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出世甚早
《四十二章经》世颇有疑其出世甚晚,而为中国人所自著者。梁任公(《近著》第一辑中卷)论之曰:“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本经条下云:‘《旧录》云,本是外国经抄,元出大部,撮要引俗,似此《孝经》十八章。’此言经之性质最明了。盖并非根据梵文原本比照翻译,实撮取群经精要,摹仿此土《孝经》、《老子》,别撰成篇,质言之,则乃撰本而非译本也。”按长房所引《旧录》,不知为何人之书。但其言经系“外国经抄”,自非中土编撰,实可了然。查今日所存巴利佛经,亦不乏此种类似《孝经》之文体。如Suttanipāta集合佛说多章而成。其中诸章恒甚短,且往往见于《阿含》及其他大部中。则Suttanipāta者,亦实可谓外国之经抄也。又魏晋诸师,言外国常抄集大经以为要略,固有其人。三国时失名之《法句经序》(《祐录》七),谓佛说原有十二部经,四部《阿含》,“是后五部沙门,各自钞采经中四名六句之偈,比次其义,条别为品。于十二部经靡不斟酌,无所适名,故曰《法句》。”晋道安《道行经序》(同书卷七)有曰:“佛泥洹后,外国高士钞九十章为《道行品》。”又其《道地经序》(同书卷九)曰:“于是有三藏沙门,厥名众护,仰惟诸行,布在群籍,俯愍发进,不能悉洽,祖述众经,撰要约行,目其次序,以为一部二十七章。”孝明皇帝时书亦系从大部中,撮要抄为一部《四十二章》,不得因其类似《孝经》,而谓为中国所撰也。
汉明求法事,因年代久远,书史缺失,难断其真相。但东汉时本经之已出世,盖无可疑。东晋时郄景兴撰《奉法要》(《弘明集》)、三国时《法句经序》(《祐录》七),已引本经。(详下文)汉末牟子作《理惑论》,似亦曾援用。(已详上章)是汉晋间固有经四十二章,为佛学界所得诵读。而最早引用本经者,则为后汉之襄楷。(参看〈观古堂刻宋真宗注四十二章经〉叶德辉序)襄楷延熹九年(公元166年)上书桓帝(《后汉书》六十下)曰:“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盼之。其守一如此。”此中“不三宿桑下”,即本经“树下一宿”之言。“革囊盛血”云云,系引经“革囊众秽”一章。则后汉时已有此经,实无可疑。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至明帝时(公元58年至75年)约百余年。明帝时于大月支写译此经,或亦可能之事也。
按现存经录,以僧祐《出三藏记集》为最早,《四十二章》已见著录。其言曰:“《四十二章经》一卷,旧录云,《孝明皇帝四十二章》,安法师所撰录阙此经。”安法师者,谓释道安。道安于东晋宁康二年(公元374年)撰《综理众经目录》。僧祐谓安公“始述名录,铨品译才,标列岁月,妙典可征,实赖伊人”。(上均见《祐录》二)道安乃一代名师,与各地广通声气。其作录时已离河北,南居襄阳将十年。其在河北时,竺道护送以《大十二门经》。及至襄阳,慧常自北鄙之凉州送《光赞》等经辗转到达。竺法汰在杨都,安公曾托其造露盘。又常与法汰问答往复。(上杂见《祐录》,参看《僧传》道安、法汰及竺僧敷传)江南河北如有此经,安公应可知及。(www.xing528.com)
查三国时《法句经序》,及晋郄超《奉法要》,均引《四十二章》(下详)。又在晋成帝时,沙门支愍度作有佛经目录。《祐录》载其《合首楞严经记》,内谓汉支谶译有《小品》、《阿贳》、《屯真》、《般舟》四经。而《祐录》支谶录下有此二条(小注均出自原书):“《碠真陀罗经》二卷(旧录云:《碠真陀罗王经》,别录所载,《安录》无,今阙),《阿世王经》二卷(安公云:出《长阿含》。旧录,《阿贳经》)。”此云:“碠,旧录作屯。世,旧录作贳。”均与支愍度《合首楞严经记》所载相符。可见僧祐所指之旧录,为愍度所作。其录在《安录》之前或且作于江南。僧祐谓《四十二章》见于《旧录》。则安公时已有斯经,断可知也。
郄超、愍度均约与安公同时。而安公经录,竟缺此经,其故极难解索。然大凡翻译,后出者胜。吾人今于读西洋典籍,已不必求明清二代之所译。而前代所译,因渐澌灭。今日求之,常最难得。东晋去东汉已三百年,古人传钞,流传已难。安公草创,智者千虑,究有遗失。又安公自序其经录曰(《祐录》五):“此土众经,出不一时。自孝灵光和以来,迄今晋康宁(应是宁康)二年,近二百载。值残出残,遇全出全,非是一人,难卒综理,为之录一卷。”今按此文所谓“值残出残”云云,疑谓安公就所亲见之经,无论残简全篇均著于录。安公治学精严,非亲过眼则不著录。故自知遗漏者不少。故谓若欲综理已出一切经典,自知非一人所能为。夫安公之世,《方等》风行,经出更多。《四十二章》为常日所不备,安公固未见之,遂未著录,或亦意中之事也。(又据上文,《安录》判自汉灵之世,《四十二章》出于灵帝之前,故未录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