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社区归属感研究
一、社区归属感内涵
归属感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和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它不易感知却客观存在着并影响人的行为表现。归属感是人情感的基本需求,判断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是人的最基本的生物性需要之一。当人无法根据环境提供的信息确定方位时,或对一个地方陌生时,就会感到不安;如果被感知到的信息表明一切都是处在控制之下,都符合自己的期待,就会感到放心,就会产生归属感。可以看出,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归属感”是介于外界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一个中间变量,我们要探求人的行为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关系,往往需要借助这一变量。
社区归属感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社区归属感最明确的定义,最早源于对地区归属感的书面解释。段义浮1974年认为,地区归属感被认为是人们与他们所居住的地区的一种有感情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李洪涛2005年将其扩大到包括人的知觉和情感,认为地区归属感不仅包括对地区环境的主观看法,还包括对环境的情绪反应:一个人对他居住的地区的主观解释和情感反应。Hidalgo和Hernandez于2001年进一步深化了这些定义,认为归属感的最基本的意思是保持亲密感的渴望。他们将地域归属感定义为:个人与特定地方之间的乐观的情感联系,其主要特征是保持接近这个地方的一种个人情感趋势。结合以上定义,Jennifer 2003年给社区归属感下了这样的定义:在个人和他们居住的地区之间的确定的感情方面的联系,其主要特征是个人对他所居住的社区产生亲密感的倾向。
《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丘海雄1989年认为,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内的居民对本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体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的心理感受。总结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社区归属感定义的分歧主要在于社区归属感是否涵盖对社区的认同。参考国内外学者的定义,可将社区归属感定义为:社区归属感是一种情感,是社区居民对所住社区地域以及人群的喜爱、依恋等情感投入。
二、社区归属感研究现状
社区归属感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模式:线性发展模式、系统模式。线性发展模式主要是以社会结构为单位,研究人口和社区居住密度的线性增长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而系统模式强调对以个人为单位的数据资料(如个人在社区居住时间、社会地位、亲友关系等)进行研究,进而了解社区居民不同程度的社区归属感。
国外学者Frederick于1979年提出“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研究是测量居民社区归属感的最佳方法,他认为线性模型片面地证实了都市生活随人口和人口密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导致居民的情感联系减弱、社区的意义降低。Kasarda和Janowitz 1974年经研究认为,人们的社会地位与其社区归属感间有密切关系,Stinner和Loon1990年通过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二者之间的关系。Kasarda和Frederick都强调居民在社区组织中的成员资格以及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程度是研究社区归属感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丘海雄1989年在对广州、香港两地居民的研究中,把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列为“居住年限”“人际关系”“社区满足感”“社区活动参与”等四个方面。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发现,在广州居民中这四个变项和社区归属感的复相关系数为0.30(p≤0.05),香港的复相关系数为0.32(p≤0.05);居住年限、社区活动参与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人际关系、社区满足感与社区归属感有较高的正相关。潘允康、关颖1996年认为,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是相互作用的。社区归属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社区成员对社区的满意度,社区归属感也对社区满意度发生影响。他们通过测量社区满意度来分析社区归属感。苗艳梅2001年在对武汉市居民做的抽样调查研究中,通过居民对社区的评价或满意、对社区的依恋感和社区内的交往情况来描述社区归属感。单菁菁2006年的研究认为,居住时间、人际关系、社区参与和社区归属感属于弱相关,影响最显著的是居民的社区满意度与对社区进步的认知,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62和0.59(p<0.01)。
学校归属感是个体对自己所在学校产生的一种亲密感和依恋感以及对学校的一种主观认知和情感体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归属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在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满足后,主导人们生活的优势需要,这种需要若不得到满足,个体将感到孤独、无奈,感到被人拒绝、抛弃。因此,了解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现状,一方面可以与青年居民社区归属感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对大学生开展学校教育,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Wahlage(1989)构建了学校归属理论(Theory of School Membership),并将其划分为四个成分:①依恋:为符合他人的期望而作出自己的努力,如关心他人所想,发展积极互惠的师生关系等;②承诺: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与要求;③卷入:积极参加、完成学校的活动与任务;④信念:学生对学校的评价和信任。Anderman(2002)研究发现,学校归属感与积极情感、学业成就、自我概念有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的负相关。