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个环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杨海洋[1]
摘 要:要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深彻转变该课程的教学范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一般大学课程的共通性,又有其他专业课程所不具有的自身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通过强化该课程的四个关键环节,即以精彩的课堂教学来吸引学生;以深厚的学术功底来说服学生;以引导和督导去促进理论内化为学生的思想素质;以实践为主要平台来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外化运用,可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使该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范式 学术支撑 理论内化 素质外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要进一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就要深彻转变课程教学范式,在课程建设中树立学术观、民主观和协作观,实现学生的知识传递、融通应用和拓展创新的三阶段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一般大学课程的特点,又有其自身的不同特色。它不仅是为了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知识,更是为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笔者认为,要通过深彻转变课程教学范式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抓住吸引学生、说服学生、理论内化和素质外化这四个关键环节,只要这四个环节都抓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自然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
一、吸引学生是基础
长期以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一直被当做大学教学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笔者也曾经认为,只要把课上精彩了,吸引住了学生,就是成功的大学教学。其实这里面存在着一个误区。吸引学生虽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我们大学教学的目标,更不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大学教学,目的是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传递,把知识传导到学生的头脑中;二是融通应用,让学生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够在实践中具体运用,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三是拓展创新,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基础上,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创新能力,在所从事的领域有所发展和创造。从这三个目的可以看出,吸引学生仅仅是一个基础,是让学生接受知识的一个前提,而并非是我们大学教育的全部目标。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如果老师说得口若莲花,学生听得兴高采烈,场面非常热闹,但学生听了却留不下多少东西,思想认识依旧,平时行为表现并无起色,那么该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就未能得到真正体现。
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吸引学生尽管不是教学工作的终极目标,但却是实现我们最终目标的关键一环,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发挥的基础。只有通过吸引学生,才能让学生认真听老师的讲授,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各类活动中来。教师也只有通过精彩的课堂表现,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为进一步说服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不把吸引学生当成目标并不是要否定吸引学生的重要性,反而要更有针对性的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教学要做到吸引学生,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努力:一是要提高教师的表达能力,如教师的声音要清亮和有穿透力,普通话要标准,动作手势要得体,语言要干净简洁,内容要有层次性,要有清晰的线索,要有丰富的例子和类比,表达要幽默等等,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教师能够做到像上海海派清口演员周立波那样的幽默,学生还能抗拒这种吸引力吗?二是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教材和教案要与时俱进,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如果教师所举的例子还是十几年、几十年前的陈旧内容,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反之,如果教师能够变得“时尚”一点,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来讲,“投其所好”,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学生的“收听率”肯定会提高。比如:在基础课教学中,要是能举出“犀利哥”、“凤姐”、“奥巴马女郎”等网络名人,学生自然会有兴趣得多。三要学会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目前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普及了,但许多教师只是用投影仪代表了黑板,并没有发挥出多媒体的应有作用。更有甚者,把教案搬到PPT中,一大篇一大篇的文字,整节课照着读,谈何吸引力?在PPT中,必要的图片、表格、视频和网络链接,会成为学生听课中调动情绪的关键点。但过多的视频、动画等,又会冲淡教师的讲述效果。教师要多用多媒体,更要学会善用多媒体。四是要正确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不能满堂灌,这已经成为了共识。教师要习惯于打组合拳,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学生演讲、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使课堂变得活跃。
二、说服学生要靠学术支撑
吸引学生是基础,但如果只是吸引了学生,学生左耳听、右耳出,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没有任何效果。把学生吸引住,让他们愿意听之后,接下来的重要一步就是说服学生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要解决学生头脑中的困惑,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简而言之,就是要用理论去说服学生,让学生接受教师的说法。
教师要能够说服学生,靠的是理论,是教师的学术素养。学生头脑中的困惑,来源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如何用理论来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这正是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应该关注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就在于它能够以成熟的理论、完整的体系来应对学生的困惑。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善于用理论来释义解惑,才能做到“以理服人”。
