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意识研究
一、组织意识概述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来看,单个人的力量和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懂得组成群体来共同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人类一直都是通过群体的力量来克服自身的不足。这种“群聚”不是简单的个体集合,实质上就是人类组织化的过程。组织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单位,或者说是社会成员生存的基本单位。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人的一生都生活在不同的组织之中,并在组织之中获取自身生存的各种资源和满足。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质上就是一个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一般说来,“组织”一词意味着为了特定目标和实现某些职能而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起来的群体。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
1.组织意识的概念
一个组织的能量大小,不仅取决于它的规模的大小,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它的组织水平上的高低。而组织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组织成员的组织观念和组织意识。要提高我国社区居民组织化水平,必须建立新的社会组织意识。所谓组织意识,是指一个组织全体成员的共同意识、共同价值观,即组织的集体意识。
2.组织意识的层次
组织意识是成员在加入该组织后才产生的,并且会随着参加组织实践和接受教育的深入,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地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一般来讲,组织意识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成员归属意识。这是最基本的组织观念和集体意识。当一个人被某组织接纳为正式成员之后,他的组织观念就开始树立“我是xx组织的人”“这是我们的组织”。并且逐步明确自己对该组织应尽的义务和应享受的权利。
第二层次:利益共济意识。指成员不仅在组织上认识到自己同该组织的归属关系,而且在利益上形成与组织同舟共济的利益共同体意识。当组织成员能从自己切身利益上关心组织的荣辱、盛衰,关心组织的总目标并为之奋斗时,组织对成员就有了较强的凝聚力。
第三层次:情感一体意识。组织成员经过长时间的培育,不仅同组织在经济关系上形成情感联合体和情感主体意识,同时也将形成“以组织为家”“舍家为组织”的思想境界。这是组织意识向高级阶段的升华。
第四层次:忘我献身意识。这是组织意识的最高层次。怀着对组织无比忠诚的心情,以整个身心投入本组织的各项事业,把个人的成就欲和自我实现的小目标同组织的总目标融为一体,迸发出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在个人利益同组织利益发生冲突时,能毫不犹豫地忘我献身,当然,能达到这一层次的人数也不会太多。其中主要还是组织的领导层和模范人物层,这些人是组织成员仿效的榜样。
3.组织意识的构成
组织意识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集体意识;二是内部组织集体意识;三是内部非正式组织集体意识。所谓集体意识,是指以组织为范围,对全体组织成员培育的一种共同意识和共同价值观。所谓内部组织集体意识,是指组织内部各个部分成员对该组织的集体意识。内部组织集体意识同组织集体意识不但没有矛盾,而且是组织集体意识和组织凝聚力的基础。内部组织集体意识是在组织内的成员朝夕相处、互相协作的关系上形成的。一个成员首先必须热爱自己所在的小集体,才能热爱自己所在的整个组织。因此,培养组织成员的集体意识,必须首先培养其对所在小集体的集体意识。非正式组织集体意识在组织内部普遍存在,并且对正式组织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非正式组织集体意识,也是组织意识研究的重要内容。总之,对组织意识的深入研究,必须围绕组织集体意识、内部组织集体意识和非正式组织集体意识三个层次进行。
4.增强组织意识的途径
(1)提供合作组织的成功范例,培养成员的组织意识。应积极引导组织成员参加各种组织活动,在活动中感受组织理念和组织文化;也可以组织成员参观各种展览,亲身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使他们了解国情民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总而言之,通过给他们提供合作组织的成功范例,一方面,可以提高成员参加组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成员的积极组织意识。
(2)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活动,增强成员的组织集体意识。每个组织的目标不仅在于增加成员的经济收入,维护成员的政治经济权益,更在于改善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关系、寻找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愉悦身心,在于表现自己和关心他人。如,组织农村老年人协会,为村庄中的老年人提供相互交往、相互关照的空间,老年人通过交往,身心愉悦。
