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十地经论》的传译与地论宗的发展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十地经论》的传译与地论宗的发展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地经论》之传译法相宗经典,我国自刘宋初渐多翻译。在北者为地论宗,依世亲之《十地经论》得名。然赖其弟子之努力,及与北方《地论》入之相契合,迨隋世而大盛。《十地经论》乃世亲菩萨所作。《十地经论》原有三本,经后人合为一本也。但据《续高僧传·慧光传》曰:勒那初译《十地》,至后合翻,事在别传。自此《地论》流传,命章开释。但《十地经论》为地论宗之正典,地论宗当时分南北二派。其派别殊异,当已于译经时已见之。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十地经论》的传译与地论宗的发展

《十地经论》之传译

法相宗经典,我国自刘宋初渐多翻译。如求那跋多罗出有四卷《楞伽》及《解深密》之一部,其最著者也。及至梁代,传来更多。南北分为两宗。在北者为地论宗,依世亲之《十地经论》得名。在南者为摄论宗,依无著之《摄大乘论》得名。北方法相宗之译家为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等。其学极盛一时。南方译家为真谛,实尽量输入世亲之真传。惟初则南僧多不信无尘唯识,颇不能广布。然赖其弟子之努力,及与北方《地论》入之相契合,迨隋世而大盛。至唐玄奘,而此学如日中天矣。

《十地经论》乃世亲菩萨所作。北魏武帝永平元年(公元508年)译于洛阳。有崔光序。略云:

以永平元年,岁次玄枵,四月上日,命三藏法师北天竺菩提流支,魏云道希,中天竺勒那摩提,魏云宝意,及传译沙门北天竺伏陀扇多,并义学缁儒一千馀人,在太极紫庭译出斯论,十有馀卷。(现存本十二卷)斯二三藏并以迈俗之量,高步道门,群藏渊部,罔不研揽。善会地情,妙尽论旨。皆手执梵文,口自敷唱,片辞只说,辩诣蔑遗。于是皇上亲纾玄藻,飞翰轮首,臣僚僧徒,毗赞下风。四年首夏,翻译周讫。

三宝记》引《李廓录》(作于永平年中)曰,初译宣武皇帝御亲于大殿上,一日自笔受,后方付沙门僧辩(《开元录》作“僧辩等”)讫了。是翻译此论之始,极见重视也。又据崔序,译人乃菩提流支与勒那摩提二三藏。(即执梵本口唱者)而佛陀扇多则任传语之责。(即译梵为华者)

但据《房录》卷九,叙勒那摩提译经事曰:

初菩提流支助传,后以相争,因各别译。

而《续高僧传·菩提流支传》叙三人译经情形曰:(www.xing528.com)

当翻经日,于洛阳内殿,流支传本,馀僧参助。其后三德(谓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及佛陀扇多),乃徇流言,各传师习,不相询访。帝弘法之盛,略叙曲烦。敕三处各翻,讫乃参校。其间隐没,互有不同。致有文旨,时兼异缀。后人合之,共成通部。

此皆谓三人译经因相争而各别译。《十地经论》原有三本,经后人合为一本也。但据《续高僧传·慧光传》曰:

勒那初译《十地》,至后合翻,事在别传。光(慧光)预沾其席,以素习方言,通其两诤,取舍由悟,纲领存焉。自此《地论》流传,命章开释。

《续高僧传·道宠传》曰:

魏宣武帝崇尚佛法,天竺梵僧菩提流支初翻《十地》,在紫极殿,勒那摩提在太极殿,各有禁卫,不许通言。校其所译,恐有浮滥。始于永平元年至永平四年方讫。及勘雠之,惟云“有不二不尽”,那云“定不二不尽”,一字为异,通共惊美。

据此则别译者只菩提流支及勒那摩提二人。而其原因或由于奉敕别翻,恐有浮滥;或由两诤,误于流言,则颇难断定。或者因二人相争而奉敕别翻,以观二僧之才学,亦不可知。但《十地经论》为地论宗之正典,地论宗当时分南北二派。慧光师勒那、道宠师流支。其派别殊异,当已于译经时已见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