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水文化研究:近现代中国书画资源梳理

汉水文化研究:近现代中国书画资源梳理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水上游区域近现代中国书画艺术资源的梳理[1]吉武昌汉水上游区域有着丰厚的书画艺术资源,各时期的书画名家本质上也是汉水文化的代表主体,其创作的作品更是区域内可视的物态化了的精神财富;而区域内鲜明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则是艺术创造永恒的母体。

汉水文化研究:近现代中国书画资源梳理

汉水上游区域近现代中国书画艺术资源的梳理[1]

武昌

汉水上游区域有着丰厚的书画艺术资源,各时期的书画名家本质上也是汉水文化的代表主体,其创作的作品更是区域内可视的物态化了的精神财富;而区域内鲜明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则是艺术创造永恒的母体。陕西省地区差别很大,地区间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动态交流的必然性,那么在今天,如何才能让汉水区域艺术资源在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和谐陕西”、活跃区域精神文明的文化战略中彰显其功能作用,并在互补与交流中通过继承与创新获得新的审美再生力,这就需要我们从各方面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

一、历史回顾与价值定位

历史迈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依然迅速平稳发展,文化建设更是不断走向繁荣,而经济建设中把文化作为生产力所起的作用日渐凸显。作为陕西省南部文化板块的汉水流域地区,水草丰腴、风光苍秀、人杰地灵,古老的历史信息不断印证着,这里一直都是开创古代文明的重要区域。秀美广袤的土地上,孕育着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传续着中国独特的文化基因,哺育绽放了许多艺术的芬芳。站在当代陕西文化战略的高度上,有必要以现代人的眼光与思维,对古代陕南历史遗存中的书画资源重新审视,从而体验一种因历史的崇敬感而生发的现代感悟、渴望与追求,并通过我们在现代意识主导下作为汉水上游区域完成对当代汉水文明的现代阐释。

汉魏石门“十三品”摩崖石刻,1962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一级文物。“十三品”中最具代表者为《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大开通)、《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石门颂)及北魏《石门铭》。“大开通”“石门颂”为东汉隶书刻石。“大开通”为现存东汉摩崖刻石中最早者,此碑在结字上圆润浑穆、寓健于柔,有波燦意味,但无明显挑法。故拙朴内敛饶有古趣。而“石门颂”则有鲜明的隶书八分特点,瘦劲恣肆、雄健舒和,素有隶中草书之誉。“石门铭”为著名的北魏石刻,此刻石在笔法上、笔势与体势上吸收了“石门颂”的苍劲凝练、跌宕开张、奇崛飞逸的特点,发展成为浑穆自然的北魏楷书。此三摩崖石刻驰誉海内外,历来为方家学者所推崇和赏识。于右任“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诗句,更是激起当代众多年少学子对汉魏摩崖十三品的追慕与向往。再如,现珍藏于汉中略阳县城南灵崖寺的东汉著名摩崖刻石《郙阁颂》,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康有为《广艺舟双揖》对其艺术评价甚高。此碑气度宽阔、结构严整、俊逸厚重、古朴沉郁、独具风韵,为标准的汉隶八分书,是研究汉字、书法和东汉八分隶书的重要实物资料。此外,北宋著名画家、文学家文同(1018—1079),曾先后任兴元府(今汉中)知府、洋州(今洋县)知州十年。在洋州任职期间,城北筼筜谷多竹,常赏竹并画之。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开创画竹新风,形成墨竹一派,对后世影响甚广。其画竹真谛由苏轼凝练出“必先成竹于胸中”,典故“胸有成竹”于此广传。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墨竹图》。后世著名的还有明代画家周臣(?—1535),擅画人物山水,其画风承袭南宋院体之风,用笔凝重严谨、朴实,结构精密。其于嘉靖十年由进士出任安康知州,为明代安康画坛声望最高者。值得一提的是他辞官回苏州后培养出了两个划时代的大家唐寅和仇英。周臣传世作品众多,现故宫博物院藏有《春山游骑图》《访友图》等。

