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水文化研究:汉源地区民居的生态意义与建筑特色

汉水文化研究:汉源地区民居的生态意义与建筑特色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试析汉源地区民居的生态意义及建筑特色程吟吟据有关史籍记载,早在夏商时期,羌族就迁居陕南宁羌(宁强)一带。汉江源头的宁强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氐羌民族的生息繁衍之地,因此,汉源地区的民居自然就打上了浓重的羌族民居的印迹。汉源地区的民居,就是人与自然相互雕琢、和谐共处的典型代表。汉源民居建筑的开窗较小,利于防寒、防盗。

汉水文化研究:汉源地区民居的生态意义与建筑特色

试析汉源地区民居的生态意义及建筑特色

程吟吟

据有关史籍记载,早在夏商时期,羌族就迁居陕南宁羌(宁强)一带。新编的《宁强县志》称:“羌氐民族在本县活动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历经沧桑,而今羌氐民俗痕迹还依稀可寻。”汉江源头的宁强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氐羌民族的生息繁衍之地,因此,汉源地区的民居自然就打上了浓重的羌族民居的印迹。

一、大山与居民

绵延不断的群山,横亘于秦岭巴山之间,于静谧之中蕴含无穷的力量。汉江,从嶓冢山潺潺而出,一路蜿蜒,穿越巍峨的崇山峻岭,带着大山的激情浇灌着江汉平原。这种山势积聚的能量,塑造了汉源地区苍茫雄奇的高山河谷地貌,也塑造了汉源地区山民们大山一样的刚烈性格。

大山在赐予山民的生存所需的同时,也带给他们无尽的艰辛,山民的历史,就是同大山不断抗争、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历史。汉源地区的民居,就是人与自然相互雕琢、和谐共处的典型代表。

汉源地区的人与秦岭、巴山为伴,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学会了利用大山提供的一切,改造它们,使之适合自己的生存需要。同时,用他们的生命赋予大山以象征意义,大山是他们表现自我精神世界的对应物。这里的景观,是山、水、人和建筑的相互融合,他们的生存融入了大山,成了山的一部分。

二、民居的选址与布局

民居依山傍水,座高向低,这样的选址有利于抵挡冬天北来的风,面朝河谷可避免常年受东西风向的影响。同时,选择这些视野开阔的缓坡阶梯,也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光照。

水源是民居选址的重要因素。汉源地区并不缺乏水源,但也不是处处都有水。大部分水源来自于远处的山峦蓄水,汇成小溪、河流流经民居的附近。这样,民居附近就有了沟渠或渗积的水井,供给人畜饮用或田地的灌溉。

民居周围多为山峦坡地,可以种植粮食作物。周边山坡地种植玉米土豆油菜等农作物。如果水源充足,还会开垦成水田种植水稻。所生产的粮食除供人食用之外,还可作为饲料饲养猪、牛、羊和鸡、鸭等家畜、家禽。民居附近的树林大多为经济林,主要种植梨、花椒核桃苹果等。经济作物边缘有野生灌木,是燃料的主要来源。

大山里的民居相对独立,但也不太分散,每个行政村含5—10个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一般由30—50户构成,较大的村民小组有80—90户人家。这些人家大多坐落在半高山和河谷地带,有的鳞次栉比,有的星散四布,全以地势的缓急决定,完全顺应了自然,看不出人为的痕迹。每户人家都有道路相连,端上饭碗就能到别家串门谝闲传,互相沟通信息,体现了邻里间团结互助的友善风尚。

汉源农村的住户,多按自然村居住。自然村的名称,多冠村中居民姓氏于前,如李家村、赵家院等,反映了本姓家族在此繁衍聚居。从民居习俗的历史来看,也有以寺庙为村名的,如龙头寺、三官庙、八庙河等;还有以地理形势为村名的,如丁家坝、徐家梁、杨家嘴等;沿大路两边的村名多称驿、店、铺,如刘家店、黄坝驿、宽川铺等。

三、民居的类型

依山居之,垒石为室,是汉源民居的真实写照。民居大多用山中毛石和黄泥垒建而成,少数用全木料建造。2008年5·12地震以前的大部分山村民居,都是这种生态民居的代表。民居的类型主要有石头房、竹木房、土木房。

石头房:指全用石料建筑的房子。其构造方法和房基地的选择,和建造其他房屋不同。房子的一面贴靠石崖,三面围墙。墙壁全用直径为一尺左右的石头和泥土砌成,主要承重落于四面墙壁。由于开间较大,辅助承重由室内3—5根圆木立柱支撑楼面及屋顶。屋顶全用大小不等、长方不一的石板盖成。其建筑方法独特,工艺讲究。初见这种房子的人有一种“危险”的感觉,但实际上,这种房子很坚固,既不怕水冲,又不怕暴雨袭击,而且修建简单,经久耐用。

