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存在过吗?这位基督教创始者的生命史,是否就是人类悲苦、幻想和希望的产物?就像印度守护神(Krishna)、埃及奥西里斯神、弗里吉亚的阿提斯神、希腊的阿多尼斯神(Adonis)和狄俄尼索斯神以及波斯的密特拉神这一类的神话故事呢?在18世纪初期,英国博林布鲁克派(Bolingbroke)的政治学家们就曾私下讨论过,耶稣根本就没有出生过的可能性。这件事,甚至使法国的伏尔泰也感到震惊不已。沃尔内在他1791年出版的《帝国的灭亡》(Ruins of Em-pire)一书中,也表示了同样的怀疑。拿破仑在1808年会晤德国学者维兰德(Wieland)的时候,不谈论政治或战争方面的问题,却问他是否相信基督历史的真实性。
在现代人类心智活动中最具深广影响力之一者,为对《圣经》“高等批评”(Higher Criticism)。其对《圣经》真实性及合理性所作的大量攻击也曾遭到反击,以此来维护基督徒信仰的历史基础。这项批判所产生的结果,可能和基督教本身一样具有革命性的意义。200年来的这项争论,首先是由德国汉堡的东方语言教授赖玛鲁斯(Hermann Reimarus)在默默无闻的情形下所进行的,他在1768年去世的时候,遗留下一部关于基督生平的手稿。为了慎重起见,这部长达1 400页的著作,在他生前并没有出版,直到他死后6年,才由德国批评家及戏剧家莱辛(Gotthold Lessing)不顾一些朋友的反对,发行了其中的一部分。赖玛鲁斯认为,耶稣不能被视为基督教的创始者,只不过是犹太人世界末日论者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换言之,赖玛鲁斯认为,耶稣基督并没有想要建立一个新的宗教,只希望人类为世界的毁灭预做准备,以便接受上帝对人类的最后审判。德国哲学家及神学家赫尔德(Herder)在1796年指出,《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及《路加福音》所记载的基督,与《约翰福音》所记载的基督迥然不同。在1828年,德国学者保利努斯(Heinrich Paulus)以1 192页的篇幅对基督的生平作了一次摘要的归纳,他对耶稣在世时所显的神迹作了一个推理的解释——他接受发生过这些神迹的事实,不过他把这些神迹的出现归功于自然的原因和自然的力量。德国神学家和哲学家施特劳斯(David Strauss)在他1835—1836年出版的《耶稣的生平》(Life of Jesus)中,反对这种折中的说法,他认为四福音书里面记述的超自然事迹,应该列为神话;同时避免使用这些事迹来叙述耶稣的生平,而要重新写出基督的真正行谊。施特劳斯的这本长篇巨著,使《圣经》批判成为德国思想界的扰动长达一个世代之久。在同一年,费迪南德·克斯蒂娜·鲍尔(Ferdinand Christian Baur)对使徒保罗的《书信》提出了攻击,他认为其中除了《加拉提亚书》、《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及《罗马书》以外,其他全部缺乏真实性。1840年,鲍尔开始一连串引起热烈争论的写作。他认为耶稣就是一个神话人物,是2世纪融合犹太、希腊及罗马各神学所产生的一个人格化的崇拜对象。1863年,法国历史学家勒南(Ernest Renan)所著的《耶稣的生平》一书,其推理式的论述,使当时广大的群众震惊惶惑。这本书搜集了德国对基督教的各种批评,把四福音书的问题公之于整个知识界。到了19世纪的末叶,卢瓦齐神父(Abbe Loisy)的法国学派对此评论达到了最高潮。因为他极力主张严格地分析《新约圣经》的真实性,以致天主教当局觉得非把他和一些“前进分子”逐出教会不可。同时,皮尔逊(Pierson)、纳贝尔(Naber)、马特斯(Matthas)的荷兰学派,更进一步致力于此一运动,他们处心积虑地去否认耶稣存在的史实。在德国,阿瑟·德鲁斯(Arthur Drews)将这种否定的主张予以更明确的说明。英国的史密斯(W.B.Smith)和罗伯逊(J.M.Robertson)也发表了类似的否定言论。两个世纪的讨论,结果似乎是推翻了基督存在的可能性。基督存在的证据如何呢?教会以外的最早考证,是犹太史学家约瑟夫斯所著的《犹太人的古代史》(Antiquities of Jewes,可能写于公元93年),其中有如下的记载:
那时候,有个耶稣。如果称他为人,他应该是个圣人,因为他行了许多奇妙的事迹,教导民众,并且乐于接受真理。很多犹太人和希腊人都跟随他。他就是弥赛亚。
