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成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卢沟桥事件,从此中国进入全面的抗日战争时期。自“七七”事变后,平津及华北沦陷,华东、华南也相继沦陷。侵略者的铁蹄所到之处,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遭到了严重的践踏。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保护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把一大批大中小学从沦陷区迁往内地,昆明、重庆、汉中成为接受内迁学校最多影响最大的地区。汉中为保护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凯歌。研究抗日战争时期汉中的教育,对于展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总结其在危难关头保护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成功经验,促进当代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抗战时期汉中教育的发展
汉中,由于北有高拔险峻的秦岭山脉天然屏障,南有蜿蜒逶迤的大巴山阻隔,且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具有相对安全的自然环境和养育学子的客观条件。抗战爆发后,为了保护我国教育实力,国民政府选择了汉中,把一大批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从沦陷区迁往这里,大大促进了汉中教育的发展。
1.高等教育的发展
抗战前汉中还没有高等教育,汉中的现代高等教育始于抗战时期的内迁。抗战爆发后,平津沦陷。同年9月10日,民国政府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随后陆续迁往西安,与此前迁往西安的东北大学工学院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2月又辗转迁来汉中。西安临时大学在迁来汉中后于1938年4月更名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法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文理、教育、法商学院设于校本部(城固县城内),工学院设于城固县古路坝,医学院设于南郑县黄家坡(今属汉台区),农学院设于勉县武侯祠。后来国民政府决定,由西北联大逐步分离并独立设置国立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师范学院,西北联大更名为西北大学,另有金陵大学农学院、陕西医学专科学校、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新成立的陕西师范专科学校南郑分校以及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共计10所高校,所含学科包括文、史、哲、经、法、理、工、教育、医学、农学、军事等,学科门类齐全,迁入学校除西北师范学院于1944年迁出汉中去甘肃兰州,陆军一分校1944年12月停办外,其余全都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才陆续迁出。抗战时期汉中的高等教育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2.中等学校的发展
民国初年,汉中将书院、学堂改为学校,南郑、城固、西乡等县相继建立了初级中学。抗战期间,沦陷区及西安部分中学相继迁入汉中。1938年至1944年,计有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扶轮中学、第一战时中学、国立太原第七中学、国立第二十二中学、陕西省立西安高中、省立西安女中、省立西安一中、私立太原平民中学、私立北平五三中学、私立上大中学、私立西安乐育中学、私立燕赵中学等21所中等学校迁入汉中的汉台、城固、洋县、西乡、宁强等地。在内迁学校的影响下,尤其是在抗战人士的促进和支持下,汉中又兴建了14所普通中学,包括宁强建国中学、勉县中山中学、略阳县立初级中学、镇巴县立初级中学等。到1944年夏季,全汉中地区已有普通中学36所,在校学生9900余人。
3.基础教育的发展
抗战以前汉中的基础教育已有一定规模,抗战期间又得到较大发展。①学前教育。在清末民初已有一定数量,但真正发展还是在抗战时期。抗战初期由于大批沦陷区流亡人口及阵亡将士子女的流入,为发展幼儿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1938年国民政府令智澄在汉中设立西北儿童教养院,收容500余名幼儿入园;山西教师服务团在洋县开办了幼稚园,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在城固设立儿童保育实验室;1941年10月安汉在农林部黎坪垦区管理局创建儿童教养院,招收幼儿200名,1942年建县立幼稚园3所,私立1所;褒城、勉县、镇巴、宁强等县也相继建立了幼稚园。这时的幼儿教育已达到相当规模。②小学教育。抗战前,国民政府利用联保组织发展小学教育,抗战初期战区山西小学教师服务团来汉中发展中小学教育,先后在洋县农村建立民众学校18所,初级小学19所,短期小学12所。1941年,保设国民小学,乡镇(联保)设中心国民学校,强迫家长送子女入学。1942年全汉中地区共有中心国民学校137所,教学班238个,国民学校217所,教学班2242个,私立小学78所,改良私塾73所,各类小学在校学生89198人。
4.职业教育的发展
汉中历来有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民国初年已建立了部分职业学校,抗战初期,陕西省立西安师范学校、西安培华女子职业学校迁西乡(1944年改设西乡正本工业学校)。1943年汉中人傅立吾创办南郑工业学校,四川商会在汉中城外创建了私立蜀兴初级商业学校,1944年建立了省立褒城工业学校,1939年山西教师服务团创建了洋县纺织学校,从1937年至1944年还先后建立了城固农业实业学校、南郑商业实业学校、南郑县立农业学校等。抗战期间曾聘请金陵大学农学院张荷生为农业职校授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从三原县送来果树苗,支持职业教育。除办正规的职业教育外,抗战期间还注重职业培训,1940年至1944年先后在南郑县开办了农业讲习所,培养良种推广人员500人,黎坪垦殖局先后对20000名职工进行了培训,留坝铁厂也开展了炼铁工人的培训。可以看出,抗战期间汉中举办职业教育的热情十分高涨。
二、抗战时期汉中教育的贡献
