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本文图版说明及相关出处
图1六字三尊样式之一,印度传统样式,自Bhattacharyya,B.,The Indian Buddhist iconography Based on the Sadhanamala andother Connate Tantria Te6nts of Rituals 1924 Calcutta,图版18a
图2同上线图(李翎绘)
图3六字三尊样式三,持宝为二臂像,12世纪,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西藏雕塑》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2卷,图版67
图4单尊六字明王,13世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西藏雕塑》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2卷,图版68
图5夏鲁寺北外配殿南壁东、西侧,14世纪上半叶,在“六字三尊”的传统图像外,又加一四臂龙王造型组合,这种组合尚未见有经典出处。自《西藏佛教寺院壁画艺术》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图版186-189
图6佛界有无量光的怙主三尊,明代,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西藏雕塑》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4卷,图版133
图7三怙主、三长寿组合像,明代,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西藏雕塑》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4卷,图版226
图8六字三尊样式之三,自U lrich Von Schroeder Indo-Tibet bronzes 1981年,Hong kong,图版72c
图9六字三尊样式之二,与《大乘庄严宝王经》六字曼陀罗对应的图像样式,自《西藏木刻艺术》,图版18,原书称“西方极乐图”。
图10六字三尊样式之二,16~17世纪,西藏东部风格,Dr.and M rs.Wesley Halpert收藏,自Marylin M.Rhin《慈悲与智能》台北时广企业有限公司1998年,第76页,右下图版,原书称“无量寿极乐世界”
图11六字三尊样式之三,西藏中部地区,13~14世纪,任默曼家族藏品(Zimmerman Family),自Marylin M.Rhin《慈悲与智能》台北时广企业有限公司1998年,第33页,右下图版
图12宝手菩萨,自Art of Tibet一selected articles from Orientations 1981-1997 Hong kong 1998年,第90页,图版20,原称“金刚手”
图13宝手菩萨,吐蕃时期,自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西藏雕塑》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2卷,图版18,原书称“金刚手菩萨立像”
图14宝手菩萨,7世纪,自The Art of Nepal,图版5,原书称“金刚手”
图15怒相金刚手,查拉路普石窟造像,吐蕃时期,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西藏雕塑》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5卷,图版4
图16善相金刚手,自《密教五百佛像考》,第257、Buddhist iconography Lokesh Chandra 1999 repr New Delhi,第754图
图17金刚手,自《大正藏》图像卷一,第681页,图像No60,称“金刚牢持金刚菩萨”,大悲胎藏大曼陀罗(金刚部院),或金刚界金刚手院中行第二位。
图18善相金刚手,西藏日喀则地区,后弘初期,《中国美术分类全集·西藏雕塑》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4卷,图版41
图19善相金刚手,西藏日喀则出,自刘栋编《擦擦》,图版第76
图20宝手菩萨,自《大正藏》图像卷一,第744页,图像No.165,大悲胎藏大曼陀罗(地藏院)
图21宝手菩萨,自《大正藏》图像卷一,第739页,图像No.160,大悲胎藏大曼陀罗(地藏院)
图22财宝金刚,自U lrich Von Schroeder Indo-Tibet bronzes 1981年,Hong Kong,财宝金刚一手持宝,一手持吐宝鼠,而表示宝的图像正是一个圆形物,这在佛教图像志中是十分普遍的图像语言。
图23立姿六字明王,后弘初期,原见于《中国美术分类全集·西藏雕塑》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3卷样书,图版38。这个造像可能是《宝王经》曼陀罗相散失的作品。
图24佛界有无量光的六字三尊,自Marylin M.Rhin《慈悲与智能》台北时广企业有限公司1998年,第76页,左上图版,原书称“阿弥陀西方极乐世界”
图25双身四臂白无量寿,自Buddhist iconography Lokesh Chandra 1999 repr New Delhi,690号
图26弥扎师传白无量寿,自《密宗五百佛像考》194号,Buddhist iconography Lokesh Chandra 1999 repr New Delhi,第691号
图27报身相白无量寿三尊,自图齐《西藏画卷》图版37
图28西方三圣,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西藏雕塑》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2卷,117图,13~14世纪,现藏故宫
