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宝 亮
释宝亮,约生于宋元嘉之世。先是宋有僧道亮,曾摈居广州,在宝亮之前。故世称道亮为广州大亮。(参看《三论玄义》卷五)而宝亮为灵味寺小亮也。本姓徐,先世避地东莱□县。亮年十二出家,师青州道明法师。明亦义学之僧,名高当世。亮就业专精,闻一无失。具戒之后,受师之言,观方弘化。年二十一,南至建业。(约在宋孝武帝时)居中兴寺。袁粲见而异之。与道明法师书曰:“频见亮公,非常人也。”“天下之宝,当与天下共之。非复上人之贵州所宜专也。”自是学名稍盛。及本亲丧亡,路阻不得还北。因屏居禅思,杜绝人事。齐竟陵文宣王躬自到房,请为法匠。亮不得已而赴。文宣接足恭礼,结菩萨四部因缘。后移憩灵味寺。于是续讲众经,盛于京邑。讲《大涅槃》凡八十四遍,《成实论》十四遍,《胜》四十二遍,《维摩》二十遍,其《大小品》六遍,《法华》、《十地》、《优婆塞戒》、《无量寿》、《首楞严》、《遗教》、《弥勒下生》等亦各近十遍。黑白弟子三千余人,谘禀门徒常盈数百。亮为人神情爽岸,俊气雄逸。及开章命句,锋辩纵横。其有问论者,或豫蕴重关,及亮之披解,便觉宗旨涣然,忘其素蓄。梁武奉佛,以亮德居时望,亟延谈说。亮任性率直,每言辄称贫道。帝虽意有间然,而挹其神出。天监八年五月八日敕亮撰《涅槃义疏》,九月二十日讫,得十余万言。武帝亲为制序。(文见《涅槃集解》卷一,及《高僧传》本传)亮以天监八年(公元509年)十月四日卒于灵味寺,年六十六。周兴嗣、高爽并作碑文,刻于两面。弟子法云等又立碑寺内。文宣图其形像,在普弘寺。(以上见《僧传》)其所撰《涅槃义疏》,散见《涅槃集解》中。故其学说犹可窥见。
吉藏《大乘玄论》三曰:
第十师以真谛为正因佛性也。(中略)此是和法师(未详)亮法师所用。
按日本《续藏经》中有《大乘三论略章》一书,系日本僧人摘录吉藏学说要义而成。其中所列佛性说有十家,与《玄论》卷三相同。惟“真谛”为正因,乃作“真如”。盖现存本《玄论》之“谛”字乃“如”字之误。均正《玄义》卷七所述之宝亮义,亦只言“真如”,可以为证。其文曰:
第三灵味小亮法师云,真俗共成众生真如性理为正因体。何者?不有心而已,有心则有真如性上生故。平正真如正因为体。苦无常为俗谛,即空为真谛。此之真俗,于平正真如性上用故。真如出二谛外。若外物(此指木石)者虽即真如,而非心识,故生已断灭也。
宝亮之意,以为无我之说偏而失中,乃小乘义,并非圆教。(《集解》二十)《涅槃》大经,理无不该。(卷十八)而今教之兴,乃在开神明之妙体也。(卷一自序文)神明妙体即谓佛性。佛性之体者,妙质恒而不动,用常改而不毁。无名无相,百非不辨。(卷一)百非不辨,故非有非无。“有”谓世俗生死,“无”谓真谛涅槃。故亮曰:
此下第二重明实相中道也。若直谈昔教(小乘外道之偏教),偏取生死空有为实。若就今经(《涅槃经》)为语,乃识神明妙体,真如为实。知金刚心已还,必是苦空无常。佛果必是常乐我净。若作如斯之解,便于两边皆得实义,成中道行。所以然者,生死体空(二者)亦从本来无二无别。涅槃体如,如亦本来无相。此是体识诸法实相之理也。然此中所明唯斯一途,下所历事虽多,然其义要,亦不复异也。(《集解》所引)
夫生死之与体空,本来无二。然实两边,执其一边,则失圆致。亦即不能显神明妙体之真如性。故曰如谬解在心,则不能得此常乐我净。向来明此因果性即不离十二因缘,使物情识理,不此外觅法。(卷五十四)故真俗二谛共成一真如之法。亮又曰:
佛性虽在阴界入中,而非阴所摄者,真俗两谛乃是共成一神明法。而俗边恒阴入界,真体恒无为也。以真体无为,故虽在阴,而非阴所摄也。体性不动,而用无暂亏。以用无亏,故取为正因。若无此妙体为神用之本者,则不应言虽在阴入界中,而非阴入所摄也。故知理致必尔矣。(卷二十一)
真俗不相外,而共成一神明真如性体。故亮曰:
谈真俗两体本同,用不相乖。而暗去俗尽真彰,洞然朗照,故称为佛。(卷一)
亮师于俗尽真彰之旨常有发挥。如曰:
真法者,法若不真,不名为实。故知神明妙体,非伪因所生。理相虚寂,过有言之表。唯斯一法,可称真而实也。(卷三十二)
