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道生之顿悟义
竺道生主大顿悟。大顿悟者,深探实相之本源,明至理本不可分。悟者乃言“极照”(或称极慧)。极照者冥符至理。理既不可分,则悟自不可有阶段。生公以前未详作者之《首楞严经注序》盛唱理不可分之说。其言曰:
所以寂者,未可得而分也。故其篇云,悉遍诸国,亦无所分。而于法身不坏也。谓虽从感若流,身充宇宙,岂有为之者哉!谓化者以不化为宗,作者以不作为主。为主其自忘焉。像可分哉?若至理之可分,斯非至极也。可分则有亏,斯成则有散。所谓为法身者,绝成亏,遗合散。灵鉴与玄风齐踪,员神与太阳俱畅。其明不分,万类殊观,法身全济,非亦宜乎。故曰不分无所坏也。
夫理不可分,法身全济,则入理之悟,应一时顿了。悟之于理,相契无间。若有间隔,则未证体,而悟非真悟矣。推《楞严经注序》之所言,则顿悟之义已在其中矣。
生公以前不但已流行理之不分之说。而支、安诸公则更已有顿悟义。寻其所谓顿悟者,谓全其归致,悟其全分。但其言至于七住,已得不新不二之真慧(不新者,万行具修。不二者,有无并观)。则实以证体与悟理截为二事。于悟理既许全其归致。于进修则尚有三位,而实未得其全分。所言矛盾,均滞于经文解释七住之言,而未见圆义也。
生公论顿悟之文已佚。然《涅槃集解》卷一引道生序文之言,可见其旨。文曰:
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则无差,悟岂容易?(故悟须顿)不易之体,为湛然常照,但从迷乖之,事未在我耳。(故悟系自悟)
慧达《肇论疏》述生公之旨曰:
而顿悟者,两解不同。第一竺道生法师大顿悟(第二为支道林等小顿悟,文见前)云,夫称顿者,明理不可分,悟语极照。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恚(此字不明)释,谓之顿悟。(故悟须顿)见解名悟,闻解名信。[故悟者自悟,反本之谓悟。按佛教解脱本有信解脱(闻解)与见到(见解)之分,生公之说要本于此。查僧伽提婆在庐山译《毗昙心》内有此说。生公或得此义于提婆]信解非真,悟发信谢。理数自然,如果熟自零。悟不自生,必藉信渐。用信伪惑(“伪”字疑是“伏”字),悟以断结。悟境停照,信成万品,故十地四果,盖是圣人提理令(原作“今”)近,使夫(疑是“行”字)者自强不息。(原作见。此下原文更多讹误,略之)
盖真理自然,无为无造。佛性平等(此亦慧达引生公语),湛然常照。无为则无有伪妄,常照则不可宰割。寻夫本性无妄,而凡夫因无明而起乖异;真理无差,而凡夫断鹤续凫以求通达。是皆迷之为患也。除迷去妄,唯赖智慧。而真智既发,则如果熟自零。是以不二之悟,符彼不分之理,豁然贯通,涣然冰释,是谓顿悟。然悟不自生,亦藉信渐。悟者以种智(自有)冥符真性。真性无分而是本有。故悟无阶级,而亦是自见其本然。信者修行,闻教而生解(故称信修),非真心自然之发露,故非真悟。故道生言及工夫,有顿有渐。顿者真悟(极慧,大悟),渐者教与信修。(教可渐,修可渐,而悟必顿)生之《法华疏》云:
此经(《法华》)以大乘为宗。大乘者,谓平等大慧,始于一善,终于极慧是也。平等者,谓理无异趣,同归一极也。大慧者,就终为称耳。若统论始末者,一毫之善皆是也。
此终成之大慧(极慧),乃指顿悟。而一毫之善,则为渐修。此文言《法华》会归之旨,固未废渐教也。(又同注曰:“将说法华,故先导其情,说无量义。其既滞迹日久,忽闻无三,顿乖昔好。昔好若乖,则望岸而返。望岸而返,则大道废也,故须渐也。”此亦言教须渐)又其《维摩注》云:
一念无不知者,始乎大悟时也。以向诸行,终得此事,故以名焉。以直心为行初,义极一念知一切法,不亦是得佛之处乎。
一念无不知者(什公《维摩注》言,大乘唯一念豁然大悟,具一切智),是即大悟,唯得佛乃能终得此事。至若诸行,则由闻生解,而有初中后。此明渐修亦不可废也。(又同注云:“理不可顿阶,必要粗以至精,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损”云云。亦言有渐修)