古时书画名家名作,实乃汉水文化的形象标志和文明载体,是古人对其生存与精神完美体验的表现。这些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塑造现代文明的精神导航和艺术新生坐标。我们以为,未来汉水文化的发展必须以对传统文化的深切关注和承续作为基点,并用新的文化时代观开启古典艺术的原动力,让传统文化在当代催发出新的时代文化精神。

二、清末民初的书画界及名家例析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自由、民主、平等意识铸起国人民族脊梁。民国初期,风云激荡。然而,正如陈独秀所说:“现在中国没有美术真不得了,这才真是最致命的伤。社会没有美术的趣味,所以社会是干枯的,种种东西都没有美术的趣味,所以种种东西都是干枯的,又何以引起人的最高情感?”清末民初,秦巴腹地的汉水上游区域,一批热衷书画艺术的志士仁人,置身于中西文化冲撞和救国图强的精神理想之下痛切思考,一腔热血,著书立说,并以自己的作品反映着民族的时代精神与人格力量,与汉魏艺术遗存共同演绎着汉水文明的辉煌。

(1)王世镗(1868—1933),字鲁生,晚号积铁老人,祖籍天津。清末民初曾先后出任镇巴知事、褒城县知事,卸却官职后在汉中莲花池赋闲十五年。先生“抚褒斜摩崖,见汉魏石刻,方窥得汉魏嬗递之源”。初自书《增减右军草诀歌》,后完成《稿诀集字》,并由汉中九位书法名流用楷、行、隶、篆四体书写刻石成型。刻石现移回汉中博物馆碑石长廊内。其章草在“二王”书法基础上融入摩崖书法的笔法特点,把早期章草的经典体骨经过长久的笔墨磨炼转换为一种奇崛跌宕的形式——在保持经典章草体势的同时渗入今草意气淋漓的趣味,因而使作品呈现一种生拙之美、古质之美。于右任惊叹“古之张芝,今之索靖,三百年来,世无与并”,随将先生从秦巴拱围的汉中请到南京,先生霎时名震京师。1994年由业界专家编选的大型精装本《中国章草名帖精华》,认定其为汉至清20位章草大师之一。

(2)文成郁(1879—1926),字伯子,四川秀水人,民初来汉安身。其文章诗词皆擅,并对汉魏晋各书体长期浸淫,尤重视对汉魏摩崖碑碣的学习研究,书写过程中以碑入帖,法与意并重;其作品结体奇崛,用笔洒脱,自然野逸,静气内敛,自成一体。其门生弟子杜锡五、高道天、王匡九、魏俊初等,初名汉上后享誉三秦。自著有《书法秘诀》《书法辑要》等。

(3)陈毅(1859—1927),城固丰乐桥人,曾在孙中山大元帅府任秘书职。书法初习唐楷,后追魏晋。民初以书法与康有为辩论,康重北碑,陈重南贴,故有“南康北陈”之说。先生中道厌倦官场,随浪迹京、津、沪、汉之间,以卖书为生,大江南北,无不知晓。后回归故里,晚年居城固斗山。汉中博物馆藏有其行书对联条幅,用笔雄厚,提按多变,结体错落,意味无穷。

(4)陈才瑊(1866—1952),字次石,宁强人,早期师著名画师马云章,书画兼善,尤喜绘牡丹,时人称“陈牡丹”。其画承恽南田之风,以小写意形式营造画面,优雅超逸,工谨自然,冷淡幽隽。汉中博物馆藏有《牡丹中堂》《牡丹条幅》等。

