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竺叔兰与支孝龙:《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的重要人物

竺叔兰与支孝龙:《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的重要人物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竺叔兰与支孝龙竺法护出《光赞般若》后九年,无叉罗在仓垣与竺叔兰译出《放光经》。此与经记所言颇相似,疑《僧传》误以法寂为孝龙也。竺叔兰、支孝龙同为胡人(叔兰,天竺人,祖父因国乱被害,其父奔晋,居于河南,生叔兰,详《高僧传》。支孝龙少以风姿见重,加复神形卓荦,高论适时。叔兰译出《放光》,龙披阅旬日,便就开讲。支孝龙所谓“抱一以逍遥,唯寂以致诚”者是也。

竺叔兰与支孝龙:《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的重要人物

竺叔兰与支孝龙

竺法护出《光赞般若》后九年,无叉罗在仓垣与竺叔兰译出《放光经》。据经记云:太安二年十一月,竺法寂至仓垣检取现品五部并胡本共竺叔兰考校书写,永安元年(公元402年)四月讫。但《僧传》谓太安二年支孝龙就叔兰一时写《放光》五部,校写为定本。时未有品目,旧本十四匹缣,今写为二十卷云。此与经记所言颇相似,疑《僧传》误以法寂为孝龙也。竺叔兰、支孝龙同为胡人(叔兰,天竺人,祖父因国乱被害,其父奔晋,居于河南,生叔兰,详《高僧传》。孝龙为淮阳人,但亦似月支人之裔),似均染当时清谈风气,与名士交游。叔兰性嗜酒,饮至五六斗(一作升)方畅。一日卧于路旁,被拘送河南狱。时河南尹为乐广,乃清谈之领袖也。饮酒已醉,谓曰:“君侨客,何以学人饮酒?”叔兰曰:“杜康酿酒,天下共饮,何问侨旧?”广又曰:“饮酒可尔,何以狂乱乎?”答曰:“民虽狂而不乱,犹府君虽醉而不狂。”广大笑。(事详《祐录》)

支孝龙少以风姿见重,加复神形卓荦,高论适时。常披味《小品》,以为心要。叔兰译出《放光》,龙披阅旬日,便就开讲。(《僧传》)慧皎传云:(www.xing528.com)

陈留阮瞻,颖川庾□(原作凯),并结知音之友。世人呼为八达。时或嘲之曰:“大晋龙兴,天下为家。沙门何不全发肤,去袈裟,释胡服,被绫罗。”龙曰:“抱一以逍遥,唯寂以致诚。剪发毁容,改服变形,彼谓我辱,我弃彼荣。故无心于贵而愈贵,无心于足而愈足矣。”其机辩适时,皆此类也。

陶靖节《群辅录》载董昶、王澄、阮瞻、庾:、谢鲲、胡毋辅之、沙门于法龙(当即支孝龙)、光逸,为八达。《晋书》胡毋辅之与谢鲲、阮放、毕卓、羊曼、桓彝、阮孚散发裸裎,闭室酣饮,已累日。光逸将排户入,守者不听。便于户外脱衣露头,于狗窦中窥之而大叫,遂得入共饮,不舍昼夜。时人谓之八达。按王澄擢郭顺于寒悴之中,胡毋辅之引荐河南门卒王子博,与军士王尼共饮马厩,拔光逸于寒门(均见《晋书》),则与沙门友善固无足怪。按邓粲《晋记》曰:“王澄放荡不拘,时谓之达。”(《世说·简傲篇》注)然任达者要在心神悠然旨远,块然自足。支孝龙所谓“抱一以逍遥,唯寂以致诚”者是也。王平子形甚散朗,内实劲侠(《世说·谗险篇》及刘琨告王澄语),则其心轻躁,非真能达者也。《僧传》云,晋孙绰作《支法龙赞》,曰:“小方易拟,大器难像。盘桓孝龙,克迈高广。物竞宗归,人思效仰。云泉弥漫,兰风;响(按骃与筭同,响应作□)。”支氏为晋时名士推崇,亦已至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