抗战期间,由于多方因素,汉中教育得到了空前发展,成为汉中教育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为保存中国教育实力,为促进陕西及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1.为保存中国教育实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的教育事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破坏,“为了保存我国文化遗产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纷纷往大后方迁移。在108所专科以上学校中,因校舍遭受日寇占领或轰炸,而被迫迁移或停顿者,达94所之多”。广大沦陷区的大中专学校或集体联合或单个学校开始西迁,最著名的有西南联合大学和西北联合大学。陆续迁到陕西南部汉中地区的有30所大中专学校,这30所大中专学校在汉中的8年时间得到了休养生息,虽然条件极差,且有日寇飞机的时常空袭,但在汉中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还能够从事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使教育事业得以延续和发展。更可贵的是随着大中专院校的迁入,一大批中国文化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也随之进入汉中,如黎锦熙、许寿裳、李达、许德珩、马师儒、侯外庐、罗章龙、张伯声等著名学术大师,以及李书华、徐诵明、李蒸、李书田等国内著名教育家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汉中,包括在汉中求学的广大进步青年学生,这是我们国家最可宝贵的财富。他们在汉中生活工作了8年时间,为汉中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得到了汉中人民的保护。这是汉中人民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积极贡献,这一历史功绩值得永远称赞,是不可磨灭的。(www.xing528.com)
2.促进了陕西及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抗战时期迁入汉中的高等学校,在抗战胜利后都陆续迁出,但大部分都没有离开西北地区,为发展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西北工学院1946年离开汉中迁往陕西咸阳,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985”和“211”建设的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学院,1938年7月独立建院,1946年迁往陕西武功,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成为现今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是我国和西北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心;西北医学院,1945年并入西北大学,1946年9月迁往西安,后由西北大学分设西安医学院,发展为西安医科大学,成为西北地区医学高等教育的重点高校,现已并入西安交大,是西安交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师范学院1944年迁往兰州,两年后部分迁回北京,一部分留在了兰州,成为在西北地区有重要影响的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1939年8月由西北联大改设,驻城固县城内,1946年9月迁往西安,今天仍为西北大学,也是国家“211”建设高校和陕西省重点建设高校。抗战时期的汉中教育对西北地区尤其是陕西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为汉中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抗战时期的汉中教育是汉中教育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抗战胜利后,外地迁入的大部分学校都陆续迁出,但他们重视教育的学风,在艰苦环境下办学的精神,广大师生认真教书、刻苦学习的感人事迹,成为汉中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还有学校的管理制度,以及部分师资和设备也留在了汉中,成为汉中教育的重要力量。例如,西乡一中、洋县中学等,都是以迁入学校为基础成长起来的,都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和较高的办学水平,也是现今的名牌学校。
三、几点历史启示
抗战时期,汉中教育在外来学校的推动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汉中教育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这段历史给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学习和继承的东西,从中也得到了许多启示。
1.中华民族有了凝聚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抗战时期,汉中接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专学校达30所之多,这些学校大多来自北平、天津、南京和西安等大城市。汉中虽是鱼米之乡,但北有秦岭、南有巴山,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地盘狭小,突然进入这么多学校师生,加之其他流亡难民,汉中一时住房、生活等相当紧张,各方面条件都非常艰苦。教授们多是住简陋的校舍或租住在当地农民家中,不少教师往往要步行一二十里路去上课。学生则住在竹片泥巴墙的草屋里,睡双层大铺,夜间透过屋顶缝隙可见星月,遇到下雨时,师生们上课、吃饭,甚至睡觉都得撑着伞。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经费也极端困难,没有图书馆,更没有体育场,处于一种战时流亡应急状态。但是,“在这种困难条件下,学校仍然坚持正常授课”,“学校生活虽然艰苦,但在雪耻强国,学成报国的意念激励下,老师严格施教,学生刻苦学习,学习气氛浓厚,教室的烛光常常亮到天明”。当时的师生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下坚持教学,培养人才,他们就是为了一个目标,就是要想尽千方百计保存中国的教育实力,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早日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在这个目标的感召下,民族的凝聚力大大增强并且空前的牢固,这充分显示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巨大力量。