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谛之年历
地论摄论二宗,虽俱为法相唯识之学。然南方真谛,实得无著、世亲之真传。故陈、隋之际,北方地论学者,多转而治摄论。真谛或为世亲之的传,专以弘其学为旨志。彼约于四十八岁到中国南海。又二年至建业。梁武帝欲请其译经,因侯景之乱未果。后漂流闽越各地,常思西去。终止广州,刺史欧阳8父子优礼之。后广译经论。以太建元年正月十一日迁化。自梁武之末至陈宣帝初年,凡二十三载,所出经论记传,将共三百馀卷。计谛来华,先恰值中国南方变乱,流离转徙,未尽所怀,屡欲西反。幸遇欧阳父子之优容,可以安居,弟子渐多。虽欲延之还建业,乃扬辇硕望,恐夺时荣,上奏陈帝曰:“岭表所译诸部,多明无尘唯识。言乖治术,有蔽国风。不隶诸华可流服。”南海新文,因有藏陈世。(上语见《谛传》)故真谛赍《摄》、《舍》诸论,远来敷化。初遇梁乱,后历陈朝,二十馀年,通传无地。虽云译布,讲授无闻。(上语见《靖嵩传》)真谛殁后十九年而陈亡。其弟子散处江南,亦未多得信奉。至北方昙迁、靖嵩南来,始见其学可补北方地论师之所未知,乃亟为宣扬,真谛之学,乃得光大。
兹考各书,作真谛年历如下(宇井伯寿《印度哲学之研究》第六册,有《真谛传研究》,又苏公望亦有《真谛翻译及事迹考》,载《微妙声》杂志中):
梁武帝大同中,因扶南献使还返外国(《南史·扶南传》,大同五年复遣使献生犀。又言其国有佛发长一丈二尺。诏遣沙门释昙宝随使往迎之),敕直后苴破虏监张记(本传作“直后张汜”,《开元录》“后”作“省”)随往扶南,求请名僧,及大乘诸论,杂华等经。彼国乃屈真谛,并赍经论来华。
中大同元年(公元546年)(大同十二年四月改元),真谛年四十八岁。
八月十五日到达南海(广州),即往京邑(南京)。沿路所经,乃停两载。(本传云,承圣三年“还返”豫章,疑谛赴京曾留豫章)
太清元年(公元547年),年四十九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年五十岁。
闰八月(据陈垣《朔闰表》是年闰七月),始达建业。(本传,但僧隐《金光明序》作太清元年。慧恺《摄论序》则谓在二年)帝躬申顶礼,于宝云殿供养。欲翻经论,乃因侯景叛乱,不果宣述。(是年八月侯景叛,十月至京师)乃步入东土。(《金光明序》及本传)
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年五十一岁。
当仍在东土,后到富春。(时在本年,或明年)
太清四年(公元550年),年五十二岁。
富春令陆元哲招沙门宝琼(《瑜伽论记》作“择琼”,误。当时有二宝琼,一建初寺乌琼,一彭城寺白琼)等二十馀人请三藏,在其宅翻《十七地论》,只得五卷而辍。(《瑜伽论记》卷一,《三宝记》卷一及本传)
同年又译《中论》一卷,《如实论》一卷(诸录载之。《反质论》、《堕负论》应均为此论二品之别生),《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一卷(《仁寿录》谓于广州译),《三世分别论》一卷。(《三宝记》卷十一。又《三宝记》,谓同年出有十八部论,但《开元录》此即谓《部异执论》系陈时译)
太清五年(公元551年),大宝二年,天正元年,年五十三岁。当乃留富春。(十一月侯景受禅称帝)
大宝三年(公元552年),承圣元年,年五十四岁。
侯景请还建业。在台供养。三月侯景兵败东遁。京邑渐安。十一月,元帝乃即位于江陵。真谛止于金陵正观寺(原为天监时译经之所,见《续传·僧伽婆罗传》),与愿禅师等二十馀人,翻《金光明经》。(本传)
本年或次年释道琼引其子来见,三藏为命名吉藏。(见《续传·吉藏传》,时藏年约四五岁)
承圣二年(公元553年),年五十五岁。
二月二十五日于建康县长凡里杨雄宅别阁道场仍译《金光明经》。依所翻经本次第,以为七卷。时法师在都稍久,言语略通。沙门慧宝传语,萧衜(《三宝记》作“梁”,一作“桀”)笔受。(上据僧隐《金光明经序》。《续传》谓去年师已在正观寺出此经,今不知何以更出。又序云:师译较凉译多四品。凉译只十八品,今有二十二品,《房录》并曰:“《广寿量品》后,慧宝传语,萧梁笔受”云云。据此疑去年所译乃凉所缺之四品。今乃译其馀诸品。此诸品已有凉译,故进行甚速,二十馀日即讫也)
