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体验式”教学三个维度的思考[1]
李炜菁[2]
摘 要:中央文件明确要求,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效性。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本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探讨构建了“体验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 教学维度
中宣部、教育部在2004年教社政第13号文件中第一条就明确指出了形势与政策课的定位,即:“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5年初,中宣部、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调研,制定并印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下称《意见》)和实施方案。《意见》给予形势与政策课再次明确定位,它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4门课程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但与之却有着不同的特点。多年来,各高校经过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和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但是基于该课程的特殊性,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本文试以“体验式”教学的三个维度探究形势与政策课的难点,尝试寻找改进的方法与途径。
所谓“体验式”教学指的是:打破教师主讲的形式,改变教学内容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递,而拓展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传递互动模式,更多地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环节,亲身体验、现场教学,通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达到教学目标的三个不同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维度:解决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与选择的问题
对于形势与政策课而言,“知识与技能”指的是哪些?什么是学生应该知道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什么是学生想知道的知识和技能?这两者可以统一起来吗?这是该课程最基础的层面,即“学什么”和“教什么”。如何收集、甄别、使用教学内容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减少或避免在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教学。
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
1.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快
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尤其是“形势”部分的内容繁复,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信息量庞大。虽然每年教育部会下发《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时事报告(大学生版)》、《社会热点》等主要参考材料,但这些参考材料主要是规定了讲课的原则、要点及主要事件,不可能涵盖所有信息。仍需要教师自身从庞杂的信息素材中搜集并准确寻找到恰当的内容,这存在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形势变化快而导致信息更新快,需要教师及时更新教案内容。普通课程的教案一般可以连续使用数年,每年只需做微调。但是形势与政策课的教案在某一个教学期中通常只能用一次,教师以后进一步完善教案的机会很小。该课程的教师始终属于写新教案、上新教案的过程中,工作压力大,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2.信息源多、教师的信息垄断地位受到挑战
该课程的授课内容时事性强,从信息获取渠道而言,存在着多而杂的状况,而且授课教师和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可能是同一的,获得的时间是同步的,教师讲课的内容,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可能已经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甚至可能比教师知道得更丰富。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上级指导部门要求学生知晓的信息与学生希望学得的信息之间并不完全匹配。面对这样一种局面,这门课应该如何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信息源多的状况在另一方面表现为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同时并存,大量的时政信息主要来自于媒体,每条信息内在的涵义复杂,庞杂的信息之间缺少系统性,教师需要甄别。如何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教学素材,也存在较大难度。
3.政策性强,对教师要求高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责任。尤其是该课程中“政策”部分的内容政治性强,对任课教师的理论水平要求高,需要任课教师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准确、快速把握形势的判断力和决策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世界变成一个扁平的信息世界,必然会造成教师在知识层面的权威性不断衰退。因此教师必须从一个“信息传递+思想灌输”的角色转变为“信息甄别+理论引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二、过程与方法维度:解决教学内容的可获得性和权威性问题
“知识与技能”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过程与方法”则解决了“怎么来”的问题。体验式教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将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过程化,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是“怎么来”的,也就是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事先指定主题,学生在课前自己搜集、整理信息,通过师生间的多种交流途径,及时进行反馈。根据学生已掌握信息的情况,教师可及时调整授课的角度、广度和深度。在教学中,向学生分析讲评其所收集整理信息的内容准确性和来源可靠性是必需的过程。同时需要分析师生间所关心问题的异同产生的原因,疏导学生的思维路径;对学生没兴趣、不知道的信息要讲清教学要求;对师生共鸣的问题要深化理清信息渠道,获取准确的知识与技能的内涵;对学生关注而不列入教学内容的部分要适当疏导。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常面临的质疑和困惑是,面对如此庞杂的信息源,如何甄别信息,信息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来自于哪里?这些是教师需要回答的问题。回答了“怎么来”的问题,是确立“是什么”的前提和基础。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时效性强,获得信息的来源相对开放,师生获得的途径是一致的,获得相关信息和内容在时间先后上相差不大,区别在于对同一个问题的深度分析。
