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方法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方法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是近20年来我国教育界广泛探讨的一个问题。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方法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近20年来我国教育界广泛探讨的一个问题。目前可查到的,较早界定这一概念的是刘明浚等人。他们于1994年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包括“课程体系、教育途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手段等”(2)。在1994年国家教委启动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所设研究项目中,把“未来社会的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列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教育部在1998年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3)。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

对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教育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提出了不同的界定。有的把培养模式限定在教学活动范围内进行诠释,认为:“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方式。”(4)有的将人才培养模式扩大至整个管理活动的范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目标、制度、过程的简要组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个活动的组织方式。(5)有的从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着手,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服务社会特定需要为价值取向,在一定教育理论和有关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相应的教育教学保障设施、监控评价方式的实践操作体系。”(6)有的从人们认识的角度上界定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从整体上和本质上把握人才培养过程的构成要素、组织形式、运作方式的一种认识形式和操作体系。”(7)呈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态。大致可以归纳为“过程方式说”和“要素组合说”两大类。

“过程方式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龚怡祖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8)阴天榜认为,“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各级各类教育根据不同的教育任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即是培养模式”(9)。杨杏芳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等”(10)。蔡炎斌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培养对象采取的某种特定的人才培养的结构、策略、体系及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的总称”(11)。还有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关于人才培养过程质态的总体性表述,即对人才培养过程的一种设计、构建和管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统帅作用(12)

“要素组合说”把“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为各种要素的组合。俞信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组合”(13)。李志义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涉及人才培养活动的所有方面和整个过程,是对人才培养活动结构和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模式化,决定了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行特点”(14)。并把人才培养模式分为目的性要素(培养目标)、计划性要素(培养制度)、实施性要素(培养过程)和评价性要素(培养评价)等四个方面,具体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培养方式、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性。

综合以上的表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是一种“构造样式”,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且有相对的稳定性;其次,是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独特的途径、方法和机制;第三,是一个操作体系,具有可重复性。它是由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实施的途径、方法、机制等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并且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人才培养构造样式。

2.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现象,办学定位以教学为主导。应用型本科是培养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中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型人才。如:安徽工业大学以培养“立足地方、服务行业、扎根基层、适应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确定了“校企合作、项目驱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莆田大学结合自身的实际办学条件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提出了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和培养目标。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随着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出现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修读第二学历(学位)或辅修跨学科的其他专业等途径,使本科生获得本专业以外第二、甚至第三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能适应跨专业、跨学科工作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在于它的适度,它既避免了专才的“过窄”,又避免了通才的“过宽”,它既有较宽的基础和相关知识,又有较深的专业才能,从而使它更具创造性和适应性。南京大学提出要主动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多元化需要,培养大批知识面广、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和自动化系,提出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湖南科技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提出了“1+2”动态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专业基础加上两个应用方向(即主辅修方向)。采用多方向、多层次培养机制,突出个性发展。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点,并日益成为当今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所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采取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最终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模式。”(15)东南大学提出了优才优育培养模式、交叉复合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柔性化培养模式、敏捷性培养模式等集成创新培养模式;武汉大学提出“三创教育”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与创业能力;武汉科技学院提出“1+N人才培养模式”(1即学业合格,N即学生个性和特长),推行“大学生自主素质拓展工程”,健全学生人格塑造体系、知识学习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南京大学推出了“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全新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推进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积极探索综合和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推行“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

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现实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自主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更能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具体要求,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清华大学按照“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推进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着力培养具备健全的人格、社会的责任心、宽厚的基础、创新的思维、全球的视野和领导潜力的高质量骨干人才。西南交通大学开展“瞄准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浙江大学构建了以“3M”(多规格、多通道、模块化)人才培养框架为基础的宽、专、交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实施了“631工程”,通过“全面教育—分流培养—业前实践”三个递进阶段的运作方式,力求让60%的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 30%和10%的学生分别在国内和国外继续深造。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全面、创造力强的研究发展型人才。理工科院校结合专业特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果包括:按学科培养的“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型”模式、“大类通才复合型”模式,按社会需求设计的“工程技术型”、“科研设计型”、“技术管理型”模式,“高级技术应用型”模式,“3+1”模式,“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等。

3.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培养方案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包括其他教学环节)的设计、配置与构建。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核心要素。

