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汉调桄桄”抢救保护工作之我见——南郑县桄桄剧团的调查反思
张昌文
“汉调桄桄”作为中华民族稀有剧种之一,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实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幸事,深爱汉调桄桄艺术人士的喜事,更是党和政府赋予我们加强“汉调桄桄”抢救保护工作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当务之急在于按照党的十七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根据省文化厅《汉调桄桄保护工作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各项抢救保护工作,力求落实政策收到实效。为此,笔者深入南郑县桄桄剧团开展了调查研究活动,特提出加强抢救保护工作的意见,求教于方家。
一、南郑县桄桄剧团的现状
南郑县桄桄剧团坐落在南郑县县城中心西大街与北大街交汇处的西北角。临街两层建筑焕然一新,一楼门面房从事着商务经营。其中一间作为进出剧团的大门,当街挂着“南郑县桄桄剧团”的木刻吊牌。
走进大门,迎面是上世纪80年代初修建的剧场过庭7间,目前是人去房空,显得沉寂。
向右转,便可看到1000平方米砖木结构的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剧场,木板铺建的舞台下摆放着木制连椅,70年代末维修改为钢木结构,连椅改为896个座椅,1996年被确认为危房封闭至今,梁断瓦悬,破败不堪。与剧场相对的便是现在剧团的办公楼。这是一座三层砖木结构楼,现任团长在一楼,从南向北数第二间,门前有“团长办公室”标志。
在这十二、三平方米的办公室里,经团长介绍,剧团在岗32人,其中11人属事业单位财政编制,工资由县财政全部负担。还有21人是1986年招收的43名学员中留团的聘用合同制工人,月工资450元,现提高为850元待发,其中财政负担75%,余下的25%由剧团自行解决。许多演员都住在这三层楼里,算是宿办合一。剧团退休16人,其中退休的两任老团长住在二楼。
剧团于1988年评职称1次,至今没有评聘。许多专业演员只好考工人等级,或参照工人等级套工资。现有高级职称1人(已退休),中级职称8人(全部退休),初级职称9人(已退休5人),其余为工人技术职称。中级工5人,初级工占主体。在抢救保护中,获汉调桄桄传承人荣誉的是许新萍、陶和清。许新萍,女,1941年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员,工花旦,兼演武旦。1953年入“南郑县新民剧社”跟班学戏,曾拜桄桄名花旦张金凤为师。她勤奋好学,刻苦习练,善于请教,唱白清晰圆润,行腔优美,被群众誉为“桄桄皇后”。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会演,饰演《黑杀船》中柳碧燕,获演员三等奖;1960年省青年演员会演,饰演《武拉》中张彩凤,获优秀奖;1981年汉中地区青年演员会演,饰演《杀裴》中慧娘,获演员一等奖;1989年获“钟楼杯”广播大赛一等奖;2002年《千金买笑》获省优秀表演奖。陶和清,男,1940年出生,省剧协会员,国家三级演员,曾任剧团团长,工文武小生。1951年入“南郑县新民剧社”学戏,曾获汉调桄桄名师张金凤、刘自华、孙太正等教育,先学小旦,因扮相俊秀,声腔雅润,做戏认真,以情动人,饰演《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轰动城乡舞台。1954年改演小生,演武生。翻打高飘稳健,以燕式空翻和扭提空翻为绝活。演文生优秀潇洒,唱念明快韵浓,深受广大观众的赞誉。1960年,陕西省青年演员会演,饰演《武拉》中李玉,获优秀演员奖。
剧团演出的道具、服装、乐器,都是上世纪70年代购置的,经过30多年,已显得非常陈旧,不适应新形势下广大观众艺术欣赏的审美要求。2008年省文化厅赠送给剧团两台洋琴、三把二胡、一把板胡、一套打击乐,为演出创造了新的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南郑县桄桄剧团是在原汉调桄桄同乐、聚乐、协和三个旧有班社的基础上合并成立的,初定名南郑新民剧社,后曾改名为南郑人民剧团、南郑县桄桄剧团、汉中市桄桄剧团、南郑县文工团等。历经改革,现在仍沿用南郑县桄桄剧团。除文工团期间曾演出小型歌剧、话剧、曲艺、舞蹈外,是唯一以演汉调桄桄为主的专业艺术团体,隶属于南郑县文化局。在汉调桄桄的传承发展中,随着老艺人的先后谢世以及年龄增大,一些表演绝技,如吹火、耍獠牙、吹面灰、空翻扭提、燕式空翻、吹腔、唢呐曲牌、丝弦曲牌、开场锣鼓谱等失传外,汉调桄桄仍有一定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剧团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于1952、1957、1960、1970、1986年陆续招收并培养学员近200名,为桄桄传承奠定了基础。②多方求教,提高表演水平,如桄桄传承人许新萍曾受到京剧表演艺术家尚小云、徐碧云、秦腔名花旦宋尚华等老师的指导。③保持剧种特色,采用多种演唱形式,逐步形成了以汉中语音为基础,既慷慨激昂,哀婉凄楚,又略具清香俊美,欢快谐谑的艺术风格。④增加乐队器乐容量,不断创作新曲调。1995年编辑出版了《汉调桄桄音乐》一书,收入代表性唱段计56首,文场曲42首,武场曲129首,折子戏代表剧目2个,人物传41人,为抢救保护桄桄戏提供了文字资料。有民间文化人士,自发抢救录制了8名退休老艺人的演唱音像资料。⑤县政府曾给剧团派国家干部,担任剧团领导、文化教员、编剧等职务,并明确规定“要继承和发扬汉调桄桄的优秀遗产,不允许妄自菲薄,见异思迁,改变剧种”。在他们的努力下,汉调桄桄遗产丰富,传统剧目约1200多本。1959—1960年省地组织挖掘出大小剧目723个,整理脸谱一百多幅,由省剧目工作室出版传统剧目集11集,发表剧目81个。