(3)重视知识群体的参与,培养成员新组织意识。要提高组织化水平,就应该加快社会化过程,奠定发展组织所需要的政治文化基础。从西方文明和政治社会实践看,知识群体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社会发明”,重构“国家—社会—志愿组织”的社会格局中一直担当了重要角色,成为改革和维护社会正义的主要道德力量。通过知识群体开展各种政治活动训练,培养成员的政治技能,增强成员的政治组织意识,尤其注重知识分子亲自参加基层民主选举活动,并让他们作出具体的规范性指导。
二、组织意识的研究领域(www.xing528.com)
在我国现有阶段,有关企业、社区、党团组织等组织意识的研究较多。
1.企业组织意识
国家、市场和其他组织是对国有企业组织意识形态分化产生重要影响的三个因素。当制度变迁时,不仅是作为制度表层结构的各种具体规章条文发生变化,更有作为制度深层结构的价值逻辑转换蕴藏其中,作为变革最为深刻的组织形态,国有企业制度变迁伴随国有企业组织意识形态的深刻变化而变化。
(1)计划经济时代的组织意识形态:国—企同构的政治本位意识形态。改革开放前我国是一个具有较强同质性的总体性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高度重合。在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意识形态指导下,国家政权直接组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计划体制下,社会的组织类型和组织方式简单划一,企业的类型仅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并且企业形成封闭型社区,企业之外无社会,形成企业组织对国家的全面依赖和组织间关系单一化格局,表现为国家——组织——个人纵向一体政治整合的社会结构特征。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国有企业则是完全按照政府指令,从事贯彻国家投资、采购、生产用工、分配计划的非市场运作活动,中国国有企业组织形成特有的与国家意识形态同构的政治本位意识形态,这与党在资源短缺情形下迅速实现民族工业化的政治理想有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中国选择了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振兴民族工业,在生产力落后情况下赶超欧美,实现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塑造了中国国有企业独特的组织与管理方式,表现为经济方面对国家的全面依赖、政治方面的行政化特点和文化方面组织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的一元同型化。
改革开放前组织间结构单一是企业与国家意识形态同构的另一重要因素。组织的思想文化除受国家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外,也可以在组织间的互动交流中形成。然而,由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与企业的主导关系切断了企业与其他组织间关系的多元性渠道,致使组织间场域结构过于单一,多样化的学习与交流无法展开,这是国家与企业意识形态同构的组织结构基础。具体表现为:①组织类型单一化、组织间关系非竞争化、企业办社会。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组织类型是非常单一的,表现为行政规划下的组织间同型关系,单一的所有制形式使组织价值理念多元化所赖以生成的制度基础缺失,国有企业无法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理念中进行比较和学习,反而易以老大自居,止步不前。②组织间关系非竞争化,计划经济体制的统包统配制度,国有企业之间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形成单向合作关系体系,置换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在统分统配制度体系下,源于企业间竞争关系所能形成的多样性被遏止。封闭的国有企业社区进一步妨碍了组织意识形态建构多元化的可能性。今天社会上存在大量丰富的社会组织形式,如代表不同利益和兴趣爱好的各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社区组织等,共同组成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之外的丰富组织形式,而这在改革开放前则相对匮乏,即使存在这些组织形式,也被归入行政管理网络而不具有自主性,完全是企业操纵社会。
(2)市场经济时代的组织意识形态:国—企分离的多元化建构。改革开放后,国家意识形态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组织生存的制度文化环境发生改变,市场机制的引入打破了国—企同构政治本位组织意识形态格局,为以组织为主体的意识形态自主建设释放了空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由控制关系向监管关系转变,多样化的组织类型和管理方式开始出现,企业外部形成多元竞争组织领域,组织内部群体利益分化日益明显,国—企同构政治本位组织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发生改变,组织意识形态向多元化、多样化、自主化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长期基本国策被确定下来,科学技术的学习与交流必然伴随思想文化的互动,多元文化价值理念开始在中国大地涌现。这样的文化背景改变了国家与企业关系嵌入的文化基础,原来以政治为文化立法,强调红大于专的政治挂帅思想得到扭转。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在对西方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学习中,与诸多文化价值观展开持续对话,表现在行政管理方面更加注重效率,在分配制度上更强调公平而非绝对的平等,并且日益关注组织生存与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人的因素,强调尊重个人的利益与价值。全面低水平的福利文化被多层次、多样化的差异性文化所取代。