这段奇怪的记载,也许有它的真正根据,不过作者是犹太人,按理说,他应该热烈取悦当时和基督教有冲突的罗马人和犹太人。可是在他这部著作里,竟有这样对耶稣的崇高赞颂,因而使人产生了怀疑。基督教的学者们也批评这段叙述,认为几乎毫无疑问是原著的窜改。在《犹太法典》(Jelmud)中,曾提到“拿撒勒人耶稣”(Yeshu'a of Nazareth)的地方,但因出书的年代很晚,所以很可能是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并不能当做历史的考据。最早述及耶稣的非基督教文献,是小普林尼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请求罗马皇帝图拉真指示如何对待基督徒。5年之后,罗马史学家塔西佗记述了尼禄王对罗马基督徒的迫害,并且说明在公元64年,罗马各地的基督徒已经日渐增多。这项记载,由于极符合塔西佗的风格、笔调及偏见,因而所有的《圣经》批评者,只有德鲁斯一人怀疑它的真实性。罗马传记作家及史学家苏埃托尼乌斯(Suetonius,70?121?)叙述过同样的迫害事件,并且报道了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放逐犹太人(约在公元52年)的情形,说是“受耶稣鼓动的犹太人,制造群众的骚乱”。这段记载,与《使徒行传》非常符合,其中提到克劳狄乌斯的一项指令,指示“这些犹太人应该离开罗马”。这些资料,证明了基督徒的存在,并未说明基督本人。但是除非我们假设有基督存在,否则我们就要倾向一种难以相信的推测,认为耶稣是在一个世代之中捏造出来的。此外,我们必须假定罗马的基督教团体是在大约公元52年以前某些年代成立的,来符合罗马王下达的指令。大约在这一世纪的中叶,一个名叫塔卢斯的非基督徒辩称基督死后的反常黑暗,完全是自然现象的一次巧合(阿弗里坎努斯[Julius Africanus],保存有片断的资料)。这次辩论,认为基督的存在是当然的事,甚至对初期基督教最痛恨的外邦人或是犹太人的反对分子,对于基督的存在似乎都从来没有否认过。
教会方面关于基督存在的证据,最初出现在圣保罗的书信上。其中有一部分的来源不可靠。不过在公元64年以前的几封,几乎举世公认它们具有充分的真实性。没有人怀疑过保罗存在的真实性,或是怀疑过他和彼得、雅各及约翰一再会晤的真实性。同时保罗也承认这些人都亲身结识过基督。一般人所接受的使徒书信,常常提到“最后的晚餐”和耶稣的受难。
至于四福音书,则没有如此简单。在头两个世纪,基督徒之间曾流传着很多的福音书。现在所保留的4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福音”一词的原文,即希腊词“euangelion”,这是《马可福音》的开端用语,意即“佳音”(glad tidings)——弥赛亚来到,上帝的国临近了。《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及《路加福音》3本福音书,是自同一个观点叙述的:它们具有彼此对称的内容和主题,可以对照阅读。它们是用希腊的通俗文字所记载,没有一定的文法或文学的修饰。不过,这些福音书的简单格调所代表的坦率和力量,彼此的类似性和背景的生动有力、深厚的感情,以及故事的动人,赋予这原来简陋的原文一种独特的吸引力。后来英王詹姆士时代的钦定英译本,虽有很多的偏差,但是在文辞方面,则已经修饰得非常隽永。
现存最早的四福音抄本,仅能溯至3世纪,而原著显然写在公元60—120年之间,因此,历经两个世纪由于抄写上的失误,同时,为了适合神学,或翻版人士的宗派,或因时代的影响,都可能改变了四福音书的内容。公元100年以前的基督教写作者,常常引用到《旧约圣经》,从未引述《新约圣经》。在公元150年以前,唯一提及基督教福音的,是帕皮亚斯(Papias)。他大约在公元135年报道有一个来历不明的“老约翰”说,马可是从记忆中,把彼得传述给他的话,写成了他的福音书。帕皮亚斯又说:“马太用希伯来文抄录了《基督语录》(Logi-a)”——显然即早期用阿拉米文(Aramaic)写的基督的语录。保罗可能有一些这类的文件,因为他虽然没有提过四福音书,但是时常直接引用耶稣说的话。[2]批评《圣经》的人士通常都同意《马可福音》是最早的一本福音书,认为出现在公元65—70年之间。因为这本福音书有时是以不同的方式来复述同一件事情,所以很多人认为它是根据《基督语录》,以及另外一些可能是早期马可本人的原作。显然早在耶稣的某些使徒以及他们最亲近的门徒仍然在世的时候,现代所用的《马可福音》便已经开始流传,所以它的内容,和他们新汇集与译述的基督事迹之间,似乎不可能有重大的差异。我们可以参考明智而深虑的史怀泽(A.Schweitzer)的意见,提出一项结论,即《马可福音》确实是一部“真实的历史”。
