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释玄高与太子被杀之说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释玄高与太子被杀之说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释玄高《高僧传》曰,释玄高,姓魏,本名灵育,冯翊万年人也。时人重之,后称玄高。玄高率其徒众从之。子慕末),谗构玄高。河南王藉其高名,遣使迎接。《宋书》、《南齐书》虽有太子被杀之说,但均未言与佛教有关系)玄高年四十三。是在玄高死前数年,太武帝已抑佛尊道,至太平真君五年,其残害益甚。玄高之死无论原因如何,但必为毁法步度之一。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释玄高与太子被杀之说

释 玄 高

《高僧传》曰,释玄高,姓魏,本名灵育,冯翊万年人也。母寇氏,本信外道。始适魏氏,首孕一女,即高之长姊。生便信佛,乃为母祈愿,愿门无异见,得奉大法。母以伪秦弘始三年梦见梵僧散华满室,觉便怀胎,至四年(公元402年)二月八日生男。家内忽有异香,及光明照壁,迄旦乃息。母以儿生瑞兆,因名灵育。时人重之,后称玄高。按寇谦之亦为冯翊万年人,玄高与之同县。而其母又姓寇氏,高本名灵育,又似道教称号,则其母或原奉道者也。

年十二(约公元413年)入中常山(疑中南山之误,中南即终南,在万年县之南),坚求出家,改名玄高。出家时,谓有神人迎送。年十五,已为山僧说法,专精禅律。闻关右有浮驮跋陀禅师,在石羊寺弘法,高往师之。旬日之中,妙通禅法,跋陀称之。按佛陀跋多罗在弘始十三年已离长安南下,其时玄高只十岁。而佛陀跋多罗亦未闻住石羊寺,则此所谓浮驮跋陀者,不悉指何人。若系觉贤,则《高僧传》谓高于弘始四年生,必有误也。(参看伊藤义贤《支那佛教正史》四八七页)

后高杖策西秦,隐居麦积山。山在天水东南八十里,庾子山作《麦积崖佛龛铭·序》,有“方之鹫岛,迹遁三禅”之句,盖陇右之名山也。从高学者百余人。长安释昙弘亦隐于此,均以禅法为业。时西秦乞伏炽?据陇西(义熙八年[公元412年]至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凡十六年),称河南王。(事在义熙十年)有外国禅师昙无毗,深于禅法,来入其国。玄高率其徒众从之。时河南有二僧,虽形为沙门,而权侔伪相,恣情乖律,颇忌众僧。昙无毗既西返舍夷(当即迦夷),二僧乃向河南王世子曼(当即炽?子慕末),谗构玄高。摈高往河北林阳堂山。(不详)山古老相传云,是群仙所宅。高徒众三百往居山舍,游刃六门(禅法六妙门)者百有馀人。有十一人备著灵异。中有玄绍,秦州陇西人。即《僧传》长安太后寺慧通之师凉州禅师慧绍。绍后入堂术山蝉蜕而逝。堂术山即小积石山,《水经注》谓相传有神仙往返,盖亦仙山也。(参看《云笈七9》二八)时昙弘法师已往岷蜀行化。河南王藉其高名,遣使迎接。弘既至,即言于王,请高还国,崇为国师。后高游凉土,沮渠蒙逊亦相敬礼。时海西有樊僧印,亦从高学。(《高僧传》作樊会僧印,据《珠林》八十四,“会”字衍)印后行化江陵。(《名僧传抄》有传,僧印原姓樊)盖玄高在西北已为禅学之宗师矣。(www.xing528.com)

魏太武帝灭凉(公元439年),其舅阳平王杜超,请高同还平城,大流法化。太子晃事高为师。晃一时被谗(《南齐书·魏虏传》,谓为大臣崔氏、寇氏所谮),为父所疑,高令作金光明斋七日。太武帝梦其祖及父责问何故信谗。太武帝乃下诏令太子共参国政。(事在元嘉二十年。《宋书·索虏传》有此诏书,但未言其信谗及感梦事,与《南齐书》及《僧传》所载不同)后崔浩(传原作皓)寇天师又谮(传原作赞)曰:“前梦玄高所为,宜诛之以除害。”太武帝从之。时有凉州沙门慧崇,乃尚书韩万德门师,亦并被幽絷。均以太平真君五年九月十五日被害。(《广弘明集》所载《释老志》谓“是时太子幽死”,但晃之死在此后七年,其言妄。按道宣于《释老志》原文常加增删,不可为据。《宋书》、《南齐书》虽有太子被杀之说,但均未言与佛教有关系)玄高年四十三。(生于弘始四年)是岁宋元嘉二十一年也(公元444年)。死时备著灵异云。

按《高僧传》所载玄高为太子作斋事,亦见《南齐书·魏虏传》,但《魏书》、《宋书》均不见录,《通鉴考异》谓应从《魏书》。疑《僧传》所载不全为实录。查太武帝在元嘉十五年已诏罢沙门年五十以下者。(玄高死时年四十三)十七年改元太平真君。十九年受寇天师法。是在玄高死前数年,太武帝已抑佛尊道,至太平真君五年,其残害益甚。玄高之死无论原因如何,但必为毁法步度之一。《高僧传》言玄高被杀后,又复活,预言大法将灭,实则在当时有识者必已可见及此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