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凉昙无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的巨子

北凉昙无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的巨子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凉昙无谶北凉译经之巨子为昙无谶,中印度人。《祐录》同卷《涅槃经记》曰:“天竺沙门昙无谶,……先至敦煌。河西王……西定敦煌,会遇其人。”昙无谶之至姑臧,或即在是年,即北凉玄始十年也。盖昙无谶以方术知名。菩萨戒之独立,首见于《涅槃经》,其《长寿品》中言之最明,《优婆塞戒经》及《戒坛文》,亦属大乘,而《地持经》相当于《瑜伽》之《菩萨地》,尤为大乘戒律之重镇,诸经均昙无谶在凉所译也。

北凉昙无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的巨子

北凉昙无谶

北凉译经之巨子为昙无谶,中印度人(《魏书》九十九及《释老志》均称宾沙门)。初学小乘,后见《涅槃经》,方自渐恨,又擅方术,为王所重。后因事得罪,惧诛,乃至宾,赍有《大涅槃经》前分十卷并《菩萨戒经》(据《祐录》九《菩萨善戒》、《地持》二经记,《地持经》亦名《菩萨戒经》)、《菩萨戒本》等。后又至龟兹。彼二处多学小乘,不信《涅槃》。(参看《僧传》及《祐录》十四)东入鄯善(此据《魏书》九十九,并言谶因私通王妹奔凉州),复进至敦煌。《祐录》卷八之《大涅槃经序》曰:“天竺沙门昙无谶者,中天竺人,婆罗门种。……先至敦煌,停止数载。大沮渠河西王者……开定西夏,斯经与谶自远而至。”《祐录》同卷《涅槃经记》曰:“天竺沙门昙无谶,……先至敦煌。河西王……西定敦煌,会遇其人。”按蒙逊于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迁姑臧,称河西王,改元玄始。至刘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灭西凉李氏,取酒泉、敦煌。顷之西凉李恂复入敦煌。明年三月蒙逊率兵得克之,屠其城。昙无谶之至姑臧,或即在是年,即北凉玄始十年也(公元421年)。(《魏书》言谶自鄯善亡奔凉州,当非事实)

据此则谶先居敦煌,于玄始十年始至姑臧。然宋元明版《祐录》载谶译经十一部,出经年月多在玄始十年以前。兹录其全目及年月地点于下:

《大般涅槃经》三十六卷(伪河西王沮渠蒙逊玄始十年十月二十三日译。[此系据《祐录》卷八所载道朗序])

《方等大集经》二十九卷(玄始九年译。丽本无此五字)

《方等王虚空藏经》五卷

《方等大云经》四卷(玄始六年九月出。丽本无此七字)

《悲华经》十卷(《别录》或云龚上[道龚]出,玄始八年十二月出。丽本无此八字)

《金光明经》四卷(玄始六年五月出。丽本无此七字)

《海龙王经》四卷(玄始七年正月出。丽本无此七字)

《菩萨地持经》八卷(玄始七年十月初一日出。丽本无此十字)(www.xing528.com)

《菩萨戒本》一卷(《别录》云敦煌出)

《优婆塞戒》七卷(玄始六年四月十日出。丽本无此九字)

《菩萨戒优婆(塞)戒坛文》一卷(玄始十年十二月出。丽本无此八字)

案上列宋元明本所注年月,除《涅槃》外,均不见于丽本。而《祐录》卷九所载之《优婆塞戒经记》,谓系于丙寅夏四月二十三日,河西王世子沮渠兴国与诸优婆塞等五百馀人,请天竺法师昙摩谶译,七月二十三日讫,道养笔受。丙寅岁即玄始十五年,是则宋元明板所注“玄始六年四月十日出”九字实误。而《长房录》、《开元录》均无三板所注十年以前年月,则费氏及智癉所见之《祐录》,均无此项年月可知。不知何时,经伧人羼入,宋、元、明本因之而误,实无根据也。