教会正统的习惯,是将《马太福音》列于第一位。依据伊里奈乌斯(Irenae-us)的记载,《马太福音》原来是用“希伯来文”——即阿拉米文写的,不过流传到我们手中的,只有希腊文本。由于《马太福音》显然是模仿《马可福音》写的,甚至可能是模仿《基督语录》写的,所以批评者多数认为《马太福音》是马太的一位门徒写的,而非出自马太本人的手笔。不过即使是最表怀疑的学者们,也都承认这本福音书的年代早在公元85—90年之间。马太为了希望转变犹太人的信仰,他所引用的耶稣神迹多于其他的几本福音书。同时,过于热切地去证实,许多《旧约》的预言被应验在基督身上,乃至令人产生怀疑,不过在四种福音书之中,《马太福音》是最动人的一部,也是无意识的世界文学杰作之一。圣路加的福音书,大家都认为出现在1世纪的最后10年。这本福音书希望把早期关于耶稣的记载加以协调一致,它的目的,并非要转变犹太人的信仰,而是希望说服非犹太人。路加自己很可能不是犹太人,他是保罗的朋友,也是《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福音》和《马太福音》一样,大部分来自《马可福音》,《马可福音》里面的661节中,《马太福音》借用了600多节,《路加福音》借用了350节,而且大部分一字不改。在《路加福音》里面,很多《马可福音》所没有的内容出现在《马太福音》之中,并且也是一字不差。显然,《路加福音》也借用了《马太福音》的内容,或是路加与马太采用了某个现已消失的共同来源。路加借用其他内容的时候,也发挥了一些自己的文学技巧。勒南认为这本福音书是一本文字最美的书。(www.xing528.com)
第四部福音书,并不佯称是耶稣的传记。它是以神学的观点对基督的叙述,认为基督就是“圣言”(divine Logos),就是“道”(Word),是世界的创造者及人类的救赎主。这本福音书,在很多细节和对基督的一般描述与其他3本福音书都有矛盾之处,这部半诺斯替教式(Gnostic)的著作,以及它所着重的抽象玄学观点,促使很多基督教的学者怀疑它的作者究竟是否使徒约翰。不过根据过去的经验,一项古老的传说,不可轻易地加以否定,要知道我们的祖先并非个个皆属愚昧无知。最近的研究结果认为,第四本福音书是在1世纪末叶问世,而这本福音书和“约翰的书信”是同一个作者的传说,可能是正确的。因为两者的观点相同,格调也一致。
简言之,在这几部福音书里面,显然彼此之间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有很多可疑的历史记载,有很多和其他神话相似的记载。有很多显然为了应验《旧约》预言而安排的事迹。也有很多叙述,可能是为了后来的教义或教会的礼仪而树立的一个历史依据。四福音书的作者们,与西塞罗、萨卢斯特及塔西陀具有同样的观念,认为历史是传输道德思想的工具。四福音书所记载的言论,可能由于过去的人知识低落而有记忆上的偏差。也可能在抄录复制的过程中,发生错误或有修改。
即使的确有以上这些弊端,但是四福音书的大部分内容仍然成立,其矛盾只在它们的细节,而非本质的问题。大体上几部福音书都非常一致,对基督的生平有一贯的叙述。圣经的批判者极力地寻找各种论据来严厉考验《新约》的真实性,如果依照这一批判所作的评论,很多古代的伟人——例如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以色列国王大卫、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都要被列为传奇式的神话人物。[3]纵使四福音书的作者存有偏见或有神学的主观成见,然而他们却坦率地记录了一般人可能要加以隐藏的一些事迹——例如使徒们彼此竞争地位;耶稣被捕之后,使徒们的星散;彼得的否认耶稣;耶稣在加利利不能显神迹;并提到有些听众认为耶稣可能精神错乱;耶稣早期对他传道的犹疑;他承认不知道未来;他的痛苦时刻;他在十字架的绝望呼喊。读过这些记载的人,当不会怀疑这些事迹里面的人物。如果说,只凭几个头脑简单的人,在一个时代之中,竟能够捏造出这样一个才能超越而引人入胜的人物来,捏造出一个制定如此崇高的伦理道德和仁爱精神的人物来,那么这项捏造工作的惊人才能,远比四福音书所记载的神迹更难令人相信。对《圣经》的“高等批评”流行了两个世纪之后,基督的一生,他的品格和教义,仍然赢得人们理智上的认可。同时在西方人的历史上,占有最具影响力的地位。
[1]译按:第6、7、8章引用《圣经》文句甚多,经文人、地译名与前文所译不尽相同,不免有前后歧出现象,请读者留意。
[2]1807年和1903年,格伦费尔(Grenfell)与亨特(Hunt)在埃及俄克喜林库斯(Oxyrhynchus)的残迹中发现了12件零星的《基督语录》,大致与四福音书的记载相符。这些史料的年代,都不早过3世纪,不过它们可能是早期原稿的抄本。
[3]一位伟大的犹太学者说(也许说得过分了一点):“如果亚历山大或恺撒的历史,有像四福音书那样的古老资料来源,我们就不该稍存怀疑了。”——见克劳斯纳(J.Klausner)著《从耶稣到保罗》,第26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