·利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并附上一封信,信上称,艾维·利给他上了毕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在这之后的第6年,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钢铁厂之一。
也许你确实很有能力,能出色完成老板指派的每一件事。越是这样,你越不可能一辈子都是听命于人的角色。如果让你独立地操作一项全方位、多角度的工作,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你能在千头万绪中理出头绪来吗?这就是考验你的时刻。其实,法国商界大亨凯蒂·杜哈蒂早就说过:“我的工作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思考和安排工作的轻重缓急,至于其余的,完全可以雇人去做。”
善于从诸多小事中抓住大事,从大事中做好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人生也是这样,我们总是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总会有完不成的任务,所以,我们要学会选择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去努力做好它,实现它。
著名的“二八定律”指出:在你完成的工作中,80%的成果来自于你20%的付出。即一些小的诱因、投入和努力,却可以产生大的结果、产出或酬劳。因此,对所有实际的目标,我们付出的大部分努力——也就是80%的努力,只与成果有一点点的关系;而那重要的20%,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你最需要做的,就是正确区分这“二”和“八”。问问自己,你知道什么事情对目前来说是最重要的么?事情可以分为很多类别,你必须学会区分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
有一些事情很重要,但并不紧急。比如那些关于“坚持充电、提升能力、锻炼身体”等的计划,可能它们看起来并不急迫,却是我们人生中的主要事件,因为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成功。上文已经说过,我们要量化每天的工作。对于这类事情更要如此,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部分,然后坚持不懈去做。不要因为这些事情不是迫在眉睫,就避重就轻。要知道,真正有效率的人总是急所当急,并且防患于未然。
另外有一些事情,比如说回复邮件、接电话、查找那些不知被我们放在何处的文件等,往往看起来很急迫,却不重要。要学会尽量避免花在这些事情上的时间,比如接电话不要花太久,朋友跟你煲电话粥,你可以委婉地提醒对方自己还要工作;养成良好的放置文件资料之类的习惯,至少自己要知道在哪里,不要满世界去找马上要用的文件……恰当处理这些不重要却紧迫的事情,会给你留出更多时间来处理真正重要的事情。
另外还有一些事情,是你根本不需要做的。一个几乎每天都参加宴会和饭局的经理人说,在仔细分析之后,他发觉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宴请根本不需要他亲自出席。有时他甚至能察觉,一些主人发来邀请纯粹是出于礼貌,并不真心希望他出席,如果他真的接受了邀请,反而会使对方感到手足无措。
记得,不要被别人重要的事情牵着走,却让你自己重要的事情没有做,这会造成你很长时间都比较被动。对你来说,分析一件事情对你的工作来说是不是真的重要,本身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可忽视。
绝不拖延,日事日清
研究证实,相比男性,女性更爱拖延。因此,要想在职场上做出一点成绩来,有一件事情是你应该做的,那就是每天睡觉前做好次日的工作计划。你可以用一张纸罗列次日要做的事情,要打的电话、要会见的人、要执行的任务等与工作有关的事情,然后根据要紧程度排序,以便第二天一件件来做。写完之后,把单子放好,忘掉它,开始抓紧时间睡觉。第二天早晨,吃早餐的时候再浏览一下,完善补充。这样每天量化自己的工作,会让你做起事来非常有成效。
万红是一位财务分析师,为了纠正最近几个月总是拖延工作的恶习,不得不去请求心理学家的帮助。他们先在一起讨论她对待工作的态度。正如心理学家预料的那样,在才上班的第一个小时,万红总是把容易和喜欢做的工作先完成,而在剩下7个小时里,她就尽量规避棘手的差事。心理学家于是建议她在上班的第一个小时里,先去解决那些麻烦的差事,这样在剩下的时间里,其他工作会变得相对轻松。考虑到万红学的是财务管理,心理学家这样解释其中的道理:按一天工作8个小时计算,一个小时的痛苦加7个小时的幸福,显然比一个小时的幸福加7个小时的痛苦划算。万红也同意这样的计算方法,而且坚决照此执行,很快,她就彻底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一旦你开始做某项工作,就要争取把它做完、做好,不要半途而废。但如果一项工作过于宏大而不能一次做完,该怎么办呢?很简单,你可以把这项工作化解成若干个分段,规定自己每天需要完成的数量,最好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你就不会觉得头绪紊乱,也不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了,而且随大功告成越来越近,你会鼓足劲干下去。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为何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只说了一句:“我是凭智慧战胜对手的。”
当时很多人认为,这个跑在最前面的小个子能获得成功,纯属偶然。他说这样的话只是故弄玄虚。因为马拉松是比赛体力与耐力的运动,而山田本一说什么用智慧战胜对手,实在是有点勉强。
两年后,山田本一代表日本队参加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这一次他又出人意料地得了冠军。大批的记者围住了他,再次请他谈经验。性情木讷、不善言谈的山田本一依然重复了上次那句话:“我是凭智慧战胜了对手。”这一回,记者没有在报纸上讽刺挖苦他,而是对他所说的令人迷惑不解的智慧探讨不已。(www.xing528.com)
