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严经》的流行及其对《地论》的影响

《华严经》的流行及其对《地论》的影响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严》之流行北魏末叶,《地论》、《华严》之学甚盛,实开唐代华严宗派。惟尚未见《华严经》之名。六十卷本既翻译,始有《华严经》之研究。亦属于《华严》之部。慧观判教,以《华严》为顿教。初《华严》大部,文旨浩博,终古以来,未有宣释。齐刘虬判教为渐顿二教,亦以《华严》为顿教。但自晋至齐,达于梁朝,《华严经》类之研究仍不普广。梁代以还,南北研究《华严》大盛。其故当因其与《地论》之关系。

《华严经》的流行及其对《地论》的影响

华严》之流行

北魏末叶,《地论》、《华严》之学甚盛,实开唐代华严宗派。《华严》大经,相传梵本有十万偈。中国译本有二。一晋译《华严》,有六十卷,谓仅二万六千偈。一唐译《华严》,有八十卷,亦只出四万五千偈。六十《华严》分八会,八十《华严》分九会。比较之约如下列:

(六十《华严》)           (八十《华严》)

《寂灭道场会》(四卷,二品)     《普提场中说》(十一卷,六品)

《普光法堂会》(四卷,六品)     《普光明殿说》(四卷,六品)

《忉利天会》(三卷,六品)      《忉利天宫说》(三卷,六品)

《夜摩天宫会》(三卷,四品)     《夜摩天宫说》(三卷,四品)

《兜率天宫会》(十卷,三品)     《兜率天宫说》(十二卷,三品)

《他化自在天宫会》(十四卷,十一品) 《他化自在天宫说》(六卷,一品)

《普光法堂重会》(十四卷,十一品)  《普光明殿说》(十三卷,十一品)

《给孤独园会》(十六卷,一品)    《普光明殿说》(七卷,一品)

《给孤独园说》(二十一卷,一品)

六十《华严》未出世以前,即已有大本中别生经之译出。惟尚未见《华严经》之名。六十卷本既翻译,始有《华严经》之研究。

六十《华严》出世之前,后汉支娄迦谶译有《兜沙经》,即第二会中之《如来名号品》也。晋时竺法护曾译《渐备一切智德经》,罗什译《十住经》,即第六会中之《十地品》也。晋僧卫作《十住注》(《祐录》有序),而竺法护、聂道真、癨多密,均译有《十地经》。亦属于《华严》之部。或谓即《华严·十住品》。晋道融作《十地义疏》,而晋宋间之善《十地》者,有昙斌、法安、僧钟、弘充等。

六十《华严》系佛陀跋多罗在建业译出。于晋义熙十四年三月十一日起首,元熙二年六月十日讫(公元418年至420年)。译时法业充笔受,著《华严旨归》二卷。沙门昙斌等数百人承教。(见《华严传》)《华严》研究,滥觞由此。其时慧严、慧观均参译事。二人均罗什弟子。慧观判教,以《华严》为顿教。及求那跋多罗来广州,北止建业。后随谯王义宣至荆州,在辛寺讲《华严经》。或在稍后,而北方禅家玄高之弟子玄畅至江南。初《华严》大部,文旨浩博,终古以来,未有宣释。畅乃竭思幽寻,提章比句,传讲此经,畅其始也。齐刘虬判教为渐顿二教,亦以《华严》为顿教。齐文宣王抄《华严》大部为十五卷,设华严斋,并作书记其法会之盛,曰《华严斋记》一卷。可见均重视此经。但自晋至齐,达于梁朝,《华严经》类之研究仍不普广。故齐周颙有《十住》渊弘,世学将殄之语。(见《抄成实论序》)(www.xing528.com)