学制的设置。在学制设置上,常见的主要有五种模式。(1)“2+2”的分段教学法,即新生入校一般不分专业,前2年集中学习通识课程,后2年再分专业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2)“1+3”模式,即新生集中教学、实行一年的通识教育,集中管理,一年后再实行分专业教学。(3)“3+1”模式,指前3年学生在校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后1年主要在实习单位完成生产实习教学任务,进行毕业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参与实习单位的开发研究工作。(4)“2.5+1.5”模式,利用前两年半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剩下的一年半时间进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毕业论文的撰写。(5)“2甲+2乙”模式。该模式通过选拔优秀二年级本科生进行转校学习,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补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课程的设置。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各大高校积极开展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对课程进行重新安排和改造。浙江大学的通识课程除了外语、计算机、第二课堂、思政、军体外,其他分为历史与文化、经济与社会、科学与研究、文学艺术、沟通与领导、技术与设计六类。复旦大学将一年级学生的共同课程,划分为“学养拓展计划”、“大学导航计划”、“公民教养计划”和“知识补习计划”四个方面。按大类培养的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以及北大、清华等学校,在前两年开设大类基础课。西南交大将课程分为人文社科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四个模块,弹性学分比例接近总学分的10%,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择取难易程度不等的课程,构筑个人培养方案。宁波大学提出“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两平台+N模块+拓展”课程教学体系,即公共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N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体系。平台是一种框架结构,是学校对各专业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和学分的统一要求,既包括理论性课程也包括实践类课程或环节。

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培养是一种发挥各自优势,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的育人制度。清华大学实施了“校地联合主导、校企共同受益”的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了“科技+公司+农户”的模式。株洲工学院实行“四结合”模式,把实习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工作能力与培养学生工作素质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经验与开阔学生科技视野相结合。河北经贸大学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把“611”教学改革、全程导师制、仿真营销决策模拟、社会实践教学等四种教学方式有效地结合起来。沈阳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尝试与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为本科院校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

在产学研的实践中,也借鉴了国外的经验。“导师制”(Tutorial System),起源于英国,是指组织学科带头人和大批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在本科期间或高年级本科生中定点定人进行因材施教的制度,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竞争及工作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山西中医学院从2005年10月开始在中医专业医学英语方向的学生中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率先对2001级本科生实行了导师制。“FT模式”,是德国应用型科学大学“3+1”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基本构架是:本科理论教学3年,实践体验教学1年。“311”模式,借鉴了英国的“三明治”培养模式。是指学生三年在校学习理论,一年到企业(社会)进行实践,接受企业(社会)考查,再用一年作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与企业(社会)实际密切结合。“IBL”(Industry Based Learning)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工业需要的学习。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四年制的本科学生,四年学习中前两年在校内学习,第三年到工作岗位(教学实习单位)工作一年,第四年返回学校再学习一年。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还创新构建了国际合作模式。

4.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维基点

科学合理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既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又要考虑高校自身担负的时代使命,还要符合未来人才需求发展的趋势。

明确地方高校的时代使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现实视角。总结高校发展的历史经验,不难看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不断随着社会的阶段性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当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呼唤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变革时,高校应义无反顾地做出应答,使人才培养的方案、途径和方法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相协调;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的结果不适应社会需求时,高校就必须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方案等进行调整,以求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大学教育中,专业分割过细、知识结构单一、基础学养狭窄、人文意识弱化、学科建设滞后等弊端,已明显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尤其是地方属高校与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及时地反思和审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适应度非常重要。目前出现的人才供需矛盾状况,实际上是对前一阶段大学教育跟不上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综合反应,也是社会要求大学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直接呼唤。立足当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改革与时代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为地方经济的转型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服务,是新的历史阶段赋予地方高校的时代使命。近几年来,我国不少高校已根据新型工业化发展趋势,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尝试。北京大学按“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改革单一的工程专业化的教育体系而成为兼容工程专业、人文、经济、管理和环境等内容的综合教学体系,以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复旦大学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要求,按文理大类实施全校性的基础教育,培养文理兼备的通才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广州大学实行“学科基础平台+专业特色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就业竞争力;武汉大学推行“通识教育”,以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着力建设复合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国际化外语人才。这些大学都试图通过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能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认清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社会视角。面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省属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改革是必然的,在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要认清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浙江省为例,目前浙江省及杭州市的经济发展阶段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阶段。从“十二五”全省及杭州市发展的重点行业、产业与各项指标要求来看,未来的阶段将是从工业化后期逐步过渡到后工业社会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创造性或创新性将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的基本条件;知识将成为继“劳动力、原料、资本”三大市场要素后的第四大关键要素;教育将成为知识社会的中心,学校将成为知识社会的关键机构,高等教育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现实力量的原动力。这就给我们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一是要着眼于提高人才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高校除了承担专业教育的任务外,基础性教育的任务将逐步增大;二是要致力于学生的终生发展,使学生具备继续求学求职的潜力;三是着力培养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四是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树立起沟通、互补的理念。这一方面新加坡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为了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需要,新加坡提出了建设“思考型学校,学习型社会(TSLN)的改革目标。“思考型学校”旨在使学校教育重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学习型社会”旨在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以应对转型时期一系列变化的挑战。“TSLN”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国家实现从产品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从而顺利实现新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还推出了“优秀学校模式”(SEM)。他们认为一个理想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有文化,懂计算,熟悉IT,有综合比较能力,能学以致用,富创造力,有创新精神,勇于冒险,既有独立的工作能力,又有协作精神,坚持终身学习。新加坡的教育改革,成功地保证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www.xing528.com)