图29由十一面观音构成的六字三尊新样,14~15世纪,Zimmerman家族收藏,自Marylin M.Rhin《慈悲与智能》台北时广企业有限公司1998年,第57页图版
图30由十一面观音构成的怙主三尊新样,清代(18~19世纪),西藏拉萨大昭寺,自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西藏雕塑》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4卷,图版278
图31由十一面观音构成的怙主三尊新样,明代,西藏出,自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西藏雕塑》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4卷,图版211
图32由十一面观音构成的怙主三尊新样,自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西藏雕塑》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6卷样书图版
图33随求文殊三尊,后弘初期,现藏故宫,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西藏雕塑》北京出版社2001年,第2卷,图版43
莲花手观音
图34十一面十八臂的“莲花手”观音,自Lokesh Chandra Buddhist iconography 1999 repr New Delhi图版763号
图35 108观音之第104,“Padmapāni”(莲花手观音),自Bhattacharyya,B.,The Indian Buddhist iconography Based on the Sadhanamala andother Connate Tantria Texts of Rituals 1924 Calcutta,图版65-104
图36 108观音之91,“Vajradhātu”(金刚界观音),自Bhattacharyya,B.,The Indian Buddhist iconography Basedon the Sadhanamala andother Connate Tantria Texts of Rituals 1924 Calcutta,图版65~91
图37 108观音之106,“Mahāsthāmaprāpta”(大势观音),自Bhattacharyya,B.,The Indian Buddhist iconography Based on the Sadhanamala andother Connate Tantria Texts of Rituals 1924 Calcutta,图版65~106
图38持莲花观音,吐蕃时期,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5卷.
图39持莲花观音,吐蕃时期,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5卷.
图40持莲花观音,吐蕃时期,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5卷.
图41持莲花观音,吐蕃时期,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5卷.
图42世间尊观音,垂右足半跏趺坐、右手施与愿印,吐蕃时期,现藏故宫,自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2卷,图版8
图43世间尊观音,吐蕃时期(8~9世纪),现藏故宫,自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2卷,图版16
图44世间尊观音,吐蕃时期(9世纪),现藏故宫,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2卷,图版17
图45空行观音,8~9世纪,自U lrich Von Schroeder Indo:Tibet bronzes 1981年,Hong kong,图版10C
图46世间尊观音,12世纪,自Art of Tibet一selected articles from Orientations 1981~1997 Hong kong 1998年,第278页
图47轮王坐世间尊观音,约10世纪,自Indo-Tibetica,vol,1.(tsha-tsha)Tucci,G.,1932-1941,第71件
图48轮王坐世间尊观音,11~12世纪,西藏阿里札达县,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4卷,图版19
图49轮王坐世间尊观音,11~12世纪,西藏阿里札达县,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4卷,图版17
图50轮王坐世间尊观音,10世纪,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2卷,图版33
图51如意轮观音,右手支颐思维相,8~9世纪,现藏故宫,黄条称“……自在观世音”,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2卷,图版9
图52如意轮观音,8~9世纪,现藏故宫,自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2卷,图版15
图53如意轮观音,10~11世纪,现藏故宫,自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2卷,图版32
图54如意轮观音,11世纪克什米尔,,自U lrich Von Schroeder Indo-Tibet bronzes 1981年,Hong kong,图版21B
图55法金刚,左手持花、右手当胸承花头,11世纪初,阿里洛札巴拉康,自Art of Tibet一selected articles from Orientations 1981-1997 Hong kong 1998年,第253页,图版11