承圣三年(公元554年)年五十六岁。
真谛于去年或本年至九江。(《摄论序》)二月“还返”豫章(本传),住宝田寺。为慧显等十馀人出《弥勒下生经》一卷。同年在同寺译《仁王般若经》一卷(上均据《房录》),及《疏》六卷。(见圆测《仁王经疏》。《法经录》未言师译此经。并谓《仁王》为疑经)真谛于豫章逢警韶,为“翻《新金光明》并《唯识论》及《涅槃中百句长解脱十四音》等,朝授晚传,夜闻晨记。”(见《续传·警韶传》。此言“翻《金光明》”,误,且此所谓翻者,乃口授其文,并讲其义也。《金光明疏》或为警韶讲时所出)
后往新吴(本传),住美业寺,译《中论疏》二卷,《九识义记》二卷,《转法轮义记》一卷。(此见宋本《房录》,但《房录》云:“时在太清三年”,当误)
又往始兴(据《起信论序》本年在始兴出此论,并《玄文》等。但《起信》既可疑,序文亦不可据。时贤于此多有论列,兹不详叙)是年九月萧勃迁居始兴。(此依《通鉴》)
承圣四年,大定元年,绍泰元年(公元555年),年五十七岁。
绍泰二年,太平元年(公元556年),年五十八岁。
此二年中当在始兴。三藏所译之《随相论十六谛疏》一卷,谓在始兴出。又有《求那摩底随相论》一卷,或同时出。
绍泰三年,太平二年,陈永定元年(公元557年),年五十九岁。
二月萧勃举兵度岭至南康,三月被杀。(《通鉴》)《续传》云,真谛后随萧太保度岭至于南康,当在此时。九月八日于平固县(南康属)南康内史刘文陀请译《无上依经》二卷。(《开元录》引经后记。《房录》入永定三年误)
按《续传》云:法师在豫章、新吴、始兴、南康,“并随方翻译,栖遑摩托”。又慧恺(即智恺)《摄论序》“末至九江及游五岭,凡所翻译,卷轴未多”。此均叙自承圣三年以来,法师游踪及事迹。
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年六十岁。
七月返豫章(本传),于栖隐寺出《大空论》三卷。(按真谛曾至豫章三次。《房录》于此论之译出未记年月。兹姑定在本年)(www.xing528.com)
次至临川郡出《中边分别论》三卷(亦作二卷),并疏三卷。(《内典录》。疏当系是真谛撰,即是译论时之讲疏)
后又之晋安,在佛力寺译出《正论释义》五卷。(《房录》)真谛曾译(未知年代)《宝行王正论》一卷,《正论道理论》一卷,此释论不知释何书。时智文法师同止晋安,故得“讲译都会,交映法门”。僧宗、法准曾于智文请益,是时当已见真谛。(《续传·智文传》)又有僧忍,时恐亦在晋安得面大师。(参见《唯识论后记》)
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年六十一岁。
本年(《房录》),或去岁(《内典录》),译《立世阿毗昙》十卷。(《内典录》言在始兴郡出。《大周录》言在广州及始兴出。所说歧异,不可解)
真谛虽传经论,然本意不申。(其时世亲法相经论未得传入)遂欲泛舶往棱伽修国。道俗苦留,乃停南越。(此仍指晋安)便与前梁旧齿(当系僧宗、法准、僧忍等。《续传·法泰传》云,三人并知名梁代),重核所翻。(本传)
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年六十二岁。
仍停南越。
天嘉二年(公元561年),年六十三岁。
真谛因飘寓投委,无心宁寄。又泛小舶,至梁安郡。更装大舶,欲返西国。然学徒留止,太守王方奢(《开元录》作“万奢”。方字或本系万字,奢亦作赊)亦申邀请,乃暂止海隅。(可见梁安在海边。按《续传》叙梁安事在译论之后,系因原文错简。盖自“至陈文帝天嘉四年”至“覆疏宗旨”一段,系在自“而飘寓投委”至“时又许焉”一段之后。参看宇井《研究》,及苏氏《年谱》)本年在建造寺译《谛节经》一卷,《义疏》四卷。(圆测《解深密疏》引《真谛翻译目录》所言如此。但测疏又谓系保定年中“于西安故城内四天王寺”出。西安或梁安之误,而建造寺或亦名四天王,保定年则误)
