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42年2月,《解放日报》由毛泽东建议改版

1942年2月,《解放日报》由毛泽东建议改版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议决定出版《解放日报》并任命博古为报社社长兼主笔。5月16日,《解放日报》正式出版。鉴于上述情况,1942年2月,由毛泽东建议,中共中央决定《解放日报》改版。毛泽东根据形势的变化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指导《解放日报》对不同的问题加以说明。到9月份,我党已作好“两个破裂”的准备,毛泽东为《解放日报》确定了新的宣传重点:“不但澄清对美幻想,主要应澄清悲观思想,指出必胜前途,这是目前的中心问题。”

1942年2月,《解放日报》由毛泽东建议改版

毛泽东与《解放日报

张 敏

一、毛泽东领导了《解放日报》的创办、改版,并在此期间逐步形成了我党关于报纸和新闻工作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重要思想

毛泽东一直认为,“出张报纸,办个学校”是组织壮大抗日力量最有效、最能联系一切的方法。而创办《解放日报》的直接原因,一是“皖南事变”后国共两党的地位正在发生有利于我党的根本变化,原来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四开四版三日刊的篇幅和刊期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完成党的任务。二是受“皖南事变”的影响,“左”的思想有所抬头,再加上各根据地处于分散隔离的状态,各地报刊的宣传报道出现了一些违反、偏离党中央方针政策的情况。因此,中共中央决定创办一张大型日报,以适应新的斗争形势,统一全党宣传舆论口径,更有力地推动各方面工作的开展。1941年4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会议的议题之一就是讨论在延安出版日报的问题。会议决定出版《解放日报》并任命博古为报社社长兼主笔。5月16日,《解放日报》正式出版。毛泽东题写了报头,并撰写了发刊词。千余字的发刊词言简意赅地表达了报纸的任务,宣告了党的主张,提出了党报与党的关系。

初期的《解放日报》在总的办报宗旨和指导思想上接受党中央的领导,却还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倾向。表现在:版面安排上,固守于“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市(延安市)”的不成文规定,对党的政策和中心工作宣传不力,而国际新闻、社论在数量上占压倒优势,学习苏联《真理报》和中国《大公报》的做法,坚持一天一篇社论,影响了社论的质量和报纸的宣传效果,不少文章不切实际,空泛议论,八股文风很浓。鉴于上述情况,1942年2月,由毛泽东建议,中共中央决定《解放日报》改版。

“改版”,也就是改造,就是要克服《解放日报》存在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倾向,使其成为真正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为此,毛泽东明确指出并抓了这样几项工作:其一,报纸必须确立“以我为主”的指导思想,使它成为贯彻我党政策和反映群众活动的党报。其二,必须加强党对报纸的领导,报纸每一阶段的宣传方针,要由中央讨论决定。涉及政策问题,小至消息大至社论须请示中央。社论由中央同志及重要干部执笔,中央和各地中央局要重视善于利用报纸指导工作。其三,贯彻群众路线,大力发展通讯员,组织通讯网,吸收党外人员发表言论。其四,鼓励报社全体人员参加整风运动,在整风学习中开展无产阶级新闻观点和理论的教育,清除党八股的文风。

通过改版和整风,《解放日报》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也逐步形成了我党关于报纸和新闻工作的一系列根本原则:报纸不但要忠于党的总路线、总方针,而且要与党的领导机关以及人民群众的要求息息相通,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报纸是党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推进革命事业的宣传者和组织者;人民的记者要做人民的公仆,一切新闻报道都要真实,编辑记者在工作中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这些基本原则成为我党在报纸和新闻工作方面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二、毛泽东是《解放日报》的指导者。他及时把握住舆论宣传的中心问题和立论重点,保证党报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解放日报》创刊后不久,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就相继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发展,终于演变成全球规模的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两大阵线之间的生死搏斗,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局,特别是最为敏感的国共关系。在宣传上,毛泽东紧紧抓住两个中心,指导《解放日报》的工作:其一,解释说明国际形势、世界政治的新变化,解释说明我党对战争性质认识的变化和建立反日国际统一战线的主张,尤其是我党对英美政策的新变化,帮助全党同志在国际局势发生急剧转变的时候迅速认清形势,统一步调。这一时成为《解放日报》内容的重头戏,特别是在宣传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苏德战争,《解放日报》始终走在世界舆论的前面。其二,分析阐述国际局势和国内大势对中国抗战的影响和我党的方针,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向“亲苏和共”与“政治改良”转变。为此,《解放日报》的宣传方针是“避免刺激国民党,静观变化,少作批评,极力忍耐,不要急躁”。这一方针一直延续到1943年7月。