图56法金刚,11~12世纪,阿里地区,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4卷,图版35
图57法金刚,11~12世纪,阿里地区,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4卷,图版36
图58法金刚,11世纪,阿里洛札巴拉自,自Art of Tibet一selected articles from Orientations 1981~1997 Hong kong 1998年,第255页,图版13
图59法金刚,自Indo-Tibetica,vol,1.(tsha-tsha) Tucci,G.,1932-1941,图版26,第98件,书中图齐称之为“金刚持”
图60法金刚,自U lrich Von Schroeder Indo-Tibet bronzes 1981年,Hong kong,第153页,图版28E,
原书中作者称之为raktaloke'svara,即“红观音”
图61法金刚,约13世纪,日喀则,5x6厘米,泥质,自《西藏民间艺术丛书·脱模泥塑》重庆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77页《金刚勇识》
图62水吉祥观音,吐蕃时期,现藏布达拉宫。跏趺坐、右手施无畏印,自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3卷,图版3
图63水吉祥观音,10~11世纪,西喜马拉雅,自U lrich Von Schroeder Indo-Tibet bronzes 1981年,Hong kong,图版28F
图64“圣观音”(头冠上有法金刚的世间尊),12世纪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八宿寺,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3卷,图版31
图65“圣观音”,尼泊尔博物馆藏,自The Art of Nepal第143页,图版73
图66“圣观音”,自Art of Tibet:selected articles from Orientations 1981-1997 Hong kong 1998年,第81~91页A lsop,I.,PhaKpa Loke s'vara of the Potala,图版3
图67“圣观音”,清代由藏进贡入京,现藏北京雍和宫,自《中国西藏文物·宝藏》,朝华出版社,2001年第4卷,图版13
图68“圣观音”,洛杉矶国家艺术博物馆藏,自Art of Tibet:selected articles from Orientations 1981~1997 Hong kong 1998年,81-91页A lsop,I.,PhaKpa Loke s'vara of the Potala,图版4
图69世间尊(或香王),立姿持莲花,右手施与愿印,吐蕃时期“观音造像碑”,自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5卷,图版19
图70世间尊,1227年以前,和阗地区,自Art of Tibet: selected articles from Orientations 1981~1997 Hong kong 1998年,第102页,图版4
图71世间尊(或香王),立姿施无畏印,饰有大花链,11~12世纪,西藏布达拉宫藏,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3卷,图版25
图72世间尊,11~12世纪,现藏故宫,自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2卷,图版53
图73空行观音(或香王),8世纪,现藏故宫,黄条称“观世音菩萨”,自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2卷,图版10。菩萨右手下有一小像,一般认为这种小像是供养人的形象。
图74空行观音,尼泊尔,6世纪或更早,自Art of Tibet:selected articles from Orientations 1981-1997 Hong kong 1998年,第90页,
图75空行观音,自The Art of Nepal,第28页,图版5,约7世纪
图76空行观音,同上,第38页,图版8,约8世纪
图77空行观音成就法像,自Bhattacharyya,B.,The Indian Buddhist iconography Based on the Sadhanamala andother Connate Tantria Texts of Rituals 1924 Calcutta,图版21
图78上图空行观音成就法像线图,(李翎绘)
图79空行观音成就法像,藏印度博物馆,Bhattacharyya,B.,The Indian Buddhist iconography Based on the Sadhanamala andother Connate Tantria Texts of Rituals 1924 Calcutta,图版20c
图80上图空行观音成就法像线图,(李翎绘)
图81有两个协侍的空行观音(或世间尊观间音),11~12世纪,西藏昌都八宿寺,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3卷,图版20
图82空行观音成就法像五尊,自《密教五百佛像考》,王岩涛、爱文思合着,第112-113-114号图
图83单尊空行观音供养像,自《密教五百佛像考》,王岩涛、爱文思合着,第448号图
图84杨枝观音(原引书中称“水月观音”),五代,大英博物馆藏,自林树中等编着《海外遗珍·中国佛教绘画》,图版40,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
图85水月观音,西夏,敦煌榆林二窟西壁南侧,自《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5敦煌壁画下》第182页,图版184.
图86水月观音,西夏,敦煌榆林二窟西壁北侧,自《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5敦煌壁画下》第183页,图版185.
