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安之性空宗义
安公一生于《般若》研究最为致力。观其所撰述,亦可知其宗旨所归。《祐录》载其所著书中,有下列诸项皆与《般若》有关也。
《光赞折中解》一卷
《光赞抄解》一卷
《放光般若折疑准》一卷
《放光般若折疑略》二卷
《放光般若起尽解》一卷
《道行经集异注》一卷(上均见《祐录》卷五)
《实相义》
《道行指归》
《般若折疑略序》(当即第四项之序)
《大品序》(以上见卷十二)
《道行经序》(即第六项之序)
《合放光光赞略解序》(上二出卷七)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此见卷八)
《性空论》(见元康《肇论疏》,或即上列之实相义)(www.xing528.com)
间常论之,道安平生可分为四时。第一河北求学时。其在此时,师事佛图澄,而其同学有法和、法汰、法雅、法进等。此诸人者,均学通内外。法雅创立格义(详上),道安必亦常用此法。第二河北教学时。当时安公或特重视禅观。故在护泽则注《阴持入经》、《大十二门经》及《道地经》。(均见《祐录》《经序》)此时道安当已见《放光》、《道行》二经,而《光赞》亦得其一品。(《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其时并曾讲《般若》(《高僧传·慧远传》),但已屏除格义之法(在飞龙山时系在师死之后)。第三襄樊教学时。此时大讲《般若》。且《光赞》于太元元年由凉州送来,安公寻之玩之,欣有所益。(见同序中)其《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曰:“昔在汉阴,十有五载,讲《放光经》,岁常再遍。及至京师,渐四年矣。亦恒岁二,未敢堕息。”第四关中译经时。此时安公虽亦讲《放光》(前四年亦每年二遍,参看《僧传·僧富传》),但其所最致力者为译经。译经之中,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此亦名《须菩提品》),此经实即《小品》,但安公误以为《大品》。故译时与《放光》、《光赞》对校。
安公尽力研究《般若经》,观其《般若》注疏之多,已可想见。《祐录》卷九载有未详作者之《渐备经十住胡名并书叙》,审其文义,并与安公《合放光光赞略解序》比校,知实为道安致友人书。叙《十住》胡名及《渐备》与《光赞》译出,与送达襄阳(时安公在襄阳)诸事。书中言及《大品》,谓方欲研之,“穷此一生”。亦可见安公之弘愿。又此《书叙》及《随略解序》均述其寻求《光赞》之难。缘《光赞》译出虽先于《放光》九年,但寝逸凉土,不行于世。安公在河北,得其一卷(《随略解序》作第一品),知有此经,而求之不得。及至襄阳,会慧常、进行、慧辩等将如天竺,路经凉州。慧常得《光赞》写之,因互市人康儿展转至长安。长安安法华遣人送至互市。互市人于泰元元年五月二十四日送达襄阳,付道安。襄阳僧人使僧显写送扬州竺法汰。道安既得《光赞》,即与《放光》校读,谓其“互相补益,所悟实多”。考《光赞》现存二十七品,比之《放光》缺六十三品。故安公序中,谓“其残不具”。(《光赞》泰元元年以前,中原只有其残卷。故道安仅见一卷。且即在襄阳,安公所得亦非全璧)夫得书若是之难,得之又缺失,昔人读书之困苦与其辛勤,可念也。
