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低碳经济下的产学研协作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经济下的产学研协作评价指标体系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的指标体系只是单独就产学研合作和低碳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别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表3-16基于低碳经济的产学研合作指标评价体系续表对于以上各个指标解释如下:第一,经济社会效益。

低碳经济下的产学研协作评价指标体系

3.5 基于低碳经济产学研合作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在制定基于低碳经济的产学研合作指标体系之前,有必要对已有的相关指标体系做一个简单回顾。许多学者对于产学研合作指标体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邓颖翔和朱桂龙从技术、社会和合作项目管理3个方面规划了产学研结合绩效指标体系,并且分企业和高校两个层面进行了细化。金芙蓉和罗守贵从投入、产出两个方面设计了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体系。肖正斌、张小箐从产学研结合要素投入、产学研结合关系、外部环境、产学研结合模式、产学研结合行为和产学研结合效益几个方面设计了产学研结合绩效评价体系。曹静、范德成、唐小旭构建了包括合作创新环境、合作创新投入、合作创新产出、合作创新运行和合作创新效果5个一级指标组成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模糊积分评价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情况处于基本良好状态。

在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方面,胡大立、丁帅从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产出、低碳消费、低碳废物处理、低碳社会环境和低碳科学技术几个方面构建了我国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叶依常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出经济环境、技术和自然禀赋三个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乌力吉图、王东亚构建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指标、碳汇指标和城建指标。李友华、吕晶、续珊珊以三次产业结构、能源消耗结构、CO2排放量、单位能源消耗量、森林指标、生物质能源利用、温室气体排放几个因素为基础,构建了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庄贵阳、潘家华和朱守先在对低碳经济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为维度的衡量指标体系。刘妮佳、刘佳从经济发展指标、能源消耗和排放指标、低碳技术指标和社会环境指标出发,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关于产学研合作绩效的评价,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观点。

一是使用客观指标评价的观点。这种衡量方式是通过数据来表达合作的绩效,包括合作研发专利产出、新产品数、新工艺数、发表的论文等。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以下几个。Santoro(2000)利用在合作中产出的论文数、专利数以及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数量来衡量合作绩效。George和Zahra(2002)在研究产学研合作绩效问题时,采用了4个度量指标:专利数、投入市场的新产品数、研发中的新产品数和净利润率。郭斌(2007)则把客观产出总结成三大部分:(1)最终产出,包括新产品、新工艺、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改进和提高;(2)中间产品,包括专利、原型、标准、学术论文、出版物;(3)间接产出,包括组织的技术能力、技术诀窍以及个体技能的提升。

二是使用主观指标评价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产学研合作的目的和方式不尽相同,而且成果价值并不一定是可见的产出,因此不宜用客观的绩效指标来衡量,使用着重于评估合作参与者对合作绩效的认知结果的主观指标较为合适。如Bonaccorsi和Piccaluga(1994)认为对产学研合作的绩效评价是以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期望为基础的,通过对比期望与实际成果来评价其绩效。Mora Valentin(2004)利用对合作的满意度和关系的持续性来评价合作绩效,并开发了相应的测量量表。谢志宇在其硕士论文中把产学研合作绩效归纳为4个维度,即技术创新绩效、财务绩效、技术转移和技术需求方满意度的综合,并且通过4个主观指标度量产学研合作绩效问题,这些主观指标包括:合作项目的净收益目标,公司对合作项目成果的技术质量的满意度,合作项目开发出的新产品数,通过合作公司学到了多少技术。杨晓丹在其硕士论文中,对于地方政府促进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绩效开发出评价体系,具体包括政策支持、服务促进、监督保障和协调运营几个方面。蒋晗辉(2007)在其硕士论文中,从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促进教育事业3个维度建立了产学研联盟评估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维度的比重。