图87水菩萨,《大正藏》第666页,图像No33.胎藏界曼陀罗(莲花部院),菩萨白黄色,坐赤莲花
图88“水月”(或“空行”)观音,明代(1441年)作品,莲座上铭刻:“正统六年七月吉日造”,自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2卷,图版161
图89如意轮观音二臂像,自逸见梅荣《观音像》第五章“如意轮观世音”一面二臂像之七,第157页。
图90如意轮观音,日本中宫寺,自逸见梅荣《观音》
图91如意轮观音,日本広隆寺,自逸见梅荣《观音》,书中称“弥勒菩萨”
图92如意轮观音,日本広隆寺,自逸见梅荣《观音》,书中称“弥勒菩萨”
图93如意轮观音六臂像,自《大正藏》图像卷一,第660页,图像No.27,称“如意轮菩萨”,大悲胎藏大曼陀罗(莲花部院)
图94如意轮观音六臂像,盛唐,四川丹稜郑山第64号千手观音龛右壁局部“如意轮观音”,自《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12四川石窟雕塑》第67页,图版63。汉地密教的六臂如意轮观音造像兴起于盛唐,这是汉地所知最早的如意轮观音造像实物之一。
图95如意轮观音六臂像,晚唐,敦煌14窟北壁东侧,自《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5敦煌壁画下》第146页,图版145。从构成上看,这是一幅如意轮曼陀罗相,是晚唐汉地保存较为完好的一件作品。
图96水月观音,五代(10世纪),自《海外遗珍》(绘画三)“国立故宫博物院”1990年5月版,图版4
图97水月观音,北宋建隆年(961年),自《敦煌.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朝华出版社出版,2000年第一版,P107,北宋建隆二年(961)铭,彩色绢画,高104厘米,宽60.8厘米,四川省博物馆收藏.
图98水月观音,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造,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自《中国美术全集·雕塑5·五代宋雕塑》本卷主编史岩,198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第62页,图版60
图99水月观音,北宋,四川大足北山第113号龛,自《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12四川石窟雕塑》第145页,图版143.(www.xing528.com)
图100“水月观音”,北宋,藏美国弗瑞尔艺术陈列馆(The Freer Gallery of A rt,U.S.A),自《海外遗珍绘画》,“国立故宫博物院”,1985年6月版,第36页,图版33。画面有题记“南无救苦水月观音菩萨”,从画面上看,显然是“杨枝观音”,但同类图像(如图33)大多称为“水月观音”,说明在五代、宋,可能流行至少两种样式的水月观音。
图101世间尊观音,自Bhattacharyya,B.,The Indian Buddhist iconography Based on the Sadhanamala andother Connate Tantria Texts of Rituals 1924 Calcutta,图版20d(及线图,李翎绘)
图102世间尊,11~12世纪,阿里地区,自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4卷,图版33
图103世间尊,12~13世纪,西藏洛隆县旺多朗杰德庆林寺藏,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6卷,图版56
图104世间尊,自Art of Tibet:selected articles from Orientations 1981-1997 Hong kong 1998年,第82页,图版5
图105喀萨巴尼观音(空行观音),自《密答喇百法》第九图像
图106印度传统立姿世间尊,出自尼泊尔,自Bhattacharyya,B.,The Indian Buddhist iconography Based on theSadhanamala andother Connate Tantria Texts of Rituals 1924 Calcutta,图版22a
图107立姿世间尊,约19世纪,自逸见梅荣《新编喇嘛教美术大观》
图108立姿世间尊,约19世纪,自逸见梅荣《新编喇嘛教美术大观》
图109立姿世间尊,约19世纪,自逸见梅荣《新编喇嘛教美术大观》
图110世间尊,立姿持莲花,右手施与愿印,自《西域考古图记》卷4,Ch Lvi oo4。
图111印度传统立姿世间尊,自Bhattacharyya,B.,The Indian Buddhist iconography Based on the Sadhanamala andother Connate Tantria Texts of Rituals 1924 Calcutta,图版22b
图112保护西藏的两个观音化身世间尊与六字明王,13世纪,自Art of Tibet:selected articles from Orientations 1981~1997 Hong kong 1998年,第270页,图版7
图113“法金刚”?,南昭,自《法界源流》,图中题书为“莲花部母”。从图像样式上看,与密教中的法金刚身形标识完全相同。
图114如意轮观音,明代,这是传统的成就法造像样式在明代的复制,然而在明、清时代,这种早期流行的密法观音像,只是作为观音造像的古典样式被摹制,一般不究竟他的成就法意义,现藏于西藏布达拉宫,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3卷,图版84
图115汉地西方三圣,148窟东壁西侧无量寿变,盛唐,自《敦煌莫高窟》卷4,图版39
图116汉地持莲花观音,唐,自林树中等编着《海外遗珍·中国佛教绘画》,图版29
图117持花及幡的引路观音,唐代,现藏英国博物馆,同上,图版5
图118持幡的引路观音,晚唐至五代,现藏英国博物馆,同上,图版33
图119持花的引路观音,五代,现藏英国博物馆,同上,图版39
图120持花的引路观音,五代,《敦煌.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朝华出版社出版,2000年第一版,P134,,彩色绢画,高94.5厘米,宽53.7厘米,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第1765号.
