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谐社会视阈下居民社区意识的提出
研究者们对社区意识的关注是建立在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的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的。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和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其作用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社区的和谐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之后,各地和谐社区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不少的先进社区、模范社区不断涌现,一些好的实践经验也得到了及时宣传和推广。如北京和谐社区的创建经验、上海构建和谐社区的原则及政策建议、武汉市构建和谐社区实施的“883”计划、深圳市建设和谐社区的探索与实践、杭州市构建现代和谐社区的“五位一体”目标体系等等,这些成果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和注意。
高鉴国(2005)认为,社区意识“是指社区成员的相关心理或精神活动”,“是一种心理感受,而不是价值判断”。同时,他将社区认同、社区归属、社区凝聚和社区满意作为社区意识的四个基本特质。
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构建和谐社区靠的不仅仅是社区的硬件设施和环境保护,靠的更是广大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对社区管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凝聚力。换句话说,居民较强的社区意识才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保障和重要标志。在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居民社区意识建设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社区之所以能凝聚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彼此支持相互关切的共同体,而非一个陌生居民的简单集中和“互不相识的邻里”,依靠的就是社区居民意识中的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居民社区意识的关系
1.居民社区意识的提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各阶层关系融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有序,充满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居民的社区意识之间的关系通过城市化和社区建设联系起来。
首先,城市是经济增长和工业制造的主要阵地,城市的活力决定整个国家经济的活力。要达到整个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城市建设无疑是首要任务。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和统计部门相关预测,中国的城市人口在十二五期间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届时中国将迈入一个以城市人口为主的新时期。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城市的活力是建立在社区的安定和谐与活力充分发挥基础之上的。社区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主要条件是:①社区能够尽可能发挥其服务、管理和组织动员作用,为社区居民谋取福利;②社区居民对其所在的社区有足够的认同和归属感,能够形成足够的社区凝聚力;③社区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尤其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事实上,居民是否能够在社区内安居乐业,共同营造安定和谐、充满活力的社区文化氛围,归根到底在于居民的社区意识的强弱,因为社区意识决定一个社区是否为一个“真正的整体”,影响着社区功能的发挥。
其次,居民的社区意识培养是促进公民意识培养的有效方法。在培养和提升居民的社区意识过程中,居民的主体意识、责权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其重点之一,而这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提倡的公民意识培养不谋而合。现代国家是建立在公民意识之上的。很多现代化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是否能够最终实现民主法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公民的主体意识、责权意识、法治意识等公民意识的强弱。居民社区意识的提升,意味着居民主体意识、责权意识以及法治意识的提升,同时也意味着居民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提升。只有形成较强的居民意识,才能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润滑居民之间的邻里关系,也才能让居民为自己所在的社区负责,形成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相互谦让的美德。这样由一个个社区的和谐,实现一座城市、整个国家层面的更大的和谐。
2.居民社区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
翁卫军和杨张乔2006年提出,现代和谐社区是“本质地反映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基本特征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均衡发展的活力社区”。而事实上,和谐社区的基本特征的实现离不开居民社区意识的提高。
首先,提高居民的社区意识,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可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实际操作点和切入口,从而打造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微观示范模块。换句话说,就是以构建社区这个“小社会”入手,以点带面从而最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和基本的组织单元,可以说,现代城市居民几乎都是归属于某一社区的成员。在现代社区中,一般都会配备各种生活、娱乐及服务设施,有各种管理机构和非政府团体,是居民直接参与政治生活的场所。近年来,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社区的自治组织建设,完善社区选举制度,已经使社区这个小社会呈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态势。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在社区这个小社会的层面上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畅通居民意见表达渠道,缓解居民的生活工作压力,提高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微观基础。另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有效性如何,如何操作会更为有效,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哪些修正,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真正的检验。而这种检验最佳的场所就是社区,我们只要看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幸福感是否得到提升即可,因为只有社区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了,国家的各项政策、决议才能真正得到落实,并得到准确的反馈,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合理评估。
