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毗昙》学传布之起始及其影响

《毗昙》学传布之起始及其影响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毗昙》学传布之开始《毗昙》本指对法藏。同时译人虽亦出有部三藏,而僧伽提婆则特善《毗昙》。宾一切有部《毗昙》,至道安时而始来中国。至晋太元十六年南下至庐山,以其年冬在南山精舍出《阿毗昙心》四卷。可证其为学人,而善小乘《阿毗昙》也。提婆虽先在长安译出《毗昙》,但旋遭变乱,其学当少研求者。所出者《毗昙》,而竟风靡一时,使佛徒视《方等》为魔书。则《毗昙》学之大兴,实由于慧远徒众也。

《毗昙》学传布之起始及其影响

《毗昙》学传布之开始

《毗昙》(即《阿毗昙》,新译《阿毗达磨》)本指对法藏。而中国在六朝时特举一切有部之学而言。一切有部,盛于宾。宾即迦湿弥罗,地处印度之西北,孤立群山之中,与外国交通颇不易。相传在阿育王时,佛化始被斯土。所传为上座部之学,演而为一切有部。迦旃延撰《发智论》,迨后五百应真,结集《大毗婆沙》,汉言为广说(据《西域记》时三藏均作注释,律藏之释亦称毗婆沙,但中土毗婆沙通指论藏注释),实系合多家解说,为《发智论》作集注。所采极烦博,虽未必即合五百名师之意见,但其时一切有部学之发达,于斯可见。中国前汉以来,即通宾。但在道安以前,其学迄未大传。盖彼国教尚保守。唐玄奘《西域记》谓,《大毗婆沙》等圣典,以铜□镂写,石函封固,藏于塔中,命药叉神守护,不令异学持此论出。然至晋时,竺法护译《贤劫经》,其原本乃得自宾沙门。(《祐录》七《贤劫经记》)而佛图澄自云:“再到宾,受诲名师”。(《僧传》)及至苻秦统一中国北方,与西域之交通畅达,宾沙门遂群集长安,大出一切有部经律论。其详如第八章所述。

宾沙门在关中译经,其赞助之主角为远公之师道安。而译人中一切有部之大家则为僧伽提婆。同时译人虽亦出有部三藏,而僧伽提婆则特善《毗昙》。所译《阿毗昙》,即《发智论》也。《祐录》十载道安序文有曰:“其身毒来诸沙门,莫不祖述此经(指《阿毗昙·发智论》),宪章《鍸婆沙》,咏歌有余味者也。然乃在大荒之外,葱岭之表。虽欲从之,未由见也。”宾一切有部《毗昙》,至道安时而始来中国。及苻秦溃败,僧伽提婆东止洛阳(约公元385年),渐娴汉语,乃与法和更出此经及尼陀架尼撰之《毗婆沙》(原系僧伽跋澄所译)。至晋太元十六年南下至庐山,以其年冬在南山精舍出《阿毗昙心》四卷。自执胡本,口译晋言,道慈笔受。来年秋,复与提婆校正,以为定本。时上座竺僧根、支僧纯等八十人。(《祐录》十,未详作者序)据远序文(《祐录》十)云:“宾沙门僧伽提婆,少玩兹文,味之弥久。……会遇来游,因请令译。提婆乃手执胡本,口宣晋言,临文诫惧,一章三复。远亦宝而重之。”则请译《阿毗昙心》者,乃远公也。(提婆在山,远公又曾请其出有《三法度》二卷)(www.xing528.com)

《祐录》八僧睿《维摩义疏序》,谓“自提婆以前,天竺义学之僧并无来者”。释慧琳《道生法师诔》(《广弘明集》)有曰:“提婆小道之要。”《晋书》六十五曰:“外国沙门名提婆,妙解法理,为王繤兄弟讲《毗昙经》。”可证其为学人,而善小乘《阿毗昙》也。提婆虽先在长安译出《毗昙》,但旋遭变乱,其学当少研求者。及至庐山,为名僧聚居之所。《名僧传抄·说处》卷十记有“慧远庐山习有宗事”。则远公固曾提倡一切有部之学。据慧琳诔文,竺道生精于提婆之学。(时生公亦在匡山,详下第十六章)《弘明集》载范泰《致生、观二法师书》有曰:“外国风俗,还自不同。提婆始来,义观(一作义亲)之徒,莫不沐浴钻仰。此盖小乘法耳。便谓理之所极,谓无生《方等》之经,皆是魔书。”义者疑为慧义(《慧远传》谓其强正不惮,至庐见远,衷心折服),观即慧观,均曾居匡山。夫“提婆始来”先止庐阜。所出者《毗昙》,而竟风靡一时,使佛徒视《方等》为魔书。则《毗昙》学之大兴,实由于慧远徒众也。

隆安元年(公元397年)提婆东游京师,卫军东亭侯王繤(字元琳)为立精舍。请宾沙门僧伽罗叉讲《中阿含经》胡本,提婆传译,道慈笔受,慧持校阅。(《祐录》九《出经序》及《僧传·慧持传》)道慈、慧持,均来自庐山也。慧持受豫章太守请,讲《法华》、《毗昙》。持亦匡山僧人,并为王繤所重。繤又请提婆于其舍讲《毗昙》(据《世说注》,所讲似为《阿毗昙心》),王僧弥(繤弟珉,字僧弥,《高僧传》宋、元、明本误作僧珍)听之及半,便能自讲(详见《世说·文学篇》并《僧传》),僧弥盖读庐山所译之《阿毗昙心》,再听提婆讲说,故能自讲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