在困境中求发展的南郑县桄桄剧团,始终视演出为生命,多年来坚持春节在县城体育场搭台公演3天,观众达2万人次。坚持送戏下乡,参与龙岗文化周演出。为各种节庆活动举行专场演出,既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又扩大了汉调桄桄的社会影响,适当增加了剧团的经济收入。
2002年获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大赛《千金买笑》优秀剧目奖等十项奖励。2007年先后获汉中市庆祝建军80周年“古秦洋”杯社区文艺调演大型广场活动一等奖。2007年省社区文艺调演群星奖、魅力汉中“五一”大型文化游园活动特别贡献奖。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文艺汇演优秀节目奖。
近来,由现任团长担任组长成立了“汉调桄桄”传承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汉调桄桄”剧种传承保护工作方案》,建立了“汉调桄桄”资料室,还在组织人力多方收集相关“汉调桄桄”的资料,积极开展相应的抢救保护工作。
二、抢救保护“汉调桄桄”的忧思
面对南郑县桄桄剧团的现状,要加强汉调桄桄的抢救保护工作,油然而生许多忧思。
(1)在性质上,汉调桄桄是事业?还是产业?还是“国保”?多年来,汉调桄桄属于事业性质。正因为有这样的定位,剧团首先列入文教局管理,还开班招收学员多期,后列入文化局管理,也是事业单位编制,由财政保障供给。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国家财政大包大揽的供给制在改革的大潮中受到了冲击,于是就有了剧团能不能“招生”?学员能不能招工?能不能转正?能不能晋级?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学员”的生存发展自然受到威胁,造成三个后果:一是自动流失,改行谋生。二是上访,找政府解决“招工”,寻求财政供给。三是剧团不能“招生”,造成后继乏人。于是伴随着文化既是事业,又是产业的观念。“学员”的相关问题不应该找“市长”、找“县长”,而应当找市场。政府“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县剧团没在其列。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显然,汉调桄桄眼下作为产业发展自身存在着先天不足,一个县剧团的竞争力在市场大潮中是抗不了风险的,只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了。正因为在挣扎,抢救保护迫在眉睫。文化的魅力来自于文化的个性,汉调桄桄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艺术殿堂里独树一帜,这是她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从事业、产业的认识上有新的认识,应当从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高度来看待“汉调桄桄”,她是“国宝”,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地保护。
(2)在抢救保护工作中是“自保、自救”,还是靠他人来救,还是靠二者的有机结合。从目前的情况看“汉调桄桄”的抢救保护项目主体是汉中市群众艺术馆,在汉中市文化局的领导监督下,成立了《汉调桄桄》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实施对汉调桄桄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领导。南郑县桄桄剧团作为组成部分,也对应成立了自己的领导小组。从领导小组的成员组成上可以发现四点:一是把“汉调桄桄”列入了群众文化艺术行列;二是“自保自救”为主;三是政府文化部门的领导和监督;四是没有列上政府主要领导的议事日程,由此可见,用老团长的话说,这叫自己保护自己。当然自己保护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要害是能不能实现自保自救,千万不要搞成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局面。从自保自救到寻求他救,这便有了靠“市场”和靠“政府”的选择。前面已经分析过,由于桄桄剧团靠一代一代口授身传,“学员”的待遇没有保障,走的走,退的退,演出乏人,加上演出硬件诸如服饰、灯光、音响、剧场等的落后,观众受电视等媒体的熏陶,审美要求越来越高,桄桄剧单靠市场是救不活的,必须有一个阶段性的过渡期。在过渡期中,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令人担忧的是,剧团成立的抢救保护领导小组,没有政府的主要领导担纲,一定意义上说,保护前线政府主要领导是缺位的。即使政府主要领导不缺位,面对事业单位改革之期,如何为剧团设岗设编进行财政预算,对于一个财力紧张的县来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国家给予补助,拨保护专项资金,而要抢救保护一个剧种,不单单是钱的问题,而且有人的问题,物的问题。且现在给的专项保护资金对于抢救“汉调桄桄”这一剧种来说实是杯水车薪,犹如一个期待做手术的病人,需要给予手术费的极大支助,才有生的希望。当然,这离不开“自救”和“他救”的有机结合,高超的医术,也只能医治可救之人。(www.xing528.com)
