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社会视角下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意识的提升策略

和谐社会视角下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意识的提升策略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区自治组织必须有制度的保障,这些应该是广大社区居民通过自己讨论后决定的,是民意的充分体现。总体来看,实现居民自治可以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升居民社区意识,促进社区和谐、社会和谐。

和谐社会视角下居民与大学生社区意识的提升策略

第三节 提升居民和大学生社区意识的策略

社区意识主要有社区满意感、社区认同感、社区归属感维度。其中,社区满意感是基础,居民只有在对社区满意的前提下,才会产生认同和依属,有了认同和依属,才会有社区凝聚。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满足了低级需求,人才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只有社区的硬件设施、安全防护做好了,居民才会去寻求社会需要和爱的需要,甚至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的需要满足时,社区意识就提高到更高的层面,居民本身、居民与居民的关系、居民与社区的关系才能和谐,居民和谐了,社区和谐了,社会自然也就和谐了。

下面我们将从政府、社区设施、居民、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警务建设等方面,并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居民社区意识的具体策略。

一、推进社区自治

1.政府的角色:导航者

要推动社区自治,首先,政府应将自己界定为导航者的角色,而不是划桨者。政府不应对社区自治干预过多,既然权利下放,就应彻底些。对于国家的政策可以由政府做一个总体规划,至于细节的完成,大可以让社区组织根据居民意愿和建议,结合政府的指导和建议,自行完成。其次,政府应外放权力给社区自治组织及其他社区非赢利组织。政府在社区中的职能大致可定位为:通过与社区自治组织沟通,了解社区信息,制定具有导向性的政策、法规,尽可能减少对社区治理的直接干预,逐渐将社区自治组织培育为代表社区居民协调、管理社区各组织之间相互合作的管理结构,而不是具体公共事务的执行机构,培养专业化的服务组织,如社区非赢利组织和市场组织。

2.社区自治组织: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桥梁

我们应将社区自治组织界定为一个联系政府和居民的中介机构,并逐渐将各种专业化的公共事务交给专业性组织管理。要实现社区自治,社区自治组织才是重要机构。目前我国的准社区自治组织是社区居委会,其实质是政府对社区管理的行政机构,从社区自治目标看,社区自治组织应该按照非政府组织建立的原则建立,以保持它的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非政府组织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是:组织性、民间性、非赢利性、自治性、志愿性。社区自治组织必须有制度的保障,这些应该是广大社区居民通过自己讨论后决定的,是民意的充分体现。按照社区自治的原则,社区事务属于社区居民的事,政府不应该过多干预。另外,还应该明确社区自治组织是以增进社区服务的组织,对于政府,社区自治组织只是一个传递民意的机构,杜绝政府以各种名义对其下达行政任务或进行达标考核,使社区管理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还应该把居委会确定为最高的议事机构,其成员的选举必须是全体社区居民参加,不能组成居民小组参加,居委会成员必须是社区中的居民。另外,在居委会下成立的社区管理组织,也必须是社区中的成员,也必须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以上的设置都希望达到一种民意的上达,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实现社区居民的互动和树立他们的民主参与意识。

社区发展规划应该按照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订,在制订社区发展规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意见,让他们都参与其中,满足大多数居民的利益。政府在制订社区发展规划时应该明确这样一种理念:社区发展的对象是社区居民,它是通过组织社区居民集体行动来解决社区的各种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和素质;居民在社区参与过程中,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育自助、互动及自决精神;加强居民社区参与和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挥居民潜能,构建公平、公正的和谐社区。

3.社区居民:建立主人翁意识

从居民本身来看,应该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对社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在大部分居民眼中,社区只是自己的一个居住地,社区的活动,社区的管理,社区的发展与自己无关。实际上,社区不仅仅为我们提供了居住的场所,而且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其他的资源。如果社区附近有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或者高中,那么人们便会争相搬向这个社区,这样会提升社区的房产值。社区如果有体育馆、游泳馆、健身房等娱乐场所,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便利,更是丰富了居民的生活,满足了居民的众多需求。所以,居民应该切身为社区管理和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奉献,毕竟,社区的发展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如果居民具有了这种理念,社区自治便不难实现。当然,培养居民主人翁意识,仅仅靠居民本身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政府的宣传教育和社区组织的培养才行。