准确把握地方未来人才需求发展的趋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发展视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应对后工业社会人才需求的基本策略。准确把握未来人才需求发展趋势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础性工作。在后工业时代,大多数的人要在中小型组织或者大型组织中较小的独立单位工作。这种组织或者单位是不稳定的,在相对短的时期内可能就会变迁、重组、合并或消亡。因而,每个人都会经历多种多样的工作,转工、转行将成为常见的事。由于个人必须面对不断变动的职业生涯,必须在不同的工作、职位及职业间进行流动,就要求具备适应不同工作、职位及职业的能力。同时,人们要根据各自的专业技术,贡献自己的想法;在许多时候,个人要承担一个项目的全部责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团队合作并不断地变换合作伙伴和社会关系,将成为普遍的方式。如此等等都透视出未来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趋势要求,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能胜任多个行业的工作,能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的多元变化,这是未来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如浙江省下一个时期的人才需求规划,未来有四种人才最为急需:一是高层次人才,包括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具有国际和国内顶尖水平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二是国际型人才,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所需人才,包括有国际认证的执业资格证书、熟悉国际规则与惯例、精通外语的各类专业人才;三是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所需的各级人才,即所谓的高级蓝领,包括具有高级技工以上资格证书的各类操作型、动手型人才;四是复合型人才,包括有专业背景的营销人才,有技术背景的管理人才以及精通本专业又通晓其他领域相关知识的综合型人才等。由此可见,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综合能力的开发,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将是今后高校教育非常值得关注的三大重点。

(2)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探索

由于高校人才培养类型的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也各不相同。结合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重点探索“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构建问题。

A.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多种知识和能力,适应多种工作需要的人才。从复合型人才的类型和社会需求出发,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从以下四种思路入手:

第一,专业和专业之间的复合模式。又可分为几种类型:(1)支撑型。即以某一专业为支撑点,按知识的内在结构规律和社会需求,再确定一个或几个专业(或专业方向)进行培养的模式。如外语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外语+专业,外语+专业方向,外语+管理,外语+法律,外语+经济等。(2)平行型。几个专业同时纵向展开或跨学科展开取得双学位的。(3)主辅型。以某个专业为主再复合其他专业的。如“4+1模式”,四年学完本专业后加一年制的辅助专业学习,毕业文凭中注明A专业(主专业)和B专业(辅专业)。主辅型的另一种样式,是“优势专业+专业”,“特色专业+专业”的复合方式,学校可以自己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为标杆,再根据社会需要,复合其他的专业。这样既可以发挥学校优势,做强做大自己的名特色专业,又可以培养出更高层次的社会适合度更好的优秀人才。

第二,宽口径知识基础和专业复合模式。如果用外在形态表述,其构造样式为“学科基础平台+专业特色模块”或“大理(大文)基础教育+专业教学”。这种模式主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文理兼备,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第三,学科交叉复合模式。学科交叉是学科间因横向有机联系而出现的综合化现象,如:前几年出现的电子商务、金融工程、环境生物、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等都是学科交叉复合模式。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融合是其突出的特点。主要适用于培养跨学科衍生的新兴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主干学科+学科群”是它的外在形态构造样式。