社区的蓬勃发展是进一步促成国有企业组织意识形态分化的力量,随着企业社会职能的向外分化,社区成为企业外部新的公共空间,发挥社会保障、公共参与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原有国有企业依靠高福利所形成高凝聚力的封闭性企业社区正在消失,现代社区承接国有企业的社会功能不断壮大,在企业外部形成因需求、兴趣等多种因素自愿结合的异质交往空间。人们在组织—企业外部形成新的多元组织认同,多元组织区别于企业组织的效益评判标准,拥有更加丰富多样的评价机制,成为人们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多样化的新的组织平台。单位社会日趋终结,公私领域日渐分离,企业外部组织空间的多元化、多样化伴随员工流动的不断增强导致新的利益及兴趣群体产生,这必将带来组织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发展与自主建构。
2.图书馆组织意识
已有研究表明,图书馆的活力和生命力在于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职工积极性当然需要金钱和物质。但金钱和物质只能在很长时间内起作用,并且有很大的局限性。要从根本上并长久地调动图书馆职工的积极性,必须培养全体职工热爱图书馆事业及其与图书馆共呼吸、共命运的图书馆组织意识。组织意识是图书馆凝聚职工的“黏结剂”。
影响图书馆组织意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图书馆目标导向和图书馆利益对职工是否有吸引力;图书馆的精神和图书馆形象对职工是否有感召力;职工能否从图书馆获得信任、尊重和关心;图书馆领导作风及其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否得到职工的拥护;图书馆是否引入了竞争机制。
增强图书馆对职工的凝聚力,首先要培养图书馆的组织意识,并围绕着图书馆的集体意识、内部组织集体意识和非正式组织集体意识3个层次进行。通过组织意识的培养,调动每个职工图书馆工作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推动同一部(室)内成员朝夕相处、互相协作的同事关系以及热爱自己的岗位工作,热爱自己的部(室),热爱自己图书馆的意识。可以说,图书馆组织意识已经成为推动图书馆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因此,每个图书馆都应把建立图书馆组织意识,培育图书馆精神作为凝聚群体力量,激发干部和职工积极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图书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图书馆事业才会大有希望。
3.社区组织意识
随着当今社会迅猛发展,城市现代化给人们带来诸多影响,其中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尤为凸显:居住格局的改善,新邻里关系的产生,工作负荷的增加,现代化通讯模式的普及,这些无疑冲击着传统融洽的人际沟通方式。据调查显示,城市社区中的居民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有邻里往来,绝大部分只是相互认识并在碰面时打招呼而已。不仅如此,许多邻里即便居住很久,彼此却不认识,关系日渐冷漠,矛盾却越发突出,令人堪忧。种种这些影响,使得当今社会社区中的邻里关系成为了一个无需有的陪衬。正是在这样的局势下,国外率先提出了以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完善社区功能的做法。现代化社区在国外出现得比较早,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国外积累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经验,并在改善城市社区人际关系淡漠的问题上取得了不少喜人的成绩。而在国内,中国的住房格局在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变化后,在90年代初期,国内的社区才刚刚步入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增强居民的社区组织意识成为迫不及待的问题。
社区建设是基层社区组织在政府的帮助和指导下,利用社区资源,依靠社区力量,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培养和增强成员社区组织意识,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发展的过程。只有社区工作做到扎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才能落到实处。
居委会是我国社区建设的直接承担者,作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法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担负着多项社区建设任务:宣传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和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协助人民政府或其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工作。居委会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离开该社区组织,社区就是个空壳,社区建设将难以开展或处于无序状态,整个城市和社会的建设、发展也将受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