由上所言,安公一生均与《般若》有关。睿《喻疑论》曰:“附文求旨,义不远宗,言不乖实,起之于亡师。”而僧睿《大品经序》曰:“亡师安和上凿荒途以开辙,标玄指于性空,落乖踪而直达,殆不以谬文为阂也。亹亹之功,思过其半,迈之远矣。”据此则僧睿谓其师之学,标空性宗也。而其《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曰:“格义迂而乖本,六家偏而不即。性空之宗,以今验之,最得其实。”性空之宗,显即昔日安公之学,而与六家格义之说不同。以今验之者,谓以罗什所译验之也。元康《肇论疏》有曰:“如安法师立义以性空为宗,作《性空论》。什法师立义以实相为宗,作《实相论》,是谓‘命宗’也。”性空之宗,不但僧睿谓为“最得其实”。而道安之学,六朝常推为斯教之重心。梁武帝《大品经序》有曰:“此以东渐二百五十有八岁,始于魏甘露五年至自于阗。叔兰开源,弥天导江。鸠摩罗什澍以甘泉,三译五校,可谓详矣。”此谓弥天释法师,与竺叔兰及什公并美。慧远《肇论序》亦有曰:“至如弥天大德,童寿桑门,并创始命宗,图辩格致。”及至嘉祥大师,力屏他说,特张三论。其意以为《方等》经论,得其意者,为道安、罗什、僧肇、僧朗、僧诠、法朗(三人属山门义)也。故《中论疏·因缘品》,叙六家七宗,而谓本无一家分为二宗。二宗者,乃道安本无与琛法师本无也。琛法师本无义,待下详。而其叙安公本无曰:
什师未至。长安本有三家义(此乃指《不真空论》所言之本无、即色、心无三者。但长安未必只知此三家义,已如前说)。一者释道安明本无义。谓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夫人之所滞,滞在未(应作末字)有。若诧(应是宅字或是□字)心本无,则异想便息。安公本无者,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无。此与《方等》经论、什肇山门义,无异也。
“无在万化之前”数语,乃出于昙济《六空七宗论》。《名僧传抄·昙济传》引之较详,文曰:
著(原作着)《七宗论》,第一本无立宗曰:“如来兴世,以本无弘(原作佛)教,故《方等》深经,皆备明五阴本无。本无之论,由来尚矣。何者?夫冥造之前,廓然而已。至于元气陶化,则群像禀形。形虽资化,权化之本,则出于自然。自然自尔,岂有造之者哉!由此而言,无在元化之先,空为众形之始,故称本无。非谓虚豁之中,能生万有也。夫人之所滞,滞在末(原作未,误,参看下段)有。宅心本无,则斯累豁矣。夫崇本可以息末者,盖此之谓也。”云云。
《肇论·不真空论》破异执,第三破本无义。慧达谓为安公义。其所言即略释上段。文曰:
第三解本无者,弥天释道安法师《本无论》云,明本无者,称如来兴世,以本无弘教。故《方等》深经,皆云五阴本无,本无之论,由来尚矣。须得彼义,为是本无。明如来兴世,只以本化无物。若能苟解无本,即异想(原文作思异)息矣。但不能悟诸法本来是无,所以名本无为真,末有(此可证吉藏疏“未有”系“末有”之误)为俗耳。
据上所言,僧睿称其师之说曰性空宗。昙济《六家七宗论》则称为本无宗。而自僧睿以后,梁朝武帝、陈时慧达以至隋唐吉藏均认安公为般若学之重镇。吉藏之时,尚无定祖之说。假使有之,可断言道安必被推为三论宗之一祖也。
安公可谓自禅观以趣于性空者也。《阴持入经序》作于濩泽。有言曰:“以慧断智,入三部者,成四谛也。十二因缘论净法部首,成四信也。其为行也,唯神矣,故不言而成,唯妙矣,故不行而至。”《道地经序》(亦作于濩泽)亦曰:“其为像也,含弘静泊,绵绵若存。寂寥无言,辩之者几矣。恍忽无行,求以漭乎其难测,圣人乃为布不言之教,陈无辙之轨。”《安般注序》(不悉作于何时)曰:“寄息故无六阶之差,寓骸故有四级之别。阶差者,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级别者,忘之又忘,以至于无欲。”在《人本欲生经注》内释想受灭尽定曰:“行兹定者,冥如死灰,雷霆不能骇其念,火遶不能伤其虑,萧然与太虚齐量,恬然与造化俱游。”所谓无言无为,静寂逍游,语虽出于《老》、《庄》,而实同于安公之般若。盖“据真如游法性,冥然无名者,智度之奥室也”。(《道行序》)“泊然不动,湛尔玄齐”(《随略解序》),亦何异于冥如死灰。故安公之空,发于禅也。
