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军队,大致有三种,禁军、厢军、乡兵。禁军的任务是卫天子、备征战,列营京畿,轮番出戍以捍边陲。太宗初,下江南,分禁旅戍宿、寿,二州各屯勇敢军两指挥,亳州和虹县各屯一指挥,每指挥500人左右。雍熙中,亳州增屯归恩军二指挥(熙宁三年并为一指挥,改名雄胜)。咸平三年(1000),寿州咸圣军一指挥改名骁骏。天圣、宝元间,诏令淮南、江南募置归远军,内寿、亳、宿各一指挥。康定间,募置宣毅军,亳州二指挥,颍、宿、寿、庐、濠、舒、和及无为军各一指挥。同时,颍州置龙骑军一指挥。庆历中,亳、颍各屯广捷军一指挥。皇祐五年(1053),置教阅忠节,大州500人,小州300人,亳州二指挥,宿、寿、庐、滁、池、歙、宣、太平州和广德军各一指挥。嘉祐四年(1059),诏庐州增募威果二指挥,每指挥不得超过400人,淮南、江南其他诸州也随之置此军,“于是东南稍有备矣”。熙宁二年(1069)正月,将厢军的团结、教阅、武艺并入威边,改名武胜军。各州屯驻禁军人数相差很大,淮北的宿、寿、颍、亳最多,有的达五、六指挥,这一方面反映朝廷对这些州的重视,另外,与就食近便也有关系。淮南的庐州,以其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也经常驻有三或四个指挥。其他如舒、和、滁、池、太平州及无为军、广德军,或一或二指挥不等。歙州地险人劲,屯忠节、威果、武雄各一指挥,不足千人。[1]禁军不久驻一地,屯戍各州的禁军一般三年一更戍,以防军政勾结为一体。统属关系,对上,分别隶属于殿前司和侍卫司。在本州府的活动,北宋前期,受“知某某州(府)军事”管辖。神宗实行将兵制后,改归正、副将管辖。多头领导,重复设官,北宋最高统治当局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兵不识将,将不能专其兵,防止兵将联合作乱。但由此产生的弊端也很多,事无专责,互相推诿,士兵“饮食嬉游,无所事事”,遂“养成骄隋”,降低了战斗力,以致“缓急不可用”。[2]池州盗贼不过10人,公然鸣鼓摇旗,招摇过市,大白天入城掠夺。[3]在山东肇事的王伦、宋江等,也都纷纷转战向淮南发展,足见这一地区统治力量之薄弱。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元丰四年(1081),开始在东南诸路置13将,负责教阅士兵。淮南东路为第一将,驻亳州;淮南西路为第二将,驻庐州;江南东路为第五将,驻宣州。到方腊起事,东南诸将望风溃逃,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宣和三年(1121),下诏诸州增屯禁军,节度州二指挥,余州一指挥,这时北宋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大厦将倾。
厢军,又名镇兵或州兵,属所在州管辖。“名额猥多,自骑射至牢城,其名凡二二三”。然“止给诸役,未尝教以武伎”。[4]“给漕輓者,兵也;服工役者,兵也;缮河防者,兵也;供寝庙者,也兵;养国马者,兵也;疲劳而坐食者,兵也。”[5]寿州厢军有桥道都、杂作都,和州有装发都,亳州有装卸营,池州有酒务营、竹匠营,从这些军种名称也不难看出,名曰军,实则为苦力。为了防止聚众闹事,一般采取分散编制,“一军之额有分隶数州者,或一州兼屯数军者”。[6]不仅在本州服役,“京师兵役不足,岁取于诸路,而江淮兵每饥冻,道毙相属”。[7]
乡兵大都是按户籍编组的各地壮丁,一般不脱离生产,农闲时进行军训。我国西北地区乡兵比较普遍,江淮之间少见,因不得其详,故不赘。
[1]《宋史》卷一八八《兵志二》。
[2]《宋史》卷一八八《兵志二》。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一《庆历三年》。(www.xing528.com)
[4]《宋史》卷一八九《兵志三》。
[5]《挥塵录•余话》卷一。
[6]陈傅良:《历代兵制》卷八《宋兵制》。
[7]《宋史》卷一八九《兵志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