天嘉三年(公元562年),年六十四岁。
因梁安太守王方奢之请“于建造伽蓝”(即建造寺)五月一日重翻《金刚经》。“依婆薮(世亲)释论”,出《经》一卷,《文义》(即疏)十卷。九月二十五日讫。其时法师已善解华言,无须传译。对(当系人名或原为“凯”字,凯、恺通用。若然则慧恺此时已见法师。《续传·道岳传》恺作凯)偕宗法师、法虔等笔受。(《金刚经后记》)僧宗当系由晋安随真谛来此。九月发自梁安,泛舶西引(本传),欲还天竺。(《俱舍序》之言。又《摄论序》亦云“欲旋反旧国”)乃因风于十二月中旬飘抵广州。(本传)
《摄论序》云,“后迁闽越敷说不少”。此乃指大师在临川、晋安、梁安时事。又《俱舍序》云“值梁室将倾,时事纷梗,法师避地东西,垂二十载”。计自真谛到华至本年,共十六载。(《法泰传》云,一十馀年)广州刺史为欧阳8。8原附萧勃。与真谛当为旧相识。奉请为菩萨戒师,尽弟子礼。(《摄论序》)延住制旨寺,请翻新文。(本传)其世子纥亦信法,并礼事之。
天嘉四年(公元563年),年六十五岁。
真谛在制旨寺,正月十六日慧恺请三藏译《大乘唯识论》(即《二十唯识》)一卷,至三月五日竟。又翻外国义疏两卷,慧恺笔受。三藏行翻行讲,并更释本文,恺为注记,又得两卷。末有僧忍法师,赍北魏菩提流支所译,经恺雠校,知颇有异同。《本传》曰,天嘉四年扬都建元寺沙门僧宗、法准、僧忍等“远浮江表,亲承劳问”。《法泰传》曰,泰与慧恺、僧宗、法忍(当即僧忍)等知名梁代。及真谛至南海,周访义侣,遂与宗、恺等“不惮艰辛,远寻三藏于广州制旨寺”。《续传》又曰,慧恺(即智恺)“住扬都寺,初与法泰先后异发,同往岭表”。但按三藏于去岁十二月至南海,本年正月慧恺已亲承教。而僧忍则于三月(译《摄论》时)亦在广州。则诸人谓为真谛至广,乃远浮江表,同来岭表,必非事实。按慧恺《摄论序》自云:“恺昔尝受业,已少涤沉弊。(恺序并云,曾三请师译《摄论》而不允,可见恺早已知师之学此论至要)服膺未久,便致睽违,今重奉值。”(指天嘉四年)是恺早见真谛。至若僧宗、法准已遇师于晋安。僧忍则谓自晋安来。凡此诸僧,盖均可谓久游三藏之门下也。又慧恺谓携侄曹毗同来。(《续传·真谛传》)而《慧旷传》云,旷与“宗、恺、准、韵(韵师不可考,或是韶之误,疑指警韶,但《续传》未言韶曾至广州)诸师,俱值真谛”。凡此诸人,盖均在南海近处,闻三藏行止,先后来从者也。(或有已在广州者,慧恺恐即如此,参看《摄论序》可推知。又《法泰传》云:僧宗、法准、慧忍未听《摄论》。则三人到广州,在天嘉年后。)南来广州相从弟子又有慧侃。(有传)其见师则不知在何时。
三月因欧阳纥请,出《摄大乘论》。三藏自译,慧恺笔受。与僧忍等共同禀学。十月文义俱竟,本论三卷,释论十二卷(《法经录》载《摄论》十二卷或十五卷。十二卷指《释论》,十五卷乃合本论言之),义疏八卷。(《续传·法泰传》出此论,“七月之中,文疏并了”)制旨寺主慧智,征南长史袁敬德为经始檀越。(《摄论序》)
九月广州刺史阳山公欧阳8卒。子纥袭父爵位。(《通鉴》)十一月十日于制旨寺译《广义法门经》一卷。(经后记谓出《中阿含》)
天嘉五年(公元564年),年六十六岁。
真谛自至广州,慧恺请翻讲《摄大乘》等论,经涉二年。法师又欲旋归,刺史欧阳纥留之。(《俱舍序》)恺与僧忍请翻《俱舍论》。以本年(序作“四年”,误)甲申(阏逢縩滩)正月二十五日三藏于制旨寺自译,慧恺笔受。至《惑品》未毕,徙居南海郡内,闰十月(本年十月闰,四年无闰月)文义究竟(《续传·法泰传》云,翻此论十月便了),《论文》二十二卷,《论偈》一卷,《义疏》五十三卷。(《房录》等有《俱舍论本》,当即偈或论文)刺史仍请于城内讲说。(《俱舍序》)时智敫(亦作敷)亦预讲席。
天嘉六年(公元565年),年六十七岁。
天康元年(公元566年),年六十八岁。
二月二日(序谓天嘉五年柔兆之岁。但柔兆乃本年[丙戌],非天嘉五年)从慧恺、僧忍之请,重译《俱舍》论文,再解义意。(《俱舍序》)《续传》谓恺延真谛于显明寺(《续传·道岳传》谓此乃恺住寺)重讲《俱舍》一遍,当即指此。
