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有、始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精要

本有、始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精要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梁武言心性是一,常住不迁,以及法云之避苦求乐,法安之冥传不朽,均是本有,非始有也。据义则本有义原无病)因贯通经文,而有调和之说。《三论略章》述本有始有共四家。其第一家为开善,持本有于当义。本有于当者,言佛性亦本有,亦始有。故元晓《宗要》谓开善之说,具有二义。理固是众生本有,非始有。开善之说,原非真为本有,故均正直言其说是执始有)其二如《地论》师之说。本有、始有之分,即本有于当,《成实》师义也。

本有、始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精要

本有、始有

南北朝时佛性义有本有、始有之争。(甲)始有者,即“当果”说。初竺道生作《佛性当有论》,白马寺爱法师引申其说,因有当果之说。后人遂立始有义。谓《经》云,“佛果从妙因生”,众生杂染不净,自非妙因。众生之于佛性,自是始有。又如经言,从乳有酪,乳中无酪。是亦言众生当有佛性,而本来则无。(乙)本有者,谓众生本有佛性,盖经中譬众生佛性如暗室瓶瓮,力士额珠,贫女宝藏,雪山甜药,“本自有之,非适今也”。经中明文,类此甚多。故《涅槃》诸师,多持此说。如灵味小亮言有心则有真如佛性。如梁武言心性是一,常住不迁,以及法云之避苦求乐,法安之冥传不朽,均是本有,非始有也。

然《涅槃经》文明言成佛必在将来,何容本来已有佛性?(此自是执文而言。据义则本有义原无病)因贯通经文,而有调和之说。其一为“本有于当”义。均正云:

但解“本有”有(原脱一“有”字)两家。一云,本有于当。谓众生本来必有当(谓当来)成佛之理,非今始有成佛之义。《成实论》师宗也。

此说似谓本无佛性,但就众生当来能成佛之理言,则可言本有。但成佛在当来,故亦得谓始有。此可引开善之言为例,而开善固亦《成论》师也。(《成论》师光宅法云亦持此齐头并进,见上章)《三论略章》述本有始有共四家。其第一家为开善,持本有于当义。本有于当者,言佛性亦本有,亦始有。(故有本有涅槃、始有涅槃之称)故元晓《宗要》谓开善之说,具有二义。为本有,亦为始有。(一)寻其所谓始有义者,盖佛性本有者,有必得义。但众生本来原未得。至得时,则是始得。此即所谓生义。诚以众生心识不断相续,以至成佛。而在万行圆满,金刚心谢,种觉始时,说为始有。又《经》云,乳中无酪,又有佛性非三世摄,故在众生未得时,未聚庄严清净之身,故曰始有。(二)其所谓本有义者,是不生义,佛体理极。理固是众生本有,非始有。此是不生也。故元晓述云:“若定有神明,则本来有当之理,此本有义。”又佛体无初中后,待谁而曰始、曰生耶?故就众生言,可说相续以至金刚。(此生义)而就体言,则是常(是不生义),自为本有也。(上兼采元晓均正所述。开善之说,原非真为本有,故均正直言其说是执始有)

其二如《地论》师之说。吉藏《玄论》三曰:

但《地论》师云,佛性有二种。一是理性,二是行性。理非物造,故言本有。行藉修成,故言始有。(www.xing528.com)

又均正云:

《地论》师云,分别而言之有三种。一是理性,二是体性,三是缘起性。隐时为理性,显始为体性,用时为缘起性也。

二书所传虽不同。但理为隐,为本有,则仍具调和之意。实则此义可远溯至法瑶。而上述开善义,固亦言理为本有。则此说固非北方《地论》家所创。其后贤首宗据《华严经》大谈理法界、事法界,则亦因袭《地论》家之说也。(《三论略章》之第四家,或即此义)

其三《中论疏记》卷十有云:

若灵味解有体用涅槃,有功用涅槃。若旧相传,有本有涅槃、始有涅槃也。若北《地论》人,解有性净涅槃、方便涅槃。

灵味、宝亮于佛性体用之分,前已述及。本有、始有之分,即本有于当,《成实》师义也。而北方《地论》人所说之性净、方便,则疑《起信论》家盛传之,与上所言《地论》意有别。然均是调和之说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