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校院联动机制,推进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
路 鹏 石长翼[1]
摘 要:经过实践活动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学校多个部门的长期共同探索,2010年9月,北京大学团委面向全校2009、2010级本科生开设了形势与政策实践课程。该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占教学计划1学分。文章分析了保障实践课程教学顺利推进的校院联动机制,系统探讨了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模式。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 实践课程 校院联动机制
引言
北京大学于2010年9月面向2009、2010级本科生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理论课程1学分教学,校团委负责实践课程1学分教学。实践课程形式新颖,在时间、内容与形式上都与传统课堂教学有较大区别,新课程的选课、授课、结课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为保证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部分正常有序开展,面向“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道德情操、加深理论理解、了解国情社情、拓宽国际视野”的教学目标,北大团委充分调动各院系团委的参与积极性,共同把实践教学落实到位。
一、形势与政策实践课程概况
1.课程设置
北大团委严格按照中央相关文件精神对形势与政策教学的要求,结合不同学生群体对于实践课程教学的差异化需求,在形势与政策实践课程中共设可选修课程7门,分别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美育项目、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北大讲座、创新创业活动、学生骨干训练营和高级团校。其中,前4门课程属于“无门槛”课程,学生可凭兴趣爱好选修;后3门课程属于“进阶”课程,只有达到相关要求或获得相关奖项后,才可选修所对应的课程。校团委通过区分设置“无门槛”课程和“进阶”课程设置,允许部分优秀学生免修其中某些课程,既保证了教学的针对性,也有效节约了教学资源。
2.教学安排
形势与政策实践课程共计1学分,7门供选修课程每门0.5学分8个学时,学生须在本科期间选修其中2门,经过学习、实践活动,完成相关课程的要求后,获得实践课程的1学分。
3.校院联动机制
形势与政策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较为特殊。一方面,学生的上课内容、方式、时间、地点均不完全统一,不仅有多门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而且即使选修同一门课程,也有很大自由度,以讲座课为例,学生可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讲座;另一方面,修课学生人数众多,由于是必修课程,在将来课程普及至所有本科生后,平均每学期将有3000(该数据以北京大学为例,相当于一个本科年级的学生)名左右学生修课。无论是教学模式的多样性,还是教学对象人数的大规模性,都会给课程的有效组织带来一定挑战。
为了有效发挥形势与政策实践课程的育人作用,保障实践课程的顺利实施,北大团委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建立校院联动机制,由校团委和院系团委两级团组织共同完成实践课程教学任务,在具体工作中落实了以下措施:
(1)划分职责,明确分工。在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由校团委各部门负责各门课程的具体教学工作(对应关系见表1),包括前期制订教学计划、中期实施教学任务、后期成绩评定等整个过程;由院系团委负责各自院系的实践课程宣传和指导学生选课工作,并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美育项目,志愿服务等与院系活动结合紧密的课程中,配合校团委共同落实教学任务。
表1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分工一览表
(2)发挥优势,全员育人。为满足不同课程的师资需求,北大共青团系统所有团干部均担任实践课程指导教师,人数多达76人。北大团委根据团干部自身工作性质、人生阅历的不同,以及不同课程对师资的特殊性需求,将团干部安排在各自适合的课程中担任指导教师,为修课学生提供有力指导和帮助。
(3)定期沟通,查漏补缺。以实践课程的方式进行形势与政策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动员如此大规模的校院两级教师力量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也较为罕见,许多环节都无经验可循。北大团委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每周定期召开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工作例会,所有指导教师对近期教学情况进行汇报和探讨,解决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共同为开好实践课程而努力。
二、形势与政策实践课程教学实施流程
1.选课阶段
(1)由于实践课程的选课方式、选课时间与传统课程都不尽相同,北大团委自主研发了实践课程教学的选课系统,在学期初与教务选课系统同时开放。
(2)发布《选课指南》,详细介绍形势与政策实践课程教学的选课、授课、结课说明。
(3)组织形势与政策课程宣讲会暨迎新晚会,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向本科新生展现实践教学成果。
2.教学阶段(www.xing528.com)
实践教学是本次形势与政策课程推陈出新的重要内容,少有先例可循,有许多工作需要去探索。校院两级共青团组织通力合作,针对7门实践课程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了分析和设计。
(1)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美育项目。秋季学期面向一年级本科生开设。本课程以“爱乐传习”和“一二·九”合唱比赛为主体,作为集体参与的必选项目,院系团委在本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须积极动员并合理组织排练,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在“红歌”的学唱中增强合作精神和集体归属感、激发爱国情怀以及担当民族大任的使命感。
(2)志愿服务。全学年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本课程将组织学生在学期中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校团委及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开展人际沟通技巧、社交礼仪常识、心理素质拓展、我国志愿服务及公益类团体的发展现状介绍等内容的培训。院系团委、青协组织的较有成效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将纳入可选范围,院系团委需积极配合做好此类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考核工作。
