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诸王与佛教的关系及影响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诸王与佛教的关系及影响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诸王与佛教尼媪出入宫禁及贵人闺闼,为刘宋政治上颇显著之事。齐梁陈诸代后妃信佛,少见记载。及至梁代,武帝诸子多知佛法。凡此诸王,或称信佛,或谓与僧人有一度因缘也。皇子宗室因宫闱中帝王后妃之媚佛,耳濡目染,幼时即有感受。豫章王子尚崇为法友。诸王幼时已受宫内佛教之影响。按东晋会稽王昱与名僧支道林等交游,及即帝位,甚奖佛理。及至齐朝,文惠太子、豫章王嶷、竟陵王子良均笃信释教,并重义理。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诸王与佛教的关系及影响

诸王与佛教

尼媪出入宫禁及贵人闺闼,为刘宋政治上颇显著之事。《宋书·武二王传》,谓义宣“白晰,美须眉,长七尺五寸,腰带十围,多蓄嫔媵,后房千余,尼媪数百”。而柳元景讨义宣、臧质等檄文亦曰:“姬妾百房,尼僧千记。”(见《质传》)《宋书·后妃传》载江湛让婚表中,叙公主之骄横,曰:“尼媪竞前”,又曰:“尼媪自倡多知,务检口舌,其间又有应答问讯,卜筮师母。”宋世祖时周朗上疏,亦叹当时佛徒之腐败,有曰:“复假粗医术,托杂卜数,延姝满室,置酒浃堂。”(《周朗传》)又道育变服为尼,逃匿东宫。(《二凶传》)王国寺尼法净出入彭城王义康家,与沙门法略助孔熙先谋逆。(《范晔传》)《比丘尼传·德乐传》云:“王国寺尼法净、昙览染孔熙先谋,人身穷法,毁坏寺舍。”则尼出入宫府之事实也。《比丘尼传》又谓文帝于宝贤尼深加礼遇,孝武雅相敬待,明帝赏接弥崇,是帝王供养尼僧之证。《南史》:宋后废帝乘露车,无卤簿,往青园尼寺。则帝王亦且亲幸尼寺。宋武帝萧皇后家素事佛。(《宋书·萧东开传》)后之信佛,虽无记载,然其侄思话(《僧传·僧彻传》)及思话子慧开(《僧传》《道汪传》、《邵硕传》及《宋书》本传)均信佛。文帝袁皇后及皇太子劭、公主,均为昙摩密多设斋桂宫,请戒椒掖。参候之使,旬日相望。潘贵妃施地建东青园寺佛殿。(《比丘尼传·业首尼传》)路淑媛亦信佛。(孝武帝生母,路昭皇太后,见《僧传·道温传》)孝武帝大明二年因昙标作乱,下诏沙汰沙门。但因诸寺尼出入宫掖,交关妃后,此制竟不行。(《宋书·天竺传》)路昭皇太后,当与有力也。齐梁陈诸代后妃信佛,少见记载。但齐阮涉媛疾笃,诸僧行道。(《南史》四十四)少帝微闻有人谋废立,以问萧坦之。坦之以为“诸尼师母”所言。则僧尼在宫禁妄自进言(梁永康公主、丁贵嫔从——受戒,见《僧传》),在齐梁之世,亦有其事也。