(5)甘棠(1842—1924),原名大霖,号醉霞,安康平利籍岚皋人。幼喜丹青,天资聪慧,初随内阁大学士李联芳(安康人)赴京,后跟张裕钊学书研画,又经张举荐,结识海派画家任颐,终成清末颇有声名的画家。其山水、花鸟、人物皆擅。花鸟融明代陈淳、徐渭及近代海派大家任伯年之笔意,疏朗简逸,明净淡雅;其山水意境悠远,用笔凝练,水墨苍润;其人物以花卉笔法入之,率真自然。存世有《秋竹雀戏图》《山壑旅人图》《钟馗驱鬼图》等。

此期间还有汉上书画名家阮贞豫、沙品三、刘锡玲、王蕴山、马允修、胡介人等及安康书画名家武庭珍、李联芳、李廷珠等。

三、抗战时期的书画界及名家例析

抗战时期,地处秦巴的陕南汉中因地理优势一时成为西北、西南两大后方的军事要地,国民政府先后在汉设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作为政府与战区之间的军事指挥机构。八年抗战从全国沦陷区先后迁入汉中的有众多来自各界的仁人志士。特别是1938年迁移来汉的西北联合大学更使汉中成为了与昆明、桂林、成都、重庆并举的全国文化重镇。此时期汉中文化活动频繁,以艺术形式宣传抗日的活动十分活跃;艺术展演的形式与场次众多,仅次重庆、桂林。联大聚起一批著名学者、教授、画家,如张书旂、黄君壁、叶访樵、郭登岑、黎锦熙、余正东、任曼逸、黄国璋等,与汉中当地书画家李白瑜、查少白、孙竹青等形成一股较大书画阵容,以展览、义卖、募捐、街头宣传的形式投身于抗日活动中去并创作了许多书画作品。特别需要提的是,一代书法大师于右任此期先后多次来往甚至寓居汉上,在汉中留下了许多墨宝

(1)李白瑜(1907—1986),字名麟,汉中西乡人。上海美专毕业,诗书画印俱佳。曾参加过左翼文艺家联盟活动,为西京金石书画会创始人之一。抗战时的汉上名家,方济众年少时的汉中联中教师。其艺术创作中强调修养品格,倡导文人画写意精神。花鸟画用笔凝练、构图简练;书法承袭晋唐之风,将帖学的空灵淡雅之意与章草经典古朴之体及摩崖书法雄强峻厚用笔相揉,形成典雅奇逸、质朴自然之风。存世作品较多,有《竹石图》《草书条幅》等。

(2)徐泽生(1889—1951),名沛科,汉中西乡人。早年在外曾任政府衙门职员,后辞归故里并先后在中小学任教。书法从唐楷入手兼及汉魏摩崖,晚年致力章草研究,书法古拙雅逸、率真自然、独具意味。为《稿诀集字》书写题跋,声名享誉陕南。

(3)郭登岑(1899—1986),河北固城人。花鸟画家,师从王梦白、齐白石,北平艺专毕业。抗战时期西北联大教师,后定居汉中,一生献身于书画事业,在花鸟画创作上卓有成就并遗留大量作品。其花鸟画题材广泛,用笔严谨收放自如,色调清雅、秀润,艳而不俗,其一生勤奋创作,作品存世较多。传世作品有《花鸟四屏》《玉兰图》等。

(4)孙竹青(1920—1942),女,河北固安县人,齐白石门下弟子。擅花鸟,早年画名在北平甚有影响,抗战时期随全家迁汉中,作品意趣盎然,自然天成,誉满汉上。传世作品有《花鸟条幅》等。

另外,此时期活跃汉上书画坛的还有任曼逸、高道天、黎锦熙、赵伯英、黄君壁、查少白、王大平、黄鹤,等等。(www.xing528.com)