我们今天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但总体看,国家的实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我们的大国地位还不相称,国与国之间围绕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高科技人才展开了史无前例的激烈竞争,进行的是没有硝烟的战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我们也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真正成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大国。
2.汉中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应该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汉中一方面为保存中国的教育精华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抗战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许多学生毕业后,直赴疆场,为国捐躯,有的在战场上立下了屡屡战功,为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贡献。“解放后,从这里毕业走出的学生,许多成了中国教育、科技等战线上卓越的人士”。汉中在抗战期间之所以还能够勉强从事人才培养的活动,是与汉中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的。从历史上看,但凡在民族危亡或战乱之时,汉中都充当了重要角色,或做出过突出贡献。最早的要追溯到秦朝末年的楚汉相争,刘邦来到汉中养精蓄锐,最后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夺得天下,成就了中华民族的第一个盛世。三国时期,诸葛亮以汉中为根据地,六出祁山,巩固了蜀国的地位;北宋末年,金人入侵,吴玠吴璘以汉中为根据地,把侵略者抵御于秦岭一带,汉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20世纪中期,在国际反华势力有所抬头的年代,国家实施了三线建设战略,汉中作为战略大后方,一大批军工企业和科研单位迁到这里。从客观上说都是因为汉中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从这些历史事实可以看出,汉中虽然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在国家民族处于关键时期,都能发挥其独特的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环境相对安全,但是作为一个在历史上有过重要作用,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地区,在和平年代也应该继续有所作为。要根据汉中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我国生物多样化基因库,军工企业的创新升级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3.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是教育发展的方向
我们在研究抗战时期的汉中教育时,被当时师生的办学精神所感动。在抗日烽火中,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在完成保存学校,培养人才,发展教育的双重任务情况下,还始终不忘为当地人民服务。师生们根据各自的专业优势和特长为国家为当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38年12月西北师范学院就成立了小学教育通讯研究处,对当地以及西北地区普及小学教育问题开展研究,在城固培训师资、开展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试验。我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黎锦熙教授还主持编纂了《城固县志》。西北医学院师生冒着遭遇日寇飞机轰炸,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积极为当地人民及抗日将士治病。这些都给抗日将士和当地人民留下了永远的记忆。迁入的师生带来了先进的思想文化观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还促进了汉中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的发展。西北工学院在汉中建院时就成立了工科研究所及工程推广部,1939年4月,推广部举行首次会议,决定利用学院的科技力量,结合当地物产,促进陕南地方经济开发,开展了陕南油脂工业原料的研究,改良汉江淘金工具的研究,陕南巴山与秦岭的地质考察,改良陕南制糖的试验和陕南土法炼铁等研究工作,还进行了陕南金矿煤矿的勘测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中资源的合理开采与利用。金陵大学与中央农业促进会在汉中设立农业推广所,进行农业技术的试验和推广,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当时的师生们在生命都没有保障的情况下,还不忘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这种精神值得学习,这种办学思想更是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四、结语
抗战时期,内迁学校在汉中的办学实践,给汉中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一笔巨大的教育资源。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学习、继承和发扬抗战时期师生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切实做好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工作,使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协调发展。
【注释】
[1]该文原载《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