温颖等人2009年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低于城市儿童,校际差异显著;城市儿童和公办校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打工校流动儿童;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初中二年级学生。潘发达等人2010年认为,学校归属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即时的而且是长期的。这种影响直接与大学生的学习表现、积极情绪、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师生关系以及良好的前途期待和希望有密切联系。包克冰和徐琴美2006年研究发现,学校适应、自我概念、同伴关系和班级环境与中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有密切的关系;学校归属感能有效地预测学生的自我概念;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对学校归属感有重要影响,是学校归属感显著的预测变量。
以往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缺乏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特点研究以及与其他同龄人之间的对比研究。只有将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居民社区归属感进行比较,才能发现影响归属感的有关错综复杂的各种因素,也才能完整地展现归属感的内因、外因及作用,才能有效地改善环境和条件,以提高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四、社区归属感研究结果
1.社区归属感得分描述统计结果
社区归属感总均分、人群归属感以及地域归属感的均分见图6-5。图6-5结果表明,社区归属感总均分、人群归属感以及地域归属感的均分均高于理论均值3分,说明居民对社区地域和人群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归属。进一步的单样本差异检验结果表明,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和人群归属感以及地域归属感的均分与理论均值3分差异显著(ps<0.001)。
图6-5 社区归属感均分
社区居民人群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均分的配对样本检验发现,人群归属感均分显著高于地域归属感均分,t(417)=8.633,p<0.001,说明社区居民更注重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与感情。
2.不同性别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性别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和人群归属感、地域归属感进行独立样本的差异检验,结果如表6-6。表中结果表明,女性居民在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和人群归属感、地域归属感上均分高于男性居民,但差异不显著。
表6-6 不同性别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差异比较
3.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和人群归属感、地域归属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7。表中结果表明,不同社区类型居民在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和人群归属感、地域归属感上差异不显著。
表6-7 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差异比较
4.不同年龄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差异比较(www.xing528.com)
对不同年龄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进行比较,结果见图6-6。图6-6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均高于理论值3分,并随年龄的增长,居民社区归属感逐渐增长,呈线性发展趋势。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龄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差异显著,F(4,413)=3.011,p<0.05。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社区归属感总均分上,50岁以上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总均分显著高于18岁以下、18~30岁和31~40岁社区居民(ps<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差异不显著(ps>0.05)。
图6-6 不同年龄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比较
对不同年龄居民人群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8。表中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居民人群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差异显著。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人群归属感上,50岁以上社区居民的人群归属感显著高于18岁以下、18~30岁和31~40岁社区居民(ps<0.05);在地域归属感上,50岁以上社区居民的地域归属感显著高于18~30岁社区居民(p<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人群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差异不显著(ps>0.05)。
表6-8 不同年龄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差异比较
5.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进行比较,结果见图6-7。图6-7结果表明,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均高于理论值3分,并随居住时间的增长,居民社区归属感逐渐增长,呈线性发展趋势。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存在差异显著,F(3,414)=10.604,p<0.001。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社区归属感总均分上,居住10年以上社区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显著高于1年以内、2~5年和6~10年的社区居民(ps<0.05);6~10年的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显著高于1年以内的社区居民(p<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社区认同总均分差异不显著(ps>0.05)。