1943年7月蒋介石酝酿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毛泽东迅速确定了“宣传反击战”的方针和基调:“在坚持统一战线,实行三民主义,拥护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的原则下,集中力量痛斥国民党反共分子的反动政策与挑起内战、破坏抗日团结的‘第五纵队’的行为。”在毛泽东的部署下,七、八、九三个月的政治攻势逼出了国民党对共产党问题要政治解决的声明。10月5日,书记处会议决定“解放报及新华社一切揭露国民党稿件暂时停止,风平浪静以示缓和”。

1944年6月,我党宣传又开始了对国民党的批评。毛泽东解释其中的原因说:国民党军队没打好,没能顶住日军的进攻,鉴于全国形势的严重性,我们才提出批评。此后,根据局势的发展变化,《解放日报》的宣传重点放在了揭露国民党拒绝联合政府的反民主实质和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

从1946年5月底开始,国内形势日趋紧张。我们党面临着与国民党和美国全面破裂的问题。在半年多的破裂过程中,宣传工作担负着迅速向全党说明形势、教育群众、争取中间力量的任务,同时也是我党与美、蒋作舆论斗争的重要武器。毛泽东根据形势的变化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指导《解放日报》对不同的问题加以说明。内战爆发前夕,反对美国援蒋是我党宣传的一个重点。全面内战爆发后,党的宣传重点迅速转为动员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事进攻,着重强调美国反动派与中国反动派正在合作将中国变为帝国主义殖民地,澄清对美国的幻想,表明我党争独立、争民主和反对内战的严正立场。到9月份,我党已作好“两个破裂”的准备,毛泽东为《解放日报》确定了新的宣传重点:“不但澄清对美幻想,主要应澄清悲观思想,指出必胜前途,这是目前的中心问题。”他还具体安排:“每遇一次胜利,即写一篇社论鼓励之,证明之;每失一重要地方即写一篇短文解释之,说只要歼敌,将来可以恢复。”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胡乔木说:那时形势发展非常迅速,负责宣传工作的同志常感到跟不上形势变化,而毛主席高瞻远瞩,总是及时地指出当前最紧迫的问题,使宣传工作与党的整个斗争密切配合。

三、毛泽东是《解放日报》的撰稿人。他或者亲自动笔,或者命题修改,留下了一批闪烁着时代光芒的不朽作品

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正式创刊,毛泽东写了发刊词。5月18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这是毛泽东为其写的第一篇社论。

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26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亲自修改的社论《世界政治的新时期》。为了说明苏德战争的前途,28日毛泽东要求为《解放日报》起草一篇《苏必胜,德必败》的社论。他先谈了自己的四点想法,并修改了初稿,随即见报。为了打击蒋介石乘机取利和反共亲德的活动,毛泽东一连写了三篇短文,以新华社电讯的形式在7月23日、24日、26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这组文章的题目是《何应钦的反共新阴谋》、《何应钦一手主持反苏反共》、《何应钦认敌为友》。

1942年9月7日,《解放日报》发表毛泽东写的社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阐述精兵简政政策的重要性。这是毛泽东为《解放日报》撰写而被《毛泽东选集》收录的第一篇文章。(www.xing528.com)