10年后,这个谜团才被解开。在山田本一的自传中,他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前,他都会开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走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一座红房子;第二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银行……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并深记在心。当比赛开始后,他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他再以同样的信心和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就这样,40多公里的比赛赛程被他分解成几个小目标,一段一段地轻松跑完了。山田本一说,起初他不懂这个道理,把目标定在40公里外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还没跑到一半时自己就已疲惫不堪,被前面那个遥远的目标吓倒了。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或许你无法延长你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在扩展生命的宽度。而只有更好地利用你的时间,才能做到这一点。高效,会让你加快脚步,走比别人更多的路。量化自己每天的工作,正是争取高效的表现之一。因为我们花在一件事上的时间是有很大的伸缩弹性的,只要我们紧急一些,花的时间就会少很多。给自己规定每天的任务,给自己适度的压力,这样可以防止拖延,提高效率。既然你已经给自己规定了任务,在做事的时候,你就会想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不能耽搁,应该再快一点。这样,你就不会把事情拖延了。
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成功实现目标的人群中,事先制订计划者高达78%;在成功实现目标的人群中,事先没有制订计划的人仅为22%;制订计划的人的成功概率是从来不制订计划的人的3.5倍,因此,制订计划将极大地提高目标实现的成功概率!
每天晚上睡觉前,你都应该问问自己,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准备好了吗?若是每天都坚持计划,你会发现,自己原来可以这么高效。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世界著名的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自觉自愿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驱使一个人在没有人吩咐应该去做什么事之前,就能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有些职场女性只有被人从后面催促,才会去做她应该做的事。这种人大半辈子都在辛苦地工作,却得不到提拔和晋升。反之,在工作中抱着积极主动的态度,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驱策自己不断前进的人,才会使自己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拿破仑·希尔曾经聘用过一位年轻的小姐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及回复他收到的大部分信件。她的主要工作是速记,听拿破仑·希尔的口述,然后记录信的内容——薪水和当时其他从事相类似工作的人大致相同。
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对她口述了下面这句格言,并要求她用打字机打印出来:“谨记: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
这位年轻的助手把打印好的纸张交还给拿破仑·希尔时,说:“你的格言使我获得了一个想法,这对你、我都很有价值。”
当时这件事并未在拿破仑·希尔脑中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但从那天起,拿破仑·希尔逐渐发现,这句话确实在她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开始在用完晚餐后回到办公室来,处理一些不是她分内的、而且也没有报酬的工作。在研究过拿破仑·希尔的回信风格后,她开始主动把写好的回信送到拿破仑·希尔的办公桌来。因为肯花心思,这些信回复得跟拿破仑·希尔本人写得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直到拿破仑·希尔的私人秘书辞职为止。当拿破仑·希尔开始找新秘书时,很自然地想到了这位年轻的小姐。
其实,她早已经主动地接收了这项职位。这位小姐高效的办事效率也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曾有很多人表示愿意为她提供更好的职位。她的薪水也得到多次提高,达到她当初时作为普通速记员薪水的10倍之多。
我们不应该抱有“我必须为公司做什么”的想法,而应该多想想“我能为公司做些什么”。一般人认为,忠实可靠、尽职尽责完成分配的任务就可以了,其实这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做得更多更好。
起初,我们也许从事出纳、秘书和会计之类的事务性工作,但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在这样的职位上做一辈子吗?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想获得成功还需要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引起同行的关注。
作为一名物流管理员,你也许可以在发货清单上发现一个与自己的职责无关的错误;作为一名过磅员,你也许可以质疑并纠正磅秤的刻度错误,以免公司遭受损失;作为一名邮差,除了保证信件能及时准确到达,你也许可以做一些超出职责范围的服务……这些工作可能是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但如果你做了,就等于播下了职场成功的种子。