对于不同来源的信息,教师应分析判断其可靠、可信程度及原因;其次,将自己的信息来源告知学生,然后,将如何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方法教授给学生,指出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换言之,教师需要“放下身段”,与学生分享学习体验和教学准备。对于学生而言,自主寻找问题、解决疑惑,其印象会更为深刻,对于教师而言,也最容易实现教学效果。
对于形势与政策课这样一门时效性强、信息淘汰率高的课程,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最大程度收集和整理上,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教师将疲于反复性劳动,而学生接受到的信息无法沉淀。作为一门课程,教授给学生方法论是主要的。课堂上教授的内容不可能涵盖教学的全部,而是教学内容最典型、最重要、最难的部分,并以此为例,传授给学生方法。上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不能回避自己不懂、未能深入研究的内容,而应将问题摆出来。未必一定要将结论告诉学生,更重要的是理清思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路径。
以华东师大开展的关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内容的一次课程为例,这次课采取由学生主讲的方式。在中国获得世博会主办权之前,大部分人对于世博会的了解程度很低,而在世博会筹办期间内,为普及世博会知识,各媒体宣传频频,但雷同居多。在让学生备课期间,任课教师发现主讲的4名学生思路差不多,内容涵盖面基本一致,如果这样,意义不大。对此,虽然任课教师没有太多相关专业背景,不能给学生以权威、明确的知识深度,但是教师分析了课程设置的目标,为学生剖析明确思路,去除旁支侧叶,抓住主要线索,将该主题分解为“世博会的历史”、“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机遇与发展”和“大学生与世博会”4个分主题,分配给4名主讲学生,一来避免讲述内容的重复,二来使整体讲述的范围由宽到窄,由历史到现实,逻辑性更强。同时,教师提供了自己所获得的相关专家的讲述资料供学生参考备用。这样,学生在收集整理材料过程中,目标更明确,范围更有效,分析报告更为深刻。在备课中,更多的学生为这4名主讲学生提供了资料信息和试讲意见,使讲课内容更为深入、系统。讲课当天,任课教师还请来了相关专家在现场点评学生的讲课,并就听课学生的提问做了权威回答,整堂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甄选有效信息,如何设计思路,如何根据思路将内容有效串联起来,不仅仅学会了对已知知识的重组,还学会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和筛选新知识。事实上,这种能力的训练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教师虽然没有足够的专业背景,但是凭借方法论的指导,做到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指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实现“三观”的目标一致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和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党、国家、民族、社会、家庭产生正确的情感归属和认同。但是现代社会日趋多元化,给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批判性强,习惯用质疑的眼光看待事物,更是增加了授课难度。形势与政策课所涉及的大多是热点问题,对一些问题的看法难免有争议。面对这些不同的意见和分歧,如何区别哪些是原则性的,哪些是过程性的、是任课教师必须要回答的。任课教师所具有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所持的道德准则,其本身的“三观”都将直接影响学生“三观”的形成。其次,教师应善于用有效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政治情感和思想道德指向,使学生能与自己产生共鸣,引导学生树立源自内心的价值诉求。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教学,不同于纯科学类学科,它更主要的作用在于人文教育。因此,除了在达到前两个维度的过程所传递的严谨的、科学的学术研究态度外,更需重视第三维度的目标达成。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改变“权威”形成的过程。以往的课程体系中,教师、教材、教学内容就是权威,因此在这种体制下,“一言堂”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授课形式。新的形势下,必须设定或者承认教师不是权威的前提,给学生以平等的视角共同探讨形势与政策。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理解问题,再从教师的角度去启发学生。从无权威,到学生认可,跟随教师的思想,自然而然地树立“权威”,这个所谓“权威”不是教师个人,而是主流的意识形态。
如关于“爱国主义”的主题,可由学生分别提供1~2个具体事例,并提供选择的理由,课堂上,由教师汇总、分类、评价学生选取的事例,让学生在听取教师讲解的同时,审视自己选择该材料的初衷,从而形成正确的、成熟的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在思考中自我明晰思想,在教师的引领下提炼思想,在反思中升华思想。(www.xing528.com)
四、对教学维度之外的思考
由此可见,在实现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时候,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偏重于前两个,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则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但以第三维度为最重要。体验式教学形式活泼,避免了教师单一的课堂讲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大大提高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效果,使之在学生心目中变得亲切起来。尽管如此,在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仍有些问题值得探讨。
1.形式与内容的博弈
