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朱元璋起义:风起云涌,掀起中国历史巨大风暴

朱元璋起义:风起云涌,掀起中国历史巨大风暴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重八在外云游的三年,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至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已经达到了风起云涌之势,最终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场巨大的风暴。他们准备在时机成熟时举行起义,并推韩山童为明王。在此危急关头,刘福通、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韩咬儿等韩山童周围的起义领袖,于1351年5月在颍州起义,正式点燃了元末农民起义的烈火。

朱元璋起义:风起云涌,掀起中国历史巨大风暴

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祖籍是江苏句容县通德乡的朱家巷,其祖先在元朝时世为淘金户,到他祖父朱初一时,淘金所得收入已不能养家糊口,于是朱初一举家逃到了淮河岸边的泗州盱眙(今安徽盱眙)垦荒种地。但因为他们的户籍是淘金之户,只得把所有收入变卖成金子上缴作为税收,如此恶性循环,连温饱也解决不了。到朱初一去世时,家里已是一贫如洗。

为了使自己从淘金户的名单中去除,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只好东迁西移,到其50岁时,才在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的东乡定居下来,并于1328年10月21日生下了一个男孩,按习惯取名为朱重八。

由于生活极端困苦,朱重八不得不在年龄很小时就给地主家放牛羊。在放牛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少年伙伴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人,这些人成了他日后建立明朝的开国元勋。

在朱重八17岁时,濠州发生了旱灾、蝗灾和瘟疫,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他的父母、长兄、侄儿先后染上瘟疫而去世,只剩下朱重八和他的二哥。因为他们家没有地,不知将亲人埋葬于何处。邻居刘继祖同情他们,给了他们一块荒地,才将其家人安葬。

为了活命,朱重八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朱重八幼时曾经许愿舍身皇觉寺,于是就去寺里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但不久,寺院因灾荒缺粮不得不遣散和尚,朱重八只好带上一个木鱼和一只瓦钵外出云游化缘。

朱重八边走边乞讨,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庐州(今合肥),然后向西进入河南的光州(今河南潢川)、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颍州(今安徽阜阳),于1347年回到了皇觉寺。三年的流浪生活,他走遍了豫皖两省的名都大邑,开阔了眼界,同时他也了解到民间疾苦,增长了社会见识。

朱重八在外云游的三年,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朱重八在流浪中接触到了这样的宣传,他目睹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意识到天下大乱的风暴很快就会降临。

元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从元初就采取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把全国人分为四等:一等人是蒙古人,是最高贵的民族;二等人是色目人,即中亚细亚人,因他们归顺元朝较早,颇得信任;三等人是汉人,主要是金国时所属的汉族人;四等人是南人,主要是南宋所属的汉族人。对这四等人在政治法律和经济上的地位,元朝政府都有不同的规定。第三等和第四等的汉人最受歧视,因为在蒙古人的眼中,汉人除了供给他们固定的田赋外,别无他用。

元朝政府在实行民族歧视、压迫政策的同时,又对各族上层进行了拉拢和联合,给予他们许多特权,以扩大蒙古贵族的统治基础。

另外,元朝实行职业、户籍分级制,把全国广大百姓分为官、吏、僧、道、医、工、匠、娼、儒、丐十级。一向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最受尊敬的儒家知识分子沦落到连娼妓都不如的地步。

元朝的贵族官僚、僧侣、地主依靠政治上的强势,强行占有土地,致使许多中小地主和普通农民丧失土地沦为佃户。每逢新帝即位,就对贵族大臣们肆意赏赐,金银钞币动辄数百万以上,田地逾千顷。如元顺帝丞相伯颜土地,一次就达五千顷。土地高度集中,佃户只能租种土地,但要交纳六成甚至八成以上的高额地租。元朝统治者只知穷奢极欲,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民间逃亡的、饿死的惨状触目惊心。此外,地主对佃户还可随意课派,若佃户生男便供奴役,生女则沦为奴婢或妻妾。