图6-7 不同居住时间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比较
对不同居住时间居民人群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9。表中结果表明,不同居住时间居民人群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差异均显著。Tukey事后检验发现,在人群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上,居住10年以上社区居民的人群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总均分均显著高于居住1年以内、2~5年和6~10年的社区居民(ps<0.05);其他两两年龄段居民人群归属感和地域归属感差异不显著(ps>0.05)。
表6-9 不同年龄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差异比较
6.居民与大学生社区归属感比较
大学生社区归属感总均分、人群归属感以及地域归属感的均分见图6-8。图6-8结果表明,社区归属感总均分、人群归属感以及地域归属感的均分均高于理论均值3分,进一步的单样本差异检验结果表明,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和人群归属感以及地域归属感的均分与理论均值3分差异显著(ps<0.001),说明大学生对社区地域和人群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归属。
图6-8 大学生社区归属感均分
大学生人群归属和地域归属均分的配对样本检验发现,人群归属感均分显著高于地域归属感均分,t(63)=3.963,p<0.001,说明大学生更注重大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与感情。
对大学生与青年居民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和人群归属感以及地域归属感均分进行独立样本的差异检验,结果如表6-10。表中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社区归属感总均分和人群归属感以及地域归属感上均分均高于青年居民,差异显著。
表6-10 大学生与青年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差异比较
五、分析与讨论
将社区归属分为人群归属和地域归属两个维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社区归属感总均分显著高于理论值,说明社区居民具有较高的社区归属感,而人群归属得分显著高于地域归属得分,说明社区居民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情感。对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考察之后发现,性别对社区归属感得分并无影响;居住时间和居民年龄对社区归属感得分有显著影响,居住时间在10年以上的居民得分显著高于10年以下居民得分。在社区归属感上,50岁以上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显著高于30岁以下的社区居民。
实际上,社区归属感是居民对所住社区人群集合体和地域特征两方面的情感。地域归属感是基于生活与劳动就业方式、收入与物质生活水平、潜在的发展机会以及可利用社会资源存量等客观经济物质条件基础上而对社区产生的喜爱、依恋,它是影响个体或群体迁入、定居、迁出某地域的重要因素。人群归属感是群体成员基于对群体的运行和发展状况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境遇等客观因素的认知而在思想和心理上产生的对该群体的喜爱和依恋,它是群体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和组成部分,也是群体整合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测度标准。居住10年以上的社区居民和50岁以上的社区居民,社区归属感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社区居民,就在于他们在社区居住时间长,已形成比较稳定的地域归属感,加上年龄越大,休闲娱乐的时间越多,社区人际关系相对稳定,社区人群依赖感增强,导致总体社区归属感较高。这一结论验证了其他学者的观点,即年龄和居住时间与社区归属感有正相关,年龄越大,居住时间越长,社区归属感越强。但50岁以下各年龄段之间不存在差异,可能是因为50岁以下年龄被试的日常活动范围要小得多,大部分都处在社区之中,不像其他年龄段被试那样有广阔的归属对象。
本研究发现,不同社区类型的被试在社区归属感总均分、人群归属感、地域归属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尽管四五星级社区一般都是那种硬件设施很好,各方面服务都很完善的社区,社区建设的水平都比较高,但社区归属感不仅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主要要强调居民内在心理的感受和情感。因此,居民对社区的内心评价与情感是社区归属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大学生社区归属感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社区归属感总均分、人群归属感以及地域归属感均分均显著高于理论均值3分,说明大学生对社区地域和人群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归属,对所属学校在情感上比较认同和投入,能获得他人尊重进而体现个人价值。大学生人群归属感均分显著高于地域归属感均分,说明大学生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情感,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班级中重要的一员,能被他人接受以及与他人交往融洽。
大学生在社区归属感总均分、人群归属感以及地域归属感上均分均显著高于青年居民,说明大学生与青年居民社区归属感不同。毕竟,学校社区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极向上而且凝聚力和组织良好的学校社区会使大学生在认知和情感指标上的得分增高。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会强化其对学校的归属感,因为大学生对学校社区产生的归属感来自于与学校社区有关的认同经验进而产生与学校社区的情感联结。大学生学校社区归属感较高,尤其是适应性强和融入程度较高的大学生,会提高对学校的评价,并逐渐将自己和学校联结起来,形成学校和个人共命运的认知以及对学校的依恋情感。相对而言,居民社区对青年居民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远远低于学校社区,有必要在今后的社区建设中考虑社区带给青年居民的利益,强化青年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