四、新中国成立后书画界简介

1949年,古老的中国迎来了新的历史纪元。然而从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末,极左文艺政策的功利化、教条化使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心灵受到扭曲,艺术人性受到压抑。主题与形象表达因为创作方向和审美风气的误导而变得人为粉饰和浮夸。尽管这时期区域内各区县的文化艺术机构相继成立,书画展事活动也时显频繁,然而更多的是配合政治形势教育而进行的宣传。随着老一辈书画家相继去世,留下的少数人如李白瑜、郭登岑、魏俊初、龙文、刘文昭等仍是区域内汉上书画坛的代表人物。1960年代至1970年代初,一批从美术院校毕业分配至陕南的青年人才如王炎林、石景昭等,由于他们扎实的科班功底和创作理念,也给区域艺术界引来一股强劲的春风。但他们相继在1970年代末离开了陕南。此时期真正值得书写的是由西安下放回陕南家乡的方济众先生。方先生以其作为长安画派主将的巨大影响和人格魅力,用自己对艺术的炙热、对故乡的浓浓情感,不辞辛劳,言传身教,多次举办美术讲习班,为汉中书画坛培养了有生力量,也让长安画派的精神在陕南真正得以延伸。而故乡山水的灵秀滋润,也让先生真正地完成了生命主体里精神家园的回归。方济众先生是浸润而又彰显了汉水文化的有力实践者,也是陕南和汉中文艺界一座不朽的丰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的进一步活跃,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陕南书画界也不断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局面。老一辈书画家重新焕发出创作激情,笔耕不辍;从艺术院校毕业的书画人才队伍不断的充实为区域内书画创作增添了新的血液与活力。大众性的书画活动也越来越得以普及,人民群众审美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政府对文艺的正确引导和扶植也使艺术市场初显生机。从改革开放到现在,陕南书画界呈现有三大亮点:其一,1990年代后期区域内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安康学院艺术系的相继成立;其二,区域内汉中、安康两地市美协、书协及相关书画研究会、书画院的先后成立;其三,“宁强书法现象”成为陕西书坛的佳话。[2]此期书画界出现了一批在省内外知名的书画家。最具代表者的书画家为魏俊初、白日煦、曹自先、徐毓泉、刘文昭、陈星焕、刘旸光、牛希渊、刘寅初、陈竹朋、徐永锡、张敏之、许自彬等,他们以自己的艺术成就在区域内外形成广泛影响,为汉水文化熔铸了新的文化特质。

五、汉水上游代表性人文自然景观资源

汉水流域上游,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巍峨秦岭呵护滋润着逶迤巴山,中亚热带和西北热带气候的恩慈沐浴,使这块山川土地形成温润、淳朴、灵秀净美的特质。千百年来,由于受到外力冲击较少,所以一直保持着自然风貌的纯正,这里的环境是最适合人类生存居住的家园,遍地是景,处处可游,山清水秀,美不胜收。文化融合的多样性,民俗生活的独特性,自然生态的优越性,显示出独有的文化品位与特质。一种人文气息浓郁的山水文化滋养下的绿色生态环境、醇厚民风,千百年来早已成为艺术家本体力量对象化的载体。在艺术家眼里,这片区域乃是他们感受生活、创作写生取之不尽的艺术资源。近现代我国众多书画艺术家,其艺术灵性和气质、其作品的笔墨元素和情感所需的精神归宿都因这片秀美山川的滋养而得到终极洞悟和凝练提升,最后完成。以我们多年来的亲身经历,汉中、安康目前可供艺术家写生的自然人文景点典型者有:汉中周边南郑的汉山景区、喜神坝、红寺湖、南湖及黎坪自然景区;西乡的午子山景区、樱桃沟景区;留坝的张良庙景区;宁强的毛坝乡景区、青木川景区、卧云山庄景区、高寨子景区;佛坪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城固的沙河坝景区;镇巴的观音庙;还有褒河石门风景区、天台山风景区等。安康的汉江堤两岸景观、城南香溪洞风景区、瀛湖风景区、天柱山白云寺、大庙山自然景区、凤凰山森林公园、龙王山景区;汉阴的大木坝森林公园、凤凰山庄;石泉的石泉水库景区、银屏山庄云雾山景区;宁陕县的翠峰山庄;紫阳县环水景区;岚皋县的南宫山景区;平利县的千家坪公园、女娲山,等等。这里仅就我们所见所听的自然景观按通俗习赏初步列出。实际上,美丽的汉水上游两岸,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秦巴巍巍,汉水潺潺,山光水色交相辉映,人文自然相得益彰!这块秀美山川,永远是艺术家神往的地方!