以上的指标体系只是单独就产学研合作和低碳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别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如何用低碳经济的理念指导产学研合作,如何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因此指标体系应该涵盖产学研合作与低碳经济发展两个方面。这个指标体系建设借鉴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进行了独有的创新。通过这个指标体系可以衡量我国产学研合作对于低碳经济的影响,同时衡量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低碳化发展水平,即如何在保持和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的同时,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这个指标体系逻辑上基于投入产出原理,既要有投入方面的指标,也要有产出方面的指标,既有绝对量的指标,也有相对量的指标。在投入指标方面,本文认为,合作的基础设施(科研机构数量、公共服务技术平台数)、合作的人力资源投入(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研究人员数量)、合作的经费投入(国家研发经费总投入、国家研究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表达了产学研合作的硬件、软件和经费保障方面的要素。产出的衡量指标包括合作人才培养方面(合作培养的人才数量,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举办的学术会议数量,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经济收益方面(国民生产总值,万元GDP能耗,工业三废处理率,产学研合作转化收入,化石能源占一次消费能源比重),科技产出方面(发表论文数量,获得的奖励,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投入指标:本文经过实地调查,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专家意见法,从经济社会效益、教育效益、科技效益、政策效益几个维度制定产学研发展指标体系。

表3-16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学研合作指标评价体系

img40(www.xing528.com)

续表

img41

对于以上各个指标解释如下:

第一,经济社会效益。检验产学研合作水平的最直接和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产学研合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这也是产学研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一个经济实体综合效益的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该指标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不受行业限制,是世界上企业综合评价使用率非常高的一个指标。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以衡量出一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获利能力在同类型产学研合作项目中的地位。“投入产出比”突出反映投资与报酬的关系,可以反映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质量。“单位GDP能耗”可以看出该产学研合作项目在节能方面的情况。当前,全世界都在提倡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作为产学研合作项目的重要成果必须体现出节能方面的优势。如果产学研虽然经济利润很高,但是消耗能源过多,也不能说明该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质量是高的。

就社会效益指标而言,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收益,也包括当地公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具体有促进就业程度,产学研合作造成的污染程度。“环境污染程度”是衡量产学研合作对当地环境污染的程度,可以用二氧化硫排放量、废水排放量、空气质量等相关指数进行进一步衡量。

第二,技术效益。产学研合作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升当地科研水平和技术水平。用“科研投入强度”、“研发人员比重”、“科研论文数”、“专利发明产生数”等4个方面进行衡量。“科研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比重”两个指标是从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投入的角度来衡量产学研合作的水平。从国家或地区看,研发投入强度是指国家或地区研发投入总量与国家或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水平的核心指标,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强度被认为是提高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从企业层次看,研发投入强度是指企业投入总量与产品销售收入之比。显然,一个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可以反映出企业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水平。同时研发投入强度也可以反映出资源使用效率

科研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科研论文数”、“专利发明产生数”两个指标直接反映出产学研合作项目带来的物化的研究成果,是产学研合作水平的直接体现。

第三,教育效益。构成产学研的重要主体之一是高等院校。高等院校通过参与产学研合作可以获得重要的收益。这种收益本文以教育效益来命名。教育效益用“培养人才水平”、“科研经费投入产出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学科发展程度”几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培养人才水平”指通过产学研合作所培养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如形成了几个重要的团队,培养出多少高层次人才等;“科研经费投入产出水平”指通过获得的科研经费产生的经济效益,这个指标系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因为这个指标越高,表明资源利用效率越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指产学研合作成果的转化利用率;“促进学科发展程度”指通过产学研合作,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当地高校学科建设

第四,市场和制度效益。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的相关制度是否完善,市场机制是否完善,相关法律是否完善,这些因素关系到产学研合作的成效。因此衡量一个地方产学研合作的成效,需要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政府相关政策完善程度”指地方政府在制定促进产学研合作方面制定哪些有用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产学研合作水平的支持程度,可以透过专家和公众评分的方式进行评分。“市场机制完善程度”反映当地政府在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促进当地市场有序运用方面的水平。“相关法制保障程度”是运用相关法律,维护产学研各方利益,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水平。

产学研合作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专家意见确定。好的市场机制、完善的法律政策能够有效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有效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现低碳经济状况下的产学研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