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学校社区与居民社区的互动
一、学校社区的内涵与功能
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实体。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普遍的组织形式,它有一整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和特有的校园文化。大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对自己所属的学校在感情和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即“我是某一个学校的人”的观念。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学校也是社区,即学校社区。
从根本上说,学校社区主要是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提高及身心的良好发展。学校社区是根据社会对个体基本素质的要求、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不同的个性特征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除此之外,学校社区还根据一定社会的价值标准和判断,评价其成员的价值模式并对受教育者作出一定的鉴别。
二、学校社区与居民社区的互动机制
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和“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体现了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关系。人们对学校与社区关系认识的演变过程是:从彼此“分离的”,即强调各自发挥彼此的功能,发展到“依次的”,即强调前后连续的影响,一直到“功能重叠”。近年来,我国的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居民社区的互动,对居民社区中益于教育的资源进行了挖掘,目的是发挥社区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学校与社区之间营建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不论从观念还是举措上来讲,都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首先,学校社区与居民社区互动利于学生自我发展。学校社区与居民社区互动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有利途径,实际上在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融合的同时,在学校教育净化的环境中再给大学生以一定的生活熏陶,让学生从居民社区中感受社会,认识真实社会的复杂性,可以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技巧,增强学生的心理弹性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其次,学校社区与居民社区互动利于社区居民终身教育。学校社区与居民社区互动可以实现居民的终身教育与学习,使社区所需要的教育资源得以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交换理论认为,稳定的社会结构得于有偿报酬和有价值的实际交换,并表现出一种平衡与和谐,可促进人们之间的互动,减弱失调趋势。学校社区与居民社区各自所拥有的资源都没达到自足的资源配置状态,当然有交换的动力和互补的需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学校为居民社区提供场地、设备及相关设施,激励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多样化和有效性。因此,学校社区和居民社区互动是一个双赢和互利的过程。
三、学校社区与居民社区的互动功能
学校社区与居民社区的互动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首先是实现知识的共享与交流。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接受了长期正规的学校教育与训练后,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知识储备,但他们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社区居民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但有时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因此,社区可以聘请大学生深入社区进行实践活动,学校也可以聘请技能水平较高的居民进入课堂进行实践经验介绍与交流,学校社区与居民社区的互动可以实现知识的共享与交流,有效解决教育和社会中的诸多问题。
其次是实现个体教育社会化的功能。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个体的教育单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还不足。学校社区和居民社区的互动可以为个体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实现教育社会化的功能。如西方发达国家通过鼓励学生做义工,潜在地影响和教育学生。当然,学校社区和居民社区互动,不论是学生还是居民都在实践中体会和受益,也为学校社区和居民社区的发展模式和具体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互相借鉴的依据。
最后是实现学校和社区资源共享。学校社区与居民社区互动可以为大学生和居民提供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资源共享与人力和物力保障。学校教育管理人员首先要了解社区的文化资源、人口结构、文化发展背景,并深入了解社区人员受教育程度、社区的经济形态、社区所面临的问题,了解并关注社区的近况及发展趋势。社区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学校发展趋势与课程教学状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借助学校平台对社区居民进行再教育。在做到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做出学校与居民社区合作的细致的规划,并考虑社区居民积极性的调动和激发。
四、学校社区与居民社区互动的保障
第一,法律和法规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准则,也是学校社区健康发展的准则。学校和社区的互动应该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依法进行。在依法建立法制化国家的过程中,社区建设也应该逐渐被纳入法制化进程。但是应当注意到,由于我国社区建设才刚刚起步,教育法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虽然有关学校与社区联合办学、家庭和社区开展校外教育的内容在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规定,但这些规定大多是原则指导性的,还没细化成可操作性的规则和要求。所以,为了促进学校与社区良性互动发展,必须加强相应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通过法制建设使学校和社区互动制度化和规范化。
第二,经费保障。经费是社区建设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社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与社区互动机制的运行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为保障。学校与社区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即通过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社会扶持、企业赞助等形式筹集资金,保证学校与社区互动机制的运行。
第三,管理保障。管理是充分地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服务效益,规范社区活动,保证社区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的重要手段。学校和社区互动协调发展要依靠各级行政部门与各级、各类社团组织共同配合,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系统性,使资源配置最优化、管理工作规范化、服务效益最大化。
1.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叶南客.社区变迁与社区建设的沿革.学海,2001.
4.崔永军.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研究.吉林:吉林农业大学,2003.(www.xing528.com)
6.罗杰.应用社会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7.乔纳森.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8.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9.张玉枝.转型中的社区发展——政府与社会分析视角.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0.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新华文摘,2001.
11.郑卫东.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1.
12.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13.刘艳良.和谐社会的基石.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
14.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宋峻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15.武新.中国社区工作实践透视.社会科学辑刊,2001,4.
16.潘旭东.新余市社区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8.
17.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18.张战勇.城市居民社区自治组织发展初探——以业主委员会为例.前沿,2007,5.
19.宋晓强,张永春.城市社区建设正负效应和优化措施研究——以西安市为例.人文杂志,2009,5.
20.王晓燕.契约型社区的生成和发展.城市问题,2001,1.
21.白春燕,赵松.论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互动机制的构建.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6).
22.杨启光.重叠影响阈:美国学校与家庭伙伴关系的一种理论解释框架.外国教育研究,2006,33(2).
23.Wharf,B.,Michael,C.Community Organizing:Canadian Experiences,Don Mills,Ontario: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5.
24.Ross,M.,Lappin,B.Community Organizing:Principle and Practice,New York,196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