总体来看,实现居民自治可以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升居民社区意识,促进社区和谐、社会和谐。

二、完善社区硬件设施

社区的基础设施与社区意识的因果关系是:社区基础设施的好坏是居民社区满意感的基础,而社区满意感进一步影响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认同感。社区满意感是居民产生社区喜爱和依恋情感的最低标准,也是社区意识产生的起点。从人的需求层次来说,对物质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和最原始的,社会成员对社区的满意度评价往往从物质生活条件开始。从社区整合的角度来看,社区成员对社区的满意度的高低取决于社区内的公共物品建设是否能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公共物品是指那些由政府投资建设的,社区成员不用付费就能使用的物品,它主要是指道路、城市绿化等基础硬件设施。尽管人们在使用公共物品时候没有付费,但是公共物品的投资是社区成员创造财富的一部分,社区成员有权享受。所以,致力于健全或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是社区成员建立社区意识的必要条件之一。完善社区硬件设施,可以增加社区居民的满意感,从而产生社区归属感,使社区真正成为居民的“家”。

社区建设硬件是基础,政府应在社区规划之时,就考虑到各种硬件的建设。可想而知,若是一个交通不便利、垃圾成堆的社区,谁又愿意居住呢?就是住上了,谁又能对这样一个环境产生满意呢?社区自治组织应该做好社区硬件的管理,如健身器材、社区垃圾桶、公告栏、公告广播、草坪等,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等。居民应该爱护这些公共物品,因为“社区是我家”,这些公共物品也是属于居民的东西,合理使用,不仅是居民的权利,也是居民的义务。

三、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在“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的过程中,社区居民往往来自不同的地域,来自不同的单位,相互之间从“陌生”到“熟悉”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背景不同,导致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住在一起也会因为这些不相同而导致诸多矛盾和冲突,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化解矛盾,增进互助关系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1.建立社区通讯录

社区自治组织可以收集社区居民的个人资料和信息,但要保证未经本人同意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可以采取居民自愿的方式,通讯录上可以增加一些个性条目,如兴趣、爱好、人生理想、最想旅游的地方、最喜爱的菜品等。这样一方面为自治组织或非赢利组织举办社区活动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居民之间的了解。现今网络发达,可以建立社区网站,将居民通讯录转变为网络通讯录,这样不仅建立了居民与居民的联系,也建立了居民与社区的联系,可以增加居民之间的互相了解,也可以使他们了解到更多的社区资讯。通过社区通讯录的建立,可以开展和深化居民“相认、相知、相识”活动,使广大居民产生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参与意识。

2.举办社区活动

社区组织构成的广泛性决定了社区建设的特殊性和社区意识的共创性,以人为本,这是加强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主要表现为社区居民的分享参与和主人翁意识。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因此,动员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是培养社区成员稳定和成熟社区意识的有效途径。现实生活中,社区意识的培养和塑造,应该与人们日常实践活动相结合。在社区内应该定期举办系列性的社区文化、休闲娱乐、运动以及教育活动。例如以家庭为单位的趣味运动会、老年歌舞队、儿童读书会、健身队等,目的是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

政府可以根据中国的节日和居民需求,联合一个区域的一些社区举办一些竞技活动。当以团队为单位产生竞争时,更有利于该团体的团结,增强凝聚力。当社区与社区之间有了竞争,一个社区的居民更容易团结起来,对抗“外敌”,这样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

社区组织举办社区活动,应该考虑居民的广泛性和特殊性,活动既要能涵盖各个年龄层的参与者:从小学生到老年人,又要考虑特殊群体:如残疾人、特殊儿童、单亲家庭、低收入群体等。社区活动是整个社区居民都应该得到平等机会参与的事情,不应该因为某些因素而将个别居民排除在外。实现平等更容易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般来说,居民倾向于参与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活动,居民能认识到社区公共活动和自身利益依赖的关系,可以产生社区参与的动力。就居民本身而言,应该积极参与各类活动,扩展自己的社会资源和人际资源,这是有利无害的一件事。

