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历史:释法瑶者、法瑶与生公的异点

佛教历史:释法瑶者、法瑶与生公的异点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释法瑶释法瑶,姓杨,河东人。乃遣主簿顾旷率门义劫寺内沙门竺法瑶,得数百万。此从《僧传》)至此年孝武又于吴兴礼致法瑶。惟梁世《涅槃集解》,颇录有法瑶之疏,而未注明为何时人。依其以晋宋并言,则自为小山寺法瑶也。法瑶之后辈,有太昌寺僧宗者,幼为法瑶弟子。慧朗并述及法瑶之言。释法瑶者,盖生公学说之敌人也。搜辑佚文,法瑶与生公相异之点约有三。

佛教历史:释法瑶者、法瑶与生公的异点

释法瑶

释法瑶(丽本《高僧传》作“珍”,误),姓杨,河东人。约生于东晋安帝之世。少而好学,寻问万里。刘宋景平中(约公元436年)南游兖、豫。贯极众经,傍通异部。(《高僧传》本传)有东阿人释慧静,少游学伊、洛之间,晚历徐、兖。至性虚通,澄审有思力。著有《涅槃略记》。每法轮一转,辄负帙千人。(《高僧传·慧静传》)法瑶当在兖得听东阿静公讲。众屡请复述。静叹曰:“吾不及也。”(《高僧传》本传)按《科金刚]序》云:“分大经章段,始于关内凭、小山瑶。”又《法华文句》一云:“河西凭(当即关内凭)、江东瑶取天亲意,节目经文。”又《百论疏》云:“宋代道凭法师,释此《论》之元首也。瑶公等并采用为《疏》。”据此,瑶恐曾受业关内凭。(慧静为东阿人,称为东阿静。则关内凭自当为关内人。或曾入河西,故亦善《涅槃》)凭即世传什公门下八俊之一。《高僧传·僧远传》云:

时有沙门道凭,高才秀德,声盖海岱。

僧远系在江北从凭受学,法瑶如为凭弟子,或亦在江北也。[按《三论略章》云,小(原作冰)山瑶法师宗彭城凭法师解。是则凭曾住彭城,瑶或于彼地从学)]瑶元嘉中过江。沈演之特深器重。请还吴兴武康小山寺。(本传)演之字台真,乃武康人。平生好读《老子》,日百遍。以义理业知名。(《宋书》六十三)瑶居武康,每岁开讲,三吴学者,负笈盈衢。有释昙斌者,亦来从之研访《泥洹》、《胜》,后为宋代法匠。(《僧传》)瑶在小山寺,首尾十有九年,自非祈请法事,未尝出门。(本传)但《宋书·王僧达传》曰:

吴郭西台寺多富沙门。僧达求须不称意。乃遣主簿顾旷率门义劫寺内沙门竺法瑶,得数百万。

按僧达于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至孝建三年(公元456年)为吴郡太守,如竺法瑶即小山释法瑶,则彼于此诸年中曾居吴也。(按宋初僧人不均姓释,而《僧传》每改之为姓释。如《僧传》所载与法瑶同居新安寺之释道猷,《祐录》九道慈《胜经序》作竺道攸,可以为证)《高僧传》曰:“瑶年虽栖暮,而蔬苦不改,戒节清白,道俗归焉。”《名僧传》亦列之于《高行传》中。或者瑶虽受施甚厚,而其自奉则甚薄也。

晋末宋初,竺道生为当时法匠,创大顿悟义。其同学慧观持渐悟。谢康乐、宋文帝亦服膺生公之学。谢侯作《辨宗论》,与僧俗难问往复。文皇招致道猷法瑗,使生公之微言复张。(详见上章)宋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孝武帝宠姬殷贵妃薨,为之立寺于青溪鸡鸣桥北。因贵妃子子鸾封新安王,故以“新安”名寺(见《建康实录》,《宋书·天竺传》及《张融传》。又《高僧传·僧达传》谓寺为子鸾所造),敕名僧居之。先是文帝自临川招生公弟子道猷下都,申述顿义。(《祐录九·道慈序》,言孝武帝召之入京。此从《僧传》)至此年孝武又于吴兴礼致法瑶。瑶盖主渐。二人同被敕止新安寺。使顿渐二悟,义各有宗。瑶至京师,便就讲席。鸾舆降跸,百辟陪筵。(上见《僧传》)释昙斌当亦于其时止此寺,讲《小品》、《十地》。并申顿悟渐悟之旨。而斌原曾从瑶听讲者也。(见《僧传·斌传》)计瑶于元嘉中过江,在小山最久,首尾共十九年。中间或曾居吴之西台。大明六年乃至京,住于新安。后于元徽中(公元473年至476年)卒,年七十有六。按前废帝杀子鸾,毁新安诸寺,驱斥僧徒。(公元465年)明帝践祚,敕令修复,并招还旧僧。(《宋书·天竺传》)法瑶卒时,当仍在新安寺。