十一面观音插图说明
横式图像说明
图01北魏-唐善业泥据黄濬《尊古斋金石集拓》上海古籍出版社陶佛第53图
图02故早崎氏藏泥佛内藤藤一朗著《法隆寺壁画研究》图版18-1
图03龙门出造像现藏日本大原美术馆
图04宝庆寺出公元703年造像现藏日本东京博物馆
图05五代吴勿昌造像绢画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06四川卧佛沟第45号盛唐造像
图07初唐敦煌321窟十一面观音壁画
图08公元7世纪新罗石窟庵唐造像
图09日本法隆寺金堂第十二号壁壁画
图10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图11《奈良国立博物馆名品目录普及版》奈良国立博物馆编昭和五十五年雕刻10木造十一面观音立像镰仓时代像高46.6cm
图12《奈良国立博物馆名品目录普及版》奈良国立博物馆编昭和五十五年雕刻6重文木造十一面观音立像平安时代像高177.6cm
图13《奈良国立博物馆名品目录普及版》奈良国立博物馆编昭和五十五年雕刻3重文木造十一面观音立像平安时代像高42.8cm
图14日本岗山元恩寺十一面千手观音像
纵式图像
图01 5~8世纪印度坎黑利石窟第41号窟十一面观音像
图02 9~10世纪克什米尔样式藏克利夫兰美术馆
图03初唐敦煌334号窟十一面观音壁画
图04 11世纪拉达克出39.5厘米美国洛杉基美术馆藏参考文献:P.Pal A rt of Tibet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California 1983图版36
图05 11世纪阿里地区出擦擦图06 11世纪阿里地区出擦擦
图07 12世纪东北印后波罗样式旧金山Crawford Antiāuities藏参考文献:U lrich Von Schroeder Indo:Tibet bronzes 1981年,Hong kong,图版70E
图08……11世纪后10.6厘米阿里札达县出参考文献:《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第4卷图版20
图09 14~15世纪帛布81×7.8厘米西藏中部出任默曼家族(Zimmerman)藏品参考文献:Marylin M.Rhie《慈悲与智慧-藏传佛教艺术大观》台北时广企业有限公司出版第57页
阿弥陀图版说明:
图1无量寿三尊,西秦建弘元年(420年),炳灵寺169窟北壁造像,画上榜题“无量寿佛”、右“观世音菩萨”、左“得大势志菩萨”,自甘肃博物馆、炳灵寺文物保管所编《炳灵寺石窟》图版24复制,文物出版社1982年。这铺壁画是目前所知有纪年最早的“西方三圣”。
图2净土三尊,南宋淳熙十年(1180),现藏日本知恩院,自Special Exhibition Buddhist Images of East Asia第138页,图版142复制
图3接引佛阿弥陀,南宋,现藏日本(福井)西福寺,同上,图版149复制
图4吾(无)量寿佛,17世纪内地产,高17.5厘米,有时间、汉、藏文名称铭刻,自《中国藏传佛教金铜造像艺术》下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图版97。这是明确称之为“无量寿佛”的有纪年造像,此造像手上无持物,有两种情况,一是双手定印不持物,二是原持物(宝瓶)佚失。
图5金刚界曼陀罗(五佛报身相),自《大正藏》图像卷二·别纸三,金刚界曼陀罗(妙法院版)复制
图6胎藏界曼陀罗(大日如来报身相,其余四佛如来相),自《大正藏》图像卷一·别纸二,大悲胎藏界曼陀罗(石山寺版)复制
图7如来相“无量光”,自《密教五百佛像考》,王岩涛、爱文思合着258、Buddhist iconography Lokesh Chandra 1999 repr New Delhi图755复制
图8持钵如来相的“化身无量寿”,自《密教五百佛像考》191、Buddhist iconography 688
图9红色报身相的“无量寿”,自《密达喇百法》第24复制
图10报身持瓶“行部无量寿”,自章嘉·若必多吉《三百佛像》复制(或《喇嘛教神像集》中国藏学出版社美国展望图书公司1994.,第28左复制
图11报身持瓶“无量寿”,自《三百佛像》,第29左复制
图12双身无量光样式一,主尊双手于明妃背后右上左下,分别持铃、杵,自《三百佛像》,第20中复制
