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顿渐分别之由来及其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的首创者

顿渐分别之由来及其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的首创者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顿渐分别之由来顿渐之辨实不始于竺道生也。但生公顿义,不滞经文,孤明独发,大为时流所非议,至为有名,因而知之者多耳。而东晋之世,乃因十住三乘说之研求,而有顿悟之说。此谓顿渐之辨,至道安、支遁,始有其旨。此谓顿悟之说首创者,为支道林。故于得无生法忍之始,已圆照一切,诸结顿断,即得佛之摩诃般若。及积德累功,损之又损,则由初地渐进以至七住。(下略)支公分判三乘,或亦言及顿悟之旨。而涉求之始,可有三乘。

顿渐分别之由来及其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的首创者

顿渐分别之由来

顿渐之辨实不始于竺道生也。但生公顿义,不滞经文,孤明独发,大为时流所非议,至为有名,因而知之者多耳。道生以前,渐顿二字亦常见于经卷。而东晋之世,乃因十住三乘说之研求,而有顿悟之说。

南齐刘虬《无量义经序》论顿悟有曰:

寻得旨之匠,起自支、安。

此谓顿渐之辨,至道安、支遁,始有其旨。而《世说·文学篇》注云:

《支法师传》曰,法师研十地,则知顿悟于七住。

此谓顿悟之说首创者,为支道林。所谓十地者,谓初欢喜地至十法云地之大乘菩萨十地也。“十地”古又译“十住”。(与《华严经·十住品》之十住异。元康《肇论疏》曰:关河大德,凡言住者,皆是地也)东晋之世,广释十住之经为《渐备一切智德经》(竺法护译),《十住经》(罗什译,均《华严十地品》异译),《大智度论·发趣品》,《十住毗婆沙》(什译)等。(《仁王经》十地虽有顿悟之说。但此经决非罗什所译,且恐为伪经)菩萨进修,必循十住。然住虽十,而关键只三。初欢喜地,为隔凡入圣之始。十法云地,学满究竟,得大法身。第七远行地,亦为十住中一特殊阶段。详举其故,可分四端。(一)菩萨住此,远过一切世间及二乘出世间道,超越尘劳。(《渐备经》云有二世界,一瑕疵,一清净,七住乃能超过是二中间)(二)七住初得无生法忍。(三)七住具足道慧,普能具足一切道品。盖六住以下,次第修道。地地之中,诸行新起。(故曰生)若至七住,则诸行顿修,无新起者。(故无生)(四)七住寂用双起,有无并观。(无生。第七地因又名等定慧地。参看《大乘玄论》卷五。后来禅宗人尝论“定慧等”)而六住以下,则空有二行,相间而起,不能并观。(故是生)以此四端,故十住之中,第七亦甚重要。

支道林研寻十住之文,知七住之重要,因而立顿悟之说。其意盖谓至于七住,虽功行未满,而道慧已具足。十地功行完满,即是成就法身而证体。七住神慧具足则知一切,而悟理之全分。支公认证体与真慧为二,故七住虽非究竟(十住亦名究竟地),而已可有顿悟。故刘虬云:

支公之论无生,以七住为道慧阴足(支公《大小品序》所谓之“览通群妙”),十住则群方与能(支序所谓之“感通无方”)。在迹斯异,语照则一。(七住之与八九十住,其迹虽异,而其般若之照则前后无不同)

“道慧阴足”,即已得无生法忍。故于得无生法忍之始,已圆照一切,诸结顿断,即得佛之摩诃般若。即于此而有顿悟。慧达《肇论疏》曰:

第二小顿悟者(第一为大顿悟),支道琳法师云,七地始见无生。弥天释道安师云,大乘初无漏慧,称摩诃般若,即是七地。远师云,二乘未得无有(当是“生”字),始于七地,方能得也。9法师云,三界诸结,七地初得无生,一时顿断,为菩萨见谛也。肇法师亦同小顿悟义。(下略)

七住诸结顿断,为菩萨见谛,故顿悟在于七住。

顿悟者有“不新”义。道安《十法句义序》(见《祐录》卷十)云:

人亦有言曰,圣人者,人情之积也。圣由积靡,炉锤之间,恶可已乎?经之大例,皆异说同行。异说者,明夫一行之归致。同行者,其要不可相无,则行必俱行。全其归致,则同处而不新。不新故顿至而不惑。俱行故丛萃而不迷也。所谓知异知同,是乃大通,既同既异,是谓大备也。