《高僧传》谓瑶著有《涅槃》、《法华》、《大品》、《胜》等义疏。按东阿静公诵《法华》、《小品》,注《维摩》、《思益》,著《涅槃略记》,《大品旨归》。则瑶之学问得力之处,与静公略相同。《胜》乃元嘉十三年译出。竺道生弟子道猷披读,叹其师之旨暗与经会,因为注五卷。(见《祐录》九《经序》)法瑶亦作《胜义疏》。盖《涅槃》以外,此经为佛性各家所必研者。又据吉藏《百论疏》云:“瑶公等采凭法师释《百论》意为《疏》”,则瑶似亦曾为《百论》作疏也。其所作均佚。惟梁世《涅槃集解》,颇录有法瑶之疏,而未注明为何时人。但查其卷一引瑶有曰:

宗(疑是“宋”字)音无以译其称,晋言无以代其号。

依其以晋宋并言,则自为小山寺法瑶也。(按《涅槃经游意》明涅槃义,引有□师之说,审之即出于上文《集解》所引之文中。“□”字盖“瑶”字之误也)又瑶所作之《疏》,科分章段,每为后人称述,已于上第十五章中叙及之。

法瑶之后辈,有太昌寺僧宗者,幼为法瑶弟子。后又受道于斌、济二法师。善《大涅槃涅槃》及《胜》、《维摩》等,均讲近百遍。每讲,听者近千。妙辩不穷,应变无尽。魏孝文帝遥挹风德,屡致书请开讲。齐世祖不许外出。建元三年(公元481年)卒,年五十九。先是有北方法师昙凖(《续传》作准)闻宗善《涅槃》,特来观听。可知僧宗在宋、齐之际极为知名。按《涅槃集解》广引僧宗,且常载慧朗、敬遗、法莲述宗之说。慧朗并述及法瑶之言。可见瑶、宗二师为人所重视也。

自竺道生多发“珍怪之辞”,而义海大起波澜。释法瑶者,盖生公学说之敌人也。搜辑佚文,法瑶与生公相异之点约有三。一佛性,二渐悟,三应无缘也。兹分别略述之。

唐初均正《大乘四论玄义》卷七,言古今论佛性体相,有本三家末十家之异。本三家者,一为道生法师,执当有为佛性体。二为昙无谶法师,执本有中道真如为佛性体。(原文作“昙此远”。但吉藏《大乘玄论》第三,言河西道朗承昙无谶作《涅槃义疏》,以中道为佛性。所言恰与均正记载相合。故知“昙此远”乃昙无谶之误)三为望法师义。其文曰:

三于生、谶(原文作远,今改)之间,执云,得佛之理为佛性。是望法师义也。

望法师乃瑶法师之误。《水经注·?水篇》言及洛阳望先寺,据《伽蓝记》乃瑶光之误,是其确证。又《涅槃经游意》说本有始有共三家。第一灵味宝亮(原作“高高”,今改正)之说。第三为开善义。而于其第二师曰:

次有障安瑶师云,众生有成佛之道理。此理是常,故说此众生为正因佛性。此理附于众生,故说为本有也。

障安者应作新安。《晋书》六十四《道子传》章安太守孙泰,在《孙恩传》中作新安太守。可以推知“障安”即“章安”之讹,亦即新安也。查《涅槃集解》卷十八解贫女人喻,引瑶有曰:

众生有成佛之理。理由慈恻,为女人也。成佛之理,于我未有用,譬贫也。

同卷又曰:

佛性之理,终为心用,虽复暂为烦恼所隐。

受教之徒,闻见佛性,方生信解。身中乃有此之胜理,生奇特想也。

又卷七引法瑶说理是常。如曰:

常理既显,方知昔旨。旨在于常,譬在水下也。

法瑶以理为正因佛性。此理是常,是本有,是以理释本体也。法瑶释涅槃云,妙绝于有无之域,玄越于名数之分。(慧达《肇论疏》引此语,分字作表。且谓为?法师语,“?”字乃“瑶”字之误)则常理显时,自超于万惑之外,而理显即是证体也。法瑶之后,涅槃名师僧宗(曾受道于昙斌,而斌曾问学于瑶)亦言“理”为佛性。《集解》引其言曰:

佛性是理,不断此也。(卷十四)(www.xing528.com)

性理不殊,正以隐显为异。(卷十九)

与理冥符,是出世之法也。(卷四十九)

佛性之理,万化之表,生死之外。(卷四十七)

性理是常,众生以惑覆故。(卷五十四)

非色者,理绝形色也。(卷五十五)

但《集解》又引宗言曰:“正因者即神明。缘因者即万善。”(卷五十七)又曰:“言此神明,是佛正因。”(卷六十六)据此则僧宗似以神明为正因。但详究其所谓神明为正因者,乃以佛性之理,不离因地神明。故如其言曰:

今答言不离因地神明而有,故言有耳。(卷十九)