其次,加强居民社区意识建设,会有效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依属感,从而提升社区凝聚力和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充分发挥社区的自治功能,减少不和谐因素。王梅2009年提出“社区是公共精神形成的组织空间”。而公共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其实是依托居民的社区意识的发展而发展的。有时候,居民的公共精神在社区的表现即为居民的社区意识。社区意识的增强会影响到居民公共精神的发展,而二者经常以社区文化或对社区文化的认同表现出来。一个凝聚力强的社区,可以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和集体活动有效地加强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法律意识以及责权意识教育,引导公民采用合理合法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意识形态基础。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一个终身教育时代,居民在离开传统的学校教育后,其后续教育必将与居民所生活的社区息息相关。这种后续教育不仅仅是文化方面,也包括人文气息的渲染,社会公德的弘扬以及居民的素质提升等。而所有的这些教育是与社区的凝聚力分不开的,社区居民凝聚力越强,认同感、满意度越高,社区的人文气息越浓,就越能对居民起到文化感染和教育作用。而居民的社区凝聚力、满意度和认同感等都属于社区意识的本质特征。公民的社区意识强,必然就会有较高的主体意识和责权意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认同感高,社区就能借此加强法律和政策宣传,引导社区居民采用合理合法的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解决酝酿中的矛盾和纠纷,尽可能减少不和谐因素。
最后,居民的社区意识建设可以增加居民日常生活中表达诉求和愿望的渠道,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提供新的途径和平台。居民的归属感也是社区必不可少的矛盾缓冲器和润滑剂。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矛盾凸显期。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人们的利益、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加上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官员腐败呈蔓延趋势,各种社会不公正现象日益突出等,都可能随时使各种社会矛盾出现激化和升级。在这种矛盾多发情况下,我们要做的不是堵住矛盾,限制公民的利益表达,而应尽可能采用疏通的办法。疏通居民表达正当诉求和愿望的渠道,疏通各种有效解决矛盾纠纷的机制和平台,引导公民采用合法和理性的手段解决面临的问题,避免矛盾进一步扩大和升级。而居民的社区意识建设将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表达诉求和愿望的又一渠道,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提供新的平台。
3.居民社区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人自身的健康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归根到底,“和谐社会”之“和谐”是人的和谐。人的和谐不仅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应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包括身心的健康、心理的平衡、人的潜能的开发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社区是居民生活、休闲和娱乐的地方,是开发人的潜能,恢复人的身心健康和活力的场所,它对人自身的和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是否和谐往往与居民的家庭、人际乃至居民自身是否和谐息息相关。加强居民社区意识建设,增强社区的认同、依属、凝聚力和满意度,对恢复居民身心平衡是至关重要的。社区环境以及各项服务工作如果能够得到居民的认可,就会提高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居民把自己所在的社区当成一个避风的港湾,提高居民抗压能力,增加居民的幸福感,从而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只有身心健康的居民才会得到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活力和潜能。当然,只有组成社会的各个成员身心健康、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真正和谐。
4.居民社区意识的增强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不竭动力
增强居民社区意识,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社区的各项功能和优势。社区各项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良好的居民社区意识。一项政策措施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关键是看是否符合人们需要,是否能够得到人们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同样,社区的各项功能和组织优势是否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关键要看是否得到了居民真正认同。具体来说,要看居民对社区的组织机构和服务机构是否满意,对社区各项活动和宣传是否高度的认同,对整个社区的主体意识和责权意识如何,以及是否对社区有较强的依属感等。只有社区居民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有高度认同和依属感,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有较高的满意度,才能形成较强的社区凝聚力,使各项方针政策在社区居民中间迅速形成共识并得到落实。也只有这样的社区,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社区的各项功能和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否则社区就可能陷入人心散漫、形同虚设的境地,社区的各项功能和优势将大打折扣。