此盖谓行虽万殊(就用言),而归致是一(就体言)。如得归致之全,则万行具备,而无新矣。不新而全其归,则顿至而不惑。故慧之极诣号曰顿悟。六住以还,新行次第起。若至七住,则道慧具足,万行皆备,再无新行,而谓有顿悟。支道林《大小品对比要钞序》(《祐录》八)有云:

神悟迟速,莫不缘分。分暗则功重,言积而后悟。

盖天分(天分谓根器也)不同,故悟有迟速。众生分暗,故须用功烦重。及积德累功,损之又损,则由初地渐进以至七住。既至七住,则悟已全。自功重言之,则须渐教。自全悟言之,则称为神悟,亦即顿悟。神悟在言积之后,亦即谓功行已备再无新行也。(www.xing528.com)

又顿悟者有“不二”义。悟其全分则不二。慧达《肇论疏》述肇师小顿悟云:

六地以还,有无不并,无二之理,心未全一,故未悟理也。若七地以上,有无双涉,始名理悟。

七住并观有无,全其归致,故知于七住有顿悟。顿悟者,即知一切,知其全也。

又所谓十地者有二。(一)古亦曰十住,即《华严经》之十地,乃大乘菩萨行。上来所论者是也。(二)如《大品般若·灯炷品》,《大智度论》七十八所言,即自初乾慧地至十佛地。此谓三乘共地,初七小乘,次一中乘,后二大乘。东晋所辨之顿渐,据《肇论·涅槃无名论·难差、辨差》二节所言,恐亦尝依三乘共地立说,然其详则不可得知。但当时寻求法华二乘归一之理,则亦有关于顿悟。支道林著有《辨三乘论》。《祐录》七载未详作者之《首楞严经注序》曰:

沙门支道林者……启于往数,位叙三乘。余时复畴谘,豫闻其一。

《世说·文学篇》曰:

三乘佛家滞义,支道林分判,使三乘炳然。(下略)

支公分判三乘,或亦言及顿悟之旨。又刘虬述道安顿悟义云:

安公之辨异观,三乘者始篑之因称,定慧者终成之实录。此谓始求可随根三,入解则其慧不二。(安公有与法汰书,辩三乘义,见陆澄《目录》)

根器不同,故须由信进修。而涉求之始,可有三乘。支公亦谓群品之分有殊,故必须言积功重,此皆谓渐修(此称为信)不可废也。及至终于解悟,则支公所谓之悟其全分。既豁然顿悟,则其慧自不能有二。(此称为悟)故支、安二公均主顿悟,而不废渐修也。

但小顿悟立说虽依经文,而绝非圆义。盖顿悟之说,亦出于体用之辨。体者宇宙实相,或称真如。夫真如绝言,无名无相。中土人或称之曰道,或称之曰理。道一而已,而理亦不可分。真如无相,理不可分。故入理之慧,亦应无二。于是则始求虽因可有三(就用言),终成必悟理不二(依体言)。因是而支、安乃立顿悟义。然理既无分,悟亦不二,则必须见理证体,始为不二之慧。又必须至佛地金刚心后,成就法身,始有顿悟之极慧。而支道林等乃据经文,以为七地结尽,始见无生,乃谓顿悟在于七住。而究竟证体,仍须进修三位(八九十位)。夫既须进修,则未见理。如未见理,曷名为悟?又既须进修,则理可分。理既可分,则慧可有二。支氏等之说,实自语相违也。善乎《涅槃无名论·难差第八》之问曰:

儒童菩萨时,于七住初获无生忍,进修三位。若涅槃一也,则不应有三。如其有三,则非究竟。究竟之道,而有升降之殊,众经异说,何以取中耶?

又《诘渐》第十三论三乘,引《正法华经》曰,无为大道,平等无二。

既曰无二,则不容有异。(不许三乘)心不体则已,体应穷微。而曰体而未尽,是所未悟也。

按支道林之所言甚为支离。其所以支离者,则因未彻底了然体用之不相离。(因体既无分,则悟岂可仍有进修)乃拘执经文,以立顿说,是仍生公所斥滞文之徒也。(《涅槃无名论》持说与支公同。僧肇于体用问题彻底了然,似不应仍有此说,故此论疑非肇公所作也)惟竺道生慧解入微,深入实相,不执经文,不滞名相,故立大顿悟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