体验式教学首先在形式上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引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形势与政策课摆脱了原先呆板、枯燥、深奥的形象。但是这种模式容易陷入“重形式、轻内容”的误区。对于学生而言,形式的创新易于内容的深究,容易出现课程的信息量不足,信息呈点状分布的状况。为避免这一情况,在准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全程指导,要将教学的目的向学生明确,提高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注意力。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及时调整授课形式,使之“形神合一”。
例如,在参观考察类的形式中,容易出现“参观走过场,只听现场讲”。现场讲解对于普通公民了解基本情况是足够的,但从形势与政策课的要求看,还仅停留在“知识与信息”这一层面,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应在讲解之外引导学生挖掘和思考信息的背景和彼此之间的内在逻辑,将授课内容引向深入和具体。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学生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使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达到最佳效果。
2.小众与大众的权衡
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从信息输出的角度讲,教师对学生应是一视同仁。体验式教学中有些形式,如学生主讲课,主讲学生与教师有直接而频繁的接触,更多更透彻地接受到了教师对于课程的分析和理解,较之其他学生与学生之间受教状况有失偏颇。由于每次参与主讲的学生人数有限,就可能会产生主讲学生精心准备,其他学生看看听听的不平衡情况。为避免这一情况,一则应控制每次授课的课堂人数,以便于组织和研讨。二则教师应将授课主题进行适当细分,给每个学生以具体可行的任务,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亲身体验。并通过不同的课程主题,交换学生的任务,以使学生的体验更具完整性。
3.课内与课外的关联
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不应只在课堂上,还应延续至课堂以外。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通过自我教育、同伴教育、环境影响等,其思想必然外化为个人行为,由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固定思维,从而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学生的日常言行,特别是群体性的行为特征。
4.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体验式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经历者、组织者,甚至可以是教学实施者。多样的教学形式受到学生普遍好评。但是,过分强调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也可能会导致理论系统学习的缺失。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和协调统一,即体验式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应有科学合理的安排。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实践型的教学模式,它与单纯的理论讲授之间是前后相承的关系,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实践型体验式教学的基础保障,也是体验式教学的升华;体验式教学是理论学习的具体化。两者的相互协调统一可以表现为以下两种路径:①讲授理论→在实际中体验理论→达成对理论的理解;②在实践中体验产生思考→寻求理论支撑→形成对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体验感悟。可以说,理论学习是核心、是根本,体验式学习是手段、是弥补理论学习单一性缺陷的有效形式。从另一个角度看,体验式学习的不当安排,会导致理论学习的碎片化,不利于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架构。因此,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应该并重。
5.变“以学生为主体”为“以学生为主导”的误区
在体验式学习中由于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容易突出学生自己的作用,而使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从而影响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深度和评价结果;而主讲学生的不断轮换,也会影响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不论采取怎样的教学形式,教学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必须全程把握课程的准备、进行和总结每个环节,做到过程化的全方位指导。这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个体以及群体有足够深入的了解,要求教师具有全局掌控的能力,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
[2]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即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Z].
[3]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5号)[Z].
[4]张德松.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思考[J].学术论坛,2006.
[5]邬旭东.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2.
[6]王文平.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探析[J].山东省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2.
[7]何祖锋.新时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创新探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6.
[8]王潇.浅析新时期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6.
[9]文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现状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7,10.
[10]崔枫,鲍俊林.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探讨[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3.
【注释】
[1]本文获得“2009年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2]李炜菁,女,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党委副书记,讲师,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