(3)社会实践。每年寒暑假期面向一、二、三年级本科生开设。本课程将利用寒暑假期的时间组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国情考察、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岗位体验等实践活动,并进行基本国情分析、社交沟通技巧、社会调研方法、心理素质拓展、安全自卫常识等方面的培训。各院系团委指导老师将对学生组建的实践团队进行课题选择、安全事项等多方面的指导,使社会实践课题内容紧扣课内理论,同时更为细致具体地为每个实践团给出有针对性的帮助。
(4)北大讲座。全学年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本课程将以系列专题讲座及社会热点讲座的形式为依托,以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和应当具备的知识外延为主要内容,通过学生参与讲座及讲座互动等形式,促使北大学生对当前社会中的热点焦点进行思考、发表意见、提出建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等院系开展的与形势与政策主题相关的讲座也将纳入可选范围,相关院系团委需积极配合校团委完成此类讲座的组织和考核工作。
(5)创新创业活动。全学年面向二、三、四年级本科生开设。北京大学“挑战杯”系列赛事(含“挑战杯”五四青年科学奖竞赛、特别贡献奖竞赛、跨学科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与形势与政策主题相关的作品获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第一、第二作者,以及创业计划大赛铜奖及以上获得者,具备本课程参加资格。院系团委将组织有过参赛经验的同学配合校团委赛事组织方,为本院系同学开展宣讲会,并进行一对一的答疑,以帮助本院系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相关赛事中去。
(6)学生骨干训练营。每年暑期面向二、三、四年级本科生开设。本课程采取团队实践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选拔一部分优秀学生骨干分赴祖国的中西部、基层、农村地区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实践培训活动,提升骨干自我教育和团队自我管理的能力。各院系团委需配合校团委负责部分优秀学生骨干的选拔工作。
(7)高级团校。全学年面向三、四年级本科生开设。本课程采用个人自我教育和全员集体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组为依托,开展团队建设类、社会实践类、体验学习类、毕业设计类、理论学习类、时事政策类以及实务技能提高类必修选修活动。各院系团委将负责向校团委输送优秀团干部,并鼓励其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实践,进一步提高实践课程成效。
3.结课阶段
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部分成绩考核采用“合格”与“不合格”的评定标准进行,不评定具体分数。7门实践课程的考核标准见表2。
表2 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部分成绩考核体系
(续表)
三、形势与政策实践课程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以校团委为主,协同教务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组织实施形势与政策实践课程教学。为此,校团委还设立了形势与政策实践课程教学工作组,建立校院两级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实践课程教学工作组例会。由校团委书记任教学工作组组长,校团委副书记任教学工作组副组长,校团委各部部长、院系团委书记和专职副书记任教学工作组成员和课程助教,设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秘书处为教学工作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和协调形势与政策实践课程的具体实施。
2.经费保障
一方面,由于选课人数众多,为保障各类实践课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北大团委加大对7门课程相关实践活动的经费投入力度,从每年学校下拨的素质教育经费中划拨更大比例至形势与政策实践课程相关活动;另一方面,为保障指导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北大团委设立针对团委各部部长和院系团委书记、副书记的激励机制,由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秘书处负责统计各类实践课程的选课人数,并监督教学工作组成员的教学工作情况,以选课人数和教学质量为参考标准,向指导教师发放教学课时费。
3.技术保障
相比于传统课程的选课方式,形势与政策实践课程的选课方式有较大变化。在传统的选课系统里,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和相关课程的信息(课程名称、简介,授课时间、地点、教师等),即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选择,对课程只需进行“选择”或“不选择”的判定。而形势与政策实践课程为了丰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选择该课程后还要进行7门选修课的选择,并需进一步对同一课程的不同指导老师进行选择。传统选课系统较难满足上述多层级的选课方式,为此北大团委专门组建了选课系统研发团队,独立选课系统的开发为本次形势与政策实践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结合的综合型、创新型课程,是广大青年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培养政治素养、锻炼能力素质的重要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以及基层院系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承担了不同层面的工作。在实践课程教学工作中,须切实发挥校团委机关和院系团委各自优势,形成校院两级的实践教学联动机制,才能充分保证形势与政策实践课程教学的顺利、有效开展,使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获得形势与政策的相关知识,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注释】
[1]路鹏,男,北京大学团委,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学研究.
石长翼,男,北京大学团委,助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