自晋至梁,南方固少有研《华严》者。同时北方此经习者则尤罕闻。惟《华严传》载沙门灵辩,顶戴此经入五台山,于熙平元年(公元516年)造《华严疏》。后经魏胡太后请入洛,至神龟三年功毕,成一百卷。(此事完全确否不可考,惟《古清凉传》所记与此稍异)又灵辩谓住洛中融觉寺。此寺昙无最巧亦曾讲经。(见《伽蓝记》)其弟子智炬通《华严经》,讲五十馀遍,有疏十卷。(见《华严传》)按北魏熙平元年,即南朝武帝天监十五年,自六十《华严》译成至此时,约将百年。其中北方《华严》研究几无记载。南方盖其发源地,故习者稍多。然比之《成实》、《涅槃》,实极衰微也。

梁代以还,南北研究《华严》大盛。南土《三论》学者,兼研此典。玄畅始讲,而畅即善《三论》者。摄山相承,多讲之。(已详第十八章)然北魏末叶,尊重《华严》,乃有过于南方。其故当因其与《地论》之关系。又观于其时流行华严斋会及诵读,可知其在社会上之势力。隋侯白字君素,作《旌异记》,谓北魏太和初年代京阉官自惭形秽,不逮人族,奏乞入山修道,有敕许之。乃赍一部《华严》,昼夜读诵,礼悔不息,夏首归山,至六月末髭须尽生,复丈夫相。遥状奏闻。高祖敬信由来,忽见惊讶,更增常日。于是大代之国,《华严》一经,因斯转盛。(此见《续僧传》。至唐时《华严传》、《古清凉传》于此并多附益。谓阉官名刘谦之,入山乃五台,并作《华严论》六百卷。查《内典录》亦引《旌异记》此段,然未言及六百卷《华严论》,且示著录,可见其伪妄)而魏沙门法建在蜀志诵《华严》一藏。(《续传》)周普圆及弟子普济、普安,北齐慧宝(《续传》谓其乐闻《华严》,遇一异僧诵《华严》)均诵读《华严》,并著神功。灵裕弟子辩才、慧悟、昙义(五台)均讽诵此典。慧求顶戴此经三载。隋法念(智炬弟子)、法安、解脱、明曜(三人均到五台)均转读此经。(以上均见《华严传》)诸人诵读并显异果。而立华严斋会者始于齐文宣王。至隋有海玉构华严众。而普安(即圆禅师弟子)亦建大斋。唐益州宏法师志在《华严》,劝士俗以五十人或六十人为一福社。人各诵一卷。每十五日一家设斋,严道场高座,供主升座,馀徒复位,各诵其经,毕而方散。(见《华严传》)想其所礼者,为卢舍那佛,或十方佛。亦有称佛名号,修普贤行,生贤首国,是亦往生说之一种。(唐初道英临终时令诵《华严贤首偈》,见《续传》)观《高僧传》,诵读多为《法华经》。至魏隋之际,乃有读《华严》者,亦始行华严忏法,可见《华严经》受一般民众之信奉也。夫南北朝宋至梁朝,天下少研《华严》者。然梁末后至唐初,南北无论学僧或俗士,多所崇信,宜将有华严宗之成立也。

《地论》师宗《十地经论》。《十地经论》者,盖《华严经》第六会中《十地品》之释论也。译者菩提流支与勒那摩提及佛陀扇多三人。中尤以勒那摩提与《华严经》最有关系。盖魏宣武帝曾敕其讲《华严经》,披释开悟,精义每发。(《内典录》)而其门下慧光,《地论》元匠,亦于《华严》研究最有关系之人也。(光亦曾受学于佛陀扇多,《义天录》载佛陀三藏有《华严旨归》)《华严传》谓光听《华严》,妙尽隅奥。乃当元匠,恒亲讲授。又以为正教之本,莫过斯典,作疏四卷。(上述灵辩、昙无最,均约与光同时,是否亦受《地论》家影响不可考见,故未列入此处)其弟子之知与《华严》有关者表列于下:

僧范 讲《华严》,并作疏记。

慧顺 讲《华严》,并撰疏。

道凭 讲此经。

昙衍 有疏七卷。

法上 弟子慧远善《华严》,从之学最久。

昙遵 有疏七卷(见《华严传》),其弟子昙迁、智润善《华严》。

道云 隋洪遵依嵩山云公习《华严》。遵有疏七卷。此上诸僧均在北方。

安廪 在建业,讲《华严》。

凡此均光师最大弟子。(其馀弟子之有名者,记载虽阙,或无不善此经者)由此时后,北方研究《华严》者极盛。相州灵裕,名僧也。曾作《疏》及《旨归》合九卷。系道凭弟子。(名僧慧休,曾负《华严》,往就裕学)昙遵弟子昙迁,亦精研《华严》,作《明难品玄解》。(此品在第二会中)洪遵或为道云弟子,亦学斯典。灵当即昙衍弟子,志奉《华严》。同时洛阳净土寺有海玉法师,构华严众,志兴此典。请宣讲。隋时北方老宿,首推慧远,乃光之再传。曾作《华严疏》七卷。至隋南方摄山后裔嘉祥大师入关,平生亦曾讲《华严》数十遍,撰《华严经游意》一卷。此外北方之善此者,尚有并州慧觉、颖法师(见《续传·智脱传》)、净愿、道璨等,然其师承不明。总之,《地论》师居研究《华严》之首席,实亦可谓为《华严》师也。

《华严经》早传,与中国五台山有关。但中国《华严经》之重镇,在周、隋之际则为终南山。盖周武灭法时,长安僧人多避难山中。(如智说、普济、通达,见《续传》)如静蔼,知法难将临,携门人十四馀人入终南山,东西造二十七寺。(见《续传》)僧人来居者当不少。有普安者,姓廓氏,京兆泾阳人。少依普圆禅师(见前。普圆有弟子普济,亦读《华严》),晚投蔼法师(当即静蔼)。通明三藏,常业《华严》。读诵禅思,依之标拟。周氏灭法,隐于终南山螰梓谷西岐。于是京邑名僧三十馀人,安均安置密处。自出乞食,不避严诛。蔼原藏义谷社映世家窑内,安请其到山。又引□渊(原文作“静渊”,当误)同止山野。□渊者,姓赵氏,武功人。常问学于灵裕,即慧光之再传也。曾讲《华严》、《地持》、《涅槃》、《十地》。(《华严传》列其名于讲解中)屏迹终南,置寺结徒。寺名至相寺,普安常结华严社,甚著神异。而□渊则当以义学著。普安卒于大业五年,年八十。起塔至相寺之侧。□渊于大业七年在至相寺逝世。而此前有沙门慧藏,为隋朝六大德之一,征入长安,住空观寺。平生习《十地》、《华严》等,而独重《华严》。于大业元年卒,葬于至相寺之前。至若法顺、智正、智俨均华严宗之祖师,亦均在终南。至唐初有弘智者,于大业初住至相寺,卒于永徽六年。亦讲《华严》、《摄论》等。《华严传》谓永淳二年至相寺沙门通贤(亦作道贤。传中《普济传》之末有通师云云,或即此)、居士玄爽、房玄德等(原作“寺”)并业此经。同至五台礼文殊,并在并州童子寺得灵辩《华严记》,归遂流通。可见周末至唐,终南山为僧人聚居之所,而《华严》学者特多,且似以至相寺为中心焉。

唐沙门杜顺者(即法顺),世推为华严宗初祖。所居义善寺,距终南不远。才精神业,号曰神僧。有樊玄智,十六舍家投顺,习诸胜行。顺令读诵《华严》为业。而终南山至相寺智正,似即《地论》师昙迁高足。精于义学,制《华严疏》十卷。此二僧者同卒于贞观中。(顺在十四年,正在十三年)《华严》宗二祖智俨,初从顺禅师出家,后学于智正。一方承北土之禅风,一方受《地论》之义学。而贤首宗门,由之奠定。关于贤首宗义与《地论》之关系,已入隋唐佛史范围,兹不能详。然概括言之,《地论》学实华严宗之古学。华严宗实《地论》师之后裔。而《地论》亦为古法相宗。(《华严》、《地论》之学,同为大乘有宗)世传康藏国师(《华严》三祖)游长安时,参与玄奘译场,后因所见不同而去。(见《宋僧传》)此事若确,则实古学家人与新学大师之冲突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