六、思考、设想与建议

近些年研究表明,汉水上游文化呈现着一种“内陆性人文生态类型”,众多文化交织、多元文化交汇,尽管在历史的递变过程中曾经绽放出许多光彩,并且从古至今在政治上、行政地缘上实现了对北方及关中文化的归属。然而在当代作为陕西南部一个辖区,却因其相对陕西主流文化的不纯粹、文化流向的主动与被动及秦岭的隔阻,始终无法真正融入关中大秦“主流文化”圈内。长安从古以来承接的周秦汉唐主导文脉自然不自然地只能将汉水文化兑挤一旁。地域上的边缘及文化上的临界造成千年来汉水文化凝聚虽然内含丰富,却缺少一个明确的文化方向指归及外力牵引。“金瓯玉盆,山川秀美,物阜民丰”滋养着汉江两岸人民一种淳朴、秀美、温润的品质和一种自足、自适的特性,而恰恰就是这种自适自足性的长期积淤终使其“文化禀赋”缺失了内驱力和外张力。丰富的艺术资源因地域的偏远及文化性格的自足而无法在当代依靠自身彰显存在的更大价值和更多功能意义。但是绝不能就地域偏塞经济滞后而一概而论这里文化艺术为贫瘠与平淡。否则,我们则会陷入庸俗社会论的条框。驰誉中外的“汉魏石门十三品”至今仍是汉水文明一个鲜明文化标志;现代长安画派主将方济众作品清新纯朴的田园诗意,传递出的是对这里自然气息和人文气质的经典图解;而当代陕西书坛崛起的汉中“宁强书法现象”,也增加了省内外艺术家对这块秀丽神秘山川的向往执迷和热衷探寻!毕竟文同那“十许文鱼戏水,一双花鸭眼沙。静观只恐惊去,无语凭栏日斜”的诗意里所抒发的情景和潜藏的禅意,在这里还处处犹存。“宁静悠远”的品格和“幽深纯净”的境界,只有在这秀美的山川里才能真正找到“归宿”点和栖息地!

艺术是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是民族精神的原动力和审美力的源泉。汉水上游区域书画艺术资源作为可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质与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作为区域内鲜明的文化形态,理应在整个经济文化建设中显示其作用,并以其自觉承载的文化使命,为区域内自然旅游、生态保护注入更多人文的“绿色素”。

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开发区域内书画艺术资源,并使之能在区域内精神文明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意义,还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政府引导和制度规划保障。我们注意到,陕西省“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建立省文化产业基地的项目陕南无一个,树立强势文化品牌陕南更谈不上。这事实上传递出一个导向,让人们感觉到政府在政策主导和措施定位上、在根据不同区域资源层次价值而进行的不同文化特质、不同资源类别有效利用上,人为地树立、强调了关中文化的所谓大资源优势,从而忽略了整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各区域间资源的综合利用。实际上作为陕西三大文化板块之一的陕南,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建议政府部门在文艺政策制度的引导上,以特色资源的开放观为指导,在整体文化战略规划中,适当扶持陕南,以实现整体艺术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另一方面,汉水区域地方政府要树立把文化作为品牌的观念,不断强化文化艺术资源内需环境建设,制定能够激发文艺人才活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机制,提供有利于文化艺术发展与创造的良好氛围。