四、搞好社区服务

搞好社区服务,可以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服务是指在党和政府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下,在民政部门的倡导和组织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以社区居民的自助互助为基础,突出重点对象,面向社区全体居民,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的社会性服务。社区服务主要包括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优抚对象、社会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全体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等。政府应该为社区服务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社区组织应当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紧紧围绕社区服务的内容,急社区居民之所急,想社区居民之所想,扎扎实实地为社区居民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为社区居民服务好,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社区在他们生活中的地位,从而培养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居民本人应该多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通过参加“我为社区服务,社区为我服务”的活动,居民拥有的某些特长和技能,可以自愿免费地服务于他人,如,居民如果善于做木匠活,可以免费为该社区其他居民做些简单的木工,并在社区组织那里积累信誉度。信誉度高的居民,说明他乐善好施,乐于助人,并且享有高信誉的权利,当他遇到某些困难,社区组织可以充当中间人,寻求其他可以帮助该居民的居民,并积累另外那个居民的信誉度,以此类推。在这个物质优先的经济社会,如果能在社区里形成“我为人人服务,人人为我服务”的风气,必有利于培养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发展社区的凝聚力,促进社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五、发展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体现了一种社区全民教育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它服务于社区,为社区所有居民的教育需求提供服务,它利用社区学校推进社区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去改善社区居民的素质,满足居民的文化知识更新。由此,社区教育就是一个社区居民认同社区需求,依赖社区满足自己心理需求的过程。社区教育可以提高居民的社区认同,提高居民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有利于和谐社区的构建。(www.xing528.com)

在发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社区居民为对象,政府给予一定财政支持和指导。具体而言,一是要不断完善社区教育的网络,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对不同受教育对象提供各自不同的教育服务,如文化和科学组织的普及,下岗失业群体的知识培训以及知识更新的再教育等。二是结合社区实际,积极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一些文化素养较高的社区,应配合社区特性,努力探索培养社区读书会团体,发行社区学习通讯,成立社区学习指导中心,引导和带动社区居民文化学习的参与和推广,形成富有社区特色的文化氛围。

建立社区图书馆是发展社区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社区图书馆要坚持“自愿建馆,自主管理”的原则。现阶段社区图书馆可以采取“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驻共建方式来进行建设。图书馆的资金来源可以是政府财政出资、社区辖区内的有关单位出资捐助、社会或居民集资等途径。建设社区图书馆的最大问题是要改变资源单位的传统观念,将独有的图书馆转化为公共资源为社区所利用。社区图书馆不能以赢利为目的,但是可以收取一定成本来获取服务收入。社区图书馆内可以结合健身房、小型电影院电子浏览室、乒乓球俱乐部、文化作品展览等众多元素向多元化图书馆方向发展。社区图书馆的目的是服务居民、便于居民,发展社区教育,促进社会和谐。馆舍宜采用小规模化和高密度化为营建宗旨。社区图书馆应该成为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阵地,成为中外先进科学知识传播交流、借鉴的桥梁和纽带,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示范区和辐射源。希望在政府的领导、社区组织的管理和广大居民密切配合下,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将各层社区图书馆建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和宣传先进文化的窗口,成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课堂和人民群众获得切实文化利益的文化市场,使社区图书馆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城市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六、加强社区警务建设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安全需求是排在生理需求之上的第二重要的低级需求。如果居民没有了安全感,便很难对社区产生满意感和认同感。当今社会,犯罪分子的手段层出不穷,使人防不胜防,而公安局的作用有时又涵盖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社区民警和保安的帮助了。社区警务是基层公安机关依托社区,即依赖社区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实现公安机关与社区组织、社区公众的有机结合,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治安、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的一种现代新型警务。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可最大程度上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实现社会治安的良性循环。推行社区警务,既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范围,也维护了国家宪政权力,更保障了公民参政渠道。一方面,在社区民警的积极规范和引导下,通过学习和借鉴,归纳和总结,其参与社会治安防范事务的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实现了居民自治,让社区成员产生社会安定感、心理归属感和社区认同感。