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公民满意度和幸福感强的社会,也必然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崇尚社会公德的社会。随着社区组织重要性的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满意度以及社会公德的建设,将有很大一部分由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社区来完成。社区通过自己的文化建设和弃恶扬善的宣传教育来促进居民社会公德的提升。而这一机制赖以存在和产生影响的基础则是居民的社区意识。因此,通过加强居民社区意识建设,创造让居民认同、满意的社区,不仅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的各项功能和优势,也有利于社会公德的提升,有效地改善社会风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竭动力和希望。
5.居民良好的社区意识是和谐社会的缓冲器和润滑剂
居民所在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地方,很多矛盾就是在社区中产生或表达出来的。也就是说,社区是接收居民各种矛盾和不满情绪的第一个平台,社区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显示了特殊的“前沿”地位。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社区要巧妙地利用居民的社区意识加以调节,让居民的社区认同和社区凝聚力成为避免矛盾升级和激化的缓冲器、润滑剂,让矛盾在理性、合法的途径中得以解决。
李炜2002年就呼吁,“社区建设,说到底,不是纸上谈兵,它要切切实实地解决当前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在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多发的情况下,社区作为社会矛盾的缓冲器和润滑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区的自治机构、社团组织以及相关服务机构,不仅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和便利,而且充当着矛盾调解机构的作用。这些社区组织和机构直接化解了居民平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大部分困难和矛盾,避免了矛盾激化和升级。由于国家宏观管理调控的有限性,与公民息息相关的日常服务与管理只能交给小单位托管。在现代社区中,大量民间团体和组织承担了与居民直接沟通交流与服务的责任,充当着社会矛盾缓冲器和社会关系润滑剂的作用。帕特南把社团看做是“合作的社会结构”,“从内部效应上看,社团培养了其成员合作和团结的习惯,培养了公共精神”。另外,这些社团组织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们在照顾社区弱势群体,维护社区公平正义、安定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作为生活在同一个共同体中的社区居民,较高的社区意识意味着拥有相似的文化认同、归属感以及较强的凝聚力,而这对润滑居民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从而最终为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都将起到推动作用。
6.和谐社会构建有助于提升居民的社区意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根据我国不同发展时期的社会发展特点以及实际需要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决策包含了一系列的战略举措。这些战略举措体现在中共中央一系列决议和会议精神中,也体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第二,强调“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原则和目标;第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第四,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第五,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虽然这是国家从宏观层面推进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但是,从微观层面上来说,这些举措与我们每个公民都息息相关。这些举措最终将落实到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社区上,并由社区将这些举措和精神传达至每一个公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实也是提升居民社区意识乃至公民意识的一个良好机遇。首先,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会进一步创新和完善社区管理和自治体制,完善对社区社会团体的法律规范和引导,为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社区本身将在此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为今后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谐社会作为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将成为居民社区意识发展和提升的有效载体,促进公民的社区认同感和满意度。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以和谐社区建设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国家将对和谐社区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从而推动居民社区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提升。
7.居民社区意识的强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社区居民对社区满意度、依属感、认同感以及凝聚力等是衡量社区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标。社会和谐本质上是人的和谐,而人的和谐主要包括人的物质方面的丰富、身心和谐、较强的幸福感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居民社区意识强、满意度高通常意味着较高的幸福感,这已经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和谐社会构建对居民社区意识的具体要求
社区认同、社区归属、社区凝聚和社区满意是社区意识的四个基本特质。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居民社区意识的提升息息相关,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居民的社区意识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1.居民要有较强的社区认同感