做了不是你的工作,这就是机会。有人曾经研究,为什么当机会来临时,我们却无法确认,因为机会总是乔装成“问题”的样子。当顾客、老板或者同事交给你某个难题,也许正为你创造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对于一个优秀的员工来说,公司的组织结构怎样,谁应该具体完成这一任务,谁该为此问题负责……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心目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将问题解决。
做些没被要求但你觉得不错的事,这表现出你是职场“游戏”的高手了。举一个例子:刘靓每年会把工作的总结、细节以及所有花费的趋势给董事会过目。她本来不需要这么做,但很多CEO有严重的开支问题,她觉得很有必要做这件事。对此,董事们很赞赏。
个人的主动进取精神很重要。所谓主动,就是没有人要求你、强迫你,你却能自觉而且出色地做好需要做的事情。许多企业都努力想把自己的员工培养成主动工作的人。做事主动的人知道自己工作的责任和意义,并准备随时把握机会,展示他超乎要求的工作表现。事实上,“我要做”某件事情的初衷未必是为了获得报酬,但结果却往往获得的更多。
坚持完成困难的任务
最让上班族感到气馁的是,越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越没有人伸出援手,连最该替自己出面的直接上司,也很可能选择袖手旁观。这需要我们有自行面对困难并去设法克服困难的勇气,俗语说“自助者天助”,当我们勇于用一己之力去克服困难的时候,事情也往往会出现转机。
一个人的工作成功与否,要看他有无恒心,能否善始善终。持之以恒是人人应有的美德,也是顺利完成工作的重要因素。一旦在工作中养成了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的坏习惯,就永远不可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如果你有能力,业绩却远远落后于其他人,不要埋怨,最好自我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坚持不懈,善始善终地把工作进行到底了?如果不是,这也许就是你为什么失败的原因。对于任何—件工作,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有始有终、彻彻底底地去完成它。
做事如果半途而废,那前面的所有辛苦就等于白费。只有经得起风吹雨打及种种考验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此,我们做事时,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放弃,要一直不断地努力下去,以求取得最后的胜利。
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坚持。能否坚持不懈,关系到一个人是成功还是失败。
张玉琴曾经是一家报社的职员。她刚到报社当广告业务员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甚至提出不要薪水,只按广告费抽取佣金。张玉琴列出一份名单,准备去拜访一些特别而重要的客户,报社的其他业务员都认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在拜访这些客户前,张玉琴把自己关在屋里,站在镜子前,把名单上的客户念了5遍,然后对自己说:“在月底之前,你们将向我购买广告版面。”
之后,张玉琴怀着坚定的信心去拜访客户。第一周,她就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很幸运地与三个客户谈成了交易;到月中旬,她又成交了5笔。这样下来,在第一个月的月底,目标客户中只有一个还没买她的广告。
尽管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绩,但张玉琴依然锲而不舍,坚持要把最后一个客户也争取过来。第二个月,张玉琴没有去发掘新客户,而是天天一大早就去说服那个客户。每天早晨,那个拒绝买她广告的商人的工厂一开门,她就进去劝说他做广告。而每天早上,这位厂长都回答说:“不!”每一次张玉琴都假装没听到,然后继续前去拜访。在那个月的最后一天,对张玉琴已经连着说了数天“不”的厂长口气缓和了些:“为了让我买你的广告版面,你已经浪费了一个月的时间了,我现在想知道的是,为何你要坚持这样做?”
张玉琴说:“我并没浪费时间,我在上学,而您就是我的老师,我一直在训练自己在逆境中的坚持精神。”那位厂长点点头,接着张玉琴的话说:“我也要向你承认,这段时间我也等于在上学,而你就是我的老师。正是你教会了我坚持到底这一课,对我来说,这比金钱更有价值。为了向你表示我的感激,我将买一个广告版面,当作我付给你的学费。”
凭借自己在挫折中的坚持精神,张玉琴达到了目标,并且为报社赚取了高额的利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劳动和伟大的成功是成正比的。日积月累,从少到多,成功和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在所有的职业中,推销员、业务员是最容易遭拒绝、最容易受挫的工作,也是最容易让人感到厌倦的工作。许多推销员整天忙忙碌碌,却没有取得成功,没有别的原因,他们大多败在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败在遇到挫折时放弃自己的追求上。
美国销售员协会的一项调查研究指出,缺乏坚持精神是销售失败的主要原因。请看下列统计数字:
有48%的推销员在面对目标客户的一次拒绝后,选择了放弃;有25%的推销员在面对目标客户的两次拒绝后,选择了放弃;有15%的推销员在面对目标客户的三次拒绝后,选择了放弃:只有12%的推销员在面对目标客户的三次及以上的拒绝后,仍然继续干下去,因此他们做成了80%的生意。
一个人做一点事并不难,难的是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后成功。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是优秀推销员取得良好业绩的不二法门。想干成任何事情,都要能够坚持下去,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
【职场女王私房话】
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也说过:“有两种人不会成功: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第二种人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事的人,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