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巡使计
唐朝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做了“大燕皇帝”,不久被杀,他的儿子安庆绪掌握了大权,为了扩大地盘,安庆绪派大将尹子奇率一支13万人的大军向淮阳进犯,企图夺取淮阳。淮阳守将许远一看形势危急,立即派人快马加鞭,给当时担任河南节度副使的著名大将张巡送去一封十万火急的军情报告,请求火速支援。张巡得到报告二话没说,带领3000兵马从宁陵赶赴淮阳救援,与许远的人马会合后,总共不足7000人,与尹子奇的13万人相比,显然处于劣势。
但是,张巡大智大勇,毫无惧色,他指挥全军士兵顽强抵抗,在半个多月里张巡率部下擒获叛军将领60名,杀敌2万余人,尹子奇损兵折将,只得暂时退兵。
不久尹子奇调整部署再次向淮阳发动大规模进攻,张巡进行了周密的战斗动员,宰牛犒赏三军将士,并亲自执掌令旗,率部冲锋陷阵,一鼓作气,再次大败叛军。
虽然连续取得了两次胜利,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叛将尹子奇所部13万人还有近10万,而张巡的7000兵马经过两次作战也消耗不少,叛军卷土重来怎么办?这次作战后,张巡开始考虑下一步退敌之计。
张巡召开了军事会议,分析形势,研究下一步作战方案。他对将领们说:“如今,叛军已是两次进攻被我军打退,虽然损兵折将,但元气未受大挫,我方守城将士虽然士气高昂,但毕竟相差悬殊,短期内援军恐怕难以到达,就这么消耗下去,总不是办法,各位有何良策,说来听听。”
听主帅这么一说,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有的将领流露出畏惧情绪说:“眼下敌军粮草已经不多,若尹子奇与我军背水一战,做困兽之斗,发动强攻,我们恐怕难以抵挡,我看赶快再请援兵为好。”有的将领则说:“敌军粮草不济,正是我们攻击的好时候,我看不如派兵主动出城迎敌,火烧敌粮草补给地,这样或许可以解除危机。”“不行!敌军粮草早有重兵把守,况且,当前之敌已有数万,我们根本杀不出去。”出城迎敌之计很快遭到反对。这时,淮阳守将许远说:“这些日子,跟着节度使大人奋力厮杀,连连克敌,将士们群情激昂,倒是没有多想下一步如何,我们听大人的,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www.xing528.com)
张巡见大家七嘴八舌议论一番也没有什么好计,于是说:“叛军固然粮草将尽,但据报又有新的补给,援军刚刚出发,需数月左右才能到达。叛军眼下如果发动进攻,虽然未必能攻下淮阳,但守城兵马必然又要遭受损失,依我之见,要想个根本的解决办法才好。”
“大家不必冲动,我有个退敌计策,或许可解当前之围。常言说,捉奸要捉双,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敌众我寡,硬拼不行,如果能把敌主帅尹子奇除掉,乱其指挥,动其军心,岂不事半功倍?”
众人连称好计。许远说:“大人不愧智勇兼备,只是我们都不认识尹子奇,如何擒他?”
“这个好说,我们先叫士兵用蒿草稿削成箭向敌阵射,中箭的叛军一定以为我们已经没有箭可射了,如此重要的军情必然要向尹子奇报告。我们派人紧盯中箭之人,只要他向谁报告,谁就是尹子奇。”
不久,尹子奇又发兵攻打,张巡依计行事,他叫士兵向冲在前头的一敌校尉射出用蒿草稿做的箭,校尉自然未被射死,拔出箭一看竟是蒿杆所制,大喜过望,急忙向尹子奇报告:“恭喜主帅,张巡已经弹尽箭绝,你看,他们现在用蒿草稿做箭了。”尹子奇一看,非常高兴,即刻命令攻击。正得意忘形时,忽然一支利箭直射而来,尹子奇躲闪不及,箭头射入左眼,鲜血直流。同时张巡指挥几千精兵杀将过来,尹子奇一看不好,急忙逃走,险些被生擒。叛军一看,主帅受伤,落荒而逃,顿时乱作一团,哄散而去。
张巡在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采用“擒贼擒王”之计,伤其主帅,乱其阵脚。使其前功尽弃,再次打退叛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