竹木房:竹木房的结构,是四壁全用没经过任何加工的圆木横排垒砌成墙,墙壁上留“口”字形窗户;屋内横放木梁,上面用大竹子搭成竹经,再用细竹作纬,密密编结成竹楼,可烘粮食。也有在竹笆楼上厚厚地搪一层稀泥,干后便是存放粮食的“土楼”。屋顶用蓼叶层层平铺,竹篾条扎成竹笆,上面盖树皮,或者茅草。

土木房:土木房是用木头做成框架,屋顶盖青瓦,夯土成墙或土坯砌墙,也有干打垒的。结构、形式为平房带突出的小阁楼,阁楼上可晾晒、堆放东西。

以上三种住房,在选择屋基地及房子的布局上有共同的特点:一是房子的结构及建房地点都是为适应其当地自然环境。二是都无厨房煮饭皆用火塘上的吊锅。三是牲畜圈和人的住房紧连在一起,虽很方便,但不卫生。(www.xing528.com)

四、民居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院落:因为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生产工具多,庄稼多而且杂。为便于收获季节的庄稼粮食堆放,长期以来喜欢单家独居,家家户户都有大小不等的院落,宽敞,活动自由,不受别人的影响,也不影响别人;和左邻右舍离得较近,有事的时候,又便于相互照顾、帮忙。

经济宽裕的人家,常建造深宅大院,一般都分前院和后院两进,每院系四合天井式样,四周立房,大门开在东南角。为了安全起见,大院周围又修建群房包围。大门的门楣设置两个门抓,门楣上方做一门头板,上边或作画,或写吉祥语。门槛两端设石制门枕,槛内部分凿圆窝,称为门盏。槛外部分雕为方形,俗称门墩。院内各房间的设置、空间安排各地不尽相同。大体上说,现今常见的是正房前留一院场,西边不修厦房,多建猪圈,圈舍一端连着厕所。东侧则修厨房、柴房,南边设院墙,墙附近种植花草或者树木。院内地面有用砖铺的,也有用水泥铺的,便于晾晒粮食。多数人家都有水井,沿院墙根开水沟,或明或暗,看起来十分整洁。

农村住房因建筑材料不同,有平房、楼房之分。平房中又有草房、木房、瓦房之别。旧时的贫苦人家只能修建草房,价格低廉,设备简陋,却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瓦房曾是人们最理想的房子。修瓦房一般是土木或木结构,追求美观大方,常在门窗、屋脊、山墙上进行雕刻装饰,瓦头上也有烧制的花纹。

汉源民居建筑的开窗较小,利于防寒、防盗。门窗多朝南与东南,利用天井、天窗来弥补光线的不足。通风排烟以天窗为主,另外烟有熏屋固墙防蛀的功效,对建筑的木结构部分起着十分重要的保护作用。也有古老的四合大院,在粉墙回廊上镂刻一孔孔或一扇扇的花窗。透过花窗,园内景致、院内花草,若隐若现,美不胜收,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花窗又叫镂窗,是我国独特的建筑艺术之一。其种类大致分为砖砌、瓦拚、石雕、木刻四类。经过建筑工匠的精妙构思设计,在不大的花窗上造型出各种图案,千姿百态,变化无穷。有的花窗还配以水磨砖镂刻框架,简直是一幅立体的浮雕,极富艺术价值。凡花卉、禽鸟、人物、山水,无不栩栩如生。

花窗的实际作用,除了能采光、通风之外,还能使高大、连绵的建筑一扫沉闷压抑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开设了花窗,可以使建筑空间增大拉长,深邃无穷,把园内、院中景物烘托得错落有致,神韵风采相映成趣,收到花影布墙,移步换景的效果。

汉源地区有霜期长,寒冷来得早,即使是春末秋初,早晚也得烤火取暖,所以家家户户都有个长年不熄的火塘。火塘正上方,由屋梁或楼上垂吊下来的铁搭钩挂着铁壶、鼎锅或耳锅,以供烧水煮饭。火塘周围放着低桌和小木凳,来客和主人进门,都围着火塘落座。吃饭、喝茶、抽烟、摆龙门阵以及对歌等一切活动,都是围着火塘进行的。