世谛虽复森罗,于颠倒者常有也,于无惑者常空,未尝有也。若以佛而取,恒是一谛。然至佛之时乃至。众生是梦,于如来终日不有也。有无可有,无无可无,寂然无相,故于佛尽是第一义也。(卷三十九)
此均似言真如之性属于第一义。但迹亮公之意,实言真俗体一。一切世谛于如来尽是第一义谛。所谓伪谢真彰者,乃相对而言。故言今真乃遣昔空。亮曰:
第一义谛者,信神明妙体真如之第一。故知今教所明真者,非昔教之性空。(卷五十三)
亮又曰:
此下约凡圣二人以辨二谛,明有假有之有,无实有可得也,无是因缘之无,亦无无可得也。称此二理而解者,则出世之人,名第一义也。若世人所说者,言有便云性有,言无便谓断灭,是则有无虚谬,俱不着理。故于此人,悉名世谛。(卷三十二)
实则神明妙体,超乎有无。执无贵空,两均俗谛。佛性对此,而曰第一义谛。就用而言,真俗有异。即体而谈,真俗不殊。实则宝亮之真如佛性,亦超乎真俗二谛以外也。
神明妙体,绝于生死,恒常不动。故古来谓亮公之谈佛性主张本有。吉藏《涅槃游意》云:
本有义……古来有三解,第一灵味宝亮(原作“高高”),生死之中已有真神之法,但未显现,如蔽黄金。(下略)
此义虽似即梁武帝神明成佛之说,但与小亮并无不合。故均正言梁武帝“仍小亮气”也。但按宝亮曾曰:
佛性非是作法者,谓正因佛性,非善恶所感,云何可造?故知神明之体,根本有此法性为源。若无如是天然之质、神虑之本,其用应改。而其用常尔,当知非始造也。若神明一向从业因缘之所构起,不以此为体者,今云何言毒身之中,有妙药王,所谓佛性,非是作法耶?故知据正因而为语也。若是果性,则毒身之中,理自无也。(卷二十)(www.xing528.com)
此言佛性本有。而神明妙体,超出有无,原非实物。故亮有曰:“涅槃无体,为众德所成。”(卷一)由此可见其所谓神明之体乃是真如,即是本体,而非暂住生死之我。此义亮虽未见多所发挥,然其说与梁武帝所持之义殊异,待下论之。
神明妙体,向在众生,此简木石无性。故均正述亮说曰:
若外物者,虽即真如,而非心识,故生已断灭也。
心识与木石,均即真如。然心识实恒常,而木石断灭也。
神明妙体,向在众生,如毒身之中,有妙药王。即此妙体,说为正因。然世俗之见,谓毒身为体,而妙药寄在其中。然佛性与五阴身则不然。盖佛性是体,而五阴非体也。故亮曰:
当知众生五阴依正因性有。非是正因性依五阴有。然此中推检与《胜经》明义,“一种生死依如来藏有也,非如来藏依生死故”,得知。文义微证,理皎然矣。(卷五十三)
神明妙体,虽在众生,然须缘而发。故正因须待缘因。亮曰:
凡夫愚痴,无有智慧。闻佛说众生身有佛性。谓言此五阴身,即时已有一切种智,十力,无畏,不假修行,卧地自成,责佛现有。此不当,是无道用心。然众生之身,即时乃有正因。要须积德修道,灭无明障。暗黑都尽,佛性方显。缘具之时,尔乃有用。其事如箜篌,要须众缘具,故声方出耳。(卷五十三)
神明妙体即众生所具之真如性,此为正因。而积德修道为缘因。但亮有时似谓此正因之体,本有避苦求乐之用,而非善恶所感。其释四种佛性曰:
佛性有四种,谓正因、缘因、果及果果也。四名所收,旨无不尽。缘正两因,并是神虑之道。夫避苦求安,愚智同尔。但逐要用,义分为二。取始终常解,无兴废之用,录为正因。未有一刹那中无此解用,唯至佛则不动也。故知避苦求乐,此之解用,非是善恶因之所感也。以《胜》云,“自性清净心”也。《狮子吼品》云,“一种之中道”也。而此用者,不乖大理,岂非正也。缘因者,以万善为体,自一念善以上,皆资生胜果。以藉缘而发,名为缘因也。然此解者,在虑而不恒,始生而不灭,则异于正因也。若无此缘助,则守性而不迁,是故二因必相须相带也。若缘因之用既足,正因之义亦满,二用俱圆,生死尽矣。金刚后心,称一切智。转因字果,名为果性也。果果者,对生死之称也。于众德之上,更立总名(涅槃无体,果果佛性,乃众德之总名也),名大涅槃。以果上立果,名果果也。更无异时,但义有前后耳。若论境界性者,其旨则通。但是缘助,不复别开也。(卷十八)
此文所言正缘二因俱就其用说。而避苦求安,则真如性体本有之用。(故为正因之用)其关系颇为重要。因此而有“避苦求乐”为正因佛性之说。
