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者学会收敛-素书全鉴

智者学会收敛-素书全鉴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才能出众如同树大招风,心胸狭窄的无能之辈总是与有才能的人为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才高八斗,刚直耿介。朝中大臣都没有意见,只有白居易站出来反对。一时,白居易的处境更加恶劣,格外孤立。镖局心里明白,自己这碗饭就是因强盗而得,对方才是当家的。它告诫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懂得在谦虚中善学,懂得在内敛中进步,而不要不知天高地厚,摆出一副唯我独尊、锋芒毕露的骄姿傲态。

智者学会收敛-素书全鉴

老子认为有智慧的人,应该具备一种“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内敛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为人处世上游刃有余、置危险于身外。

如此看来,有才能的人不一定是幸福的人,因为才能不仅能带来荣耀,更能导致灾难。才能让人羡慕,也让人嫉妒。才能出众如同树大招风,心胸狭窄的无能之辈总是与有才能的人为仇。因此,有才能的人更应懂得内敛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去运用它,要不然定会在这方面栽跟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才高八斗,刚直耿介。他在朝为官时,许多无才无德的小人总是攻击他。

一次,唐宪宗召见白居易,对他说:“你诗名很大,为人忠直,不像是个奸诈之人,可为什么总有人弹劾你呢?”

白居易说:“皇上自有明断,我说什么也是无用的。不过依我看来,我和那帮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一定是他们嫉恨我的才华忠直。否则,我和他们无冤无仇,他们为什么会无端诬陷我呢?”

白居易自知难与小人为伍,却不屑掩饰锋芒,他对那些无能之辈常出口讥讽,绝不留半点情面。

一次,朝中一位大臣作了一首小诗,奉承他的人不在少数。白居易看过小诗,却哈哈一笑,说:“如果说这是一首好诗,那么天下人都会写诗了。”

事后,白居易的一位朋友劝他说:“你身处官场,不应该当众羞辱别人。你不是和朋友谈诗论道,在朝堂上若讲真话,人家只会更加恨你了。”

白居易说:“我最看不惯不懂装懂之人,本来我不想说,可还是压抑不住啊。”白居易自恃有才,说话办事往往少了客气。他对皇上也大胆进言,只要他认为不对的事,他就直言上谏,全不顾任何禁忌。

东道节度使王锷为了晋升官职,大肆搜刮百姓,他向朝廷献上了很多财物,唐宪宗于是准备让他当宰相。

朝中大臣都没有意见,只有白居易站出来反对。唐宪宗生气地说:“你是个才子,就该与众不同吗?你每次都和我唱反调,你是何居心呢?”(www.xing528.com)

皇上发怒了,嫉恨他的小人趁势说他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一时,白居易的处境更加恶劣,格外孤立。

大臣李绛同情白居易,劝他收敛锋芒,说:“一个人如果因为才高招来八方责难,他就该把自己装扮得平庸了。你的见识虽深刻远大,但不可显示出来,你为什么总也做不到呢?这也是为官之道,不可小看。”

最后,白居易还是因为上谏惹祸,被贬出朝廷。白居易的才能人所共知,他尽忠办事,见解高明,却不能建功,只因他的才能过于外露,优点反变成了缺点。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相信才能万能的人多少有些幼稚。人们应当时刻提防小人的暗箭和中伤,把最能让他们嫉妒的东西藏起来,避免不必要的纠缠。

内敛,可以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传统方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内敛;智欲圆而行欲方,也算一种内敛;凡事不张扬,得意不忘形,富足时不骄矜,贫穷时也不谄媚,更是一种内敛。

小说,听评书我们不难知道,镖局这个旧行当在古代曾经盛极一时。镖局的人身怀武工,在舞刀弄棒的年代,仅凭此道,遇人处事就可以胜人一筹,当着别人的面,剑拔弩张,趾高气扬,甚至喜怒溢于言表,也自有底气。可是,镖局恰恰应该是内敛型的。

镖局的对头是强盗,但镖局遇见强盗并非上来就拳脚相加,而是把自己先收敛起来,进行话,论人缘,拉交情,不到万不得已时不动手。因为强中自有强中手,真打起来谁都未必占便宜。强盗拦住镖车,镖局的人要抱拳拱手,打个招呼:当家的辛苦了!镖局心里明白,自己这碗饭就是因强盗而得,对方才是当家的。如果对方问:穿的谁家的衣?回答就是:穿的朋友的衣!又问:吃的谁家的饭?再答:吃的朋友的饭!

人家听得高兴,自己又说的是事实,面前的难题就过去了。当然,这也是由于那个时候的贼自有一套道上的规矩,这些底线自知不可轻易破坏,破坏了就丧失了立命之所。如果古时候的强盗和镖局的人都不知道内敛,上来就兵戈相见,那谁都无法吃好自己的“饭”。

处世,当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内敛而不张扬。古人云“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说的就是仪表、行为上的差异。它告诫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懂得在谦虚中善学,懂得在内敛中进步,而不要不知天高地厚,摆出一副唯我独尊、锋芒毕露的骄姿傲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