南朝王子颇多信佛,宋有临川王道规(《僧传·道照传》,见下引),嗣子义庆(《僧传》5良耶舍、道儒、道礒传,《尼传·景晖传》),江夏王义恭(《僧传》慧益、昙颖、弘光及《续传·僧传》,又《尼传·慧?传》),衡阳王义季(《僧传》法恭、昙光传),彭城王义康(《僧传·昙迁传》。《宋书》本传,赐死时自谓“佛法自杀不复得人身”,遂不肯自戕),南郡王义宣(《僧传·慧琚传》),庐陵王义贞(《宋书》六十一记其与慧琳善),建平王弘(《僧传·法瑶传》)子景素(《僧传·僧隐传》),巴陵王休若,山阳王休祐(《僧隐传》),竟陵王诞(《法愿传》),豫章王子尚(《僧琚传》)。齐有文惠太子及竟陵王(下详),豫章文宪王嶷(《齐书》本传记其于后堂安佛像及供养外国二僧。《续传·智藏传》可参看。《尼传·慧绪传》)及其子子范(卒于招提寺僧房)、子显(阅《南齐书》可证其信佛。《广弘明集》载其御讲《大般若经序》)、子云(死于显云寺,《广弘明集》载其《玄圃园讲赋》)、子晖(听重云殿讲《三慧经》。上均见《南史》四十二),临川王映,长沙王晃(《续传·昙淮传》),宣都王鉴(死时正行八关斋),晋安王子懋(七岁礼拜,上均见《南史》),始安王遥光(僧传·法度传))及巴陵王昭胄(《续传·僧传》,《尼传·法宣传》。又《祐录》十二载有巴陵王《法集目录》)。及至梁代,武帝诸子多知佛法。(下详)其兄弟辈有临川王弘(《南史》五十一,弘因释惠思得避难,参看《僧传·——传》,《续传·僧伽婆罗传》),安成王秀(《南史》卷六十二言秀于荆州立王居寺,参看《续传·慧超传》),南平王伟(《南史》载其信佛,精玄学,《僧传·——传》),鄱阳王恢(《南史》言其就僧治目疾,参看《僧传·保6传》),始兴王辵(《金石萃编》二六碑,谓其深信大道,又《僧传·明达传》)。其侄辈有长沙王业(《梁书》二十三谓其信佛)及子韶(《续传·洪偃传》),衡阳王元简(《僧传·昙斐传》及《尼传·法宣传》),桂阳王象(《续传·慧澄传》),其孙有大球(《梁书》四十四)。陈代则有晋安王伯恭(《续传·慧觉传》)。新安王伯固,鄱阳王伯山,新蔡王叔齐(《续传·智聚传》),始兴王叔陵(《南史》记其刺血写《涅槃经》)。凡此诸王,或称信佛,或谓与僧人有一度因缘也。

皇子宗室因宫闱中帝王后妃之媚佛,耳濡目染,幼时即有感受。宋时道照善于唱导,音吐嘹亮,洗悟尘心。《僧传》云:

宋武帝尝于内殿斋。照初夜略叙“百年迅速,迁灭俄顷,苦乐参差,必由因果,如来慈应六道,陛下抚矜一切。”帝言善久之。斋竟,别□三万。临川王道规从受五戒,奉为门师。

《比丘尼传·净贤传》云:

宋文皇帝善之。湘东王或龆龀之年,眠好惊魇,敕从净贤尼受三自归,悸寐即愈。帝益相善。

《僧传·僧璩传》云:(www.xing528.com)

少帝准(顺帝即位时年只十一岁)从受五戒。豫章王子尚崇为法友。

《——传》云:

今上(梁武帝)深相礼遇。凡僧事硕疑,皆敕就审决。年衰脚疾,敕听乘舆入内殿,为六宫受戒。其见重如此。开善智藏法音慧廓皆崇其德素,请事师礼。梁临川王宏,南平王伟,仪同陈郡袁昂,永康定公主,贵嫔丁氏,并崇其戒范,尽师资之敬。

《梁书》四十四云:

建平王大球,……性明惠夙成。初侯景围京城,高祖素归心释教,每发誓愿,恒云:“若有众生应受诸苦,悉衍身代。”当时大球年甫七岁,闻而惊谓母曰:“官家尚尔,儿安敢辞!”乃六时礼佛,亦云:“凡有众生应受诸苦报,悉大球代受。”

诸王幼时已受宫内佛教之影响。及年稍长就学,更染士大夫信佛之风,因而不但奉法虔敬,且间精于玄理。按东晋会稽王昱与名僧支道林等交游,及即帝位,甚奖佛理。凡南朝帝王即位,年岁稍长知文学者,靡不奖励佛学,并重玄理。宋宜都王义隆,年十四,博涉经史,善隶书。宋武帝使名僧慧观与之游(见《观传》),及即位为文帝。孝武帝即位时年二十四岁,亦稍有文才。明帝为湘东王时,好读书,爱文义。均颇信佛,而文帝、孝武且于玄谈亦特加提倡。(如顿渐义)此则因与士大夫往还,而颇知当世所注意之理论也。宋临川王义庆爱好文义,晚年奉养沙门。观其所作《世说》八卷,其醉心魏晋清流之风尚,可以想见。及至齐朝,文惠太子、豫章王嶷、竟陵王子良均笃信释教,并重义理。故佛学盛极一时。竟陵王领导名流,尤为大法之功臣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