均正《玄义》曰:
第六光宅云法师云,心有避苦求乐性义,为正因体。如解皆或(疑“背惑”之误)之性,向菩提性,亦简异木石等无性也。故《夫人经》(指《胜经》)云:“众生若不厌苦,则不求涅槃。”义释云:“以此心有背(原作“皆”)生死之性,为众生之善本故,所以为正因。”亦是出二谛外。又于时用师亮师义云,心有真如性为正体也。
据此光宅法云常用其师亮师以“心有真如性为正体”之说。但有时并采用避苦求乐之说。吉藏《玄论》亦云:
第五师以避苦求乐为正因佛性。一切众生,无不有避苦求乐之性,即以此用为正因。然此释复异前以心为正因之说。(第三家)今只以避苦求乐之用为正因耳。故经云,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故知避苦求乐之用为正因佛性也。
吉藏复破此曰:
《胜经》曰,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者,此正明由如来藏佛性力故,所以众生得厌苦求乐。何时明厌苦求乐是正因佛性耶?彼师云,指当果为如来藏,以有当果如来藏故,所以众生得厌苦求乐者,不然。《性品》云,我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佛性。明佛性本来有之,如贫女宝藏。何劳指当果为如来藏?且当果体犹尚未有,而能令众生厌苦求乐,岂非是漫语者哉!若据人证者,归来谁作如此释?此是光宅(原文作泽)法师,一时推画,作如此解。经无证句,非师所传,故不可用也。
按法云原为宝亮弟子,亮师死后,法云并为之立碑。其关切可想。亮公原有神明妙体有避苦求乐之用之说。然神明妙体则认为正因,避苦求乐则未言为正因。均正、吉藏所传光宅之说,殊与其师稍有不合。(又当果之说自亦亮所未言)但元晓《涅槃宗要》所言,颇与二师所传不同。其文曰:
第三师云,众生之心,异乎木石,有厌苦求乐之性。由有此性,故修万行,终归无上菩提乐果。故说心性为正因体。如下文言,一切众生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必当得成阿耨菩提。《夫人经》言,若无如来藏不(原作“下”)得厌苦乐求涅槃故。此是光宅云法师义也。
据此光宅实以心性为正因体,而厌苦求乐则为心性之用。因此用而心性异于木石,可修行成道。均正谓光宅以心有避苦求乐之性为正因体。又另用其师亮之说以心有真如性为正体。分光宅之说为二,实则二说固原为一义也。
由上所言,灵味、光宅同以神明之体为正因佛性。而又谓其有厌苦求乐之用。因此用而能修道,则此用固亦得佛果之因也。而灵味且云:“此用不乖大理,岂非正也!”(已见上引)则似竟谓之为正因矣。其说可谓牵强。光宅之说,如元晓所传亦可如是解。宜乎均正、吉藏谓光宅以避苦求乐为正因也。惟吉藏谓此说旧来所无,则不知光宅固述其师说也。又《胜经》之末有曰:“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是固可解为生死苦乐,均为所厌。而求者乃涅槃静寂之乐。(常乐我静之乐)但灵味、光宅所言均颇颠倒。吉藏《胜宝窟》破之甚善。其文曰:
灵味亮(原作“凉”,一作谆)师云,是理知厌苦求乐,故终能反,异于木石,由有佛性故耳。用此厌苦求乐之心为正因佛性,由之得佛。(此仍以心为正因体)于时又有光宅师,以厌苦求乐为正因。(此直不以心为正因体)但厌苦求乐,是功德性。极至金刚心得佛时,则无。今谓文意悉不尔。但明有佛性,故得厌苦求乐。无佛性,不得厌苦求乐。不用厌苦求乐以为佛性也。
总之亮师之说,本以真俗共成众生真如性理(所谓神明妙体)为正因体。但又尝据《胜》之言,而于体上立避苦求乐之用。其立说本牵强,且文中并有“此用是正”之语,其意虽原未必以之为正因,但极易生此误会。光宅据此立说,或行文更不谨慎,致世人相传,彼曾立避苦求乐为正因体之说。实则二师均主心神之体为正因佛性,与梁武帝之说有相似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