吉藏《中观论疏》曰:安公明本无者,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无。又曰:安公谓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夫人之所滞,滞在末有,若诧(原作诧)本无,则异想便息。据此安公之意,大义有二。一空者空无。二空无之旨,在灭异想。此中空无,究为何义,典籍不详,颇难测知。然安公实非谓有无之“无”则甚明。《名僧传抄》引第一本无宗之言曰:“非谓虚豁之中能生万有也。”但此不言无辙之教,无以名之,名之曰“无”。无者真谛,盖对于俗谛之有而言。故慧达解曰,本无为真,末有为俗。安澄亦曰:别记云,真谛者为俗谛之本,故云无在元化之前也。又安公《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曰:
般若波罗蜜者,成无上正真道之根也。正者,等也,不二入也。等道有三义焉。法身也,如也,真际也。故其为经也,以如为首,以法身为宗。如者尔也。本末等尔,无能令不尔也。佛之兴灭,绵绵常存,悠然无寄,故曰如也。法身者,一也。有无均净,未始有名。故于戒则无戒无犯,在定则无定无乱,处智则无智无愚,泯尔都忘,二三尽息,皎然不缁,故曰净也,常道也。真际者,无所著也。泊然不动,湛尔玄齐,无为也,无不为也。万法有为,而此法渊默,故曰无所有者,是法之真也。由是其经万行两废,触章辄无也。何者?痴则无往而非徼,终日言尽物也,故为八万四千尘垢门也。慧则无往而非妙,终日言尽道也,故为八万四千度无极也。所谓执大净而万行正,正而不害,妙乎大矣。
道安之状般若法性,或可谓常之至极,静之至极欤!至常至静,故无为,故无著。故解无为曰渊默,曰泊然不动。解法身为一,为净而不缁,谓泯尔都忘,二三尽息。解如曰尔,尔者能无令不尔,所谓绵绵常存,悠然无寄也。故自安公视之,常静之极,即谓之空,空则无名无著,两忘玄莫,□然无主。由是而据真如,游法性,冥然无名。由是而痴除而尘垢尽,除痴全慧,则无往而非妙。千行万定,莫不以成。药病双忘,辙迹齐泯。(参看《道行经序》)故空无之旨在灭异想。举吾心扩充而清净之,故万行正矣。凡此常静之谈,似有会于当时之玄学。虽安公曾斥格义,虽其《道行序》卑《易》理有曰:“执道御有,卑高有差,此有为之域耳”,然融会佛书与《老》、《庄》、《周易》,实当时之风气,安公之学说仍未脱此习也。(其合《光赞序》文之末,亦以可道常道与二谛相比,甚无谓。实格义之余)
按肇公《不真空论》成于晋时,其时僧睿只举六家。昙济《六家七宗论》作于宋代,则似就睿之六家加性空之宗,而分本无为二。但自肇、睿二师之时言之,则或无分为二宗之说。而僧肇所破,必通举持本无之诸师,未必详为分别,仅破其中某一人也。及至陈时慧达《肇论疏》,犹谓肇公所破即安与远两师义。惟在隋吉藏《中论疏》中,就昙济分本无为二之说,而言肇公所破乃本无异宗。嘉祥大师所言,虽或如理。盖肇公所破本无,谓“情尚于无”、“宾服于无”者,似指谓于虚豁之中生万有。(说见下)而安公则曰,非谓虚豁能生万有也。但吉藏又谓安公本无与《方等》经论、什肇山门义无异,则未免言之太过。盖如安公以至静至常状法相,则肇公《物不迁论》正非此义。盖肇谓动静未始异,必即动而求静,即乾坤倒覆,无谓不静,洪流滔天,无谓其动。安公所说,吾人虽因文献不足,不能测其全,但决无即动求静之旨,肇公对之,当只认为亦是“人情之惑”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