正以正因佛性不离因地神明,故言住因中耳。(卷十九)

夫死生之中虽云无我,而性理不亡,神明由之不断。(卷二十)

下答以觉了神慧体相不改为性也。本有天真之理,在乎万化之表,行满照周,始会此理。不离神慧,而说性也。(卷五十四)

本有天真之理,在乎万化之表。只以其不离因地神明,故假言住于阴中。其实若言真实之我,住生死之中,常而不灭,则为常见。(卷二十)然性理不亡,在生死之外,体相不改,神明由之不断。若人行满照周,始会此理。故僧宗曰“不离神慧(神明智慧)而说性”者,即明不离神慧之理,是佛性也。

梁时灵根寺慧令僧正亦执理为佛性。《四论玄义》记末十家之二曰:

第二灵根令正执望师义云,一切众生本有得佛之理为正因体,即是因中得佛之理,理常也。取两文为证。一者《师子吼品》云,佛性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此明正因而言诸佛以此为性,故证之因中有得佛之理也。二者亦师子吼菩萨问言,若一切众生已有佛性,何用修道?佛答:佛与佛性虽无差别,而诸众生悉未具足。此正自有性而无佛,故言未具足。亦简异木石等无性也。

《大乘玄论》三述谈佛性有十一家。其第九家以得佛之理为正因佛性。且曰,此是零根(“零”字误)僧正所用。可见法瑶之说,从者甚多。(《集解》卷十八引梁智秀,亦有“性理无二”之言,开善亦用理说佛性,下详)宜可别于竺道生义外,卓然成家。按《玄论》又评理为佛性曰:

此义最长。然阙无师资相传。学问之体,要须依师承习。今问以得佛理为正因佛性者,何经所明?承习是谁?其师既以心为正因佛性。而弟子以得佛理为正因佛性者,岂非背师自作推画耶!故不可用也。

此文最可注意。盖《周易》原有穷理尽性之说。晋代人士多据此而以理字指本体。佛教学人如竺道生,渐亦袭用。似至法瑶而其说大昌,用其义者不少。吉藏亦赞美其义“最长”。但初无佛经明文可作根据也。此于中国哲学理论之发展有甚深之关系,学者所当详研也。

释法瑶不但谈佛性与竺道生不同,而其主张渐悟,则尤与生公学派立异。原夫顿渐之论,出于三乘十地之讨论。(详上章)而尤以十地之解释为尤要。支道林分见理与证体为二。谓七地始得无生,是时已悟理。但至于十地,金刚心现,乃证体而作佛。故刘虬曰:支公之论无生,以“七住为道慧阴足,十住则群方与能”。是谓悟可在七地,后世称之为小顿悟。竺道生合悟理与证体为一。主“理不可分”。谓“理唯一极”,“穷理乃睹”。故必至十地乃可言悟。后世因号为大顿悟。法瑶盖犹用支公旧说。慧达《肇论疏》,称僧肇师、支道林、道安、慧远、“□法师”执小顿悟。硕法师《三论游意义》,谓“一肇师,二支道林师,三真安?师,四邪通师,五理山远师,六道安师”,为小顿悟之六家。此中理山远师即庐山慧远。邪通师不详。“?师”与《达疏》之“?法师”均瑶师之讹,而真安亦新安之误也。《达疏》引瑶说云:

三界诸结,七地初得无生,一时顿断,为菩萨见谛也。

此与硕法师所述小顿悟义相同。《涅槃集解》虽未广钞瑶师此说。(唯其卷十五引有瑶公十地三住处之说,可相发明)然吾人观于宋孝武帝召法瑶入京,与生公弟子道猷同止新安寺,使顿渐二义,各有所宗。则法瑶师为渐悟家,可以知矣。

竺道生曾撰《应有缘论》,而释法瑶则主应无缘。慧达《肇论疏》云:

生法师云,感应有缘。或因生苦处,共于悲愍。或因爱欲,共于结缚。或因善法,还于开道。故有心而应也。?法师盛说无缘。引卢舍那为证。一切诸佛身,同一卢舍那。但于迹中异,故彼此不同耳。

佛性义在释体,渐悟义在明证体之由,而感应义则在说体用关系。佛之应化乃就用言,然用不离体,故如一切诸佛同一卢舍那。但只是迹上有异,而有应之不同。如《肇论》所谓“言用则异,言寂则同”也。均正《四论玄义》六有云:

安、肇二师与摇法师云,圣人无心而应。

慧达之“?法师”,均正之“摇法师”,同系法瑶之讹。其所谓无心而应,亦即应无缘。盖凡人之知取相,故有知有心。相生即缘法,缘法非真。圣人则无知,齐是非,忘彼我,而其应无心也。肇公《般若无知论》释此最妙。均正谓瑶之旨与肇同,则其说大概可推知也。(按《广弘明集》载梁昭明太子解法身义,言“至人不应,而众生注仰蒙益”,亦主应无缘说,可参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