《大般涅槃经》据道朗序,于玄始十年十月二十三日出,惟未言何时译竣。而《高僧传》则言玄始三年初译,十年十月二十三日讫,慧嵩笔受。但如谶于十年三月后至姑臧,则《僧传》所言亦误也。又《僧传》谓谶于出经之前,先在凉土习语三年,亦不知是否。但据《祐录》卷二引《别录》,谓《菩萨戒本》在敦煌出,则其未至凉土前已能译经,或习华言三年之说亦妄也。又《祐录》十四谓谶携来前分十二卷,后还国于于阗得经本续译之。而《高僧传》谓谶自携来前分十卷,后又自往于阗,求得中分还译之,后又遣人到于阗求得后分译之。(按宋道普往西域重寻《涅槃》后分,未至而卒。死时叹曰“后分与宋地无缘。”则似谶译乃无后分也)《祐录》之《涅槃经记》则谓初十卷五品,系智猛携至高昌者,蒙逊遣使取至,令谶译之。次第六品至十三品,则原在敦煌由胡道人送来。隋灌顶《涅槃玄义》谓前五品二十卷乃谶与智猛共翻,后遣使外国,又得八品译之,为二十卷。四说各不同。(《三论游意》言智炎[即猛]于武威译《涅槃》四十卷。似亦因相传猛曾译大乘《涅槃》也。《游意》原文极难明。又《隋志》记此经翻译之文,亦与诸书不同。惟《隋志》认昙无谶与昙摩罗谶为二人,则系错误)但——、慧皎均言智猛于宋元嘉元年(公元424年)发于天竺,已在谶到姑臧之后,《经记》及《玄义》所言想不确也。

谶所译经均属大乘。而《涅槃经》阐佛性说,开中国佛理之一派,至为重要。至蒙逊末年,北魏强大,太武帝闻谶有道术(《魏书》九十九言太武闻其善男女交接之术),召之。逊不与,并疑谶,遂杀之。(《魏书》三十六谓李顺使凉。帝诏顺令蒙逊送谶至京邑。顺受蒙逊金,听其杀之)事在义和三年,即宋元嘉十年也(公元433年)。(《魏书》九十九及《释老志》并《僧传》、《祐录》于此所言,并有不同)

《涅槃经》为凉土出经之最要者。而《大毗婆沙》乃有部之巨制,其本则凉僧道泰游西方所得。在丁丑之岁(即元嘉二年,公元425年)四月中旬凉王沮渠茂虔请西域沙门浮陀跋摩于内苑闲豫宫寺出之,道泰笔受,慧嵩、道朗三百余僧考正文义。至己卯七月上旬方讫,凡一百卷。(上年代据《开元录》,《祐录》二同。但道挺序作乙丑,丁卯。按之下文“凉城覆没”之言,当误)九月而魏灭凉,经物焚散,只存六十卷。(十七年后昙学威德译经凉州,慧朗为经命名《贤愚经》。《祐录》九有经记。慧朗当即道朗)

凉土译有《涅槃》、《婆沙》,均义学之渊府,而慧嵩、道朗等亦义学僧人。然当时凉土,于禅法戒律亦所推重。盖昙无谶以方术知名。而沮渠京声者,蒙逊之从弟,位安阳侯,少涉流沙,到于阗。云曾遇佛陀斯那(即佛大先),安阳从受《禅要》、《秘密治禅病经》。于高昌得《观世音弥勒二观经》译之(据《祐录》二)。及返凉土,又出《神要》。凉亡,南奔晋。又释玄高者亦于陇西习授禅法,为北朝开始最有关系之人物。至若戒律,则罗什以前传者多小乘戒。菩萨戒之独立,首见于《涅槃经》,其《长寿品》中言之最明,《优婆塞戒经》及《戒坛文》,亦属大乘,而《地持经》(亦名《菩萨戒经》)相当于《瑜伽》之《菩萨地》,尤为大乘戒律之重镇,诸经均昙无谶在凉所译也。此外,谶在敦煌即译《菩萨戒本》,可见其重视大乘戒也。(西域奉小乘诸国谶不能留,当亦因奉戒不同)《法苑珠林》九十八叙谶赍戒来,沙门道进驰往敦煌,躬自接受。凉州道朗,西土之望,感有瑞梦,亦屈年从进受戒,于是受者有三千,云云。(参看《僧传》道进感戒事)所传虽未必实,但《菩萨戒》实先行于凉州,其后在北朝时,禅法戒律为所特重。而《菩萨戒》诸经之研求,几专在北方。观此则凉州佛学之影响于北朝者,概可知矣。

南朝佛教,比之北朝,较重义学。昙无谶之大乘学,则盛行于南。《涅槃》出后,凉土义学僧人,本已注意此经。《祐录》卷十四,谓北凉当时慧嵩、道朗号称独步。而道朗作《涅槃经序》,并有经疏。(见吉藏《大乘玄论》)《释老志》载智嵩为译时笔受,后以新出经论于凉土教授,辩论幽旨,著《涅槃义记》。智嵩当即慧嵩也。(《祐录》卷十《毗婆沙序》亦称曰智嵩、道朗)但当时高僧,虽已解新经,然不久凉土兵乱,《涅槃》之学,流至江南乃称盛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