第四,通识课程和专业复合模式。大学实施的通识教育应该强调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学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责任感,同时强化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识教育主要通过通识课程得以实施。通识课程一般可分为基础通识课程、核心通识课程、跨学科通识课程。基础通识课程为提高学生基本文化素养而开设,核心通识课程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而开设,跨学科通识课程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成综合的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开设,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进行合理的选配。其外在形态构造样式为:“通识课程+专业模块”。

B.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任务。就浙江省而言,从全省范围来看,由于产业的带动,国际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国际间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资本和信息的流动不断加快,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和竞争不断加强。地方属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国际化观念和现代意识,还要具备竞争观念、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即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各国高等教育的合作将日益广泛和频繁,国际性的或跨国建立的高等学校将成为普遍现象,各国互相承认学历,各校互相承认学分,学校之间互派学生参加交流学习,将是互相合作的常见方式。这些情况都给地方属高校培养国际化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必将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第一,校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知名大学或国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人才。由于培养目标的相似或相近,专业优势互补的相互吸引,校际合作培养高素质的外向型人才就成为双方的最佳选择。校际合作办学的另一种方式是,集中两所学校的优秀师资、教材和实验器材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如武汉大学的中法经济学、文学双学士学位试验班,中法合作法语-法学双学士学位班等均为此种类型。

第二,“专业文凭+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模式。就是一边学习本专业的课程,一边修习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课程并参加考试取得任职资格。如本科在校生可参加日本精算师考试(IAJ)、美国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CI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考试(ACCA)等。这些职业资格都是国际认可的,都代表本行业的国际领先水平。准备考试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对促进自身相关专业知识的提高,开阔眼界,接轨国际准则,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外语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有深厚的外语功底,又有很强的非外语类专业的优势,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模式之一。这类培养模式,一般在前一、二年强化外语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沟通与交际能力,在后面的两到三年时间里,注重专业培养,但一般都使用原版外文教材,使学生在加强专业素养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和理解力。该模式外在形态构造样式为“外语+专业,外语+外语”。“外语+外语”模式实际上是复语型人才培养模式。“外语+专业”中的专业开设可结合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外语优势和专业优势的有效结合,为毕业生走向社会、走出国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C.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高超的技艺和技能,只能通过反复的训练和实践才能形成,理论的学习和指导会加快技艺和技能掌握的速度和高度,但决不能代替反复的训练和实践的过程。因此,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学习(理论知识学习、专业学习)为基础,以高技能的形成方式为特征进行构建。这从西方发达国家几类典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可以得到佐证。如: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模式、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英国为代表的CBET模式、国际劳工组织的MES模式等,这些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点就是,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能力单元要素来构建学习模块。借鉴他人的经验,结合地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有:

第一,“高校—企业合作”培养模式。就是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学校要解决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的部分,企业要解决的是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提高部分。校企双方要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人才规格和考核测评等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要求,严格把好每一个关口。这种模式,既可以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也可以走订单式培养的路子,还可以走学习和基地培训相结合的路子。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可以不断探索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企业通过合作办学,促进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研发攻关等,为产品的升级换代,企业上台阶增强动力;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体验到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中螺旋式上升的酸甜苦辣,会促进自己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进一步完善,学、做、想三管齐下也会进一步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结构的更趋合理。

第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模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努力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实际上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资格认定。这种模式要求较高,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达到较高的文化专业素质和较强的应用技能水平,否则就通不过职业资格的鉴定。由于许多行业的职业资格考试,需要有岗位工作的经历,所以,将选择部分职业院校进行预备技师考核试点。取得预备技师资格的毕业生在相应职业岗位工作满两年后,经单位认可,可申报参加技师考评。

第三,“双层递进“培养模式。就是指通过高职大专3年的培养,再通过选拔性考试后读2年本科专业,完成学业后发本科文凭。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既具有宽口径、较系统、前沿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又具有较高的技能技术,能解决比较复杂的前沿技术问题,成为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职业适应性强,往往可以成为高技能型人才的带头人。

第四,“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该模式常适用于定向培养的人才。学校指定专业及科研的导师,负责学生专业文化知识、科研能力的专向培养;用人单位指定专业技能的导师,负责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提升与拓展。两名导师必须密切合作,制订好培养方案,找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结合点,并安排好知识模块和技能模块的适时契合,培养出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地方属高校只有构建起与地方未来社会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与地方经济发展“适时、适应、适合”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不辱使命并使自身永葆青春。

学校人才培养模式,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是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总纲。在实践中,人才培养模式还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层次类型,由于理论基础、方式方法相同相近,不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