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存授经
最初佛教传入中国之记载,其无可疑者,即为大月氏王使伊存授《浮屠经》事。此事见于鱼豢《魏略·西戎传》,《三国志》裴注引之。(《世说·文学篇注》、《魏书·释老志》、《隋志》、法琳《辩正论》五、《太平御览·四夷部》均载之。《史记·大宛传》正义、《通典》一九三、《通志》一九六所引晋宋间《浮屠经》,宋董荄《广川画跋》卷二引《晋中经》,可参考)今先引其文,略加校译,次乃于伊存授经详为论列也。
宾国、大夏国、高附国、天竺国皆并属大月氏。临儿国(《正义》作“临毗国”),《浮屠经》云:其国王生浮屠。浮屠,太子也。父曰屑头邪。母曰莫邪。浮屠身服色黄,发青如青丝,乳青毛蛉(按暝蛉色青,疑谓乳青如蛉,《世说注》等均缺此四字),赤(《世说注》作爪)如铜。(《正义》作“乳有青色,爪如赤如铜”。《御览》作“乳有青色,毛冬赤”。按爪如铜,乃八十种好之一)始莫邪梦白象而孕。及生,从母左(《世说注》、《辩证论》、《正义》、《御览》作右。余作左。依释典应作右字)胁出。生而有结(《世说注》作髻。佛典称菩萨顶有肉髻),堕地能行七步。此国在天竺城(《通典》、《通志》,城均作域)中。天竺又有神人名沙律。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即纪元前二年)博士弟子景卢(《世说注》作景虑。《释老志》作秦景宪。《通典》作秦景。《通志》作景匿),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通典》作“秦景馆受大月支王使王[疑有脱误]伊存口授浮经。”《通志》作“景匿受大月支使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画跋》作“秦景宪使大月支,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辩正论》作“秦景至月氏国,其王令太子授《浮屠经》”。《隋志》文难明),曰(《通典》曰上多一国字,疑衍)复立(《世说注》等均作“复豆”。《酉阳杂俎》卷二,汉所获大月氏复立经)者,其人也。《浮屠》所载临蒲塞、桑门、伯闻、疏问、白疏闻、比丘、晨门(《通典》“桑门”下作“伯开、疏间、白间、比丘、桑门”。《画跋》作“白开、疏间、白间、比丘、桑门”),皆弟子号也。《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别号,合有二十九(《画跋》作“教胡为浮图。徒属弟子,其名二十有九”),不能详载,故略之如此。
伊存授经,各书所记,微有不同。《裴注》、《世说注》似景卢在中国受大月氏使者伊存口授之《浮屠经》。《通志》、《通典》、《画跋》、《辩正论》(法琳所引非原文,并就鱼书加以增改,不可据),则似言秦景使大月氏,而得受经。按《汉书·西域传》,谓大月氏共禀汉使者。颜师古言同受节度也。王鸣盛解为供给汉使者,是由张骞之后,汉颇有使者至大月氏,秦景其一也。但据《汉书·西域传》及《哀帝本纪》,谓元寿二年匈奴单于、乌孙大昆弥来朝。伊存是否实以此年中曾至中国,不能妄断。但自张骞通使以来,葱岭以西诸国皆颇有使者东来,则大月氏是时有使人至中国,亦可信也。《裴注》与《世说注》所引相同,而年代又均较早,则谓伊存使汉,博士弟子景卢受经,或较为确实也。(www.xing528.com)
诸书于授经地点人名虽不相同,但受者为中国博士弟子,口授者为大月氏人,则按之当时情形,并无不合。盖(一)大月氏为天竺佛化东被之枢纽,在哀帝时,其族当已归依三宝。(二)我国早期译经多以口授。(三)考《魏略》,该段原文意谓天竺有神人曰“沙律”,而此沙律者,则伊存所授经中所言“复立”者或即其人。按《广川画跋》引此文,谓出《晋中经》。《广弘明集》载阮孝绪《七录序》,谓《晋中经簿》有佛书经簿十六卷,则晋室秘府原藏佛经。又《晋中经簿》源出《魏中经》(如《隋志序》),是魏世朝廷,当已颇收集佛经。疑其作簿录时,伊存之经或尚在先,并已著录。而作录者,且比较前后翻译之不同,谓他处所言之“沙律”,实即伊存经中之“复立”。鱼豢所记或用《魏中经》文(如《魏略》成书在《中经簿》之后,则系《中经》采鱼书之文),与《画跋》、《晋中经》语同出一源,故文若是之相同也。是则鱼氏即未目睹伊存之经,而《魏中经》作者则必经过目。且其所见《浮屠经》当不只此一部。据此则伊存授经,更为确然有据之事也。
依上所言,可注意者盖有三事。一、汉武帝开辟西域,大月氏西侵大夏,均为佛教来华史上重要事件。二、大月氏信佛在西汉时,佛法入华或由彼土。三、译经并非始于《四十二章经》,传法之始当上推至西汉末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