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藏传佛教阿弥陀佛与观音像的传播及日本传统

藏传佛教阿弥陀佛与观音像的传播及日本传统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印度造像对外传播产生影响的产地主要有西北印度、南印度及东北印度。但在日本,十一面千手样式,似乎一直没有受到纵式的影响,保持着纯洁的日本像式传统。

藏传佛教阿弥陀佛与观音像的传播及日本传统

二、像式系统分析

见本文附表.

图表的排列分为“横式”和“纵式”。表中产地代码分别代表:A→汉地;B→日本(包括朝鲜半岛);C→西藏,包括古格王国时期的拉达克;D→印度(包括尼泊尔、克什米尔)。进行排比的实物,横式40多件,纵式有80多件。

所谓横式,指的是下排的主面与身体呈正常比例,并且与旁边或上面的小面尺寸相差较大,诸小面如花蕾般排列于主面之上或其侧,如同菩萨花冠饰物,使造像看起来并不失却原有的比例,没有怪异之感。通过排比,可见横向排列的十一面观音像最早出现在汉地,时代大约在5~8世纪,是一件擦擦,也称善业泥,这种供养物大约在北魏开始出现于汉地,唐代较多。横向排列的像式,出现最多的时代在8、10~12世纪,相当于武则天时代和五代、宋时期,从造像生产地看,基本上为汉地和日本(包括日本从中国请来样)。这种样式的特点是:下为一面,于上环置诸小面,最上立佛面;或下为三面,于其上环置五小面,最上再立三面,中为佛面。因此横式依据下层面数又可分两种;一是下有一主面,头上如花饰般环置10小面,最上置佛面,也就是说,这种像式的头面排列数量自下而上主要为1、10、1,在此称为横式I。二是下有三面,即中间为一大主面,左右两小侧面,形成下3面,第二层为5小面,最上又是3小面,中间者为佛面,也就是说,这种像式的头面排列数量自下而上主要为3、5、3(有变体为:3、4、1、2、1;或3、5、2、1),在此称为横式II。

所谓纵式,其头面不似横式中主面与次面大小比例具有明显的对比变化,以保持造像整体不受影响,而是将头面以渐变的方式向上排列,排列的层数可达五层之多,因此十一面看起来像一个塔柱状,高高立于主面之上,使造像看起来有明显的怪异感。(www.xing528.com)

印度造像对外传播产生影响的产地主要有西北印度、南印度及东北印度。纵向排列的十一面观音像出现在印度,目前所知,可能为比较早的一件是5~6世纪(8)印度西南部坎黑利(kanheri)——石窟第41窟,坐佛的一位胁侍为的十一面观音立像(9)。另有一件,属于9~10世纪西北印度克什米尔风格的铜造像,为六臂立像,而对西藏后弘期产生影响的东北印波罗样式,本文找到的是一件约12世纪的铜造像,六臂立像,身体呈明显的三弯式。从以上三个地区的造像看,可以再分出两种类型,一类是下层为1面者,其他诸面塔状向上排列,呈1、3、3、3、1式,如坎黑利41窟造像,本文称为纵I式;另一种下层为3面,其他诸面塔状向上排列,呈3、3、3、1、1式,多六臂像,克什米尔及波罗样式属于此类,本文称为纵II式。

然后是大量的西藏仿制品,流行的时间在11、12世纪,这种像式的特点是:观音的十一面为纵向排列,面的数量由下而上基本是3、3、3、1、1,二臂像较少,以六臂像为多。也就是说,西藏传承的是纵II式,来自西北印和东北印样式。15世纪以后才开始大量流行八臂的立姿像。17、18世纪,在8臂像的基础上,开始盛行呈背光形式的千手十一面观音像,并使之成为十一面观音像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在14、15世纪西藏八臂立姿十一面观音流行的同时,汉地也吸收了这种纵式十一面像,在面相和衣饰为典型的汉式风格的造像中,树立着小尖塔一样纵向排列的十面,但明显区别于印—藏风格的是,这种汉地制造的纵向十一面像,仍然将第一排的三面比例上与身体相谐调,而向上排列的小面尺寸大大减小,诸小面如小尖塔一样立于主面之上,手法与横式保持着一致,因此,从外观上一眼就可以看出属于汉式风格。但在日本,十一面千手样式,似乎一直没有受到纵式的影响,保持着纯洁的日本像式传统。

另外图表显示,汉地基本在宋代以后不再流行十一面观音像,而日本的东密持续这种造像大约至14、15世纪。但一个明显的现象是,15世纪以后,藏传佛教中十一面观音像的供养更为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