加强社区警务,首先可以进行社区实名制度和刷卡制。社区将该住宅区居民的信息输入到安全管理系统中,建立刷卡进门刷卡出门的制度,这样可以保证社区居民的安全,避免违法分子浑水摸鱼进入社区犯罪。当有陌生人来访时,需要进行详细的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姓名、电话、身份证号、来访意图、想要访问的家庭、与户主的关系等。其次,社区民警和社区保安要能够发挥传输沟通作用,成为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居民若发现可疑人物和可疑事件,要及时向社区民警和保安反映,社区民警和保安也要时时刻刻关心社区居民,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增强社区凝聚力。最后,需要对社区保安进行一定程度的培训。现在大部分社区保安都是由物业公司招聘,素质参差不齐,且职责通常较少,说简单点,就是看大门的。这些保安大多数并不具备应有的素质,如一定的搏击能力、对可疑分子敏锐的洞察力等,这样就使得一些犯罪事件发生后,才交由公安机关处理,不利于社区发展,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政府可以考虑出资委托社区辖内的公安机关对社区保安进行一定的培训,使之能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社区在招选保安人员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社区里的居民。这样一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社区居民自己管理自己的社区,会比较负责,因为他的尽责可以保证自己家人的安全,也可以保证自己熟悉的邻里安全,责任感比较容易建立。社区组织还应明确社区民警和保安的职责,他们是政策法律的宣传员、科学发展的指导员、社区资源的协调员、社情动态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便民利民的服务员、公平正义守门员

同时政府要加强安全教育的力度,可以针对现今社会上流行的犯罪手段,集结成书,免费发于社区居民,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社区可以定时进行安全讲座,或建立安全知识宣传栏等,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居民自己也有积极参与政府和社区提供的安全教育,主观上响应政府和社区组织的政策,接受教育,保护自己,也是保护社区。

当社区安全有了保障,才有利于其他社区建设的推进,也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安全需求,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

七、加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

1.塑造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教园区模式下的校园社区与城市社区互动中存在的互动双方积极性不高,互动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其根源是思想认识上的滞后。因此,加强思想建设,为互动提供思想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第一,加强学校服务社区的思想。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和谐发展,才能真正体现现代大学的价值,过分重视任何一者,大学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就会遭到破坏。大学不应该只是培养高高在上的精英,还应培养出具有服务意识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第二,变革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和书本知识都是显性知识,这是被校园师生所公认的知识;然而在走向城市、与城市社区互动中所得到的也是知识的一种形式,是隐性知识,这常常是会被师生们所忽略的。只有把校内知识和校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师生的知识体系才是完整的。大学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是扩充大学师生知识体系的一条重要途径。

2.建立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桥梁

大学与社区互动对社区建设意义重大,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两者互动对城市建设的积极影响,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架起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桥梁。同时组织大学教职员工和社区人员共同开发互动项目,制订具体的合作方案,并将之付诸实践,从宏观上引导大学与社区互动朝着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方向发展。通过区校共建,逐步把大学的文化、科技、体育场所向社区居民开放,提高场所的利用率,让社区居民利用学校的场地和设施,实实在在获得娱乐、健体和精神享受。如此提高了学校社区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使学生多接触了社会,提高了他们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3.健全学校与社区互动的管理体制

大学可以考虑在管理体制方面作出改革,可以成立校区互动联络会,由大学学生会主要负责,负责大学与社区的联系协调,对整个学生社区活动进行规划和管理。大学学生会主要职责是加强与社区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周围社区的现状和需求,主动以自身的优势服务社区,解决社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利用媒体向社区宣传学校,使社区成员了解学校,为教师学生参与社区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条件,提高他们的社区参与感。

参考文献

1.丁元竹.美国社区建设的几个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02,3.

2.李建国.日本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东京都中野区地域中心考察.城市问题,2000,3.

3.董欢.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9.

4.杨叙.北欧社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5.连玉明主编.学习型社区.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11.

6.王力丁,王鸿春,马仲良主编.首都: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研究.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7.康健.创建学习型社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北京市宣武区天桥街道南纬路学习型社区创建实践为例.社会工作,2008,1.

8.黄玉捷.社区整合: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河南社会科学,1997.

9.袁媛媛.高校与社区互动的理论与实践.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3.

10.胡昌恩.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讨.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

11.宋金梅.高校文化与社区文化互动和谐发展的几点思考.广西大学学报,2008,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