苏德战场一直是毛泽东密切注视的问题。1942年10月上旬,斯大林格勒战役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毛泽东洞察秋毫,断定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已近在眼前。他极为兴奋,连写三篇文章——《红军的伟大胜利》、《历史教训》、《评柏林声明》,以《解放日报》社论分别在10月12日、14日、16日发表。11月6日毛泽东又写了《祝十月革命二十五周年》一文,第二天见报。这几篇文章对苏德战争的洞察力、预见性,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后来,毛泽东把10月12日社论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为题和11月6日的文章收入了《毛泽东选集》。

1943年,国民党酝酿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7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毛泽东写的社论《质问国民党》;13日发表了毛泽东写的关于中国政治黑暗,抗战不力,英美联邦大不满意的新闻稿;18日发表了《再接再厉消灭内战危险》。10月5日,又发表了毛泽东写的社论《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7月12日和10月5日的两篇社论被收入了《毛泽东选集》。

1944年下半年,《解放日报》批评国民党抗战不力和坚持独裁的误国政策,发表了一批文章。其中有毛泽东写的6月14日社论《纪念联合国日,保卫西安与西北》。经毛泽东审阅修改的有:8月12日社论《衡阳失守后国民党将如何》,8月14日新闻报道《韩钧同志谈晋西事变真像》,9月7日关于在国民参政会开幕会上蒋氏说话不当的新闻稿,9月24日社论《评此次国民参政会》,10月1日社论《新四军的胜利出击与中国的救国事业》,10月9日新闻稿评政府发言人张平群的错误发言。

这一时期,中外记者团和美军观察组访问派驻延安是让毛泽东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他特地指定为《解放日报》写文章。7月4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庆祝美国国庆日——自由民主的伟大斗争节日》,毛泽东对初稿提出了修改意见;8月15日社论《欢迎美国观察组的战友们》,毛泽东在原题上加了“战友们”三个字,并重新改写了稿子。这两篇社论表达了抗战后期我党对美外交的希望。9月15日,《解放日报》以新华社电讯的形式发表了《延安有资格人士评论盟国援助物资分配问题》,稿件经毛泽东亲自修改,公开表达了我党争取美国援助的愿望。

这一时期,《解放日报》发表的文章,经毛泽东审阅修改的还有:7月24日时评德国的内战》,毛泽东加写了两段话;9月5日社论《采用新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式》,这是为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会写的一篇文章,毛泽东加写了一段话。

1945年毛泽东为《解放日报》写的文章有三篇:1月31日社论《游击区也能够生产,也必须生产》,4月27日社论《全军生产自给,今年应是普遍推行的一年——兼论整风与生产的历史重要性》,8月13日评论《评国民党中宣部发言人谈话和蒋介石命令》。这三篇文章分别以《游击区也能够进行生产》、《论军队生产自给,兼论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的重要性》、《蒋介石在挑动内战》为题收入《毛泽东选集》。

1946年是中国局势变化最快、最为剧烈的一年。这一年毛泽东为《解放日报》命题审阅修改的文章有:2月25日社论《重庆事件与东北问题》,4月7日社论《驳蒋介石》,4月12日社论《东北应无条件停战》,4月20日他亲笔撰写的文章《向“四八”遇难烈士致哀》,6月5日社论《美国应即停止助长中国内战》,6月25日社论《要求美国改变政策》,8月14日社论《七个月总结——评马、司联合声明》,8月16日社论《全解放区人民动员起来,粉碎蒋介石的进攻!》,9月12日社论《蒋军必败》。

1947年的《新年祝词》是毛泽东写的,发表在《解放日报》上。l月2日,发表了由陆定一署名的大块文章《关于战后国际形势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解释》。陆定一说这篇文章虽由他执笔,但思想完全是毛主席的。1946年11月21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开会,在小范围内对一年来的斗争和国际形势作了重要总结,为文章奠定了基调。毛泽东给陆定一布置任务以后,非常关注写作情况,12月15日和31日两次批示,并写了一段结束语。

在《解放日报》创办的六年时间里,毛泽东为它提供了(包括命题修改的)40篇文章,其中亲笔写的18篇,有8篇收入了《毛泽东选集》。它们记载着毛泽东为《解放日报》付出的心血,记载着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历程,凝聚着人民革命的丰富经验,构成现代中国历史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图书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