闵学勤2008年提出,社区认同是市民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因生活互动而产生的对社区空间、人际、文化及管理模式的喜好、信任和归属感。Stinner和Loon于1990年认为,所谓社区认同,是指社区居民在主观上对自己、他人及其整个社区的感觉。社区认同行为具体包括社区居民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关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服务质量以及制度设计方面认可,并自觉加以维护和监督的行为。社区认同是形成社区依属感、满意感和凝聚力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就不可能产生强大的居民凝聚力和归属感,也就不会出现真正的和谐社区。没有认同感的社区要么处于思想混乱、矛盾丛生的状态,要么处于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漠不关心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意识没有形成起来,居民的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和谐社区就不会出现。如果居民所在的社区无法正常地发挥服务和调节居民矛盾纠纷的功能,那么居民一旦出现矛盾和误解,势必将激化为社会矛盾,加重社会处理成本,从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指的是只有形成了让大家都认同的目标和价值观,才能在遇到危险和困难时团结起来渡过难关。如果没有这种认同感,那么这种力量就不可能出现,小到一个社区,大到整个社会,莫不如此。
2.居民要有较强的社区归属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完善,我国传统的“单位人”正逐步向“社区人”转变。那种由小单位办大社会的体制已经瓦解,公民对所在单位的依赖性正逐步减弱。而与此相对的是,社区对人的重要性正在逐步加强。社区也已经成为居民休闲娱乐享受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通过解决居民的“急、难、愁”问题,帮扶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和困难居民,提供良好的社区服务,赢得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形成较强的社区凝聚力。陈钒2009年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后发现,居民对社区的认同程度愈高,其社区归属感就愈强,对社区的依恋度也就愈大,也就愈加爱护、关注社区的发展,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并自主地、积极地投身到社区发展之中,把社区的公共事务当做自己的事情。(www.xing528.com)
在当前“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发展趋势中,培育居民的归属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首先,人作为社会的动物,人的社会性本能需要一种组织群体的社会归属感。虽然随着经济和个性需求的发展,现代人的价值观、爱好以及生活习惯日趋多元化,但是人总是不可能完全脱离一定的社会组织和关系。人们总是会寻求协作、支持和帮助,相互依赖并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寻求幸福。而现代社区则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居民的心灵依属创造了条件。其次,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可以让居民的身心健康得以发展,避免出现冷漠、自私和暴力等人情异化的“现代病”,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保证社会循着健康和谐的轨道发展,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再次,培育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可以为政府管不着或难以监管的“微观层面”凝聚力量。在“小政府大社会”成为发展趋势的今天,政府不可能利用行政的力量来管理约束每一个社会成员,而居民的归属感已经成为让社会成员凝聚在一起的重要力量。当前国家所推行的基层组织自治,不仅是一种体制的尝试和创新,更是在社会微观层面通过自由选举和主动参与,培养公民主体意识、责权意识等公民意识,增加居民归属感的重要举措。
3.居民要有较强的社区凝聚力
一个没有凝聚力的社区是一个没有力量的社区,自然也就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的社区。当然,和谐的社区并不是指没有不同意见或者保持居民的思想步调完全一致,而是力图在居民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之间形成一个“和而不同”的局面。这样的不同意见恰恰不是社区发展的阻碍,而是社区发展的活力之源。和谐社区的居民虽然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但是并不妨碍社区本身有着自身特有的价值观。这种特有的社区文化是所有居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得到了大部分居民的认可。居民们可以在这个受到普遍认可的社区文化的指导下通过协商使社区内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而不和谐的社区要么是因为居民无法达成统一共识,要么就是社区居民缺乏应有的社区意识,对所在社区漠不关心。冷漠的社区,其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往往很难让居民主动地参与社区的管理和决策,也就无法避免社区矛盾纠纷的滋生和升级。因此,一个和谐的社区,必定是一个有着较高凝聚力的社区,在这种社区凝聚力下,居民往往对本社区的活动和管理兴趣盎然并会积极主动参与小区环境和治安的监管,这也是创造和谐社区的重要条件。
4.居民要有较强的社区满意感
社区和谐与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居民对社区的文化氛围和各项服务是否认可和满意。如果没有认可和满意,居民就不会有很强的生活幸福感,也就不会有和谐社区。通常在和谐的社区中,居民不仅有较高认可和满意度,还会对所在社区产生发自内心的自豪和满足。另外,陈钒2009年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的社区意识与社区参与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和谐社区的居民在社区里由于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较高的环境满意度,有较强的社区自主感,他们参与社区活动更加积极,社区的和谐程度也会相应地提高。
四、当前居民社区意识提升的主要障碍
以上我们论述了构建和谐社会和居民社区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区意识的要求。那么,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升居民的社区意识所遇到的主要障碍有哪些呢?