元朝以喇嘛教为国教,僧侣享有无上的特权,甚至还可以干预司法。元朝的许多皇帝都尊封有帝师,帝师的弟子被封为国师、国公等,他们都是当时社会的特权阶层。元朝的寺庙是一种享有特权的经济实体,它们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其土地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皇帝“赐田”。元朝法律严格保护僧侣财产所有权,许多寺庙里有皇帝颁赐的“护持”诏书,僧尼凭此享有免税免役的特权。正是享有这些特权,番僧们经常为所欲为。元朝第九任皇帝海山曾于1308年下诏:凡殴打喇嘛的人,就砍断他的手。凡咒骂喇嘛的人,就割掉他的舌头。喇嘛所过之处,随从如云,强住汉人住宅,把男子逐走,留下妇女陪宿。喇嘛、番僧们如此嚣张不法,主要是有皇帝在后面撑腰。

元朝统治者在政治、宗教和民族政策等方面的所作所为,使得毫无生活希望的绝大多数百姓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在元统治的不足百年间,各种反抗斗争不断,据记载,江南地区就有200多起。仅1340年,在山东、河北等省就先后发生了300多起农民反抗事件。至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已经达到了风起云涌之势,最终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场巨大的风暴。(www.xing528.com)

直接敲响元帝国灭亡丧钟的是黄河水灾

从至正五年(1345年)4月起,黄河就不断决口,淹没了河南、安徽、江苏等大部分村庄、田地,农民流离失所。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政府征发北方13路民夫15万人,在今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交界地带修复黄河故道,派遣了2万军队监工。

自北宋末白莲教在民间秘密结社以来,已成气候。元政府所征发的北方13路民夫中有很多是白莲教徒。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门徒刘福通等人乘机进行宣传鼓动,宣传“弥勒佛诞生,明王出世”,进行秘密串联,队伍迅速发展到上万人。他们准备在时机成熟时举行起义,并推韩山童为明王。

由于保密工作不到位,就在起义发动之际,元政府派兵搜捕,韩山童被俘杀,其妻杨氏、子韩林儿乘机逃走。在此危急关头,刘福通、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韩咬儿等韩山童周围的起义领袖,于1351年5月在颍州(今安徽阜阳)起义,正式点燃了元末农民起义的烈火。各地白莲教众及其他农民军相继起兵响应,其中,徐寿辉、彭莹玉在蕲水(今湖北浠水)响应起义。

因信奉白莲教的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以刘福通为首的一支称为北方红巾军,主要活动在江淮一带;以徐寿辉、彭莹玉为首的一支称南方红巾军,主要活动在江汉一带。

1351年10月,南方红巾军推徐寿辉称帝,邹普胜为太师。建立国号天完,年号治平,并建莲台省,以蕲水为都城。徐寿辉建国称帝,影响巨大。

另有全国各地涌现出的不计其数的不信奉白莲教的起义军纷纷举起反抗大旗,主要有起兵于庆元(今浙江宁波)的方国珍起义军和起兵于高邮(今属江苏)的张士诚起义军。

1352年2月,郭子兴、孙德崖、俞姓、鲁姓和潘姓五人响应刘福通的号令,也在濠州(今安徽凤阳)发动起义。他们五人都被刘福通封为元帅,濠州农民踊跃相从者数万人。

在所有起义军中,红巾军声势最为浩大,迅速演变成抗元的有生力量。

这些起义军各自为战而又相互呼应,对元朝的统治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1352年,还在皇觉寺的朱重八收到了儿时伙伴汤和的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汤和信中炫耀说自己已经做了郭子兴起义军的千户,希望朱重八也来共享荣华。朱重八看过后,不动声色,将信烧了,那时他还不打算参加起义。但不久,朱重八一个师兄私下提醒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这样一来,朱元璋走投无路。恰逢皇觉寺又被元军焚掠,于是朱重八放下钵盂,在这年的闰三月到濠州投奔了汤和,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当时,朱重八25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