光大元年(公元567年),年六十九岁。
本年(序谓“岁次强圉”,年干相符)十二月二十五日重译《俱舍》工毕,治定前本,始末究竟。长史袁敬(《摄论序》作“敬德”)其长子元友为经始檀越。(《俱舍序》)《续传·法泰传》云,“陈光大中僧宗、法准、惠忍(当非僧忍)等度岭就谛求学。以未闻《摄论》,更为讲之。起四月初,至腊月八日方讫一遍”,当亦同年之事。《摄论》、《俱舍》均慧恺笔受。真谛云:“吾早值子,缀辑经论,结是前翻,不应少欠。今译两论,词论圆备,吾无恨矣。”(《法泰传》)
《续传·真谛传》云,《摄论》依止胜相后疏(后四品疏),并未僧宗所陈,“大义无亏”。当是在此岁,宗师于恺师先记《义疏》之后四品加以增改。宗盖亦善《摄论》者也。
光大二年(公元568年),年七十岁。
正月二十日在南海郡内从扬都定林寺法泰之请,出《律二十二明了论》,论本一卷,注记五卷,慧恺笔受。(论后记)僧宗等请慧恺讲《俱舍论》。道尼、智敫(亦作敷)等同门二十人,及其他成名学士七十馀人听受。六月三藏厌世,至南海北山自杀。慧恺追至,道俗及欧阳纥均到。三藏休止王园寺。宗恺诸人欲延还建业。以京邑僧谗言不果。八月二十日,慧恺得疾遂死。讲《俱舍》至论文第四业品,义疏第九卷中绝。三藏大恸,与道尼、智敫及向等十二人,在法准之房,共传香火,令弘《摄》、《舍》二论,誓无断绝。三藏续讲,至《惑品》第三卷,亦病废。(《续传》)
太建元年(公元569年),年七十一岁。
三藏寝疾,有遗文严正勖示因果,以之付弟子智休。正月十一日午时入寂。(《房录》引《曹毗传》)十二日于潮亭荼毗建塔。十三日僧宗、法准各携经论返入匡山。(本传)沙门法海末(《房录》作“未”)集师文,成为部轴。(《房录》《内典录》)
真谛所出不悉译时年月之重要经典,有《三无性论》二卷,《显识论》一卷,《转识论》一卷,《无相思尘论》一卷,《大涅槃经论》一卷(即《长寿偈论》,真谛高足法泰讲之),《决定藏论》三卷(《开元录》),《金刚般若论》一卷(当即天亲释论),《四谛论》四卷,《佛性论》四卷,《宝行王正论》一卷,《正说道理论》一卷,《十八空论》一卷,《成就三乘论》一卷,《意业论》一卷,《解拳论》一卷,《佛阿毗昙经》一卷,《遗教论》一卷(法经录入疑),《修禅定法》一卷,《僧涩多律》一卷,《部异执论》一卷(即《十八部论》),《金七十论》三卷(即《僧伽论》),翻《外国语》七卷,《婆薮槃豆传》一卷。其真谛所出之义疏,不悉年月者,有《如实论疏》三卷,《金光明疏》十三卷,《部异执论疏》十卷,《四谛论疏》三卷,《无上依经疏》四卷,《破我论疏》一卷(此疑即《俱舍品义疏》别生),《佛性义》二卷,《禅定义》一卷。此外有《众经通序》二卷。(《房录》谓为真谛撰。但或为出经序,弟子所撰,未必是出师手也)大概三藏所译有经(如《金光明经》),有律(如《明了》),有论(如《摄论》),有释经论(如《涅槃论》),有论释(如《摄论释》)。有时论偈单写别行。(如《俱舍论偈》,及《唯识论后记》所录之偈文)若别于疏而言则曰经本(如《金刚》),曰论本(如《俱舍》)。至若义疏,则或为外国原有(如《唯识论义疏》),或为真谛所传之口义(此亦可谓为真谛所撰,如《摄论义疏》,其后四品僧宗所记)。按真谛亦非仅翻译家,而实义学大师也。其出经时,行翻行讲。弟子记其师义,号为义疏(如《摄论俱舍疏》),或号为注记(《唯识论注记》),或称为本纪(《东城传灯录》真谛《仁王疏》注云:“诸疏云本记”。《东城录》并载云,“《金刚经》本记”云云),或称为文义(如《金刚经后记》称此经疏为“文义”)。真谛所携贝叶梵本二百四十缚,陈时所译止是数缚,已得二百馀卷。通及梁代,将及三百卷。其《华严》、《涅槃》、《金光明》梵本在建康。馀多在广州制旨、王园二寺。(《房录》引《曹毗传》)真谛来华,遭时多难,迁徙流离,而译经已甚多,其教弟子甚为勤奋(慧恺《摄论序》云禀学夙夜匪懈。《俱舍序》云,日夜相继),大师之精神,因非寻常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