1.公民意识薄弱
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意识。曹海玲和李艳萍2008年就强调,强烈的公民意识会促使公民对自己所生活的社区保持兴趣和关注,从而形成较强的社区意识。公民意识不仅能直接表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存在不少与现代公民意识和社区意识不相符的东西,如“遇事明哲保身”“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至今被很多人奉为行为准则。公民意识的严重缺失,会让人对与己无直接关系的社会事物和活动产生冷漠抵触情绪。很多人平时对社区居委会漠不关心,但一旦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就去居委会吵闹,不听劝阻并由此激化矛盾。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社区意识,首先要破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传统信念,要让每个居民都意识到社区的一草一木、各项管理与服务都与自己休戚相关。要鼓励社区居民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行使居民固有的权利和责任,并积极参与或监管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只要社区居民能积极主动参与社区的管理和建设,居民的社区意识就会得到大的提升。
2.居民沟通障碍
社区居民流动性大、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沟通困难等影响了居民社区意识的提升。首先,形成较强的社区意识要求公民所居住的社区有长期性和固定性的特点。一般说来,越是社区的老居民,其社区意识越为强烈。这是因为,人们对自己长期生活居住的地方往往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社区的老居民们一般对社区情况比较熟悉,他们有着固定的邻里关系,对社区的发展往往比较关注,与其他居民沟通也比较容易。然而,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老社区的数量越来越少,现在的城市大部分是新建社区。这种“崭新的社区”,一般来说,由于其建立时间短、住户接触少、各种服务设施难以及时跟上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居民社区意识的形成。另外,有些新建社区内居民从事的职业千差万别,加上很多人是投资购房或者用于出租,业主无法固定等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居民社区意识的形成。其次,现代社会人们流动性大,很多大的城市外来人口占了很大一部分份额。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社区居民,由于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短时间内无法形成广泛共识,构建良好的社区文化和认同也无从谈起。有的甚至因为生活习惯迥异,而产生摩擦和矛盾。因此,这也是提升居民社区意识的障碍之一。
3.基层自治体制不完善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旧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机制正逐步消解或失去其原有作用,而新的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社会机制和体系并未完全建立起来。由于体制的不完善和市场经济体制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一些社会的消极因素如违法乱纪、贪污腐败以及社会不公正等现象不可避免地得以滋生并对居民产生消极影响。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是竞争机制,竞争就会带来压力和焦虑。现代人普遍对生活感到压力,很多人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难以跟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很多人面临着解聘和下岗等等。这些人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时可能会失去心理的平衡,对未来充满忧虑。每个社区的居民同时又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因此,当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态度,影响其对社区事物的兴趣。可以想象,一个在工作上焦头烂额的人是不会过多地关注自己所在社区的一些“琐事”的。
基层体制不完善也是阻碍居民社区意识提升的因素之一。近些年,我国的基层自治体制正如火如荼地推广。在这些体制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地区情况迥异,加上基层自治体制本身不完善,很多社区的功能和服务并未达到体制设计中的预期目的。很多政策在推广的过程中“走了样变了形”,使社区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也使很多居民感到颇为失望,逐渐对社区事物冷漠起来,当然也就提不上社区意识的提升了。
参考文献
1.高鉴国.社区意识分析的理论建构.文史哲,2005,10(5).
2.翁卫军,杨张乔.建设现代和谐社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7.
3.王梅.社区政治及其与国家政治的互动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9.
4.李炜.论社区归属感的培育.东岳论丛,2002,23(2).
5.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6.闵学勤.社区认同的缺失与仿企业化建构.南京社会科学,2008,9.
7.郭志巧.试论社会转型中的社区归属感.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6,8(4).
8.曹海玲,李艳萍.试论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社会自主性发展.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6.
9.屠春友.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理论学刊,2004,12.
10.宋宏.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与内涵——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访谈录.经济师,2005,2.
11.朱西周.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北方经济,2005,4.
12.庞元正.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中国思想政治工作年鉴,2004—2005.
13.吴忠民.和谐社会释义.前线,2005,1.
14.萧灼基.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科技产业,2005,5.
15.弓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光明日报,2005,2.
16.常修泽.和谐社会的价值、特征和构建思路.人民日报,2005,9.
17.叶永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4.
18.Stinner,W illiam,F.,Loon,M.V.Community Size,Individual Social Position,and Community Attachment.RuralSociology,1990: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