(3)在抢救保护的对象上有待梳理思路,是“汉调桄桄”的音乐、表演程式呢,还是“汉调桄桄”专业演出组织,还是“汉调桄桄”的传承人?古人讲“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抢救工作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从“汉调桄桄”口传身授的实际出发,发挥组织的团队作用胜过个人的作用。因此,在保护中应先巩固剧团,加强剧团的硬件建设及演员队伍建设,然后有了专业人士,再去抢救“汉调桄桄”的资料、音乐、表演程式。也许有人说同时进行不好吗?好肯定是好,就是条件不具备,根据现在的实际投入情况,利弊相衡取其轻,笔者认为先保剧团,巩固演员队伍为上。然而,实际工作恰是相反的。南郑县桄桄剧团是目前演出“汉调桄桄”的唯一专业剧团,应当从“汉调桄桄”是“国宝”的高度出发,由中央或上级财政维护剧团的正常开支,一是解决演职人员工资待遇;二是新修剧场,解决排练、演出之急需;三是添置服饰、灯具、器乐、设备;四是开班招生,落实“学员”就业及工资待遇;五是请老艺人带徒授艺;六是从现有演员中选送优秀者去艺术学院进修提高,必要时采取竞聘上岗的方式重新组建剧团,增强活力,走先“输血”,后“造血”的救治之路。有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剧团,“汉调桄桄”才能焕发青春,才能世代相传。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命名“汉调桄桄”传承人,给予一定的特殊补贴,重点在于鼓励带徒授艺,将“汉调桄桄”的演技绝活传于后人发扬光大。抢救的目的不是为了束之高阁,而是为了服务于社会文化建设,维护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特色,使其充满活力。群众素有“吃面要吃梆梆,看戏要看桄桄”之说。做好抢救保护工作、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只有把根扎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才有不断发扬光大的沃土空间。
三、几点建议
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桄桄”,既是一项有时间规定、有政策要求的系统工程,也是守护我们共有精神家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需要我们不断增强责任心、使命感,从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增加投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等方面做好各项具体工作。
(一)加强立法工作,健全各项制度
“汉调桄桄”的抢救保护工作要取得成效,离不开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环境。在营造这个大环境上,国家加入了国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制定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仅此力度是不够的。应尽快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法可依。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健全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及其政策措施,使保护工作走上可持续发展的传衍之路。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挖掘所蕴涵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和社会影响力,是维护我国文化主权,增强综合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布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建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效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保护合力。在这一长效机制中应尽快完善责任追究制、奖励惩罚机制、专业技术人员评聘机制、工作考核监督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保护格局。
(三)以政府投入为主,吸收社会资本,加大保护投入力度