火塘用途广,效益高。除了煮饭、烧水、熏腊肉、烘粮食外,冬天还能给人以温暖。所以巴山人把火塘称“孝子”。汉源山区的天气晴雨无常,人们下地干活、上山采茶、打猎,随时都会遇到大雨,把浑身淋得透湿。这时候的火塘就更是离不开了。火塘,是汉源人传承和继承汉源文化的“传习所”。

民居建筑的功能划分明确:中间堂屋,供奉列祖列宗神位,岁时节庆烧香叩拜;老人去世,也是在这里装殓祭拜。堂屋两边是睡房,也称歇房,房间的多少视家庭人口多少而定。睡房两边一为灶房,供给人做饭、吃饭,给猪煮食,还有火塘,供冬季取暖、烘腊肉,也烘部分粮食。一为圈舍,饲养猪、羊、牛,圈舍楼上放置不常用的家具和木料等。房屋的楼上堆放粮食和较为贵重的物件。房屋的门窗取向严谨,避开风向直吹和阳光直射,屋内冬暖夏凉,这也是汉源人民民居建筑智慧的结晶。

房屋的居住分配,汉源各地都有哥东弟西的习俗,兄长住在正房紧挨堂屋的东边,兄弟住在紧挨堂屋的西边。父母一般住在东西两边的边房。若是弟兄较多,父母也可住在厢房。住人的房间都设楼棚,既能遮尘灰,也能利用楼棚堆放杂物。山区的楼棚多是竹笆编成,叫竹楼,用来堆放包谷、洋芋等粮食,上下透风,不易霉损。如果讲究,或者经济条件允许,楼棚就用木板,叫板楼,不仅可以堆存东西,还可以住人。

五、民居的建筑特色

汉江上游地区山大林深,因受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制约,其生产和生活习俗大多停留在农耕文化阶段,所居之处依山居之、垒石为室,吃饭穿衣,自种自收,自给自足。汉源民居建筑最明显、最重要的特点是因地制宜。人们建造住房都是利用所在地的资源优势,就地取材,利用附近山上丰富的竹、木、石料,用黄土夯筑、石块石片垒砌、木板装成墙体。房屋不管用什么样的材料建成,都是一套式样各异、独具特色的院落。房屋院落千差万别,住在里面的感觉也不一样。从外观上看,错落有致,参差不齐,和大自然和谐一体。还有的人家,利用山中崖壳崖洞遮雨避风,在里面修建别具一格的住所,只建四壁和楼层,不管房顶。尽管全部用圆木和木板建成,烟熏火燎,历经数百年时间,依然坚固可用。这不是穴居,而是利用大自然赐予的神奇,加上自己的智慧,巧夺天工,出奇制胜。

也有的人家将房屋建在十分突出的山岩上,在云雾缭绕中,如同悬空一样,壮观而且惊险。那样的建筑物,可能是因为对战争洪水灾害的防御。那样的地势,那样的石砌墙壁,不说冷兵器时代,就是火器及现代的枪弹,也奈何它不得,而它可凭借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汉源民居十分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利用。秦岭巴山一带属南温带干旱季风气候,山谷风大,日照变化显著。风受山地制约,盛行顺河风,湿度低。这种气候决定了他们可以通过晾晒和吹风等方式储藏粮食和燃料。他们把苞谷豆类等物随便堆放在竹笆楼或挂在房屋的墙上、木檩上,任凭日晒风吹,决不会发霉。另外,因高山地势地貌的限制,缺少场院,他们把柴料堆放在墙边,家具挂在墙上,辣椒大蒜、苞谷等也编成辫子挂在墙壁上或木檩上,充分利用了房屋建筑的闲余,也因此构成了一道浓郁的农家景观。这种景观是人们的生计方式与墙体共同建构的,呈现出和谐紧密的相互依存感。同时,墙体是灰色的,与大山的颜色很协调,加上金黄的苞谷、鲜红的辣椒、白色的蒜瓣和各色农具的点缀,这种肌理上的、色彩上的对比,反映了人、自然、建筑和谐的关系。

从汉源人的依山聚落和进退有据的建筑选址来看,他们对于生存环境的选择,艰苦是次要的,安全是主要的。这都是在历史经验教训下和当地自然环境结合的结果。总之,从房屋建筑的选址、式样、结构,可以看出汉源人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利用和改造;可以看出他们高智慧的建筑技艺;可以看出他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发展的建筑文化艺术。

综上所述,生存在汉源山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为适应汉江上游山区的气候、地理环境,利用周边环境所提供的竹、木、石等建筑材料,依山傍水聚居,结晶出和大自然完全和谐的生态建筑艺术,创造出和大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也展示出了羌民族建筑的特色,不失为一种古朴而又环保的生态民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