古之持顿悟者,皆不言全弃渐教修也。支道林、释道安、竺道生、谢灵运所言均同。盖登峰造极者,必先平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其未造极峰,未达千里之前,虽不能谓为已至,然前此行程,均不可废。但行虽有渐,而至则顿达。已造极峰,则豁然开朗。而修行言教之渐阶,皆是引人入胜之方便法门。故生公曰,“十地四果,皆圣人提理令近”,使人能自强不息。盖以真悟符不分之理,故顿而无渐。然则十地四果之各阶,以至六波罗密三十七道品之众行,皆近于理而未至,故非真悟。刘虬《无量义经序》云:
生公曰,道品可以泥洹,非罗汉之名。六度可以至佛,非树王之谓。(此言道品六度皆修行方便,而未至极果)斩木之喻,木存故尺寸可渐。无生之证,生尽故其照必顿。
实相无生,尽生则无生顿显。尽者,言得其全也。无生实相,不可分割,无丝毫之伪妄。故证无生,亦必得无生之全,而必须顿悟。然则顿悟者,尽乎无生也。而且尽即无生。无生亦固未尝离于生。竺道生曰:“大乘之悟,本不近舍生死,远更求之也。”又曰:“不易之体,湛然常照。但从迷乖之,事未在我耳。”然则实相法身,涅槃佛性,原不舍生死,事本在我(事在我者,谓佛性本有也),但从迷乖之耳。吾人若藉信修,以进于道(进者,尽也)。则是真理自发自显,如瓜熟蒂落,豁然大悟。故生公曰:“见解名悟,闻解名信。”闻解由人(由教而信),而见性成佛,则事确在我也。注重真理之自然显发,乃生公顿说之特点。而其说固源出于佛性在我义也。事既在我,则十地四果,都为方便。二乘三乘,俱是权教。十地以还,均为大梦。生公《法华注》云:(www.xing528.com)
得无生法忍,实悟之徒,岂须言哉!(中略)夫未见理时,必须言津。既见乎理,何用言为!其犹筌蹄以求鱼菟,鱼菟既获,筌蹄何施?(下略)
然则得无生法忍,超乎言象。支公等谓七住可得无生者,是不知佛之方便说法,而以指为月,得筌忘鱼也。世称生公之学为“象外之谈”,亦因此也。
生公驳小顿悟家之言不详。然现有书中则常见其辨三乘十地之说。如《法华疏》曰:
譬如三千,乖理为惑,惑必万殊。反而悟理,理必无二。如来道一,物乖为三。三出物情,理则常一。如云雨是一,而药木万殊。万殊在乎药木,岂云雨然乎?
此言乘可有三,而理唯一极。(谢康乐言理归一极,义本出于生公)故《疏》又有曰:
佛为一极,表一而出也。理苟有三,圣亦可为三而出。但理中无三,唯妙一而已。
夫理既为一,则涉求之始,可以有三因。而终成则悟理自无有二。故慧达《肇论疏》曰:
唯竺道生执大顿悟云,无量(应是果字)三乘,有因三乘。
夫权智入道之途可殊,故因可有三。妙极之果则仅是一,所谓理不可分也。理既是一非三,则悟须一。悟一,则万滞同尽也。此乃据三乘而言。又道生持十地以后乃有大悟。吉藏《二谛义》引其言云:
果报是变谢之场,生死是大梦之境。从生死至金则心,皆是梦。金刚后心,豁然大悟,无复所见也。
豁然大悟,即是真悟。在十地以前,无有真悟。七地自不能见无生。故唐均正《四论玄义》有曰:
故经云,初地不知二地境界,乃至第十地不知(原作至)如来举足下足也。亦是大顿悟家云,至第十地,始见无生。小顿悟家云,至七地始见无生也。
《涅槃集解》卷五十四引道生之言曰:
十住几见,仿佛其终也。(参看《泥洹经》卷五《如来性品》)始既无际,穷理乃睹也。
穷理乃睹,生公之顿悟也。(七住未穷理,依生公意,自非真睹)
总之竺道生实能善会罗什、昙无谶所传之学。道生生于《般若》风行之世,后复得什公之亲传。故其于《涅槃》,能以《般若》之理融合其说。使真空、妙有契合无间。刘宋以后之谈《涅槃》者,皆未知《般若》,因多堕于有边(如谓佛性是神明者皆是也),而离于中道。唯生公顿悟能理会大乘空有二经之精义。《般若》宣说无相,理不可分。故极慧冥符,胡能有渐?而《涅槃》直指心性。不易之理,事本在我。故“见解名悟”,是真理之自然顿发,与“闻解”者不同。此则后日禅宗之谈心性主顿悟者,盖不得不以生公为始祖矣。《高僧传》曰:“生公笼罩旧说,妙有渊旨。”而实则其发明“新论”,下接宗门之学,更为中华学术开数百年之风气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