现行政策要求“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给予必要的经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部门应当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对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给予资助”,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投入力度是不够的。应当设立国家财政预算专项资金,由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给予专款专用。如何确立“必要的经费”,应当由保护单位在上级专家指导下,制定保护规划,根据保护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申报“必要的经费”,由文化行政部门监督落实。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也应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列出一定比例的保护资金,实实在在地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必要经费”,靠文化部门“争取资助”是很难争取落实的。针对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可以拍卖的方式、吸收股份的方式、合作的方式等吸纳社会资本,支持保护工作,如冠名权、广告专用权、专场演出权、鼓励剧团与企业联姻,走共同发展的双赢之路。资金的使用上,应当有的放矢,切忌脚疼顾脚,手疼顾手,撒胡椒面式的开支。应发挥民间社团的作用,加强保护工作,无论是谁,只要做了实实在在的保护工作,政府都应给予一定的物质的或精神的奖励,以此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四)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际,不搞“大锅饭”“平均主义”政策,而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就拿“汉调桄桄”来说,当务之急首先是解决剧场危房,仅靠国家现行补助20万元,何年何月可解决?这就需要重点投入。其次是解决“演员”的身份及工资待遇、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第三是培训教育。因为桄桄靠的是身传口授,抓住上世纪50年代进剧团的老同志还在,给予一定的补贴,发挥传承人的作用,带徒授艺、传教绝活及演技。同时选送青年演员到艺术学院进修提高。第四是录制传承人演唱的音像资料,收集整理剧本、音乐、脸谱等艺术资料,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学习食粮。第五是更新设备,加强剧团演出的硬件建设,塑造良好的舞台形象,增加艺术感染力。第六是培养编剧、创新剧目,增强现实感,激发活力。总之,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必须找准重点,选好突破口,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步实施。
(五)加强领导,夯实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特别是“汉调桄桄”的抢救保护工作,涉及人、财、物诸多方面,要改变自我保护的现状,必须按中央、省、市、县保护项目的不同级别。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特别是主要领导的责任。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领导人的工作日程,真正落实加强领导的要求,不能只挂名不出征。要改变多头管理的格局,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的要求,即“有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或者相对完整的资料,有实施该项目保护计划的能力,有开展传承,展示活动的场所和条件”,进一步审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单位”,具体承担项目的保护与工作责任,仅防“艄工多了打烂船”,相互掣肘,相互推诿,相互扯皮,贻误工作战略时机。
(六)提高认识,加大舆论宣传
现在是电子网络传媒时代,除了报纸、杂志之外,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具有重要的传播、导向和巨大的影响作用。“秦之声”电视栏目的创办,使秦腔不断深入民心,扩大了社会影响,赢得了广大观众,应当吸取这一经验,开辟一个专门频道或栏目,介绍汉调桄桄,播放汉调桄桄的音像演唱资料,加大宣传力度。每年的春晚、元旦等演出,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文艺下乡等大型文化活动,都应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专场。
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网页,多方宣传,使其在广泛的传播交流中传承发展,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