第二,确定书画艺术展览机制和有效的选拔推介人才制度。每年争取在区域内各地市书画界推出3—5名在陕西有一定影响、在全国有名气的文艺人才,用他们的成名提升汉水文化品牌和影响力,扩大汉水上游区域的知名度。①把展示汉水文化作为母题,以区域内“石门颂”“石门铭”等作为品牌引导,每两年举办一次在规模层次、学术上具有创新的书画展览,以此为起步建立书画双年展机制并长期坚持下去;同时,不定期举办省内外名家写生展、汉中籍书画名家交流展等。②以区域内政府文艺创作研究室或陕西理工学院、安康学院的“汉水文化研究中心”为理论研究平台,吸纳聘请一批省内外知名研究学者,配合展览,不定期举办书画学术研讨会,确立正确的理论研究与批评导向;编撰汉水书画名家画册及理论研究文集,不断加强汉水流域书画艺术理论研究。③充分利用媒体,调动省市各种舆论宣传机构,不断加强汉水区域书画艺术的宣传力度,以各种形式营造氛围,增强汉水书画艺术在省内外的辐射力。④区域内政府文化部门及相关研究中心,应建立汉水区域书画艺术家档案库,吸纳企业文化基金,设立区域内书画艺术发展基金中心,加大对能代表区域水平并在省内外知名的艺术家创作与研究资金扶持力度。

第三,加强区域内书画艺术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书画家创作研究是一种个体劳动,其研究创作成果唯有通过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才能真正实现与社会民众的沟通,并在与社会的视觉对话中映射艺术的功能意义,这其中最好的展示渠道就是展览馆。省会西安近些年各种公益、民营的美术展览馆相继建立,最有影响者如: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亮宝楼展览馆、西安美院西部美术馆等,这些展览馆每年不断地承办众多书画展览展示书画家的创作成果,为丰富、活跃我省文化艺术氛围,弘扬先进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环顾汉水区域内汉中、安康市,截至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的专门供书画展示与交流的专业美术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我们以为,区域内两地市应该有能代表区域文化艺术核心的市级美术馆,并以此作为区域内外展示、交流、收藏、研究的基地和形象窗口。特别是历史名城汉中市,要打造汉水文化品牌,提高城市文化含量,设立一个现代化的专业美术馆已迫在眉睫!

第四,充分利用区域内在全国有巨大影响的书画大家的品牌资源,为其建立纪念馆,包装凝固汉水文化品质。安康市已先后在汉阴县建立“三沈纪念馆”[3],在安康学院建立了“陈少默纪念馆”,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汉中至今还未曾建立一个文化名人纪念馆,令人惋惜。

第五,利用中心城市周围区县的自然人文景区,选择几个景色独特的景点建立书画村,为艺术家写生、创作研究及休闲提供良好的环境,以此吸引众多的书画家入住其中,进而充实和发展人文旅游。

七、结语

汉水区域的上游,“唯天有汉,鉴若有光”。一个神秘、纯净、令人向往的人文自然生态源生地,曾经是古代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经在历史上绽放众多绚丽光彩,曾经遗留下许多文化艺术的足迹!在当代,开发其资源的意义是为了我们这片绿色的生命家园更加纯美,是为了在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并融入陕西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过程中,始终保持地域文化品格并不断获得净化和新生。我们相信,只要区域内的书画艺术家紧紧依托汉水历史文化的资源优势并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肯定和弘扬正面精神价值方面,在对现实生存的精神价值判断上,在对时代生活的整体性把握方面,在自身艺术原创力方面,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并以自觉地意识到生活中去,用画笔抒写、再造自己心中的汉水山川,那么,我们就一定能为陕西、为汉水上游的人民创造更高层面上的艺术辉煌!

【注释】

[1]该文原载《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宁强书法现象:1993年以来,宁强书法创作参加全国展览23人次,获“全国奖”2次。1999年《二十世纪陕西书法史》对此予以介绍,“宁强书法现象”得到省书法界认可。

[3]“三沈纪念馆”: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纪念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