图13双身无量光样式二,主尊双手于明妃背后交叉,并持铃、杵,自《密教五百佛像考》497,Buddhist iconography 987。以上两式无量光双身像,在实物中几乎没有发现,可能的原因是,这种造像本身不流行或有而未识。因为这种双身像,失去颜色和组合关系时,由于其与双身金刚萨埵十分相似,既使存在也有可能被误识。
图14双身“白无量寿”,自《密教五百佛像考》图193、Buddhist iconography图690复制
图15报身相阿弥陀,吐蕃(751年)前藏哲公夏寺,自刘艺斯编《西藏佛教艺术》,图版60。
图16双身无量寿图,约16世纪作品,自逸见梅荣《新装中国喇嘛教美术大观》东京美术昭和五十六年六月,图版540。除了图像文献以外,这是仅见的一件双身无量寿实物造像,逸见梅荣在他的著作中称这件唐卡来源于“沈阳博物馆”,藏品号为100。如今这件藏品,收藏处不明。.
图17如来相无量光敦煌465窟窟顶五佛曼陀罗之西坡,引自《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四六五窟》,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图版30
图18敦煌456窟窟顶五佛曼陀罗全图,同上,图版6
图19金刚界曼陀罗(五佛报身相),夏鲁寺壁画,14世纪,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壁画全集·藏传寺院》,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卷4,图版4复制
图20夏鲁寺五佛曼陀罗之报身相无量光,14世纪,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壁画全集·藏传寺院》,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卷4,图版8复制
图21夏鲁寺五佛曼陀罗之报身相无量光,同上,图版20
图22五佛曼陀罗之报身相无量光,西藏芒域过街塔北壁西侧,12、13世纪,自Art of Tibet一selected articles from Orientations 1981:1997 Hong kong 1998年,第203页,图版17复制
图23,同上线图(李翎绘)
图24五佛,元代,出于西藏,现藏故宫。自《清宫藏传佛教文物》(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页,图版40
图25长寿三尊,清代,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1-6卷,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卷4,图版257复制
图26长寿三尊,清代,同上,图版302
图27有长寿三尊图像的“五尊组合”,自Indo-Tibetica,vol,1.(tsha-tsha)Tucci,G.,1932-1941,图版36,第127件复制
图28无量寿曼陀罗,自Marylin M.Rhin《慈悲与智能》台北时广企业有限公司1998年,第77页,左上图版复制,14世纪风格,私人藏品
图29无量寿曼陀罗擦擦,清代,据《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卷4,图版270复制
图30无量寿曼陀罗擦擦,清代,同上,图版316复制
图31西方三圣擦擦,明代,自《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卷4,图版134复制
图32西方三圣,红殿(拉康玛波)南壁五佛之一,明代,自《古格故城·下》,文物出版社,1991年,图版25-2复制
图33西方净土,18世纪下半,Donald Rubin先生收藏,自Marylin M.Rhin《慈悲与智能》台北时广企业有限公司1998年,第77页,右下图版复制。
【注释】
(1)电视的具体采访时间笔者已记不清,季老说了一些关于做学问的话,笔者也不能一一记录,但以上三点是准确无误的。
(2)关于“莲花手”名称及造像的具体分析,请参看论文部分的个案研究。
(3)逸见梅荣《新装中国喇嘛教美术大观》东京美术昭和五十六年六月。“观音菩萨化现”的第3身khasarpana,汉名写作“水月”,接着在引用的东北大目录汉名对译《成就法鬘》中15身观音中,第3身khasarpana,称为“空行”。pp661、663。