因此,在深彻转变课程教学范式的改革中,“学术观”是一定要大力提倡和坚持的观念。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术研究的重视,采取措施,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去,以科研促教学。另外,也要提倡“协作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是固定的,内容较为单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把一些难点和重点进一步的深化,解决后面的理论背景问题,找到“解惑”的最佳途径和办法。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集体的优势,教师之间充分协作,合理分工,协作攻关,事先把学生头脑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解决好。教师把理论先吃透,再讲透,从而达到让学生信服的效果。(www.xing528.com)
三、要通过一拉一推,来促进理论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
通过吸引学生和说服学生,就实现了知识的传递,让知识进到了学生的头脑中,但是,这还仅仅是走出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第一步。知识必须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够为学生所用。要实现这个内化过程,笔者的建议是,做好一拉一推,即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变教师的“灌”为学生主动的“学”,来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深彻转变课程教学范式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坚持民主观,打破教师的话语霸权。这种做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自己有意识的主动求知和积极的探索,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这正是一个内化的过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通过一拉一推两个步骤的共同作用,来促进这一内化。一拉,就是教师的合理引导拉近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科方向,理论热点,学科背景给予充分的说明,给出一些经典的推荐书目,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指明方向,引导学生去阅读、去思考。笔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每次课上都要求学生向教师提问,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在学生出现困惑时给予适当引导。教师也可以通过公布Email、电话、设立学生接待日等方式,建立起沟通平台,随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一推,就是指教师必须要用一些手段,推着逼着学生去学习。我们要相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适当的督促,会使学生的学习更深入。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强,督促就更显得有必要了。督促的方式要巧妙得体。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作业,提出一些思考题目或研究方向,让学生在课后以小组的形式组织研究,然后在课堂上提供一个机会让学生进行展示;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案例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就案例中列出的问题展开研究,最后进行集中汇报。教师还可以确定主题,要求学生在课后查找概念,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数百字的简洁方式书面作答等等。这些做法的共同特点,就是教师要在事先做足准备,让学生的研究有方向—根据热点和学生的困惑,明确研究的主题;有依据—要准备案例,提供研究的素材;有支撑—教师要指明依据的理论基础,并积极提供顾问服务。
四、以实践为平台,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外化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通过一些具体的行为展示出来的,如对学校管理制度的遵守,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护,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奉献爱心等等。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展示的过程,也是学生在掌握了知识,内化为素质后再进一步运用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的专业课程有一些不同,专业课程的最高目标是要求学生做到拓展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以后,能够在理论上进一步钻研,有所创新固然很好,但这毕竟不太现实,不可能对大多数学生提出这么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的目标,是培养思想道德优良的学生,具体来说,是让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在分析现实问题的时候,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的理论,得到正确的答案,坚持应有的立场。即有两个层面,一是将政治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融会贯通;二是能够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学习生活工作展现出来,做到具体运用。
第二个层面,即思想道德素质的展现外化过程,主要应通过实践这一平台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广阔的实践空间,实践的主要渠道,一是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二是校园活动;三是学生社团;四是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在每一个渠道,都大有文章可做。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可以与学生的科研科创活动相结合,以开展校内调研课题的方式,由学生自选课题,申报立项,内容涵盖学校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生的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综合测评制度、学生社团建设等等,让学生关注身边人、身边事,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问题。在调研中,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关注学生教育和管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校的管理措施,实现自我教育,还可以让学生担任学生兼职辅导员,以身作则,不仅教育自己,又教育他人,进一步拓展外化的空间。又如:毛邓三课程,可以与校团委合作,深入参与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去,也可以在学生的科研项目—社会调研中扮演重要角色。帮助学生选题,为学生当好参谋,做好智力保障,促使学生运用课上所学的理论来分析现实,得出正确的论断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再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可以依托校内的模拟联合国、时事新闻社、军事爱好者等社团。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国家和集团,探讨国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或者组织时事热点的研讨会,让学生分析现实国际问题热点,来实现该课程的实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该通过精彩的课堂教学来吸引学生、通过深厚的学术背景来说服学生、通过一拉和一推相结合来促进理论内化为素质、以实践为平台来促进学生素质外化为运用(如下图所示)。
只要抓好了这四个关键的环节,就实现了课程教学范式的真正转变,大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从而实现我们教学的根本目标。
【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