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增强纤维加工效果的纺纱机械

增强纤维加工效果的纺纱机械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有三种途径:增加原有的针齿密度,但是针齿密度与加工纤维的粗细相适应,粗纤维要求低密度而细纤维要求高密;提高刺辊和锡林的转速,但进一步提高转速尚有困难,最主要的是纤维损伤大;增加梳理面或梳理点,这是目前常采用的措施。这种装置在加工天然纤维时,可排除棉籽、碎屑、杂质、灰尘和短绒,并起到分梳和整理纤维、提高生条质量的作用。

增强纤维加工效果的纺纱机械

三、辅助梳理装置

提高梳棉机产量即意味着有更多的纤维要经过机器加工。因此如要获得与以往相同的梳理效果,则必须增加梳棉机在单位时间内的梳针齿数。一般有三种途径:增加原有的针齿密度(即单位面积内的针齿数),但是针齿密度与加工纤维的粗细相适应,粗纤维要求低密度而细纤维要求高密;提高刺辊和锡林的转速,但进一步提高转速尚有困难,最主要的是纤维损伤大;增加梳理面或梳理点,这是目前常采用的措施。一般有两种方案:

1. 增加刺辊只数 传统梳棉机一般单刺辊,为提高梳理与开松的效果,目前许多制造商如特吕茨勒等将高产梳棉机的刺辊个数增加为多只。图3-12为三刺辊系统,配有三个分梳刺辊,每个刺辊都配有一个带吸风管的除尘刀组合件和一块分梳板。第一个刺辊为全针辊(或角钉)刺辊,实现柔和地预开松。第一刺辊使梳棉机的主要清洁区,根据落棉量可对吸风除尘刀5(可绕第一刺辊中心做圆周运动)与刺辊间的距离进行精确调节。第二、第三刺辊为锯齿形针布刺辊,且速度逐渐增加,使棉层形成薄网。各刺辊上的针布按剥取配置,而速度按纤维输出方向逐一提高,实现渐增性精细开松和除杂。该系统的作用不仅是附加除杂作用,还采用分段开松纤维的方式使锡林获得较好的梳理条件,可以在锡林更高转速更细针布及更紧隔距下运转。

img87

图3-12 三刺辊系统

1—给棉罗拉 2—喂棉板 3—感应板和感应杠杆 4—预分梳板 5—吸风除尘刀6—第一刺辊 7—第二刺辊 8—第三刺辊

2. 附加梳理元件 通常可以在刺辊下方、锡林后方(刺辊上方)、锡林前方(道夫上方)三个位置上加装分梳板。如图3-5(a)所示,在刺辊下方装有两块分梳板,由除尘刀、分梳齿板、导板组成,共同装在一托座上,图中A为第一落杂区,长度38~50mm;B为第二落杂区,长度为14~18mm;C为第三落杂区,长度为6~8mm。A区排除较大杂质,B区和C区排除较小杂质和短绒。分梳板由多只厚0.8mm的齿板和厚2.5mm的隔片互相间隔而组成,各齿板对于周向线成角7°倾斜,齿板齿深2.5mm,工作角85°,齿距5mm。它与刺辊上的锯齿形成分梳配置,当纤维或棉束的一端被刺辊锯齿握持而快速前进时,另一端因离心力作用而外扬,便在上、下锯齿面作用下得到分梳,特别是较大的棉束更易受到上下锯齿面的阻截而获得分解,梳理下来的尘杂和短绒则从B、C落杂区排出。刺辊齿面上的棉束数量减少后,形成了又薄又均匀的纤维层;当转移到锡林针面上继续分流时就减轻了锡林—盖板的梳理负荷。故这一装置有几个优点:减少棉结;增加除杂;保护针布,特别是提高了盖板针布的寿命;实现了高产优质。(www.xing528.com)

如图3-5(b)所示,在刺辊下方只装有一块分梳板,但采用了由活动阀门、除尘刀和吸尘管组成的新式排杂系统。落杂经由除尘刀和阀门形成的落杂口进入吸尘管后由气流带走。当加工含杂率较低的原棉或化纤时应把阀门角度调小,以降低其落棉率。

锡林上前、后固定盖板在结构上是相同的,如图3-13(a)所示,它们都固装在曲轨上与锡林配合产生分梳纤维作用,分别构成后梳理区和预梳理区。固定盖板由许多齿片组成,齿片厚0.5~1.6mm,按齿密要求选用。它们共同串在一根矩形芯棒上,其两侧以夹头固联在铸铁骨架上,后者再与托架联接。齿的工作角为49°,齿距4.47mm左右,盖板上的齿尖分布均匀且相互错开。一般后固定盖板齿密较前固定盖板为稀。后固定盖板装在锡林后罩板上方,主要对纤维丛在进入锡林—盖板区之前产生预分梳作用,增进对棉结、棉束的开松,减轻回转盖板的负荷,保护盖板针布。前固定盖板装在锡林下罩板的上方,对锡林针布上大的纤维再进行梳理,以增进其平行伸直度,提高棉网清晰度,最终保证成纱质量。

img88

图3-13 固定盖板

1—托架 2—盖板骨架 3—芯棒 4—齿片 5—夹头

有的梳棉机上装有固定盖板分梳除杂装置,如图3-13(b)所示。此装置一般由6根固定盖板、1把除尘刀及1个吸尘管组成。这种装置在加工天然纤维时,可排除棉籽、碎屑、杂质、灰尘和短绒,并起到分梳和整理纤维、提高生条质量的作用。高产梳棉机的发展趋势是固定盖板根数逐步增加,回转盖板根数逐步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