(4)空行,指佛教修空法之行。空法有大小浅深,或认为是大乘小乘菩萨声闻之别。涅经一曰:‘为欲利益安乐众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丁福宝佛学大词典》“空行”条。
(5)《大日经·住心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卷七末。
(6)见于《大正藏》16册所收译本有:支谦译本《子本生死经》、失译本《佛说稻芋经》、不空译本《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施护译本《大乘舍黎娑担摩经》、失译本《佛说大乘稻秆经》。
(7)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版本依据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点校本,关于周昉“水月观音”的内容见卷三、卷十,第62页、201页。
(8)水月观音信仰在五代时已广为流行,伪经《佛说水月观音菩萨经》的出现,说明了民间对此观音信仰的程度。
(9)法金刚在此代表无量光-原文注。
(10)在所有其他的材料中缺少此部分-原文注。
(11)见上引《观经》之第十四观:“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
(12)同样的真言可参考Hackin Formulaire Sanscrit-Tibetain.第103,105页(图齐Indo-Tibetic原注)。
(13)图齐提供的图例中,咒语是用梵文书写的,本文在此用拉丁字母转写。
(14)形象化明咒的密典传教方式,以唐代义净所译《孔雀明王陀罗尼咒经》为汉地发现最早的经典,从印度密教史的发展来看,大约也正是7世纪左右,密教才真正系统化,因此本文以“孔雀明王经”的译出时间作为这种教典宣教新方式出现的大致时间。
(15)金刚手是普贤化现,见《大正藏》No.244法贤译《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金刚手菩萨最上秘密大曼拏罗仪轨分第十四:萨埵性清净,是金刚大乐,即是普贤身,金刚手大主,常住三摩地,决定金刚性,如是众方便,勤行菩萨道,为利众生故号金刚萨埵,亦名降魔主,亦名一切智,是金刚赞拏,亦名金刚手。另见不空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出金刚瑜伽经)经解《大正藏》No.994:第一明五菩萨现威德·第一东方金刚手菩萨,解曰金刚手者。五菩萨依二种轮现身有异,一者法轮,现真实身,所修行愿报得身故,二教令轮,示威怒身,由起大悲现威猛故,此金刚手即普贤菩萨也,手持金刚杵者。
(16)对于这身造像巴氏使用的是“六字观音”,本文认为,从图像学的角度来说,应称为“六字明王”,类似“孔雀明王”。
(17)巴达恰利亚(Bhattacharyya)在对同一观音(108观音中的第57)的描述和解释中有一个脚注,他说“盖谛(Getty)的22,000臂观音,只是这种样式观音的发展,那些手臂出现在造像的中部”,虽然未见具有22,000只手臂观音的图像,但本文赞同巴达恰利亚的推论。
(18)格蒂称该身形的观音为“黄度母”The gods of northern Buddhistpp.124。
(19)在《不二金刚全集》(advayajrasamgraha)中有如下描写:“pa 's cime dale ravimandalopari rajta-hrīh-kārasambhūto rajtavarnnomitābhah padmacinhasamādhimudrādharah samj1āskandhasvabhāvo grīsmarturūpahāmlarasa-'sarīrah tavargātmā jāpamantrancāyam Omhrolika Hum”27叶。
(20)这一件和五禅定的佛另外四个小像,由出自pa1caraksā的手卷(约400年前)中得到解释,非常感谢美国人类学家W.Y.Evans Wentz慷慨地借给我这个手卷。从中可以注意到座都是成对的,在上面开放的空间之间是禅定佛的标识——原文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